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武則天免費閱讀

第四章 太子李忠

木板都已拆除,冷凝殿的大門敞開著,王皇后和蕭淑妃相互攙扶著,站在殿門口。

張多海挺著圓溜溜的肚子,正在與她二人對峙,中間隔著幾名王伏勝手下的內侍。

“你們這幫小兔崽子,連皇后殿下的命令也敢違抗,想作死嗎?”張多海氣尖聲尖氣地罵道。

一名內侍戰兢兢道:“王大監已經去找聖人了。張少監,您就發發慈悲,別為難我們這些低賤人。”

王皇后已經重新梳妝過了,她高昂著脖子,道:“張多海,你現在可威風地緊啊!”

張多海皮笑肉不笑的道:“王氏,你現在只不過是庶民,吆喝什麼?哼,你當年把本監當狗一樣羞辱,本監今日都要討回來!”

“你準備怎麼討?”一道聲音從遠處傳來。

張多海轉頭一看,頓時嚇得一哆嗦,跪伏在地。

來者正是李治。

王皇后和蕭淑妃見李治到來,齊齊拜倒在地,悽悽切切地道:“妾身拜見大家。”

李治大步走進院中,抬手道:“都起來吧。”

二女相互攙扶著起身,滿懷期寄的望著李治。

李治淡淡道:“張多海,這裡沒你的事了,去伺候皇后吧!”

張多海連連磕頭,道:“是,是。”灰溜溜離開了。

“陛下,求陛下寬恕妾身吧!”蕭淑妃忽然撲了過來,抱住李治的腿,哀切啼哭。

王皇后見了,也想學她,最終還是抹不下臉面,只一瞬不瞬的盯著李治,眼中充滿哀求。

李治拍了拍蕭氏肩膀,道:“你們先在這安心住著,容朕再想想。”命人拉開蕭氏。

蕭淑妃卻不肯鬆手,哀切道:“陛下,縱然妾身有罪,妾身兩個女兒是無辜的啊!”

李治道:“你放心,朕會放了她們,你總可以安心了吧。”

蕭氏這才鬆手,被內侍拉開,李治飛快離開。

次日清晨,李治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將“左右領左右衛”改名為“左右千牛衛”,“左右侯衛”改為“左右金吾衛”。

第二道,任命薛仁貴為檢校千牛衛中郎將,貼身隨侍自己身邊。

第三道,將兩位關在掖庭的小公主釋放出來。

王伏勝心知皇帝看到兩位小公主後,王皇后和蕭氏便有獲救希望。

於是親自前往中書省,盯著中書舍人擬詔,再跟到門下省,催促稽核。

三道詔書蓋上兩省大印後,他拿回甘露殿,由李治親自蓋上玉璽,他再馬不停蹄將詔書送去尚書省執行。

掖庭司由刑部管理。

王伏勝親自跟隨刑部官員前往掖庭司,總算將兩位小公主接回了甘露殿。

義陽公主七歲,高安公主六歲。

兩個孩子原本都粉雕玉琢,在掖庭司關了十多日後,變得很憔悴。

兩個小女孩見到李治後,如同飛鳥投林,緊緊抱著李治大腿,“父親”、“父親”叫個不停。

唐朝皇宮的規矩並不甚嚴,親屬之間稱呼隨意。皇子、公主可以直接稱呼皇帝皇后為父親母親,稱呼親生母親為阿孃。

高安公主流著鼻涕,抹著眼淚,道:“父親,你把阿孃也放了吧。”

李治摸著她小腦袋,道:“你阿孃已經自由了,你們隨時都能去看她。”

高安公主“歡呼”一聲,將腦袋貼在李治大腿上蹭來蹭去。

義陽公主畢竟大一歲,更懂事些,問道:“父親,我和妹妹以後還能跟阿孃住在一起嗎?”

兩姐妹原本和蕭淑妃住在承香殿,如今蕭淑妃貶為庶人,住在冷宮,她們也沒地方可住了。

這一刻,李治甚至動念恢復蕭淑妃妃位,轉念一想,還是打住想法。

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朝臣揣摩。

若貿然恢復蕭淑妃妃位,朝臣會以為他向世家大族妥協,之前唐高宗的一番努力,就將白費。

“你們若想與阿孃在一起,住在冷凝殿也行,只要你們自己願意。”他說道。

兩姐妹對視一眼,都十分歡喜,脆聲道:“兒願意。”

冷風嗖嗖,吹枝拂柳,池塘裡的青蛙似乎都冬眠去了,水面寂靜,冰冷的河水,枯萎的荷葉,呈現一種凋零的美。

這片池塘李治是第一次來,這幾天他在皇宮轉來轉去,卻也不過在十分之一的土地上,落下足跡。

皇宮太大,有人說深宮內院是一個牢籠,至少現在來看,這個牢籠還算寬敞。

突然,李治注意到遠處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鬼鬼祟祟的來到山水池閣,躲在一座假山後面,探頭張望。

李治站在一棵樹後面,少年並未瞧見他,不過他似乎在找什麼人,目光一直望著遠處一座石橋。

李治大為詫異,因為這少年是皇太子李忠,他不在東宮待著,跑這裡來做什麼?

