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

長孫衝覺得自己忽略了一些東西。

自從唐軍進入遼東開始,佔據一直朝著高句麗不利的方向發展,連連丟城失地,屯駐遼東的數十萬軍隊根本無法延緩唐軍的推進速度。即便安市城曾經一度讓高句麗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但是旋即在唐軍不計損失的猛攻之下亦遭淪陷。如今唐軍兵鋒直抵鴨綠水,若無意外,不久之後就將渡河南下,直撲平穰城。

可謂戰局糜爛。

然而自始至終,高句麗朝野上下固然一片慌亂,但是作為高句麗實際掌舵人的淵蓋蘇文,卻行止有度、排程得法,整個人看似忙碌,實則好整以暇,鎮定自若。

看上去似乎“一切盡在掌握”的模樣……

需知道,以目前之局勢,一旦唐軍攻陷平穰城,或許高句麗王室能夠僥倖活命,畢竟唐軍還需要向高句麗人展示仁德寬厚之一面,更需要高句麗人協助管理高句麗之地,不然總不能當真將高句麗人屠殺乾淨吧?既無必要,也不能那麼做。

畢竟,當初唐軍出兵之理由,便是剪除倒行逆施禍亂朝綱的“高句麗之奸賊”,輔助得到大唐承認,並且自認藩屬的高句麗王室。

只要唐軍攻陷平穰城,淵蓋蘇文必死無疑。

那麼淵蓋蘇文在這等危機之下,卻為何依舊錶現得井井有條、鎮定自若?

是做給朝野上下看,以此來穩定軍心?

亦或是心有定計,有恃無恐?

以長孫衝這些時日以來對於淵蓋蘇文之瞭解,他更傾向於後者。畢竟是一代梟雄,若無頂尖的魄力、手段、智謀,如何能夠恣意殺戮高句麗國王,攫取高句麗軍政大權,成為事實上的“高句麗王”,百官懾服,萬民俯首?

這樣的一個人傑,斷然不會坐以待斃。

……

淵男生坐在一旁,極力掩飾著心底的失望,擠出笑容對長孫衝說道:“父親執掌高句麗,雖然頗多非議,卻只是那些不臣之人詆譭抹黑而已。數百萬高句麗人,哪一個不曾深受父親的恩惠?高句麗橫行遼東,繁榮穩定,皆乃父親之功績。如今唐軍勢大,高句麗莫可抵禦,父親不願高句麗生靈塗炭,故而決定議和,宏偉壯闊之心胸,千古罕見。惟願大郎能夠懇請令尊,為父親爭取大唐皇帝之寬恕,則淵氏一族願意獻上所有財貨珍寶,從此之後追隨父親遠遁海外,永不返高句麗之土地。”

這話說得很是孝順,願意用淵氏一族的所有來換取淵蓋蘇文的活命。

然則實際上,淵男生心裡鬱悶得要死……

他之前的謀劃,便是藉助長孫衝之人脈關係,揹著父親與大唐暗通款曲,待到唐軍攻陷平穰城之後,父親必然死於唐軍之手,之後自己便可藉助淵氏一族世子之身份收攏家族勢力,取代高句麗王族成為大唐統治高句麗的代言人。

然而不知怎地,素來剛愎自用、暴虐無雙的父親,忽然打起了議和投降的主意……

一旦父親與唐軍達成協議,待到平穰城破之後,淵氏一族自然還是由父親做主,斷然不會落在自己手上。

如此以來,淵氏一族實際上的掌控者依舊還是父親,以父親對於二弟的寵愛,廢黜自己世子之位幾乎是板上釘釘。而一個被廢黜的世子,是絕對難以得到善終的……

淵男生即不捨得淵氏一族的權勢,更捨不得自己的小命,心裡如何不急?

