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

縱然如今李二陛下已經不再存著易儲的心思,卻並不代表李承乾便得到了一致的擁戴。

每個人的利益不同,述求不同,陣營自然便有所不同。

關隴集團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軍方一派,對於太子身後站著的山東世家素來不對付,想要維護或者擴大自己的利益,他們要麼清除掉太子身上的山東世家印記,要麼乾脆換一個太子。

然而太子本身是沒有什麼陣營的,他身上的所謂印記,盡皆是皇帝所賦予,以山東世家打壓關隴集團,這就是皇帝的目的。

政治需要平衡,而平衡需要妥協,這些道理關隴集團都懂,但是懂不代表能夠接受,所以他們奮起反擊,使得皇帝在開國之初打壓山東世家之後意欲再一手扶持起來的企圖徹底落空,登基十餘年,整個朝堂之上也僅有張行成一人登上高位,卻也是曇花一現。

甚至於他們差一點就連太子都給廢掉了,一手扶持他們的代言人晉王李治上位……

只可惜功虧一簣,晉王李治被皇帝圈禁,關隴集團在朝中的影響力受到打壓,利益受到空前的損失。

嫌隙越來越深,關隴集團不相信太子將來登基之後會善待他們,所以這個時候豈能任由太子監國穩如泰山,地位越來越堅實?

而江南士族則有所不同,蘭陵蕭氏乃是江南士族之首,卻沒有整合為一的能力,說是自各為政亦不為過。而且江南士族距離關中太遠,沒可能直接插手儲位之爭奪,政治上的述求並不強烈,最關注的還是各自的利益。

要麼居心叵測心懷異志,要麼蠅營狗苟各有盤算,人心兩散、利益相悖,這等情形之下監國,豈會是一個好差事?

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捉住錯處,危及儲君之位……

說到此處,李承乾看著房俊,沉聲道:“滿朝文武,唯有二郎才可令孤信賴倚重,然而孤卻等不得二郎太久……”

依照李二陛下的意思,房俊此刻的官職爵位便算是到頭了,往後再想有所擢升,那也得等到太子登基之後,施恩為重,這是新皇登基的手段,否則眼下就給升官升到頭了,何以對新皇感恩戴德?

然而李承乾卻有些等不及了,放眼滿朝文武,有誰能讓他真正毫無保留的信任?

等到自己登基的時候在擢升房俊進入中樞,黃花菜搞不好都涼了……

故而,他盯著房俊,滿懷期望道:“眼下孤尚能堅持,可是東征一役,二郎能要率領水師打出威風來,奪得首功,韜光養晦是不可取的,遠水解不了近渴,時不我待呀!”

蕭淑兒在一旁跪坐,為兩人斟茶,心中猶如翻江倒海,震撼不已。

都知道太子與房俊親厚,可是誰能相信,居然倚重信賴到這等地步?這其中固然有太子性情懦弱的原因,但是房俊在其心目之中的地位,卻絕對屬於不可替代!

否則,堂堂儲君,何以說出這等近乎於求助一般的話語來?

只要郎君答允下來,在東征之時率領水師奮力拼殺,無論結果如何,是否能夠得到首功,都算是為了太子而戰,太子亦必須領這份人情……她不敢插言,只能一臉希冀的看向房俊。

孰料,房俊非但唯有一絲半點受寵若驚的意思,反而苦笑一聲,搖頭道:“怕是殿下要失望了,非是微臣不肯戮力拼殺,而是東征一役……微臣怕是沒有什麼功勳能夠撈到,頂了天就是一箇中規中矩……”

李承乾不解:“水師兵強馬壯舟楫如雲,又有火炮這等神威如獄之利器,二郎為何這般不思進取?”

水師之戰力,早已無需贅言,而右屯衛之兵卒各個精壯,在薛仁貴等人操練之下,早已不遜色於其他十六衛,兼且是大唐第一支全部募兵制的軍隊,軍械裝備、後勤補給盡皆一流,手裡握著這麼兩支實力強悍的軍隊,怎能說出“中規中矩”這樣的言語?

這簡直就是不思進取,打算混日子?

沒道理啊!

誰會放著功勳不拿?

房俊嘆息一聲,這位太子殿下對於朝局還是缺乏必要的認知啊……

“殿下,眼下大唐可謂四海昇平,毋須自保,剩下的便只有主動出擊,如此一來,您且看看,周邊尚有何人能夠當得起大唐以舉國之力征伐?無非是高句麗、薛延陀、吐蕃而已。薛延陀地處西北,控弦之士十數萬,一擊不中便即遠遁千里,不適合大規模兵團作戰,吐蕃地處高原,氣候嚴寒土地貧瘠,欲以征伐,需要從長計議,否則一個不慎,便是損兵折將之局面。唯有高句麗,看似地域遼闊,實則偏安一隅,大軍可以從三面圍攻,盡顯大兵團作戰之優勢。在可以見到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如此大規模之國戰,幾乎沒有,所以這一次陛下御駕親征,便是最後一次撈取功勳的機會……關隴也好,江南也罷,甚至是山東,那些個軍中驍將豈能放過這樣的一個機會?一戰功成,那邊是幾輩子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兒!這等情形之下,水師豈能主攻?豈能將攫取首功?若是當真如此,微臣便得罪了大唐軍方所有的勢力,升官晉爵是不可能的,就是陛下也決不允許。”

在大唐所有人的認知當中,傾國之力征伐高句麗,斷然沒有失敗的可能,勝利是必然的,否則李二陛下何以御駕親征?

