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如何封賞?

“陛下,長安急報,河西大捷!”

那內侍快步入內,臉上絲毫不見平日伺奉君前之謹小慎微,代之一片欣喜若狂之色。

即便只是一個內侍,不得參預政事,可日夜伺奉君前,豈能不知眼下帝國之危機何在,陛下又因何夙夜難寐、茶飯不思?

故而長安急報送抵,一看是河西大捷之訊息,登時喜不自禁,飛快跑來稟報。

帳內君臣三人正議論著淵蓋蘇文之議和是真是假,以及帝國如今面臨的險峻局勢,忽聞有長安急報送抵,且是河西大捷之訊息,都有那麼剎那間的愣神。

旋即,君臣三人才反應過來。

李二陛下顧不得君王威儀,霍然起身,瞪大眼睛驚問道:“你說什麼?”

那內侍已經到了眼前,跪地將急報雙手舉起,大聲道:“陛下,長安急報,河西大捷!”

李二陛下已經劈手將急報取過,拆掉上面的火漆,將信紙由信奉中抽出,一目十行,仔細觀閱。

長孫無忌與李績兩人互視一眼,皆有一些不可置信之感覺。

房俊出鎮河西,乃是萬不得已,本應當是左屯衛,但柴哲威“染病”不出,不能上陣,只能讓房俊率領右屯衛頂上去。可是柴哲威之舉措卻令太子與房俊感到不安,故而之帶了半支右屯衛出鎮河西,餘下半支戍守玄武門,確保太極宮之穩定。

沒人看好房俊能夠取得河西之戰的勝利,甚至很大連守都守不住,吐谷渾鐵騎厲兵秣馬傾巢而來,其衝擊力絕非唐軍步卒可以抵禦,更何況關中、河西、甚至西域都兵力空虛,無以支援?

能夠從河西活著回去長安,都算是房俊命大……

故而當房俊不顧生死榮辱、毅然決然的率軍出鎮河西,整個關中便開始歌頌他“向死而生”“視死如歸”“帝國柱石”等等讚譽,一時間聲望暴漲,受到朝野上下無數人的追捧與尊敬。

因為誰都知道河西對於關中、對於西域、對於帝國之重要。

大家都希望房俊能夠重演當初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之時“神蹟”一般的表現,率領麾下虎賁打出一場赫赫勝利,穩定局勢,消除危機。

然而誰都知道這等奢望是如何的渺茫,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房俊成為不畏生死、一心為國的好榜樣,也將怯戰畏敵的柴哲威彩落塵埃。

即便是身在遼東的李二陛下,都感念房俊之忠勇,唏噓感慨,扼腕不已。

可誰能想到,忽然之間,原本絕無可能取勝的戰爭,居然就那麼毫無徵兆的勝了……

李二陛下飛快的將手中急報看完,忽然長笑一聲,猛地拍了一下身前的案几,大聲道:“好!好!好!”

三個“好”字,盡顯其心中此刻的快意與狂喜!

說完之後,見到長孫無忌與李績皆看向自己,便將手中信箋遞給左手邊的李績,李績趕緊接過。

長孫無忌面色不變,眼角卻微微跳了一下。

人心便是如此,若是從未擁有,倒也沒什麼感觸;可若是曾經擁有,卻一朝失去,便難免患得患失、心有不甘。

自從秦王府之時起,他便一直是李二陛下最為信任的心腹,公事私事,李二陛下從未對其隱瞞,且總會第一時間徵詢他的意見,即便當初杜如晦、房玄齡深受李二陛下之信賴倚重,但是他長孫無忌的地位,卻從未遭遇過挑戰。

