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諜情爛漫
- 簡介:一對異國戀人,被無情的國家戰爭拆散,有情人難成眷屬,本來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卻又每時每刻不在刀槍相對,生死較量,圍追堵截和兇狠的追殺之中,兩顆流血的心,常常以淚洗面,深陷情天淚海里不能自拔……
- 雁翎刀老三
朱慈炯同時提出了兩個出兵的要求,一個在城內,一個在江北。
這兩個要求當然是為耿精忠和劉進忠量身定做的,而且是由王忠孝、盧三好和陳永華這三個大明忠臣負責度量尺寸的。
首先,這個一城內、一江北的安排,就把耿精忠和劉進忠給分開了。
雖然他倆也不能完全算是一夥兒的,但是耿家畢竟對劉進忠有提攜之恩,所以劉進忠這些年一直以耿精忠的老部下自居。而且劉進忠帶來南京的兵力也遠遠沒有耿精忠多,後者帶了足足一萬精兵,而劉進忠只帶來了三千人馬一萬對三千,優勢在耿!
如果不把劉、耿二人分開,耿精忠很有可能會將劉進忠的人馬給吸收了。即便他不這麼幹,劉進忠在南京城內和耿精忠擠在一起,也沒什麼機會做大做強.就算南京城內的油水真的很足,那肯定也是耿精忠吃得多,劉進忠吃得少。
其次,這“一城內、一江北”雖然是道“選擇題”,是讓耿精忠、劉進忠這兩個忠臣自己選的,但答案誰都能猜到,耿精忠一定會選擇留在南京城內——他就是為了南京而來的嘛!
南京城內既有油水又有明獻帝,耿精忠當然不會放棄。
耿精忠兵多勢大,要留在南京,劉進忠拿他也沒轍,自然只能選擇渡江北上去打江北。而江北雖然窮,但是.窮山惡水出精兵啊!
江北歷來就是用武之地,元末出了一群淮西壯士,佐著朱元璋打下了大明三百年江山。後來晚清時期又出了捻軍,把大清最後一個能打的王爺僧格林沁都給“碾死”了!
所以劉進忠只要能在江北站穩腳跟,接下去只要有銀子,就能把江北團練拉扯起來.根據應天江南團練的標準,有個七八十萬兩一年的開銷,就足以維持一萬七八千人的團練武裝了。
一萬七八千人的江南團練最多也就是自保江南嘛,就這點戰鬥力了!
但一萬七八千淮西團練,嘿嘿,那可就厲害了!
至於那一年七八十萬兩銀子的花銷,對手裡拿著粵海關道和“佛山製造”的王忠孝來說,也不算太大的數目。
況且,王忠孝還可以透過“代管”潮海鎮從潮州府拿回遠遠超過一年七八十萬兩的利益——倒不是潮州一年可以收那麼多稅,潮汕人的稅可沒那麼容易收!
而是潮汕人歷來有下南洋闖蕩的傳統,如今南洋和中南半島那裡的華人社會差不多就是一半潮汕,一半閩南。
閩南人的老大是鄭家,王忠孝不想也不能去爭。但是潮汕人現在卻沒個能叫得上的大佬,王忠孝如果拿下了潮海鎮,就有機會經營南洋和中南半島了.
“大王,臣去江北吧!”提出要去江北的果然是劉進忠,他的表情看著有些悲憤,“想當年靖國公的轄區就在江北,他的中軍就駐在真州,可惜沒有能好好經營江北,以至於國破天傾!臣這次再赴江北,一定吸取黃靖國的教訓,必不辱命,若不能掃清韃虜,恢復江北,臣誓不南返!”
“好!”朱慈炯一拍大腿,“大明需要的就是劉總鎮這樣的英雄好漢.李中堂,陳中堂,你們倆負責為劉總鎮提供渡船和經營江北所需的軍餉。”
雖然那個“李中山”的真身已經暴露了,但是朱慈炯不管,他還是當王忠孝是李中堂。
“臣領令旨!”
“臣遵旨!”
王忠孝(李中山),陳永華一塊兒出列向朱慈炯拱了拱手,接過了令旨,然後他們倆又衝著劉進忠拍了胸脯。
王忠孝笑著說:“劉總鎮,您在江北作戰、經營所需的銀子,由我們廣東協餉,先一個月給您五萬兩!如果不夠花了,咱們再商量。”
陳永華也是一副慷慨大方的模樣:“劉總鎮,您的渡江所需的舟船、火藥、鳥槍、火炮,我們延平王府包了!多了先不說,一千支鳥槍,十門紅衣小炮和一千斤火藥,馬上就能給您!”
劉進忠也是個明事理之人,當下就朝王忠孝一拱手道:“世凱老弟,我也不白要你一個月五萬的餉,潮海鎮的節度,就請你找人代一代。”
“好說好說,潮州的事情,就由小弟代管了.等劉大哥什麼時候不想在江北呆了,再回廣東來時,小弟一定完璧歸趙!”王忠孝也不請示朱三太子,直接就答應了。
大明的方鎮,就這樣私相授受了。而且這兩位.怎麼算都是大明忠臣!現在大明的忠臣可比前明的忠臣厲害多了!
