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章邯簡介

第一百六十三章:秦寇

“趙佗,王將軍既然點你押送魏人回鄉,你可要小心謹慎,莫在路上弄出什麼問題,否則軍法可不會容情。”

兩軍各自出發時,趙佗按照規矩,拜訪了南路的桓昭,向他辭行。然後就被桓昭冷言嘲諷和威脅了一番。

“有勞左庶長提醒,趙佗一路定會小心,防範小人暗算。”

趙佗平靜說道,言語上並未服軟。事到如今,怨恨已經擺上檯面,沒有必要再去裝孫子。

桓昭眼中冒出一抹厲色,正要再威脅一番找回場子,卻聽到趙佗低語:“此番伐魏之戰已經到了尾聲,如果不出意外,大王接下來就會再起大軍征討楚國。屆時由李將軍為統帥,左庶長和我又可以同在李將軍麾下任職,真是欣喜啊。”

趙佗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然後對著桓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告辭離去。

桓昭愣在原地,看著趙佗的背影,到了嘴邊的威脅話竟然說不出來了。

李信伐楚!

桓昭作為左庶長級別的高階將吏,自然聽過這個訊息,如今被趙佗一提醒,才驚覺這事情已是近在咫尺。

“這豎子是在威脅我?”

桓昭咬牙切齒,心裡卻有些忌憚起來。

他現在可以給趙佗穿小鞋,找藉口收拾他。但如果等到李信為主帥時,會不會也用這種方法報復自己呢?

這就是趙佗那番話語中隱含的東西。

一想到這裡,桓昭也開始心虛起來。

上千秦軍在趙佗的命令下,將那一千魏人青壯包在中間,向著戶牖鄉的方向進發。

因為趙佗已經向這些魏人宣告過,秦軍此行,是要將他們押送回鄉。

再加上中間還有張仲和陳平進行安撫周旋,這一路上,一千魏人表現的十分聽話,沒有人選擇逃跑或是搗亂,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

相比於被斬首的兩千餘魏軍戰卒,他們能夠活著回鄉,已經是秦軍天大的恩賜,路上哪還敢鬧出什麼亂子,只想安安全全的回到家。

不過這批魏人中並不是沒有聰明人。

陳平便是其中之一,他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在大軍休憩時,他找了個機會求見趙佗。

“陳平拜謝公乘,此番多虧公乘,方能讓這千人活命回鄉。此番大恩,平沒齒難忘。”陳平向著趙佗頓首行禮。

所謂頓首,即跪在地上以頭叩地,是“九拜”之中僅次於稽首的禮節。

陳平向著趙佗下跪叩頭,是極大的敬意和感謝。

趙佗皺眉,身子微微側過,沒有受陳平這一禮。

陳平一愣,臉上露出苦笑。

他問道:“公乘不受平這一禮,此事果真另有緣故嗎?”

這陳平真聰明。

趙佗微微一嘆,他為了安那一千魏人的心,沒有將秦軍要以人換糧的政策說出來,只是含糊的說將他們押送回鄉。

要是老老實實告知那些魏人,路上肯定會有許多家裡拿不出糧食的人選擇找機會逃跑。

只是沒想到陳平還是看出了苗頭,藉此機會試探。

趙佗搖搖頭,他之所以救這千人,也是想賣陳平的人情,如今對方看出來了,他自然也不隱瞞,便將王賁的軍令說了出來。

“一人兩石,這千餘人就需要兩千石糧食。”

這個數字讓陳平驚了一下,他聲音苦澀道:“之前秦軍攻取戶牖時,就已經徵過一批軍糧。之後魏豹回師,我們張氏倉中的存糧大半都被魏豹拿走了。張氏如此,普通鄉人家中也沒有多少,如何給得起這兩千石糧食啊?”

陳平很著急,因為這一千人裡有很多張氏僮僕,還有一部分張氏親族。如果這些人都被罰沒為奴隸,他們張氏損失會很大,而且名聲也會在戶牖鄉爛透。

趙佗聳聳肩,他也沒辦法。

他本想著藉此事讓陳平欠他一個大人情,日後好將對方收入麾下。

哪知道王賁發出這種軍令,打亂了趙佗的計劃。

陳平不愧是聰明人,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

“公乘,如今正是青黃未接的時候,鄉中確實拿不出這麼多的糧食。若是能寬限一段時間,先將人放了,待到秋收之後,一定能夠繳齊這批糧食。”

趙佗心中一動,陳平的話很有道理,魏人家裡沒糧食,地裡卻有,所需要的只是時間。

但趙佗只是想了想,便搖起頭來。

秦軍之中,軍令便是律法。

上面下達了命令,趙佗就必須無條件服從。

魏人們要不拿糧換人,要不就是去當奴隸,再沒有第三種選擇,更沒有講條件的可能。

趙佗也沒有向王賁請示的資格,所謂“逾分而上請者死”,他如果不經過楊熊和桓昭,就直接向王賁請示。哪怕他說的再有道理,再有用,那也是犯了軍法,桓昭完全可以據此條例將他幹掉。

