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桓齮

第三百九十五章:強國強軍

軍糧?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來了精神。

就見那些侍女魚貫而入,將一盤盤食物放到眾人身前的食案上。

“這東西……”

秦王政低頭看去,只見盤中盛放著兩塊類似於金餅的食物,呈麥黃色,在搖曳的燈火下,看上去金燦燦一片,十分顯眼。

冬日寒溫中,只見盤中熱氣升騰,有一股特別的香味傳入鼻中。

“這是什麼東西,能吃?”

羌瘣嘴裡嚷著,手中動作卻不慢,從盤中將那餅拿起,一口咬了上去。

出人意料的鬆脆,嘴裡滿是奇特的香味。

羌瘣眼前一亮,這種感覺比剛才的麵條還讓他喜歡。

他大嘴不停開合,一會兒就將其吃的乾乾淨淨,轉頭四望,只見眾人皆在小口咀嚼著,紛紛點頭稱讚。

“有點意思。”

這又是一樣從未見過的美食。

主座上的秦王政在嚐了兩口之後,將餅放下,目光再次落到趙佗的身上。

“此物是何?充作軍糧,有何益處?”

趙佗笑道:“稟大王,此物以麥粉所做,可稱麥餅。因為經過烘烤,顯得幹而硬,如此便可長期儲存。依臣觀察,此物若是在冬季存放,足以經半月以上而不壞。夏季可能時間稍短,但做出來後也足以存放數日時間。”

趙佗話音剛落,另一側正吃餅的王賁便叫道:“好,此物甚好啊!若是我欲發動突襲時,只需讓士卒攜帶此物於身,便可不帶釜甑等物,省去埋釜做飯的時間,加速行軍。如此一日多行數里,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然也,若是以此物為軍糧。我若用兵就可不考慮後勤問題,率車騎長驅直入,數日之間便可直搗……”

李信激動的說到一半,突然想起如今自己的處境,又落寞的閉了嘴。

“王將軍和李將軍所言甚是,此物為軍糧,好處甚多。”

趙佗點點頭。

這一次他弄出來的麥餅,其實類似於後世的鍋盔、饢餅一類,乾燥耐放,和水而食,十分的填肚子。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戰爭中,大軍的糧草一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將領帶兵,每一次作戰之前必先考慮糧食安全。

就如當初秦軍被項燕阻攔在善道外的水澤處,就是怕對方截其糧道,才不敢讓大軍繞道東陽。最後趙佗繞道時,同樣是萬分防備楚軍襲其運糧隊,而對面的景同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如果有麥餅在,那麼秦軍的許多軍事活動,根本就不需要運糧隊了,直接就少了一個致命的破綻,打仗時所能使用的戰術也會變的更加靈活。

且因為用麥餅為食物,不需要攜帶釜甑之類的器具,行軍時可以攜帶的食物反而更多了。

紮營時也不需要士卒再去砍伐柴火來做飯,會節省許多的時間,且不生火做飯,軍隊所在的營寨,便不會有炊煙升騰,更不容易被敵軍提前探見,能夠提高突襲時的成功率。

當然,這東西也有很多限制,不太可能作為大軍的常規飲食。

最大的好處,還是用來短距離突襲!

就如李信所說,讓車騎攜帶此物,數日之間便可直搗敵人腹心重地,打出閃擊戰的效果!

殿中武將不少,王賁、李信,以及蒙武等人相繼開口,講述起此物在軍爭中的用途。

就連那羌瘣也是連連點頭。

在座的李斯、姚賈、馮去疾等不通軍爭的大臣,同樣是越聽越驚異。

小小麥餅,竟然真有強軍之力。

坐在主位上秦王政雙眼發亮,不由拿起盤中的麥餅,咬了一口,感覺確實很香。

“沒想到那難以下嚥的麥,竟可做成此等食物,以此麥餅為軍糧,確實能強我秦國軍力啊。”

秦王政讚了一聲,但接著,他便話鋒一轉。

“然此物雖在軍爭中有所裨益,但也不能直接增強我秦國之國力吧,趙卿適才所言‘麥能有益軍國’,是否還有其他說法?”