話說回來,這少年也挺可憐的。

他原來的母親是一名低賤的宮人,後被王皇后領養,才被推上太子之位。

如今王皇后被廢,武皇后上位,且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他的太子之位註定要被廢掉。

這時,一名年近三旬、穿著樸素的宮女提著個裝滿水的木桶,從一座石橋上經過。

那少年露出欣喜之色,大聲喊道:“阿孃,阿孃!”

那宮女大吃一驚,循聲看去,很快發現了李忠,眼淚止不住的從眼眶中流了下來。

突然間,她轉動腦袋,四顧搜尋起來,李治急忙躲到樹後,才未被她發現。

那宮女確認周圍沒人,才來到假山旁,拉著李忠進入假山,哭道:“太子,你怎能來看我?若被人瞧見,你這太子之位可就危險了呀!”

李忠眼中也流著淚,泣聲道:“孩兒太過思念阿孃,忍不住就來了。再說,宮中都在說,父親要立五郎為太子,孩兒沒什麼好怕的。”

那宮女姓劉,是皇宮中妃嬪地位最低的御女,屬於皇帝的八十一御妻之一。

當初李治當太子時,她還是個侍女,被李治臨幸之後,生下李忠。

然而她身份低微,年齡也比李治大很多,李治登基後只給了她御女的封號,相比之下,其他有子嗣的嬪妃,最低也是才人。

不過劉氏卻非常知足,因皇帝並未禁止她與太子見面,所以她將後半輩子的念想,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從小她就一直陪伴在李忠身邊,有時只能遠遠看著,也無怨無悔。

李忠每長高一點,她都會給她縫製新的衣服,雖然這些衣服最終空置櫃裡,並未穿在李忠身上,她卻從未停止過。

而她自己的衣服,已沒有幾件,還全都打滿了補丁。

幸好李忠從小孝順,知道她是自己生母后,對她格外親近。

直到三年前,王皇后因沒有子嗣,決定領養李忠,並扶持他當上了太子。

自那以後,王皇后便禁止劉氏接近李忠。

有幾次劉氏遠遠躲著瞧兒子,被王皇后知道了,便將她打發到皇宮最偏僻的山水池閣,並且交代管事內侍,給她多派活計,讓她無瑕再見太子。

李忠年紀大了,開始懂事,有次偷偷來山水池閣見劉氏,卻被劉氏大罵一頓,讓他不準再來。

劉氏如此做,全是為了兒子的將來,她知道若被王皇后知道,很可能領養別的皇子,改立太子。

自那以後,李忠再沒有來過。

劉氏時常夢見兒子,獨坐飲淚,卻也並未再去找兒子。

她別無所求,只要知道兒子安好,便已知足。

劉氏緊緊抱著兒子,泣聲道:“我也聽說了,聖人廢了王皇后,新立武皇后,我可憐的兒啊,這究竟是為什麼啊!”

李忠哭中帶笑,道:“孩兒反倒很歡喜,皇后不准我見阿孃,我討厭她,她被廢了才好。我可以再見到阿孃了。”

劉氏泣聲道:“傻孩子,沒了王皇后,你的太子之位可就不保了呀!”

李忠幫劉氏擦了擦眼淚,笑道:“孩兒不想做太子,只要和阿孃在一起,就歡喜了。”

劉氏泣不成聲,緊緊抱著兒子。

便在這時,一道“咔嚓”聲從外面傳來,劉氏驚呼道:“是誰?”

李治咳了一聲,從山壁後走了出來。

“是朕。”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史上最強皇太子
史上最強皇太子
蕭玄穿越為大夏九皇子,跪死於御書房外。 上有皇帝昏庸無道,中有奸臣禍亂朝綱,下有叛軍燒殺搶掠,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不想做皇帝的太子,不是好皇子! 蕭玄步步為營,先做最狠皇子,掃蕩朝堂,穩坐皇太子之位,然後匡扶天下,扶大廈之將傾。 不過當務之急,是先要認個親。 ... 蕭玄:孤只是皇太子,還不是皇帝,爾等為何讓孤坐龍椅?使不得,使不得...哎呀,這龍椅坐著真舒服。
鹹青檸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風捲殘雲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你從沉睡中醒來,卻被人告知你是得罪了六界的大反派,仔細想了想之後你發現做反派還挺帶勁。 你開始了旅途,這時一個行腳商人找到了你,他蒙著面看不清臉,聲音倒蠻好聽。 在他的遊說之下,你花錢買下了那把據說是上古兇劍的武器。你沒開心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那把劍鈍得除了可以削削水果皮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旅途中,你遇到了無數個路人甲乙丙丁戊戌……他們都長一個模樣,就連聲音也沒有區別,神真是敷衍啊,因為是反派,所以
初夏陌陌子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