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九百五十八章 狂攻不止

數十萬唐軍在有限的區域之內排列整齊,四面八方向著安市城猛攻而上,從土丘上居高臨下俯瞰,眼前一幕便有如狂暴的海浪瘋狂拍打著島礁,轟轟作響,驚天動地。

唐軍悍不畏死的向著城牆發動強攻,城牆上的高句麗守軍也意識到這一次唐軍不計傷亡的猛攻定然志在破城。而他們堅守安市城一月有餘,頂住了唐軍的數次強攻,殺傷殺死的唐軍不可計數,唐軍心中的暴戾可想而知。

一旦城破,城內十餘萬兵卒以及數萬收攏龜縮於此的百姓之下場,幾乎可以預見。

除去屠城之外,不會有第二條路。

左右都是個死,那還有什麼可猶豫的,自然是全軍士氣暴漲,誓死守衛城池。

戰爭一開始,便陷入慘烈至極的境地。

一方不計傷亡務必攻陷敵城,一方拼死力戰堅守不懈,雙方在安市城各處城牆展開殊死搏殺。無數雲梯搭上城頭,潑天箭雨自城上傾瀉而下,生命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卑賤至極,猶若牲畜,雙方的統帥根本不在於兵卒之傷亡,只在乎每一寸戰場之得失。

無數的唐軍將士倒在衝鋒的路上,高句麗守軍依靠堅城,加之準備充分,發起狂風驟雨一般的阻擊。

李二陛下站在遠處,手摁寶劍,臉上沉靜如水,卻心如刀絞。

這可是整個帝國最為精銳的軍隊,曾經大敗突厥,曾經鑿穿西域,亦曾經跟隨他南征北戰,打下這錦繡河山,扶保他登基為皇,一統天下威服四海,註定要名垂史冊、萬古流芳。

然而現在卻就在他的眼前,一個一個的戰死在這遼東一隅的安市城下。

怎能不令他悲痛難捨,目眥欲裂?

但是這一戰志在必得,若是任由戰局拖延下去,長安必生變故,屆時帝國根基動搖,江山社稷板蕩,不僅僅是他“千古一帝”的夢想自此斷絕,甚有可能會危及到大唐的統治。

國內變故也就罷了,朝代更迭、皇族罔替,此乃萬世不易之規則,再是盛極一時的王朝,也終難逃灰飛煙滅、崩潰瓦解之結局。

皇帝年年有,大家輪流坐。

這一點李二陛下看得很是清楚透徹,從未有什麼一世二世千萬世,子子孫孫無窮盡的奢望。

可若是被外族伺機入寇關中、攻破長安,導致中原王朝之國祚倍受外族鐵蹄之踐踏,兒孫如牛羊一般任人宰割,女人如牲畜一般受到凌虐,必將成為華夏一族永不能磨滅之恥辱。

那他李二就是華夏的千古罪人,必將遭受千古指責、萬世唾罵!

他李二可以死,大唐也可以亡,但是那等傾盡黃河長江之水亦永世難以洗刷之恥辱,卻萬萬不能接受!

唯有儘快征服高句麗,然後班師回朝,才能穩固國祚,守衛京畿。

李二陛下摁著寶劍的手有些發抖,死死抓著劍柄,手背青筋浮凸,一張方正的臉膛也隱現赤紅之色,對身邊的張儉道:“敵軍東城兵力薄弱,吾軍已經數次攻上城頭,卻被敵人殊死殺退。汝率領本部兵馬強攻東城,天黑之前,若是不能攻上城頭,那就以死謝罪吧!”

周圍眾將齊齊心中一震。

張儉卻毫不遲疑,單膝下跪施行軍禮,大聲道:“末將領旨!要麼攻上城牆殺入城中,要麼戰死城下以死謝罪!”

言罷起身,大步流星的趕去本部兵馬所在,準備發動決死強攻。

程咬金在一旁低聲勸阻道:“陛下,安市城城高牆厚,只能一點一點消耗敵軍之兵力,待到敵軍兵力不足,自然不能看顧周全,總歸會有某一處防禦出現漏洞,那時候才是破城之時。這個時候決死攻城……皖城郡公年事已高,怕是力有未逮。”

在他看來,再是不計代價的攻城,也不能將張儉這樣的功勳宿將親冒矢石衝上一線吧?

