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

帳中眾將頓時愕然,剛剛說起水師,水師這就來了。

英國公還預言卑沙城之戰能夠打個三五日,結果話音未落人家的戰報就已經送抵,按照時間算算,水師大抵是剛剛抵達卑沙城,戰鬥便已經結束,然後揮師沿著海岸北上,前來會師……

這也太快了吧?

就算卑沙城非是高句麗重點防守的重鎮,可畢竟也是高句麗統治半島南端的核心所在,萬餘名高句麗軍據險而守,就算有火藥破城,也得打個三五天吧?畢竟水師的作戰兵力一共也不過三四萬人,還要分出一部分船隻、人手去負責運輸主力大軍所需的各種糧秣輜重,攻打卑沙城的兵力想必也就萬人上下。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雖然精神已經極度疲憊,可這個時候萬萬耽擱不得,道:“將軍報呈上來!”

“喏!”

有兵卒走進帳中,將軍報呈上。

諸遂良放下手中的敘功工作,起身將軍報接過,轉遞給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接過,看了一遍,敲了敲面前的書案,大讚一聲:“好!將軍報給大家都看看,水師出師大捷,已然攻陷卑沙城,萬餘守軍全軍盡墨,一戰便震懾敵膽!”

嚯!

眾將都嚇了一跳。水師取得勝利輕取卑沙城並不難,畢竟一直以來水師的戰力都被各方面鼓吹,簡直隱隱有“大唐第一軍”的架勢,就算其中有些水分,卻也不至於相差太多。

攻陷卑沙城,想必並無難度。

然而高句麗面對唐軍大兵壓境,兵力嚴重不足,無法在各處要害關隘佈置重兵予以佈防,只能從國內各處強徵兵源,農夫、牧民、甚至刑徒、奴隸,全部分發兵刃送上戰場。

似卑沙城這樣並非要害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屯駐精兵。

如此一來就會有一個現象,一旦卑沙城的城牆被唐軍攻破,唐軍殺入城內屠戮一番,絕大多數高句麗守軍因為缺乏必要的操練,會在驚慌之餘士氣崩潰,要麼盡皆潰逃,要麼就地投降。

想要全殲,實在是難如登天。

畢竟這需要高句麗軍上下一心、死戰到底來配合……

諸遂良將軍報拿給眾將傳閱,第一個又是遞給長孫無忌。

李績看了諸遂良一眼,又耷拉下眼皮,沒有做聲……

長孫無忌很快將軍報看完,然後遞給身邊的李績,想了想,說道:“陛下明鑑,水師固然旗開得勝,攻陷遼南一帶重鎮卑沙城,但是根據其戰報之中所書寫乃是採取火攻,且圍城而攻坐視整座卑沙城化作焦土,人畜皆為焦炭,無一生還……實在是殺戮太過,有傷天和。還請陛下治水師之罪,以免其餘部隊競相效仿,造成無謂殺戮、生靈塗炭,有損吾天朝威儀。”

沒人接話。

雖然大家都覺得這話有幾分道理,可畢竟尚未看過軍報,不好直接出言駁斥。

等到軍報在眾將手中一一傳閱完畢,張儉耐不住性子,站出來說道:“趙國公之言,末將不敢苟同。如今帝國東征,動用舉國之力,自然是要一舉覆亡高句麗,徹底消除帝國東北邊境之隱患,自當獅子撲兔,奮力一搏。豈能畏首畏尾,給各軍將士增添束縛?趙國公還請記得,前隋當年亦是國力強盛,百萬大軍數次東征盡皆鎩羽而歸,大唐絕不可重蹈前隋之覆轍,婦人之仁,實乃取禍之道。”

這又不是國內的內戰,得忌諱不能殺戮太盛,引起民眾百姓之反感。兩國交戰本就是你死我活,你都想要將人家一舉覆滅了,還嚷嚷著什麼田超威儀、仁義之道,讓人家感激你仁德寬宏,不殺之恩?

