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全文線上閱讀免費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鄉歸途

平新羅國是當初出征前,李欽載在太極宮裡向李治進諫的。

不過當初的諫言只是戰略方面的,具體如何實施,李欽載並沒有說得太仔細,畢竟戰場情勢瞬息萬變,有些策略不可能按照事前的計劃去實施。

現在李欽載即將回大唐,而如今的海東半島情勢他也看得很清楚,此時提出平新羅策,已經很合適了。

第二天一早,李勣派出兩百餘部曲,沿途護送李欽載回長安,小八嘎和薛訥也同行,但金達妍卻留了下來。

戰爭還沒結束,軍中需要大夫,金達妍若去大唐定居,成為李家的供奉,只能等到戰爭結束以後,與李勣同歸。

拜別了李勣,眾部曲抬著李欽載離開唐軍大營。

還沒走出大營轅門,無數將士從營帳裡走出來,默默相送。

李欽載躺在軟兜上,一路拱手抱拳。

直到走出了轅門,將士們終於止步。

不知何人帶頭,送別的人群裡悠悠唱起了古老的歌謠。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初時一個人的歌聲,將士們低聲慢慢附唱,唱的人越來越多,低沉蒼涼的歌聲在山巒綠水間縈繞。

李欽載眼中泛淚,突然命部曲停下。

部曲將他抬下軟兜,李欽載面朝轅門內的眾將士,艱難地彎腰,長揖,久久不起。

歌聲仍在天地間迴盪,似送別將軍,又似悲憫蒼生。

李勣靜靜地站在人群前,含淚笑著朝李欽載擺了擺手。

李欽載遠遠地朝他笑了笑,轉身離去。

來時挾雷霆萬鈞之勢,去時如細雨無聲。

這場戰爭,無謂攻佔了多少城池,掠獲了多少土地。

他最大的收穫是,贏得了全軍將士們的敬重。

而他,以生命為名,無愧於這份敬重。

…………

崔婕和一眾弟子離開長安數日,快到洛陽時,路上遇到了李勣派出來的信使。

古代交通不利,沒有四通八達的道路,一個城池到另一個城池,最平坦的道路或許僅有一條,路上相遇是大機率的事。

信使帶來了李勣報平安的家書,聽信使說李欽載雖然重傷,但已被救醒,身體正在恢復中,滿腹悲慼的崔婕一口心力陡然乍洩,差點癱在地上起不來。

顧不得失禮,崔婕奪過李勣的家書仔細看了好幾遍,確定李欽載活過來了,崔婕怔忪片刻,突然失聲痛哭,面朝西方雙膝拜了下去,也不知向哪位神靈表達感謝。

隨行的李素節等弟子們也是歡欣鼓舞,隊伍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現在問題來了,李欽載沒死,那麼崔婕一行人究竟是回長安,還是繼續前往登州。

崔婕與弟子們商議之後,大家紛紛決定繼續前往登州,再派人打探高句麗戰場的訊息,巧合的是,崔婕的孃家青州崔氏,距離登州並不遠,正好可以順路回孃家看看。

崔婕是因為思念夫君,只想早日見到他,而眾弟子們在知道先生活過來後,說想念倒也沒錯。

更重要的是,好不容易有了離開長安城的正當理由,能夠擺脫家中長輩的嘮叨和毒打,與同窗們一起遊山玩水,當然不能輕易回長安。

眾人一改出長安時低迷悲傷的氣氛,大家的心情莫名好了起來,李素節這些弟子們有說有笑,千餘人的隊伍搞得像一個特大號的旅遊團,真就一路遊山玩水悠哉悠哉了。

…………

辱夷城被唐軍拿下後,兩國陷入短暫的戰略對峙狀態。

近二十天裡,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對陣,只是各自頻頻調動兵馬。

李勣接管了唐軍的指揮權後,立馬向東面派出兩支偏師,一支兩萬兵馬,由薛仁貴領軍,另一支也是兩萬兵馬,由高侃領軍。

兩支偏師分別駐兵於高句麗的中部和東部,再加上李勣的唐軍主力,王師分為三個部分,隱隱對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形成合圍態勢。

平壤城無法派出兵馬應對唐軍的兩支偏師,不是不想派,而是根本不敢。

半年的戰爭,高句麗的軍隊已被唐軍滅了大半,如今高句麗僅剩的精銳兵馬大多集中在平壤城。

這支精銳兵馬是國主最後的希望,一不能離開都城,二不能分兵,他們唯一的任務是拱衛都城,保護國主。

不管戰事多麼被動,一個國家的國都不能丟,國都若陷落,這個國家基本沒救了。

所以李勣調兵遣將,以高句麗國土為棋盤,以十萬將士為棋子,執手落子,從容佈局之時,高句麗卻完全落於被動,只能咬著牙死死守住都城平壤。

敵我雙方都很清楚,平壤攻防戰,將是兩國兩軍的大決戰,百年世仇,即見分曉。

海東半島上的戰火卻愈發熾烈,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就在李欽載和部曲們剛出了唐軍大營,一行人的動向卻已落入有心人的眼中。

一封急報飛遞平壤。

僅僅一日,平壤城裡走出一隊人馬,他們穿著大唐漁民的衣裳,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出城便奔向海邊,悄無聲息地上了幾艘漁船。

漁船在夜色中出港,駛向大唐的登州港。

與此同時,李欽載一行人也登上了大唐水師的大船。

海船啟航,朝登州港駛去。

李欽載坐在輪椅上,隨著海浪的起伏,看著遠處茫茫的海平面,心情也隨之激盪不已。

離家已大半年了,不知家裡婆娘娃兒如何。

這大半年裡,李欽載沒給家裡的書信很少,只有寥寥幾封,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要送一封家書實在太難了,尤其還是隔著海,一封家書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只有在呈送李治的奏疏軍報裡,李欽載才順手夾帶一封家書,囑咐信使到了長安後分別投送。

至於崔婕金鄉她們的回信,是不可能指望的。高句麗境內輾轉為戰,居無定所,書信根本收不到。

所幸馬上就要回到大唐,見到自己的婆娘和娃兒了,李欽載越想越激動,呼吸都忍不住加快了許多。

小八嘎站在他身後,見他的身體有些異樣,不由好奇地看著他。

“咱們離登州還遠著呢,夫君何故如此激動?臉都漲紅了……”

李欽載努力朝她微微一笑,在小八嘎不解的目光下,李欽載突然張開嘴……

“哇,嘔——”

男人中的男人,吐都吐得清清楚楚稀里嘩啦。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