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

柴哲威悔的腸子都快青了。

當初他左右權衡、仔細評估,認定吐谷渾數萬鐵騎莫可抵禦,任誰去了都只能是丟盔棄甲、一敗塗地。為了保持自己的威望,也為了不被敵對之人屆時抓住把柄彈劾,所以才做出不去河西的決定。

甚至不惜“染病”不出,任憑朝野上下對他攻訐詆譭、恣意謾罵。

在他看來,只要房俊慘敗於河西,自己所承受的非議都將有所減輕,畢竟“稱病不出”與“一敗塗地”相比,前者不大好聽,但是對於自身之實力卻並無影響。否則一場大敗之後,自己賴以維持地位的左屯衛打個精光、全軍盡墨,甚至於自己稍有不慎都要死在亂軍之中,豈非大敗虧輸,再無復起之時?

他覺得自己冷靜而理智,做出了最佳之決定,甚至以此沾沾自喜,等著看房俊那等愣頭青的悲慘結局。

可誰能料到必敗無疑的一場仗,居然被房俊只率半支右屯衛就給打了下來?

七八萬吐谷渾鐵騎,號稱縱橫青海威逼吐蕃,孰料卻只是一群披著狼皮的小綿羊,在房俊面前撞了一個頭破血流,連諾曷缽的兒子都死於亂軍之中……

徹徹底底的失策。

若是料到吐谷渾這般虛有其表、名不符實,何至於眼下大功被房二攫取,自己還要遭受朝野上下的詰難嘲諷,使得家族聲威盡失,淪為天下人之笑柄?

早知如此,自己就上了啊……

然而時至如今,說什麼都晚了。

經此一戰,房俊之威望攀上前所未有之巔峰,幾乎與李靖、李績並駕齊驅,朝中一眾宿將如尉遲敬德、程咬金、李大亮等人,盡皆比房俊矮了一頭,在軍中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

而他柴哲威則揹負一個膽小如鼠、怯敵畏戰之罵名,這輩子都得被房俊死死的壓著,再無翻身之日。

太憋屈了……

柴令武瞅著兄長面色鐵青、一言不發,便“嘖”了一聲,放下茶杯,問道:“自今而後,兄長可有何打算?”

說實話,柴哲威面臨眼下這等窘境,他心裡頗有些幸災樂禍。

從下到大,兄長便時常在他面前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認為他只是一個紈絝子弟,一身缺點毫無長處,使得他在家中愈發不受重視,簡直成為長輩教訓其餘不上進子弟的“反面典型”,這使得他極為不滿。

然則長兄為父,在父親死後柴哲威理所應當的成為家主,一言九鼎,擁有不可置疑的權力,他再是不爽也只能忍著。

難得見到兄長這般惆悵悔恨,要說他心裡不暢快怎麼可能?

但是說到底,一世人兩兄弟,血脈相連利益相同,柴哲威名望大跌、柴家名譽盡毀,他也跟著遭受損失。

事已至此,後悔無益,商量一下如何挽回方為正途。

柴哲威蹙起眉,看著這個不成器的弟弟,沉聲問道:“你想要說什麼?”

柴令武乾咳一聲,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道:“眼下之局面,房二可謂功成名就、青史彪炳,其河西之戰的功勳,任何人亦不能抹煞。只是如此一來,兄長以及吾家所遭受之詰難、質疑、嘲諷,卻將會一直延續下去,若是不能另闢蹊徑,只怕耗盡數十年之時日,亦休想挽回。”

名聲這個東西敗壞起來容易,可若是想要累積起來,卻難如登天。

眼下房俊憑藉河西之戰的功勳,隱隱然已經有軍中第一人的架勢,畢竟衛國公李靖垂垂老矣,且不掌軍權多年,英國公李績擔任尚書左僕射,事實上的宰輔之首,為了避嫌也儘量將軍權交出,餘者資歷上或許可以略勝過房俊,但是功勳之上卻不足以對房俊形成威脅。

長此以往,房俊之聲威必將厚積薄發,無人可以凌駕其上,成為大唐軍方第一人那是遲早的事情。

更別說一旦太子登基,房俊更是紅得發紫,權傾朝野亦不為過。

這等形勢之下,房俊愈是名望盛隆,就愈是會有人將柴家搬出來,言及當初河西之戰的不同選擇,一個怯戰畏敵,一個向死而生,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柴家將會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子子孫孫都要遭受唾棄,不得翻身……

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柴哲威還是沒明白柴令武的意思,有些不悅,不耐煩道:“此間並無旁人,有話就直說,這般遮遮掩掩語焉不詳,哪兒學來的毛病?”