而且,趙佗知道,大梁城淪陷就在這兩月,絕對扛不到秋收。

秋收之後,秦王就要按計劃命李信伐楚了,到了那時候定然還會在魏地搜刮走一批糧食。

魏人地裡的那些粟麥,到了秋收,可不一定就是他們的。

所以,此事就算真能傳達上去,王賁也不會答應。

趙佗無奈道:“此乃軍令,我亦沒有辦法。”

陳平左思右想,但哪怕他智謀絕頂,也沒有辦法變出多餘的糧食,只能嘆道:“公乘的難處,陳平理解。”

“此事不管如何,都是公乘為這一千魏人尋了一個活命的法子。若無公乘周旋,恐怕這一千人都會被殺死於戰場上,哪還有用糧食換回鄉的機會。公乘之恩,陳平銘記於心,還請受我一拜。”

說著,陳平再次向趙佗下拜。

這一次,趙佗沒有躲開。

他心裡讚歎,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簡單。

陳平能清楚的看到趙佗在這件事裡起到的作用,要是換成其他人,恐怕根本不會領情。

接下來的路途上,陳平並沒有將此事洩露出去,一千秦軍押送著一千魏人,安全的抵達了戶牖鄉外。

然後,趙佗向這些魏人宣告了以糧換人的政策,並將此事透過張氏傳達至整個鄉中人家。

整個戶牖鄉沸騰起來,不少魏人大罵秦軍貪婪殘暴,要奪走他們救命的糧食。

連幾歲的孩童都操著方言叫罵,在暗地裡對著秦軍的方向吐口水。

除了咒罵與白眼之外,還有不少拿不出糧食的魏人婦孺跑到軍營外,跪在地上,向秦人們哀求哭泣,希望能夠放她們的丈夫、兒子回家。

咒罵聲、哭泣聲、哀求聲,在這片鄉邑中四處可聞。

“這就是戰爭啊。”

趙佗在營中輕嘆,他此刻扮演的角色並不光彩,對魏人來講,與賊寇無異。

但這就是現實,趙佗不是中心想事成的主角,哪能做到人人喜歡,事事如意。

趙佗能做的,唯有扮演好自己的身份。

這一刻,他就是魏人眼中的秦寇。

今天欠一章,一週內補上。

原因是有點卡文,伐魏之戰已經到了尾聲,劇情大致寫完。還有些邊角可以寫,比如再打濟陽或是攻擊魏國東部,對付桓昭之類,但感覺劇情會變得拖沓臃腫,準備這兩天結束伐魏,然後用幾章轉場後開啟李信伐楚。

伐楚是前期的大劇情,比魏更值得用更多的筆墨去寫,得好好思考下。各位關於伐楚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在章末或是書評區留言哦。

感謝書友懂王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援,謝謝!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從李元芳開始
從李元芳開始
穿越李元芳,改變家世,成為李靖嫡孫,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生活美滋滋。 但浪著浪著,怎麼成神探了,有個胖胖的大理寺丞,還特別喜歡徵詢我的意見……狄仁傑: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上爺爺的名義,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他!狄仁傑:元芳真乃神人也!
興霸天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好訊息:我這次投胎很有技術含量,投在了皇帝身上! 壞訊息:這個皇帝,是漢獻帝劉協!而且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 好訊息:劉協還有些許力量,甚至還發了衣帶詔,準備清君側,逃出許昌了! 壞訊息:衣帶詔還有一個月就爆發了!到時候劉協就徹底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 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為了改變命運。 穿越而來的劉協,選擇了假死脫身。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出許昌,隱身份,奪兵馬,招名將,聚漢室大臣!
愛吃蔥油餅
大秦鎮王侯
大秦鎮王侯
秦長安穿越大秦始皇三十五年,離始皇駕崩不到兩年,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好好活著,勸秦大爺提前積蓄力量,等到大廈將傾的時候,勤王救駕撥亂反正。 萬事俱備後走進王宮,看見皇位上的秦大爺時,秦長安整個人都傻了。 後知後覺的秦長安知道自己被騙了,高呼都演我是吧?攤牌了,不裝了,我要當鎮國侯!
姜太白
世子很兇
世子很兇
世如棋,人如子。 廟堂爾虞我詐,江湖愛恨情仇,市井喜怒哀樂,無非是一顆顆棋子,在棋盤上串聯交織,迸發出的點點火光。 昭鴻年間,坊間盛傳有藩王窺伺金殿上那張龍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學,實為質子。 許不令身為肅王世子,天子腳下,本該謹言慎行‘藏拙自汙’。 結果…… 群眾:“許世子德才兼備,實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許不令:“我不是,別瞎說。” 群眾:“許世子算無遺策,有平天下之大才。” 許
關關公子
互換婚書你提的,朕登九五你哭啥?
互換婚書你提的,朕登九五你哭啥?
穿越大周侯爺府,江源和胞弟江興雙雙重生。 上一世,迎娶寒門才女的江源,頂著逆風高中狀元。 而迎娶無雙女將的胞弟江興,則成了天煞孤星人人喊打。 開局挑選婚約,胞弟江興選擇換婚,迎娶寒門才女,霸佔哥哥的人生。 江源欣然接受,選擇迎娶無雙女將。 一年後,胞弟江興才發現,寒門才女是個扶弟魔,全家都是吸血鬼,生活如煉獄。 而摟著無雙女將的江源卻神采斐然:“上一世,我沒有世家背景,靠自己只能做到二品官員;這一
北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