他自然不會認為堂堂長孫無忌只有這麼一點水平,之所以所處這種“婦人之仁”的話語,根本就是想要壓制水師,私心作祟。

這也正是張儉所不恥的地方。

爭權奪利在所難免,可是為了打壓別人的功績,卻貿然約束大軍整體的作戰戰略,這豈不是令親者痛仇者快?

自私自利,罔顧大義,令人不屑。

長孫無忌卻也不惱,淡然道:“帝國征伐高句麗,非是想要屠盡高句麗一族,待到攻入平壤城、覆亡其政權之後,不還是需要依靠高句麗人來治理這廣袤的遼東之地?若是此時殺戮太盛,使得高句麗上下激起仇恨之心,此後必將同仇敵愾,每戰定然懷抱必死之信念,則帝國軍隊之損失勢必大增。怎記得上以仁義之師之面貌,使得所有高句麗人都心悅誠服,主動接受帝國之統治?”

張儉是個心性耿直的人,嘴皮子自然比不得長孫無忌,氣得漲紅臉,悶聲道:“簡直荒謬!帝國征伐高句麗,自然是要將其領土置於大唐版圖之內,其民也受大唐之統治。只需令其畏懼大唐之天威即可,何需其感受大唐之仁德?化外之民,茹毛飲血,也未必懂得什麼是仁德!”

這其實算是目前大唐軍中的主流價值觀,與明清兩朝截然不同。

如今的帝國軍方認為所有的化外之民、蠻夷之地,都只需用武力去征服即可,畢竟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你跟他們講什麼仁義道德,他們懂個屁啊?拳頭夠硬、刀子夠快,他們才老老實實接受統治,否則得個機會便會反叛。

曾經內附的突厥人就是最好的先例,當大唐軍隊突入草原攻入其牙賬,打得號稱“四十萬控弦之士”狼奔豸突之時,他們畏懼大唐天威,心甘情願的接受統治,並且競相內附,願意為大唐駐守河套地區。

結果大唐的控制力稍微減弱,這些突厥人立即反叛,殺漢人、燒官府,攜家帶口跑去草原……

水師屠盡卑沙城有什麼不對?

正因如此,才會讓往後堅守山城的高句麗長個記性,頑抗到底的結局,就會是死路一條,還不如早早投降……

長孫無忌搖搖頭,道:“蠻夷不懂得聖人教化,所以弱肉強食,若是我們也同樣殺戮不止,毫無仁德之心,那麼又與那些蠻夷有何區別?蠻夷不懂仁德大義,帝國就應當教導他們懂得,就好似帝國如今在安南、倭國所做的那樣,教授其漢字、漢話,使其讀懂漢家典籍,那麼他們當然就懂得仁德之道,知道大唐乃是天朝上國、仁義之邦,豈有復叛之理?”

張儉氣得瞪眼睛,偏偏說不出反駁之語。

這特麼不是那群腐儒整日裡宣揚的話語麼?往常在朝堂之上,腐儒們便是以這等理由來駁斥軍方,說什麼“國雖大,好戰必亡”之類,對待外族要以懷柔為主,儘教化之攻,使之曉禮儀、懂仁德,沐浴在聖人光芒之下,自然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你長孫無忌怎麼算都是軍方的代表人物,居然那腐儒的言論來壓制水師的功勳?

簡直不要臉!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書案後的李二陛下早就一個頭兩個大,心煩意亂無法忍耐,剋制著幾欲爆發的脾氣,敲了敲書案,道:“此事稍後再論,蘇定方現在何處?”

門口的兵卒道:“正在大清河口休整,隨時可以溯河而上,協助大軍攻打建安城。”

李二陛下頷首,道:“命蘇定方即刻趕來大帳,商議具體作戰之策略。”

“喏!”

兵卒反身走出大帳,前去河口傳令。

李二陛下覺得精力實在難以為繼,半閉著眼睛,擺手道:“諸位愛卿先各自回營休整一番,做好攻打建安城的準備。”

“喏!”