柴令武倒也不惱,手裡婆娑著茶杯,淡然道:“眼下之局勢,想必兄長比我更為清楚。若不想柴家因為你的錯誤而蒙羞,子孫後代皆要遭受非議、受人唾棄,就必須努力爭取。”

這話很不好聽,柴哲威心中有些惱火,但更震驚於這番話中所透露出來的意味。

他有些驚詫,又有些惶恐,瞪著柴令武問道:“此言到底何意?”

柴令武打個哈哈,道:“兄長自詡文韜武略、當世人傑,豈能不明白小弟話中之意?總而言之,小弟就是這個意思,到底要怎麼辦,卻還要兄長拿主意才行。畢竟兄長乃是柴家家主,如此局面更是因你而起,你得負責。”

“哼!”

聽著自家兄弟這般地痞無賴一般的言辭,氣得柴哲威怒哼一聲,卻罕見的沒有出言呵斥。

他心裡正震驚於柴令武的大膽,琢磨著這到底是柴令武自己的主意,亦或是有人在背後慫恿蠱惑。

當然,更籌謀著那等做法的成功率究竟能夠有多少……

不過只是片刻,他便搖頭道:“如此太過激進,風險太大,陛下雖然身在遼東,但是隻需遼東戰事完結,即可班師回朝。到那個時候,任誰也別想上躥下跳,稍有異動,等待他的結局必然是萬劫不復!雖然因我之故使得柴家聲譽受損,但想必爵位尚不至於被虢奪,富貴依舊可以傳承。可若是踏錯一步,就不僅僅是聲譽、富貴的事情了。”

他目光灼灼的盯著柴令武,警告道:“茲事體大,切不可恣意妄為!吾為家主,柴家上上下下數千口之生死榮辱皆在我手,誰若是不顧大局,利慾薰心,休怪吾翻臉不認人!”

“呿!”

柴令武嗤笑一聲,最是看不慣大兄這等明明沒什麼本事,卻反而處處以大義名分自居的嘴臉,反唇相譏道:“又非是起兵做反,兄長何必這般?再者說來,眼下柴家之困局,皆由兄長一手操弄,怎地反倒怪罪起我來?”

柴哲威氣得臉色漲紅,額頭青筋直跳。

“染病不出,怯敵畏戰”一事已經成為他一生也無法洗刷之汙點,堪稱奇恥大辱,柴令武卻口口聲聲直指其非,絲毫未將他這個兄長放在眼裡,豈能不怒?

不過未等他出言教訓,柴令武已經坐直了腰桿,向前湊了湊,微微俯身,看著兄長輕聲說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機會素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吾等深陷絕境,就不得不另闢蹊徑、兵行險招。有些事情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準備,否則萬一機會降臨,豈非任其錯過?若是那般,怕是要悔恨終生。”

言罷,也不待柴哲威反應過來,便起身道:“對了,荊王殿下過幾日於芙蓉園設宴,邀請兄長赴會,去還是不去,您自己拿主意吧,小弟先行告退。”

一搖三晃的走了。

柴哲威目光陰沉的坐在那裡,半晌一動不動。

他豈能不知柴令武言中之意?眼下之局勢平穩發展下去,很大可能便是太子順利登基,朝局一成不變,今日柴家之恥辱,亦將長時間的延續下去,直至永遠成為柴家的汙點,受到世人唾棄。

再加上太子、房俊的打壓,勢必永不翻身。

而若是想要扭轉這等局面,順其自然肯定無望,那就只能改變局勢。

如何改變局勢?

唯有一途而已。

可那樣做,便是生出不臣之心,風險實在是太大……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