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石破天驚。
朝堂有朝堂的遊戲規則,臣子之間的朝爭鬥破了天,也要按照遊戲規則來玩。
鬥爭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先遣炮灰試探敵方火力,比如抓著一件小事,慢慢把它鬧大,比如讓政敵洋洋得意,而己方任其瘋狂,直到最後關頭拿出強有力的證據,來一記絕殺,徹底翻盤等等。
這些都屬於遊戲規則,敵我雙方心照不宣,各憑手段。
但沒有上來就直接掀桌子的,桌子都掀了,大家還怎麼玩耍?
李欽載直訴李遊道四大罪狀,樁樁致命。
罪狀很嚴重,尤其是對李遊道來說。
因為李遊道不僅是朝臣,還是大理寺少卿,是朝廷的執法者。
執法犯法,罪加一等。
李欽載說完後,就連李治都呆住了,張了張嘴不知該說什麼。
臣子朝爭之時,李治充當的是裁判的角色,他負責給敵我雙方打分,而且帝王表面上反感朝臣同僚之間內訌內鬥,但實際上心裡是暗暗欣喜,甚至暗中主動挑起臣子爭鬥的。
這就屬於帝王心術了。
朝臣之間太團結,形成一塊鐵板,皇帝還怎麼玩?等著臣子們眾口一詞跟皇帝對著幹嗎?
所以朝堂上必須要有爭鬥,要在皇帝可控的範圍內形成互相對立的派系,方便皇帝施展平衡術,打一拉一的過程裡,達到他的政治目的。
李治才三十多歲,他的帝王術運用得其實不太成熟,很多時候感情用事,否則也不會私下裡跟李欽載有交情。
但李治絕對沒料到,今日朝會李欽載居然給他來了這麼一出,不僅震驚了群臣,也震驚了他。
接下來怎麼玩?
李治不想玩了,思忖良久,索性裝聾作啞,坐在金殿內不言不動,把自己當成小透明。
小透明或許不夠,李治還得學會當一個合格的捧跟。
“李卿,金殿之上,話不可亂說,凡事要有證據,你所參李遊道四宗罪,可有實證?”李治果然負責任地擔當起捧跟的角色。
李欽載挺起胸,道:“陛下,臣有實證。”
李遊道心頭一沉,臉色愈發蒼白。整個金殿上唯有他自己最清楚,李欽載參他的所謂四大罪狀,其實基本是真實的。
如果李欽載真拿住了證據,今日便是李遊道一腳跨進鬼門關的日子。
殿內群臣又是一陣竊竊議論,好幾名打算出班參劾李欽載的御史也臨時改變了主意,站在朝班中靜觀事態發展。
李治盯著李欽載,語氣緩慢地道:“李卿果真有證據?”
李欽載點頭:“有。”
李治嘴角一勾:“呈來!”
李欽載道:“臣先說第一宗罪,李遊道暗中遣人在長安城散播流言,汙衊詆譭臣的清譽,挑起民間輿論,刻意製造朝野臣民對我不滿的理由……”
“此罪,家祖私下遣人暗查,昨日拿獲賊人兩名,賊人供述,他們正是李遊道府上管事,他們用錢財收買長安市井無賴閒漢,教他們散播流言,賊人已在宮門外等候,隨時待陛下召見垂問。”
“第二宗罪,李遊道以權勢威逼,向臣索要功名,第三宗罪,李遊道殺馬相挾,逼臣就範,此二罪也,臣已暗中策反李遊道府上心腹部曲一名,也在宮門外等候,他可為臣做證。”
“至於第四宗罪,李遊道暗植勢力,廣結黨羽,左右朝政,要左證此罪很簡單,今日朝會,是群狼伺虎之局,陛下且看今日參劾臣的人有多少。”
“為何那些與臣素無瓜葛之人突然冒出來,打著所謂的‘道德’旗號,目的就是為了罷免臣的科舉主考之職,好方便他們禍亂科舉,從中取利。”
話音落,李欽載向李治行了一禮,一聲不吭地退回了朝班。
群臣卻早已鴉雀無聲,許多人臉色難看地站在朝班中,本來打算一哄而上,對李欽載群起而攻之。
然而李欽載對第四宗罪的指控,意思分明在說,現在誰站出來參劾他,誰便是李遊道的黨羽,坐實了李遊道結黨的罪證。
不但桌子被掀了,話也被堵死了,李欽載這口才真是……
李遊道氣得跳腳,指著李欽載怒道:“這是什麼鬼證據?我不信!純粹是汙衊!陛下,臣請將宮門外等候的所謂人證傳召入宮,與臣當面對質!”
李治抬眼,迅速向朝班中的李欽載望去。
君臣二人的眼神隔著老遠對視,片刻之後,李治又望向李遊道,澹澹地道:“李少卿息怒,黑白善惡,朕自有評斷,朝堂上發怒,不僅失儀,而且顯得心虛,你說對不對?”
李遊道一驚,瞬間冷靜下來,躬身道:“是,臣失禮了,請陛下恕罪。”
這時一名宦官從大殿後方匆匆走入,走到李治身側,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然後掏出一張紙雙手奉上。
李治接過紙,眼睛匆匆一掃,表情頓時變得有些古怪,情不自禁地望向李遊道。
李遊道見李治這般模樣,心頭不由一沉。
不知道李治為何突然看向自己,但顯然剛才那名宦官入殿跟李治的幾句低語,分明與他有關。
李遊道額頭漸漸滲出了冷汗。
自打朝會開始後,隨著李欽載的先發制人,今日本來針對李欽載佈下的圍殺之局,竟全數被破壞。
此刻不知不覺已被李欽載掌握了主動,李遊道不由自主地跟著李欽載的節奏疲於應對。
】
本來是進攻的一方,結果莫名其妙變成了防守的一方。
殿內群臣正在竊竊議論之時,李治卻突然笑了笑,道:“李少卿,渭南縣侯參你之罪,證據什麼的不忙拿出來,朕這裡倒是有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李遊道顧不得擦拭冷汗,強自鎮定道:“請陛下示下。”
李治將手中那張紙一揮,旁邊的宦官接過,走到殿中,將紙遞給了李遊道。
李治悠悠地道:“李欽載參你殺馬示威,強行索要功名之事,似乎……嗯,不需要李欽載出示什麼證據了,這張紙是一份認罪書,上面有你的親筆簽押,還有你按的指印。”
“朕只問你,這份認罪書上的簽押和指印,是你本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