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txt完整版

第六百四十八章 知我者李二

平素還不覺得,房家居然有這麼多的親戚,再加上房玄齡的故舊,以及房俊的朋友同僚,房府整日人山人海,客人絡繹不絕。

要知道,這還沒到成親的正日子呢……

接下來的兩天裡,房俊基本上沒怎麼清醒過。就連李思文、程處弼這樣的鐵桿兒兄弟,這時候也“倒戈”過來欺負新郎官,夥同其他人一同前來灌酒,以灌到房俊為樂。

沒辦法,房俊酒量太好,平素很難見到他喝醉,都是他拎著酒壺蹂躪一干好友,現在得了群起而攻之的機會,這班人怎會輕易放過?

武媚娘不得不將碼頭那邊的事情全都放下,一心一意留在府裡伺候房俊。每當房俊喝得醉醺醺的,便備好醒酒湯,喂他喝下去,給他按摩以緩解酒醉的難受。

至於武順娘……

也會跟著武媚娘侍候房俊,不過神色如常,彷彿兩人間從未發生過超友誼的“負距離”接觸。

這不得不讓房俊感嘆,女人都是天生的好演員……

大婚的前一日,宮裡派人來將房玄齡和房俊接進了皇宮,李二陛下在太極宮接待他們。目的主要是對婚禮的流程和各項事宜,進行最後的安排與交待。

整整一上午的時間,都在商議此事。

李二陛下表現得極其活躍,基本上完全主導了這次會談,將主管皇族婚慶祭祀禮儀大典的宗正寺官員李元文撇在一邊……

按照他的主意,大婚之日全長安城所有的商鋪都將歇業一天,官員放假,要求他們都在長安城的街道兩旁來觀禮,品銜較高的五品以上通貴京官,還將受邀參加宴席。

此外,李二陛下給他的寶貝女兒準備了八十多車金銀稠緞、珍器古玩這樣的嫁妝,隨帶著還有上千畝地契以及關中各州縣的地契,都是上好的良田和位置絕佳的店鋪。

這些已在今日全部裝點完畢,只待出嫁時一同運出去。據宗正寺估算,光是運輸這些嫁妝,就要動用上千的腳伕人力……

此外,為了維持婚禮現場的治安,左右金吾衛出動三千兵馬,屆時將戒嚴封鎖送親隊伍途徑的幾條街道,這還不算長安、萬年兩縣出動的差役幫助維持治安。

如此盛大規模的公主出嫁婚禮儀式,在李唐的歷史上,唯有當年長樂公主的婚禮能夠更勝一籌,餘者皆有不如。

這既是李二陛下對高陽公主的寵愛,更是對房玄齡、尤其是對房俊的看重!

年紀輕輕便能斂財有術,成為大唐有數的大富豪,憑藉絕代無雙的詩詞歌賦一舉成為士林中最傑出的青年俊彥,更別說時不時冒出的精彩絕倫的策略令李二陛下乃至整個大唐帝國都獲益匪淺,這樣的臣子,身為皇帝的李二陛下怎麼可能不重視?

在李二陛下的心目中,房俊是要重點培養的臣子,是他留給太子的重要遺產。

不需要太多時間,或許十幾年後,房俊便能成為帝國的宰輔之臣、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這是帝國的未來!

李二陛下的建議只是一些場面上的要求,至於更加繁瑣更加嚴謹也更加瑣碎的細節,則完全是宗正寺的任務了。

李元文與房俊熟識,與房玄齡亦不生疏,交談甚是輕鬆愉快。

按照婚禮的流程,房俊將要從房府出發,騎上高頭大馬披紅戴綠帶上迎親隊伍走進皇宮,朱雀門來到太極宮,在高陽公主的寢宮將公主殿下迎接出來,然後還要在宗廟舉行重大的祭祀儀式。

這些步驟完成之後,小夫妻倆才能帶著龐大的婚慶隊伍走出皇宮、穿越大半個長安城,將高陽公主迎娶到房府。

到了房府之後,還要在房家祠堂進行一系列的儀式,舉行一次奢華鋪張的傳統婚禮,再然後祭拜天地祖先,答謝親朋好友,將新娘子送入洞房……

屆時,滿朝受邀的文武大臣都將出席在例,太子李承乾將會代表皇帝陛下聖充當主婚之人。婚禮的宴席從三天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保守估計,到時候房府將會擺起千桌席宴,盛況空前!

聽到這裡,房俊差點暈了菜……

這麼個折騰法,還不得把人給折騰死?就算不死也得去一層皮!

這哪裡是成親,簡直就是受罪啊……

更令他驚歎的則是婚禮的規模如此宏大,這樣震動全城、萬人圍觀的盛大婚禮,一百年,又能見得到幾次?

人難免都有一些虛榮心的,即便是兩世為人早已見慣波瀾心如止水的房家,也難免有一些小得意。

或許,自己也會成為歷史書上的人物吧?作為這場盛大婚禮的主角,必然會令百世傳頌,後輩豔羨!

