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完人你們沒有聽說過?是人就有長處,是人也必有短處。”
“士先擅書畫,學琴卻學的一塌糊塗。懷英每一樣都學得好,卻也每一樣都不是頂尖水平。虎山文武雙全,寫的字、畫的畫卻毫無靈性。仲明琴棋書畫都學得好,術數一道卻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眾人:.
唯一沒有遭受語言攻擊的大皇子聞言不由輕笑出聲,“好了,子禎愛學就讓她學吧,她能學進醫術也很好。”
這時候的大皇子等人還不知道,虞子禎很快就會在讀書和琴棋書畫等風雅事以外的方方面面展現出她的驚人天賦。
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規律的生活過了一個來月,時間來到了六月二十一,太后壽辰當天。
太后壽辰,雖不是整壽,但各地官員和皇親勳貴卻也要為太后準備壽禮。
鎮北王府的賀禮是從北境送來的,鎮北王直接讓人把東西送到了蔣先生手裡。在太后壽辰當天,蔣先生會代表鎮北王進宮進獻壽禮。
至於虞子禎,她那副從一個多月之前就開始寫的百壽圖,就是她為太后大盧氏準備的生辰禮。
她用心寫了大小不同的一百個壽字,用了行書、楷書、草書、隸書、篆書這五種字型,期間光是她練筆用的百壽圖她就寫出了一共一百多張,更別提她還花了一些時間在請教翰林院那些人怎麼寫不同字型的壽字上。
當然,就算她這麼努力,她寫出的百壽圖水平依然十分一般,根本無法和那些擅長書法的人相提並論。
好在她只是個小孩子,也不會有人苛求她送出多麼昂貴、多麼稀奇的壽禮。
或許是受她的摳門兒作風影響,大皇子、房懷英、楊士先等人也都是送的差不多的禮。
什麼親手抄的佛經,親筆畫的松鶴延年圖,親手雕刻的木頭佛珠.總之都是一些不怎麼值錢的小玩意兒。
太后大盧氏倒是沒啥意見,她這輩子什麼好東西沒見過、沒用過,對那些金銀珠玉之類的東西,和對虞子禎他們的手工作品一樣興致缺缺。
但太后的親生女兒安慶長公主就不一樣了,她是太后活下來的唯一後嗣,雖然只是個女孩子,但卻一直自認是這個世界上最尊貴的二人之一。
除了太后這個在她看來和她一樣尊貴的人,這位長公主殿下誰都敢得罪,不僅每次進宮都會陰陽怪氣幾句吉祥物皇帝和不良於行的大皇子,而且還公然在公主府裡養了不下四十個面首,生的兩個孩子也都不是駙馬的。
這個大瓜還是上次端午節的宮宴之後,系統悄悄跟虞子禎八卦的,聽的虞子禎直呼好傢伙。
四十多個面首,這人數都已經是皇帝后宮妃嬪的三倍還多了,真不愧是這世上“最尊貴”的兩人之一。
心滿意足的吃過瓜,虞子禎當時還叮囑了小奶音系統,讓它幫自己多多留意這位明顯腦子不太正常的長公主殿下。
畢竟從她過去做的那些事情來看,她可不會像太后大盧氏等人那樣,顧忌她的“質子”身份。
搞不好哪天對方突然看她不順眼,就會毫無徵兆的對她做出些什麼奇葩事情來。
謹慎起見,虞子禎覺得她還是得先把對方的小辮子攥在自己手裡。
事實證明,虞子禎的顧慮一點兒也不多餘。
這不,眼下這位長公主殿下就在太后大盧氏的壽宴上對他們這群小孩子發難了。
他們奉上的壽禮被她貶的一文不值,她聲音尖利,整個嘉祥宮都回蕩著她訓斥以大皇子為首的一群孩子的聲音。
大皇子已經習慣了被他這位姑姑各種刁難,這次也只是低眉垂目,做出一副順從姿態。
楊士先等人也都不敢招惹這位瘋狗一樣的奇葩公主,所有人都在默默聽訓。
虞子禎倒是想直接給她哭一個的,但大皇子卻彷彿早有預料似的,他幅度極小的搖了搖頭,示意虞子禎千萬別在這個時候跟安慶長公主對著幹。
他不是怕虞子禎在嘉祥宮吃虧,大庭廣眾之下,太后大盧氏肯定會壓制安慶長公主,努力做出一副公正之態,但等到壽宴結束,安慶長公主離了太后大盧氏的眼皮子底下,她卻絕對會加倍報復回去。
那就是個沒有任何顧忌的瘋狗,大皇子不想讓虞子禎惹上這樣的人。
萬幸太后大盧氏反應極快,她知道自己女兒做的不妥,於是接連喊了三次安慶長公主的名字。
安慶長公主一開始並沒有因為太后大盧氏喊她而停下對幾個孩子的訓斥與奚落,直到太后大盧氏臉上笑容徹底消失不見,語氣也重的明顯是即將發火,她這才一臉不甘不願的伸手挽住大盧氏胳膊。
“好嘛好嘛,兒臣不說了。母后您也是的,總是這般寬和,不然也不會縱得他們這些小混賬隨便敷衍您了。”
大盧氏眉頭緊鎖,“莫要信口開河!”
居然管皇子、世子、重臣家的小公子叫小混賬,這要不是她唯一的血脈後嗣,她非讓人給她掌嘴不可。
她有些憂慮的看一眼虞子禎這個動不動就哭著喊著要回北境的小刺頭,結果卻發現小刺頭正一臉不快的在和大皇子較勁兒。
看那樣子,小刺頭是真的想鬧事兒,只不過卻被很瞭解她的大皇子給搶先一步勉強壓制住了。
大盧氏鬆了口氣,索性直接打發了他們到外面去,“你們小孩子家家的就不要呆坐著了,都出去玩吧。”
她話音剛落,大皇子立刻示意小太監給他推輪椅,他自己則是依然牢牢拽著虞子禎,“謝太后體恤,我們這就出去。”
虞子禎明顯不太甘心,她一邊不甘不願的跟著大皇子等人往外走,一邊還不忘扭過頭看向太后大盧氏,一副我有話要說的小表情。
大盧氏腦仁兒疼,她心想,看樣子,等下她還得讓人賞賜些貴重物品給這幾個小孩子,不然那小刺頭準保又得嚷嚷著她受了委屈,要收拾東西回北境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