瞧見王忠孝和陳永華的慷慨,耿精忠心裡就有點犯嘀咕.王忠孝和陳永華又是送銀子又是送軍火的,是要拉攏劉進忠嗎?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進入南京城!
只要能進南京城,就可以挾天子、令諸侯!
劉進忠總歸還是忠大明的,要不然他在潮州和尚淑英一起過安生日子不好嗎?他手頭可捏著大半個潮州府,捱到天下太平,靠著大半個潮州府和幾千精兵,還換不來一個世襲罔替的侯爺?
所以只要朱皇帝在手,不怕拿捏不住劉大忠臣。
想到這裡,耿精忠就衝著朱三太子抱了抱拳:“大王,南京皇城裡面的那些旗人就交給臣吧,臣有一萬大軍,俱是精兵,還有猛將尚之信,不怕拿不下那些旗人。”
尚之信是猛將了?
王忠孝尋思著:難道這位因為家破人亡,知恥而後勇了?以後遇到他一定要小心些。
“耿王,您的一萬大軍都進南京城嗎?別處不留一點?”
向耿精忠發問的是盧三好,他可是吳三桂的人!而且他還是江南團練的“帶團大哥”,雖然眼下江南團練還沒有成軍,但是人頭已經湊齊了。
手握一萬大幾千的團練,又控制著應天一府五縣的行政,盧三好當然敢和耿精忠叫一板了。
耿精忠臉色一沉,冷冷道:“本王麾下有不少精兵猛將,已經屯在了當塗、蕪湖、繁昌和宣城,等本王拿下皇城之後,還會分兵去取池州、徽州、衢州等地,以徹底打通和福建的聯絡。”
原來耿精忠也不是一股腦地就帶著全部人馬開進南京,在圍攻蕪湖的時候,他就已經命令陳世凱率兵兩千去攻打寧國府首縣宣城,王進忠率兵一千人去攻打太平府境內的繁昌,馬惟興率兵一千打太平府首縣當塗。
而他最終的目標,則是拿下整個皖南和浙江的衢州,打通和老巢福建的聯絡。
這樣他就能一邊挾天子、令諸侯,一邊遙控福建,兩頭都不拉下,想得倒是挺美。
盧三好又問:“耿王,那您的一萬精兵進駐南京以後的軍餉怎麼開支?是用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的稅收開支,還是”
耿精忠道:“當然是南京戶部替本王籌措了!”他頓了頓,“我也不多要,也和劉鎮一樣,一個月拿五萬兩,不算多吧?”
一個月五萬對盧三好這個戶部尚書而言可不是小數目,南京戶部可不是王忠孝的粵海鎮,沒有那麼闊。
王忠孝當然可以大方的向劉進忠承諾這五萬一月協餉,他擁有廣州府和粵海關道這兩大聚寶盆,而且還能從潮州找補回來一些,一月五萬眼下是收不到的,但兩萬問題不大,一年也就虧個三十幾萬。
但是南京戶部沒有粵海鎮那麼闊,也沒地方可以找補回一點來,一個月給耿精忠五萬,一年就是六十萬,加上江南團練一年七十七萬,就是一百三十七萬.一個月得出去十一二萬兩銀子!
一天就小四千兩銀子!
另外,南京朝廷這邊還不少當官的和他們的衙門要養,很快還有一個傀儡皇上明獻帝要養活,只怕還得再加個一兩千兩一天。
現在的南京戶部就守著一座南京城外加城外的幾個縣,一天要收五六千兩銀子.非常艱鉅啊!
看見盧三好一臉為難,朱三太子也有點著急——他也指望南京戶部過日子呢!
他給大明當獻帝,一個月宮裡頭開銷個一萬兩不算多吧?
“三好,”朱三太子問,“銀子夠花嗎?要不要動用內帑?”
還內帑.伱有嗎?你以為你真的繼承了一個大明王朝啊?
盧三好真是哭笑不得,但他也不敢和耿精忠說沒錢,所以也只好擠出一點笑容:“大王,您放心.臣可不會花您的內帑,大不了苦一苦百姓!”
“苦一苦百姓.”朱慈炯尋思:這一屆大明的忠臣好像有點壞啊!
朱慈炯又跟盧三好打聽道:“不知要怎麼苦一苦百姓?”
“還能怎麼苦?當然是.加徵加派加商稅了!”盧三好倒是挺熟悉這路數的,“但是也不能加太多。”
“對對,”朱三太子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嘛!咱們得有長遠的打算.闖王現在就在武昌!”
雖然是獻帝,但他也想大明朝這一回能夠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可別沒幾天,又有人要“迎闖王”了。
“大王言之有理,”盧三好說,“咱們還可以賣功名!”
