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有聲小說

第九百二十三章 百年方略

東征是大事,籌備東征的過程冗長且繁瑣,不是李治一句東征,朝廷就能立馬發兵的。

一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其中籌備和善後的過程往往要比正式的戰役過程更長久。

如今的大唐算不上國富民強,只能說比貞觀年間好一些。

貞觀年間,李世民對外用兵頻繁,導致民間疾苦愈深,李治登基後,不得不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登基十幾年來,大唐對外用兵的次數鮮少,民間百姓終於恢復了幾分元氣。

按照李治原本的計劃,東征或許還會再拖延幾年,讓民間的人口糧食和財富更上一個臺階後,再考慮東征的事。

然而,李欽載引進的番薯,給了李治充足的信心。

李治深思熟慮後,覺得大唐已經有了底氣,可以對外狠狠幹一次了。

有了畝產五千斤的番薯,國庫很快會充盈起來,國內最大的糧食問題基本解決,對外用兵的火候已經成熟。

說到底,讓李治改變既定國策的人,是李欽載。

不僅是東征,李治還想征服吐蕃,一東一西兩大強敵若能在他當天子的時期全部殲滅,史書上對他將是何等的盛譽如潮,叫他一聲「千古一帝」不過分吧?

「先徵高句麗,再伐吐蕃,十年內除此兩大強敵,朕可高枕無憂矣!」李治臉頰微紅,已有了幾分醉意,笑起來亦有些狂態了。

李欽載皺了皺眉,但還是舉盞敬道:「大唐社稷千秋萬代,陛下皇威澤服四海,臣為陛下賀。」

李治高興地痛飲了一盞,大笑道:「這還得多虧了景初啊,朕很慶幸國朝有景初這等忠臣良將,為朕解憂,為社稷建功。」

然而李欽載剛才短暫一瞬的皺眉表情,卻被一旁安靜的武后看在眼裡。

武后突然笑道:「景初是否有諫?」

李欽載急忙道:「臣無諫。」

武后又道:「今日殿中無外人,陛下向來視景初為兄弟,兄弟之間怎可飾過掩非,有言而不言,非兄友之道也。」

李欽載咂咂嘴,暗自分析武后這句話的意圖是善是惡。

嘖,介娘們兒不像好人吶。

武后說了這句話後,李治的酒意也醒了幾分,認真打量了李欽載一眼,道:「景初有話直說,你與朕之間還用遮掩麼?還是說,怕說錯了話,朕會責罰你?哈哈,大可放心,朕豈是氣量狹小之輩。」

李欽載嘆了口氣,其實大多數時候,他並不喜歡多嘴,更不喜歡對國事指指點點,這樣做既容易惹禍,又會把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

很多時候,他的實話都是被人逼出來的,比如此刻。

想了想,既然李治晉他為縣公,這份人情終歸還是不小,該說實話的時候不妨說幾句。

如果說到一半,發現李治有翻臉的跡象,就立馬停止,然後對他大唱讚歌。

人情世故嘛,懂!

於是李欽載沉吟半晌,道:「既然陛下和皇后非要臣說,那麼,臣有諫。」

李治含笑道:「景初儘管道來。」

李欽載緩緩道:「臣今日之諫,關乎大唐百年方略……」

話沒說完,李治和武后一驚,互相對視一眼後,李治擺手打斷了他,對殿外揚聲道:「來人,召中書舍人入殿書記奏對。」

李欽載急忙道:「不必如此正式,臣隨口說說,陛下隨便聽聽,若不入耳,就當臣是酒後亂語,切莫當真……」

李治和武后卻同時調整了坐姿,變得嚴肅且端正,李治搖頭,肅然道:「景初的諫言,朕向來重視,今日景初諫大唐百年方略,此為國朝大事,君臣奏對,必有儀態和規矩。」

這時武后自覺地

坐到李治身側後方,離李治一肩之距,並自己整理了衣冠儀容,神情嚴肅,眼神平靜。

未多時,舍人崔升匆匆入殿,對李治和武后行臣禮後,宮人搬來矮桌和紙筆,崔升一聲不吭地坐在不遠處,執筆蘸墨,靜等奏對。

儀式感太強,李欽載都整不會了,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總覺得渾身刺撓。

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幹啥,就不能像前世燒烤攤一樣,一邊擼串兒一邊喝冰啤酒,然後各種牛皮,各種指點江山,各種國際局勢娓娓道來,那樣的場景才放鬆。

見李欽載表情不自在,李治笑了:「景初,你我奏對不止一次了,不必如此緊張,想說什麼但說無妨。」

李欽載咧了咧嘴,強笑幾聲,扭頭望向崔升。

「大舅哥……你妹妹生娃,你咋沒來看看?對了,你送禮了嗎?」

崔升翻了個白眼,淡淡地道:「送禮了,人沒空,過幾日再去看。」

「我又晉縣公了,莫忘了再補一次禮……」李欽載語氣乾巴地叮囑道。

這次崔升都懶得理他了。

李治和武后噗嗤一笑,殿內凝重的氣氛終於緩和了幾分。

李欽載也漸漸不緊張了,於是深吸了口氣,道:「陛下,臣以為,大唐百年方略,可從糧食而始,其次東征高句麗,再次西伐吐蕃,兩場戰爭,我大唐有犀利火器,勝率頗高。」

「解決了大唐的兩大強敵以後呢?陛下可還有進取之心?」

李治想了想,遲疑地道:「若解決了高句麗和吐蕃,朕覺得……繼續西征?西域三十六國,還有更遠的大食帝國,都可納入大唐的版圖。」

李欽載嘆了口氣,道:「陛下的心思還是落於疆土與版圖,臣以為不妥。」

李治直起身道:「願聞景初高見。」

李欽載沉吟片刻,道:「陛下覺得,番薯此物如何?」

李治點頭:「簡直可稱天賜神物也,有了它,朕才有東征西伐的底氣。」

李欽載又道:「陛下覺得,天下之大,難道僅僅只有這一種天賜神物?」

李治一愣,道:「景初的意思是……」

「陛下,臣以為帝王在位,開疆拓土固為功績,但若能使子民千秋萬代不愁吃喝,天下永無饑荒,才是一代英君聖主最大的功績。」

「這份功績若能成,天下世代百姓都將對陛下感恩戴德,陛下之英名萬年不衰,「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李治不解地道:「景初的意思是,朕應該暫緩開疆拓土,而應將國力放在尋找高產的新糧種上?」

李欽載搖頭,道:「臣的意思是,帝王的目光不能僅僅放在陸地上,大唐的西邊是無盡的大陸,東邊是浩蕩無垠的大海。」

「大海的盡頭,才是大唐百年方略的目標。」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