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和部曲們回到甘井莊時已是傍晚時分。
眾人騎馬剛到村口,便見村口的槐樹下有一道鳥娜的人影,正在痴痴地張望路的盡頭。
李欽載一愣,急忙翻身下馬,快步迎了上去,攙住了她的胳膊。
“有身孕了還到處亂跑啥,當心肚子裡的孩子……”李欽載皺眉責備道:“啥毛病,以前我回莊子也沒見你親自站在村口迎接,今日怎麼了?”
崔婕仰臉朝他溫柔地一笑:“妾身恭賀夫君安然歸來,夫君上朝後,妾身一直不安,今日聽到長安城傳來的訊息,妾身才安了心。”
李欽載笑道:“我運氣好,倒也安然無恙回來了,以後就陪你和孩子們好好過日子,朝堂那些破事我都不管了,為民請命啥的,一輩子幹一次就夠了,以後再有事,找個子高的頂著,我不幹了。”
崔婕深深注視著他,輕聲道:“夫君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以後若有事,夫君肯定還是會站出來的。”
“我肯定不會站出來,有多遠躲多遠。”李欽載斷然道:“幹一次就夠糟心了,我活這輩子是享受生活的,不是為了玩命的。”
崔婕輕笑:“夫君就嘴硬吧,反正妾身不信。”
李欽載眨眨眼:“夫君能硬的可不止是嘴哦……”
崔婕茫然半晌,這才回過味來,不由大羞狠狠捶他:“說兩句話就沒個正經了,哪有頂天立地的樣子,分明是個猥瑣的登徒子!”
攙著崔婕的胳膊,夫妻緩緩朝別院走去。
夕陽西下,將二人的身影拖曳得老長,地上二人的影子緊緊地貼在一起,彷彿融為一體,金色的殘陽中透著一股歲月靜好的詩意。
“大夫說,夫人剛懷上,頭兩個月不宜過多活動,恐有滑胎的風險,夫人這倆月還是多躺著,待兩月之後,每日適當散散步,讓盆骨多鍛鍊,生產的時候才不會有危險……”李欽載一邊走一邊絮絮叨叨地叮囑。
崔婕笑道:“夫君為何懂得如此多?”
“這話說的,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懷孕嗎?”
崔婕氣得又是一記重捶:“妾身若是豬,懷的是誰的種?”
李欽載一愣,哎呀,不小心誤傷自己了……
生氣過後,崔婕又開朗起來,高興地挽住李欽載的胳膊,笑道:“不管如何,夫君總算安然回來了,天子沒有為難你,對咱家就是天大的好訊息……”
“什麼家國社稷,什麼黎民蒼生,妾身都不管,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夫君心裡裝著天下,妾身沒那麼偉大,心裡只裝著夫君。”
李欽載揉了揉她的頭,笑道:“夫君心裡也裝著你,踏實過日子的人,心裡哪有那麼多家國社稷,只容下妻兒老小足矣。”
夜晚,李欽載伸著懶腰躺到崔婕的身旁,手便習慣性地勇攀高峰。
崔婕紅著臉將他不規矩的手推開,輕聲道:“夫君,妾身這幾個月怕是不行……”
李欽載一怔,拿開了手訕然道:“習慣了,沒別的意思,夫君又不是禽獸,怎會連有身孕的夫人也不放過……”
崔婕白了他一眼:“夫君是不是禽獸,妾身可不清楚……”
李欽載正色跟她科普:“夫君若是禽獸,夫人此刻就不是懷孕了,而是痛痛快快下了個蛋。卵生與胎生的區別,夫人瞭解一下……”
崔婕噗嗤一笑,隨即又紅著臉道:“妾身有身孕這幾個月,夫君怕是忍得辛苦,妾身聽說男人都是有需要的,夫君若有襄王之意,不如將紫奴召回來,或是讓金鄉縣主……”
李欽載笑了:“夫人不吃醋?”
崔婕輕哼,撫了撫依舊平坦的肚子,傲然道:“妾身是正室原配,還懷有李家的嫡子,能吃什麼醋?”
“就算金鄉縣主想搶這原配的位置,妾身也不懼她,她是宗親之女,我也是世家出身,不比她差。”
李欽載點頭,這個年代,真的是家世決定地位,崔婕有了世家出身,才鎮得住別的女人,在這個家裡也有絕對的權威。
所以崔婕懷孕後,也不怕別的女人趁機上位,在這個年代,權貴大戶人家的正妻絕對不會輕易被休的。
除非是犯下重大的過錯,否則一旦休正妻,男人的名聲也毀了,一輩子都會被人指指點點,甚至會影響官運前程。
不過崔婕大方,李欽載卻沒那麼急迫。
紫奴遠在青海湖的封地放羊,也不知有啥好玩的,難不成她還打算復國?
傻姑娘拿到李治給她的封地後便屁顛顛跑去自己的地盤上巡視了,要想把她召回來,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再說,人家現在不是樓蘭公主,勉強算半個女王陛下,那該是啥形象,穿著貼身的皮衣皮褲,手拿小皮鞭,腳蹬高跟鞋……
把這樣一位女王從千里之外召回來,目的只是為了陪男人睡覺,這位女王陛下怕是會把小皮鞭換成鋼絲球……
至於金鄉縣主,李欽載更不敢隨便突破最後一層關係,他和她之間的事既複雜又艱難,在沒有得到結果前,李欽載不能壞了她的名聲。
“夫人,不要緊的,為夫可以自力更生,”李欽載摟著她,深情款款地伸出了自己的雙手,道:“夫人你看,夫君這雙靈巧的手,它們都是你的好姐妹……”
半夜,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劃破了黑夜的寧靜。
丫鬟膽戰心驚叫醒了李欽載,瑟瑟發抖地告訴他,長安國公府來人了,有要事稟報。
李欽載窩著一肚子火氣,披衣來到前院,然後得到了李勣送來的訊息。
天子已頒旨,暫停封禪之行,所有青壯民夫歸鄉務農,所有工地全部停工,工部戶部停止一切關於封禪的開支,國庫並出了補償政策,彌補關中青壯農戶們春播的損失。
聽到這個訊息,李欽載表情平靜。
意料之中的事,朔望朝會之後,李欽載就知道李治肯定會收回成命的。
若李治還是執迷不悟,他這個臣子當得也沒啥意思,真要考慮隱居鄉野,從此不問世事了。
現在看來,李治果斷糾錯止損,還算英明,不枉自己為大唐社稷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