“大王明見,麥之用處,還請聽臣道來。”

趙佗拱手,開口道:“麥,因其做成的麥飯難以下嚥,常被視作下賤者之食,只供刑徒奴隸吃,故而黔首庶民對於栽種宿麥的意願並不強。稍有富裕者,寧願種些其他菜蔬,也不願種麥。”

“若是大王將這些麥制的食物在秦國推廣,庶民知曉麥有這些吃法,不用再去嚼難食的麥飯,自然會踴躍栽種。如此一來,我秦國每年便可多收穫許多糧食。”

因為小麥的抗寒能力,這時代的麥子大多在秋冬時播種,來年夏季收穫,被稱作宿麥。只是麥飯太過難吃,一般人都不願去吃,故而種麥的積極性並不高,秦國種植小麥的面積也不大。

如果按照趙佗所說的,推廣麥食的吃法,相信會有很多人願意在秋冬種植宿麥,如此一來,變相的就可以增加整個秦國的糧食產量,這就是所謂的增強國力啊!

而且因為麥食的出現,像麵條這類美食可以端上富貴者的餐桌,麥餅這類食物更是可以充作軍糧,不再只是往昔的刑徒奴隸之食。

秦軍的糧食在原本的粟黍之外,得到了擴充。在戰爭時期,相當於多了一種選擇。若是再遇到長平之戰和淮陽之戰那種消耗甚大的戰爭時,秦軍完全可以藉著多出來的麥食,耗死對手。

隨著趙佗述說,秦王政以及殿中的諸位公卿皆是聽得點頭。

麵條、麥餅這類食物的出現,確實是有益於國,而非虛言啊!

就在這時,坐在前排的一箇中年男子開口道:“少上造所言麥之食法,確有大用。但少上造又說,想要將麥做成這些食物,需要使用石磨將其磨成粉末才行。這樣一來,豈不是會有很大限制?”

此言一出,秦王政眉毛皺了起來,眾人也臉色一變。

這確實是一個硬性條件,雖然其他糧食,比如粟,吃之前也需要人舂穀,但相比用石磨來磨麥,卻要簡單的多。畢竟不是每戶人家都能置辦石磨。

趙佗看了那人一眼,見是左丞相王綰,便拱手道:“王公所言甚是。麥食需要用到石磨,這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故而我認為可以在每一個里閭之間,由官府置石磨一臺,由裡吏管理。利用畜力拉磨,可讓里人使用,如此便可解決推行的問題。”

眼見王綰依舊垮著臉,趙佗心中便知道問題所在。

他連忙又道:“建立石磨需要花費財物,看守石磨的裡吏需要俸祿,損壞的石磨也需要維修。故而此石磨並非免費供里人使用。官府可讓里人每次磨麥時,繳納些微錢物。如此既不會花費官府的財貨,反倒能有所收入。而里人也能在付出些微錢財後,使用石磨,磨麥而食,此乃兩全其美之策。”

聽到這話,王綰的臉色徹底舒張開了,這東西居然還能從小民手裡賺錢,很好。

他對趙佗頷首道:“少上造考慮周全。”

秦王政也笑了。

“趙卿所言甚好,這所謂麥食,確實是有益軍國,可讓治粟內史推行。今夜,寡人甚喜啊!”

趙佗忙俯首道:“臣微末之言,能益軍國,讓大王歡喜,便是臣之榮幸。”

低著腦袋的趙佗,嘴角微微上翹,眼中更有笑意瀰漫。

秦王政高興,他趙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他這一次弄出麵食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口腹之慾嗎?

不是。

是真的為了強國強軍嗎?

有一點,但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促使他趙佗弄出這東西的原因,是為了重新得到大王的寵愛啊!

因為熊啟之事,讓秦王政對他趙佗這個趙之公族起了猜疑之心,甚至做出試探之舉。

在被王翦點撥之後,趙佗常感到心悸。

在秦國,大王就是天。

如果秦王政心裡對他產生了猜疑,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趙佗在這時候弄出麵食這個東西,不僅有益於以後的領兵打仗。

而且還能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這是強國強軍之策,定能再得大王歡喜。

秦王政這樣的君王,最喜歡的便是有能力的人啊。

趙佗抬頭。

大王正含笑看著他。

麵食差不多了,接在後面的就是關於公主的情節。

這一段發明情節其實也是對“齊代、君心難測”兩章的呼應。受到君主猜疑,主角受到點撥後就做出這個對策,顯示自己能力,重得信任和重用。這幾段情節都是環環相扣,並非無用。而且麵食出現後,以後打仗的戰術也能更靈活,對全書而言,其實很重要。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