然而如今,這等重要之戰報卻第一個遞給李績,對自己置若罔聞。

雖然他也明白如今李績乃是宰輔之首、百官領袖,政治地位已經遠遠高於自己,這是李績應得的權力與尊重,卻依然心中湧起一股酸楚,悵然若失。

風光不與故時好,又見新人勝舊人吶……

李績將手中急報看完,長長吐出口氣,雙手將之呈遞給長孫無忌,甚為恭敬。

然而這等恭敬並不能撫平長孫無忌心底的失落與酸楚,面無表情的接過急報,滿滿看了起來。

李二陛下命人換了一壺茶,斟了一杯,呷了一口,精神有所振奮,長笑道:“房二這棒槌一大堆的臭毛病,有些時候氣得朕恨不能狠狠打他百八十軍棍,在丟去瓊州眼不見心不煩。然而不得不承認,此子才能卓越、驚才絕豔,往往於不可能之處,弄出一些驚世駭俗的動靜來。當初兵出白道,悍然進入漠北,氣得朕食不下咽、夜不安寢,唯恐他將朕的一衛虎賁葬送在漠北的冰天雪地。可誰能料到,他居然一路狂飆突進,將薛延陀大軍打得落花流水。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的薛延陀竟然硬生生被他一朝覆滅,且重演冠軍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豐功偉績!如今出鎮河西,更是在世人皆不看好的情形之下,重創吐谷渾鐵騎,且陣斬諾曷缽之子,當真是奇才也!”

言語之中,歡心喜悅之情盡顯,對於房俊的寵愛更是毫不掩飾,真情流露。

李績可以理解。

身為君王,手執日月,卻不可能事必躬親,這就需要麾下有各種各樣的能人異士,能夠貫徹帝王之意願,使得整個天下都在帝王的掌控之中,按照帝王之宏圖治理天下。

然而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古往今來無數奸賊竊居高位、執掌大權,難道都是帝王昏聵、荒淫無道?未必如此。對於帝王來說,臣子之忠奸,與百姓眼中的忠奸截然不同。帝王並不太過在意臣子是否貪腐錢財、操弄權柄,只要臣子忠心事主,並非一定要是道德完人。

只需在某一方面展示出超越旁人之能力,便足矣。

一個能力卓越,能夠將帝王意願完美貫徹的奸賊,與一個剛烈清正、鐵骨錚錚卻不諳俗務的清官,任意一個帝王都會選擇前者。

房俊這廝固然有些時候行事恣意妄為,顯得囂張跋扈,但是的確才能卓越、少有人及,尤為可貴的是,此子堪稱全才。

經濟、內政、貿易、軍械、軍事……樣樣涉獵,樣樣精通。

此等青年俊彥,根正苗紅的勳貴子弟,又是帝王之婿,李二陛下豈能不愛?

李績忍不住瞅了一眼長孫無忌。

想當年長孫衝便是此等地位,被譽為年輕一輩當中第一人,深受李二陛下之信賴器重,年紀輕輕便委以秘書監之職,協助皇帝處理朝政,很多人都將其視為未來之宰輔。

然則長孫衝雖然地位上可與房俊相提並論,但是才能智謀上不可同日而語。

李績順著李二陛下的話語,頷首道:“的確如此,尤為難得的是,此子非但允文允武、經濟軍事盡皆在行,更有魄力擔當。此番西征,乃是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無論勝敗,便足矣令朝中許多爵高位尊者汗顏。這一場大勝,陛下應當厚重獎勵賞賜才行。”

李二陛下深以為然,然而轉瞬之間,卻又感到為難。

那棒槌將及弱冠之年,已然是六部尚書、軍機大臣、國公之爵,此番又立下大功,功在社稷,又該當如何封賞?

難不成爵位再進一步,敕封為郡王?

亦或是乾脆一步到位,準其入閣拜相?

大唐採取的是“群相制”,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長官皆為宰相。由於李二陛下自己曾擔任過“尚書令”一職,故而登基之後,無人敢擔任尚書令,這一職位便一直空缺,尚書省的長官實際上是左右僕射。而門下省、中書省的長官經常不止一個,故而宰相的人數並非是固定的四人。

多增加一個房俊,似乎也不當事。

然而房俊今年才多大?若是晉位宰相,已然位列人臣之極致,這讓往後之帝王如何恩出於上,如何收攏人心?

人心總是慾壑難填的,這與人品無關,乃是人性。

一旦升無可升、賞無可賞,難免便感到人生缺少了挑戰與進益,進而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此為亂政之源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