眾人都看出李二陛下精神萎靡,趕緊鞠躬施禮,魚貫退出大帳。

張儉走到門口,見到長孫無忌出來,上前問道:“趙國公之言論,末將實不敢苟同。沙場征伐,不是你死就是我忘,若能以最小之代價取得勝利,何需顧忌敵人之死活?所謂有幹天和,簡直荒謬!”

心裡怒氣沖天,這是從當初得知大軍戰略近乎完全將水師摒棄之後便積攢下來的怒火。

爭利益沒關係,可是放著更好的戰略不用,完全無視更大的傷亡來為自己攫取功勳,這就有些過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武周天工譜
武周天工譜
大唐垂拱四年,現代工程師林澈意外穿越,成為將作監八品小官。風雪夜救下太平公主與垂死的羽林軍校尉,卻捲入武三思暗殺武則天的驚天陰謀。 憑藉現代科技知識,他改良火藥震懾吐蕃、重繪皇城水脈圖化解洪災,更從青銅羅盤中破譯出控鶴監暗樁圖譜,引得太平公主既欲招攬又生忌憚。 洛陽鬼市拍賣的西域機關匣、終南山古墓裡的《天工開物》殘卷、暗藏星象殺陣的明堂地基......林澈逐漸發現,自己穿越竟是千年前另一批"
鱸魚美
萬人嫌吃了師尊軟飯後
萬人嫌吃了師尊軟飯後
【古耽預收《嫁給龍傲天的兒子》求收藏~】 —本文文案—: 正劇√ 升級流√ 感情+劇情並進√ 飯不少放心吃√完結會修文不對盜版負責√ 1. 聶更闌十六歲那年才知道自己是修真界世家的真少爺。 可當他回到聶家才發現,父親母親只偏愛那個假少爺,弟弟妹妹更是以有一個廢物凡人哥哥為恥。 而那個假少爺,明知他不喜男子觸碰,偏偏極盡耍弄侮辱,一次次將他陷於不義之中。 聶更闌逼不得已遠赴靈音宗,從此踏上求道問仙路
鶴青煙
重生劉協,開局召喚白袍軍!
重生劉協,開局召喚白袍軍!
劉協穿越了,穿越成同名姓的漢末皇帝! 好訊息:劉協還沒被曹操挾持,手下竟然有萬餘的軍隊! 壞訊息:這個尚且保持獨立性的皇帝,正在被追殺,萬餘的軍隊,被追殺得只剩下幾千人手! 更壞的訊息:劉協被數萬西涼鐵騎包圍了,危在旦夕! 更好的訊息:劉協開掛了。 他覺醒了輪迴召喚系統,開局召喚了白袍將軍陳慶之!三千白袍軍! 千軍萬馬避白袍,三千白袍軍,可敵七十萬大軍! 縱橫漢末,從召喚白袍軍開始!
青甲書客
從下邳救呂布開始
從下邳救呂布開始
救呂布,幹曹操,除賊興漢。絕不廢話,劉賢要鬧他個轟轟烈烈。完結小說《朕有曹操,何懼天下》歡迎品鑑!
正道逍遙
穿成古代漁民,遛狗養妻當皇帝
穿成古代漁民,遛狗養妻當皇帝
潛水愛好者雲霄,穿越到大都王朝最南邊的一個小漁村。 身懷六甲的娘子,拖著笨重的身子,在岸邊跟他一起尋找食物。 還帶著一條狗,一不小心,雲霄成為了村裡最有能耐的漁民。 他發現,這座小海島竟變成了兩國邊界相爭的重要之地。 安靜祥和的日子,突然被打破。 雲霄下定決心要改變當前混亂的局勢! 不服就幹,腳踩小人,拳打奸惡,讓敵人陣痛,讓敵人膽寒,讓敵人聞風喪膽! 砰砰給他兩拳,既然決心變狠,就要狠起來自己都
男兒帶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