功勳就放在那裡,簡直就跟白撿一樣,誰這個時候敢跳出來將功勳獨吞,那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那是死仇!

房俊扭頭對侍女說道:“去將某書房之中那副高句麗輿圖拿來。”

“喏。”

片刻之後,侍女將一副輿圖拿來,鋪在地上。

房俊與李承乾盡皆起身,俯覽輿圖。

指著高句麗東、北兩方國境線上密密麻麻的代表著行軍路線的箭頭,解說道:“這便是政事堂諸位宰輔制定的作戰方略,大軍自營州出發,一路北上攻略新城、金山,一路南下,攻克遼東城、建安城、蓋牟城、安市城,水師則從華亭鎮出發,分兵三路,一路北上直取卑沙城,一路渡海攻陷大行城,消滅遼東境內之高句麗軍隊,之後會師鴨綠柵,渡過鴨綠水,擊破辰夷城之後兵鋒直抵平壤城,另一路則在百濟登陸,直撲熊津城,覆滅百濟,而後北上平壤城,數路大軍匯聚,鼎定高句麗。”

李承乾緩緩頷首,讚歎道:“數路大軍齊至,定然所向無敵,攻城拔寨,高句麗不可擋矣。”

房俊卻嗤之以鼻。

歷史上的高句麗之戰便是如此進行,結果穩妥是穩妥了,大軍步步推進,勢不可當,卻因為耽擱了太長時間,導致入秋之後遼東惡劣的天氣和道路使得大軍舉步維艱,後勤補給更是嚴重滯後,不得不在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餘座城池之後,班師回朝。

雖然此戰所獲頗豐,戰果、收穫遠大於損失、消耗,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大勝,但到底未能夠覆滅高句麗,未竟全功,歷史上的李二陛下深以為憾。

房俊道:“大唐眼下之軍力,數倍於高句麗,所能夠阻擋大唐軍隊取得勝利者,非是高句麗之頑強抵抗,而是天時!一旦拖到入冬,高句麗普降大雪,氣候嚴寒道路泥濘,對於大軍的行進以及後勤的補給都將造成數倍的困難,稍有不慎,便被高句麗有機可乘。”

他指著高句麗漫長彎曲的海岸線中部一處地方,道:“何必採取那麼穩妥的方案呢?此乃高句麗之國都平壤城,位於浿水之畔,殿下請看,水師只需要擊潰高句麗水師,便可以由此溯江而上,直抵平壤城下,火炮轟擊城牆,步卒入城剿殺,用不了三五日,此城可破。國都淪陷,高句麗群龍無首,必然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屆時只需要有十六衛之中的任意兩衛,以步卒為主,騎兵為輔,自營州出發,步步為營穩穩推進,將散落各地的高句麗殘餘軍隊一一剿滅,入秋之前,高句麗全境可以納入大唐之版圖。”

看著房俊指點江山,將尚未開始的大戰剖析得如此透徹,似乎江山宏圖盡在胸懷,蕭淑兒抿抿嘴唇,眼眸之中異彩漣漣。

李承乾卻有些發懵:“是呀,如此簡單之戰略便可輕而易舉的覆滅高句麗,可是朝堂之上的宰輔們,為何要制定那麼複雜、多路進軍的方案出來?”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指點江山(第1/1頁)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嫡子兇猛
嫡子兇猛
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開局就在嫂子床上醒來。 還以為好吃不過嫂子,結果直接衝進來一群壯漢,要殺他祭天,唐逸才知道被坑了,這是嫂子和惡毒繼母的圈套,想要置他於死地。 堂堂現代兵王豈能束手就擒?當場霸氣反擊! 將嫂子按在地上摩擦,將繼母啪啪打臉,更是將文武百官整得生活不成自理……成了整個大炎的活閻王! 嫂子:“他太強了,已老實,求放過。” 繼母:“啊啊啊……他一個廢物,為什麼殺不死,怎麼殺都殺不死?”
夢入山河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歷史學家李齊,穿越了大秦丞相李斯的憨傻私生子,發配邊疆。機緣巧合拳打扶蘇,怒懟蒙恬。 沒想到因禍得福,受到蒙恬賞識,從此開啟逆天之路。徵匈奴,封狼居胥。 壓六國舊族,開啟大秦盛世
神思月
從李元芳開始
從李元芳開始
穿越李元芳,改變家世,成為李靖嫡孫,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生活美滋滋。 但浪著浪著,怎麼成神探了,有個胖胖的大理寺丞,還特別喜歡徵詢我的意見……狄仁傑: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上爺爺的名義,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他!狄仁傑:元芳真乃神人也!
興霸天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好訊息:我這次投胎很有技術含量,投在了皇帝身上! 壞訊息:這個皇帝,是漢獻帝劉協!而且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 好訊息:劉協還有些許力量,甚至還發了衣帶詔,準備清君側,逃出許昌了! 壞訊息:衣帶詔還有一個月就爆發了!到時候劉協就徹底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 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為了改變命運。 穿越而來的劉協,選擇了假死脫身。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出許昌,隱身份,奪兵馬,招名將,聚漢室大臣!
愛吃蔥油餅
大秦鎮王侯
大秦鎮王侯
秦長安穿越大秦始皇三十五年,離始皇駕崩不到兩年,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好好活著,勸秦大爺提前積蓄力量,等到大廈將傾的時候,勤王救駕撥亂反正。 萬事俱備後走進王宮,看見皇位上的秦大爺時,秦長安整個人都傻了。 後知後覺的秦長安知道自己被騙了,高呼都演我是吧?攤牌了,不裝了,我要當鎮國侯!
姜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