面上卻絲毫不敢顯現,否則以父親的暴虐性情,說不得當場就能將自己這個“不孝子”一刀宰了……

長孫衝瞥了一眼淵男生,自然知道他口不對心,嘴上說著願意用整個淵氏一族的所有來換取淵蓋蘇文的性命,實際上恨不得現在淵蓋蘇文就暴斃而亡,由他順利接掌淵氏一族。

心中鄙夷,口中說道:“世子還請放心,大唐乃禮儀之邦,陛下更以仁義治國,心胸如海,氣量如虹。以往無論是突厥亦或是薛延陀,戰敗之後其貴族皆能夠得到陛下之賞賜任用,從不曾予以苛待,更何況是大莫離支這樣的一代人傑呢?在下定然懇請父親從中周旋,保留淵氏一族之富貴權勢。”

淵蓋蘇文嗟嘆道:“吾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只願唐軍能夠許諾不會恣意屠殺高句麗百姓,於願已足,至於個人之生死榮辱,卻是並不放在心上。”

長孫衝道:“大莫離支高風亮節、心懷萬民,古之聖賢,莫過於此。”

淵蓋蘇文擺擺手,道:“行了,你們兩個下去商議一番措辭,然後便給令尊去信吧。議和之事,即便兩國皆有意向,其中之權衡取捨亦是牽扯到方方面面,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不能耽擱。”

“喏!”

兩人急忙起身施禮,而後一起告退而出。

淵蓋蘇文一個人坐在諾大的廳堂之內,凝眉沉思良久,方才端起面前的蓋碗,緩緩呷了一口,闔上雙目,凝神思索眼下之困局。

……

淵男生領著長孫衝來到位於府中一角的一座院落,吩咐手下的親兵把守門口,然後命侍者奉上香茗之後,將所有人都趕到門外,只餘下他與長孫衝留在書房之內。

長孫衝跪坐在地板上,腰桿停止,面色凝重的問道:“大莫離支何以忽然之間願意議和?這實在是出乎預料,不符他的性格。”

淵蓋蘇文此人霸道蠻橫、剛愎暴戾,固然能力、智謀皆是頂尖,但性格卻絕對是寧折不彎的那種。投降議和這種事,實在是與淵蓋蘇文的性格、風格背道而馳,這等想法出自他口,令人難以置信。

淵男生坐在他對面,一臉苦悶,亦是不可思議道:“昨夜三更時分,父親忽然將我叫到書房,談及此事……我也很是驚詫啊!父親什麼性格,我作為兒子豈能不知?那必然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寧為玉所、不為瓦全,即便將整個高句麗都拖進刀山火海萬劫不復,他自己死於亂刃之下,亦休想讓他卑躬屈膝的苟活於世!”

所謂知子莫若父,反之亦如此。

父子兩個朝夕相對,淵男生身為嫡長子,協助處置淵氏一族的事務,時常聆聽淵蓋蘇文的教誨,對於其人品性格、行事風格自然熟的不能在熟。

斷然想不到淵蓋蘇文會有主動投降議和的一天,這實在是太出乎預料了。

長孫衝盯著淵男生,不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表情變化,沉聲問道:“此舉極不符合大莫離支之性情,或許,是大莫離支另有謀算?”

淵男生一愣,旋即醒悟,問道:“你是說,父親此舉乃是緩兵之計?嗯,倒也不乏這種可能。”

唐軍勢如破竹,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抵達平穰城下,屆時一場大戰在所難免,高句麗軍隊失敗亦是情理之中。這個時候若是能夠以議和為手段,促使唐軍放緩腳步,給於高句麗更多的徵調兵卒、部署防禦之時間,自然未嘗不可。

長孫衝沒有從淵男生面上看出什麼異常,便知道他應當也不知淵蓋蘇文的謀算到底為何。

畢竟淵男生愚笨膚淺,喜怒形於色,絕無可能在自己面前演戲卻不露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如此,淵蓋蘇文的用意愈發讓他覺得叵測難料。

淵男生沒有察覺長孫衝在試探他,他此刻心中滿是焦慮,急不可耐的問道:“大郎,你說若是父親主動議和,大唐皇帝會否繞過父親一命?”

這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

只要淵蓋蘇文活著,不僅他所有的謀算都是一場空,再不久的將來,他更會世子之位不保。以二弟淵男建對於世子位置的貪婪,以及對於自己的厭惡痛恨,自己或許唯有落得一個悽慘而死的下場。

他豈能不急?

尤其是兩國罷戰議和,使得唐軍兵不血刃覆亡高句麗更加附和長孫衝的利益,說不得長孫衝也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那可真真是天亡我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