“賣功名?”朱三太子問,“有人買?”
“一定有!”盧三好點點頭,道,“那個朱國治搞奏銷案,一共革掉了一萬多個舉人、秀才的功名江南這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功名而不得。現在花點錢就能辦一個明朝的功名,將來大明平定東南了,他們有功名就能來考進士,甚至可以直接當官!這麼好的事兒,怎麼會沒有人買?”
“可咱們只有應天府的五個縣啊!”朱三太子說這話的時候,眼睛就瞅著陳永華。
“大王,”陳永華也不推辭,“往應天府外賣功名的事兒,就由臣來負責吧不過江南百姓深恨朱國治!”
江南百姓不見得特別恨朱國治,但是江南士紳一定特別恨他!而且朱國治當江寧巡撫(江蘇巡撫)的時候還大力整飭海防,海賊鄭家的人也挺恨他的,現在正好公報私仇!
“刑部!”朱三太子趕緊問刑部尚書鄭得勝。
鄭得勝道:“大王,這個朱國治太可恨了.他辦哭廟案的時候還殺了不少江南的讀書人!咱們這次可以收取他仇家的銀子辦案,只要銀子給夠,就辦他一個凌遲處死!”
收錢殺人.這是刑部尚書能說的話?
朱三太子也只能一聲嘆息了,他是候補明獻帝.也只能這樣了!
“如果諸位沒有什麼異議,”朱慈炯道,“那就想辦法籌銀子吧!耿王,銀子我們想辦法去籌,這南京皇城之戰就拜託了。”
“放心,包在我身上了!”耿精忠這下總算拍了胸脯,一臉的忠心耿耿。
南京這邊,大明朝新鮮出爐的忠臣們各種使壞的時候,在襄陽府那邊,大明的候補忠王李自成的使臣黃植生,已經見到了大明西王世子吳應熊和西王世孫吳世璠。
“什麼?李自成想和我瓜分荊州?他難道忘記自己是什麼人了?”
吳應熊雖然已經決心要為了老婆孩子雄起一把了,但是在見著黃植生的時候,還是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樣。
“世子爺您息怒,”黃植生和吳應熊其實早就認識,也知道他的為人,所以並不擔心他翻臉宰人,還是一副不急不徐的樣子,笑吟吟道,“闖王再過不久,也許就和世子爺您同殿為臣了。”
“同殿為臣?為誰的臣?”吳應熊一愣。
“大明啊!”黃植生笑道,“世子爺莫不會忘記您和令尊都是大明朝的忠臣吧?闖王也打算讓小王爺出面向南京城的朱三太子稱臣並且求封忠王,以後小王爺就是大明忠王了而闖王就是老忠王!”
“老忠王?李自成?他還要當老忠王?”吳應熊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而一旁的吳世璠則眉頭大皺著問:“難道李自成還想和我爺爺西王平起平坐?”
黃植生笑道:“忠王怎麼能算和西王平起平坐呢?和西王平起平坐的應該是東王、南王、北王啊!”
“已經封了?”吳世璠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黃植生笑道:“這就不知道了,不過想來也是早晚的事兒。”
吳三桂這個西王當然不願意和什麼東王、南王、北王平起平坐了。
但是新大明也不大可能只有一個西王,而沒有東王、南王、北王的。
再加上朱三太子又不完全在吳三桂這個西王手裡捏著這事兒還有點不大好辦啊!
吳應熊、吳世璠兩父子正在心裡面埋怨朱三太子“亂封王”的時候,一旁的汪士榮笑著接過了話題問:“那麼說了,你們李忠王就真不怕秋後算賬的事兒?”
“秋後算賬當時是怕的!”黃植生道,“只是真有這個秋後,被算賬的恐怕也不止忠王家吧?你們西王家的賬就沒人給算一算了?永曆皇帝是誰弄死的?還不是你們的西王萬歲?雖然朱三太子不是永曆的兒子,但永曆畢竟也是大明的皇帝,朱三太子當了皇帝之後,大概也不能不奉之為正朔吧?永曆如果成了正朔,那滅掉前明的是什麼人?”
永曆是肯定要當大明正朔的,他不當,那天下正朔是誰?難道算在順治頭上?那是絕對不行的!
既然順治不是正朔,那永曆就必須當正朔。
而永曆一當正朔,那吳三桂的麻煩就大了!
吳三桂是擒殺永曆就是滅亡大明瞭.上一個大明朝就不是李自成滅掉的,而是吳三桂滅掉的!
就算朱三太子兵力薄弱,不敢追究吳三桂的滅明之罪,但是有沒有秋後這一天,誰又敢保證?
黃植生又道:“雖然崇禎是老忠王逼死的,但小忠王不是老忠王的親孫子,他是興國公的兒子,興國公可不是老闖王的兒子,他的年紀比老闖王還大幾歲呢!所以老闖王逼死崇禎的罪不一定會落到小忠王身上。但是西王滅亡大明的罪過,世子爺您能跑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