自然,前提是高陽那個死丫頭不會弄頂破帽子送給自己的話……

事情大致商議妥當,其實也沒什麼商議的,李二陛下的建議自然要無條件執行,婚禮的流程亦有現成的禮法規矩需要遵守,每一個步驟都不可更改。

李二陛下留房氏父子用膳。

房玄齡推脫政事堂尚有政務需要商討,便告辭離去,父子同席,總歸是有那麼一絲尷尬……

房俊想走卻走不了,只能陪著李二陛下用膳。

世上最無趣的事情是什麼呢?

若是此時的房俊來回答,答案肯定是——陪皇帝吃飯……

李二陛下並不是“食不言寢不語”的信奉者,他會一邊吃飯一邊時不時的說些什麼。房俊不能亂說,又不能不說,以免惹得皇帝發脾氣揍自己一頓,腦子飛快轉動,哪裡還能有心思品嚐御膳的滋味?

更何況,此時的皇帝雖然沒有明清兩朝那麼惜命,飯菜要經過無數道檢測確認絕對安全才能端到皇帝的面前,但是必要的檢測是否有毒還是必須的,飯菜呈上來的時候,都是溫的……

幸好這是春天,若是寒冬臘月……

想想都替皇帝屈得慌。

好不容易“捱過”這頓食不知味的御膳,李二陛下到了後面淨手完畢,沒有讓房俊離開,而是抬手指了一指外面的花園,示意房俊跟他到那裡去坐一坐。

身邊有幾個內侍宮女跟著,來到御花園的涼亭里布置好茶水茶具,李二陛下揮揮手將他們攆走,令房俊也坐了。

時維三月,花園裡一片葉木蔥綠的、欣欣向榮景象,雖然尚未枝繁葉茂百花盛放,但幾株白玉蘭已經綻放出潔白晶瑩的花朵。

春意盎然。

李二陛下雖然是殺伐果斷的一代帝王,心硬如鐵殺人如麻,卻也是一名熱愛文學的“文青”,否則也不會臨死還要講《蘭亭序》這樣的千古名篇作為陪葬……

和許多詩人才子一樣,他有著傷春悲秋的情懷,看著眼前御花園裡的景緻,心情有些感慨。

“自太原起兵至今,已逾二十載矣。多少風刀霜劍,多少陰謀詭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朕從未想到過,大唐會有如此繁榮昌盛的一天,而且還將更上一層樓,長長久久的繁榮昌盛下去。”

李二陛下的語氣有些低沉,說起如此令人驕傲的功績,卻顯得興致並不高昂。

這跟一向“好高騖遠”的李二陛下有些不符……

房俊不知道這話怎麼接,乾脆閉口不言。

大業十三年,李淵在次子李世民、僚屬裴寂、劉文靜等人的幫助下,誅殺了隋煬帝監視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得到了始畢可汗的支援,派李建成、李世民奪取西河郡。

六月,正式起兵。

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髮長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從龍門渡黃河,開永豐倉賑濟百姓。關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響應。

十一月,攻克長安,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

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唐,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一路行來,大唐可以說是得天之幸,除了虎牢關之危以外,順風順水,水到渠成。

這既是天意,亦是民意。

李二陛下回首注視房俊,目光深沉,語氣凝重:“帝國的未來,需要你的付出和努力。房俊,放手去做吧,朕會看著的!”

這是李二陛下第一次挑明對於房俊的肯定。

房俊只覺得有一股熱血自心中升起,奔流,沸騰!

錦繡大唐,吾輩自當為之奮鬥終身!

翻身而起,房俊單膝跪地,語氣鏗鏘:“微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李二陛下定定的看著房俊慷慨激昂,良久,忽然嗤笑一聲。

“鞠躬盡瘁我信,可是死而後己……朕可不信。你小子貪圖享樂,自然要活著的時候輕鬆愜意,隨便乾點正事兒。朕說得可對?”

迎著李二陛下有些戲虐的目光,房俊微微楞了一下,有些囧。

這句話實在是房俊最佳寫照。

他這人,理想是有的,為了理想付出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美酒佳人的腐敗生活自然不介意盡情享受,話說老天爺讓咋穿越一回,也不能只是為了這個時代付出,卻絲毫不讓自己享受生活吧?

房俊只能心懷感觸:知我者,李二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黃巢挽天傾
黃巢挽天傾
黃舉天穿越唐朝,魂附著名落榜生黃巢之身。他時刻謹記 “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自幼默默佈局,精心籌備。原計劃在科舉之路上循規蹈矩,先經歷一番落榜之痛。 再借由對官場腐敗的深切體悟,吟出那句 “我花開後百花殺”,讓大唐帝國換新天。誰知蝴蝶翅膀煽的太大,首次參加科舉便榜上有名。 一想到這些年暗中積攢的糧草、精心訓練的私兵,黃舉天拍案而起:“既已高中狀元,造反必須換個理由!”
平生假寐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