兵卒可以多多傷亡一些,但是一旦張儉戰死陣前,對於軍心士氣的打擊將會是極大的,得不償失。、

李二陛下回頭看著他,面無表情、雙目赤紅,一字字道:“豈止是張儉?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不計一切代價,那麼就不僅僅是兵卒的性命在所不計,亦包括所有人!程咬金聽令,若是張儉天黑之時未能殺上城頭,便由你頂上去!你若不能在午夜之前完成任務,就再換一個上去!”

他環視諸將,語氣堅若金石:“不僅要儘快攻下安市城,更要儘快覆亡整個高句麗,吾等絕無退路可言!張儉死了程咬金上,程咬金死了你們上,若是你們都死了,那朕就自己上!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安市城也必須攻陷,別無他途!”

既然決定了“不計傷亡,不計代價”,那還分什麼兵卒、將軍?

沒有必死一戰的決心,如何能儘快攻陷安市城?只要迅速攻陷安市城,進而席捲整個高句麗,無論什麼樣的代價,李二陛下都能夠接受,哪怕最後他自己指揮兵卒攻城!

從眼下開始,整個東征的戰略指導就唯有一個,那就是——快!

程咬金腮幫子上的肉都抖了一下,當即單膝下跪,大聲道:“末將遵命!”

起身大踏步離去,準備在張儉攻城不克的情況之下,自己能夠迅速接替。

他感受到了李二陛下的焦慮和急躁,也明白以眼下的形勢,若是不能順利在遼東取得極大之戰果,安穩長安的人心,那麼極有可能在吐谷渾反叛之際,生出一些危及社稷之變故。

他打了大半輩子仗,當然明白戰爭絕對不純粹,戰爭之中的任何勝或敗,都會直接產生太多的影響。

這個時候誰敢違逆李二陛下的意志,誰的下場就只有兩個,要麼戰死軍前,要麼自戕君前……

活了幾十年越活越通透的程咬金寧願戰死軍前,搏一個“披堅執銳、視死如歸”的名聲進而福澤子孫,決不願橫刀自刎於李二陛下面前,被史書寫上一筆“懦弱無能、畏敵怯戰”,成為天下人鄙夷不屑之懦夫。

土丘之上,氣氛沉肅。

李績看了看面容堅定的李二陛下,心裡嘆息一聲。

原本安市城固然難以攻克,但是唐軍戰局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又截斷了敵軍的支援,使其只能困守孤城,只需要再有一個月,敵軍無論是兵力、輜重都將出現嚴重的下降,尤其是軍心士氣受到的打擊更為嚴重。

到那個時候,攻陷安市城自然水到渠成。

之後大可從容南下,越過鴨綠水直撲平穰城。只要打到平穰城下,無需大規模的野戰,輜重補給可以由水師溯流而上直接運至軍中,也就不懼遼東苦寒的冬天。

然而吐谷渾的反叛,以及長安有可能出現的變故,卻使得遼東戰場時間緊迫,只能採取這等不計傷亡的方式硬撼安市城,無求儘快將其攻陷,繼而快速覆亡整個高句麗。

否則一旦遷延日久,後果不堪設想。

李二陛下的方式有些暴虐,但是李績認為卻是眼下最為正確的抉擇,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不計代價”,那就真正做到什麼代價也不去計較,只求破城,其餘一切皆可接受。

所以他一直悶不吭聲。

山丘之下,密密麻麻的唐軍忽然潮水一般從中閃出一條通道,頂盔貫甲的張儉騎在馬上,帶領其本部兵馬從後陣直接殺到城下,一刻都未曾延誤,即刻接替原本的兵卒,悍然發動猛攻。

而在另一側,程咬金已經調集右屯衛兵馬集中於一處加以訓話、整頓,養精蓄銳,只等著一旦張儉攻城不克,便立即接替,力求前赴後繼,不給守城敵軍一絲一毫喘息之機。

圍繞著安市城,數十萬大軍廝殺聲響徹天下,就連不遠處河水奔騰咆哮的聲音都給壓了下去。

血火橫飛,廝殺慘烈。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