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txt下載精校版無刪減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內情複雜

李欽載若在太極宮金殿上的話,願稱李治一聲“秀兒”。

登基十幾年來,內聖外王,承貞觀遺風,朝野對這位天子的評價大多是讚譽有加,而李治也很少出昏招兒。

廢王皇后,逐長孫無忌褚遂良是出於政治需要,打壓世家門閥是為了中央集權。

除此之外,對北方遊牧部落的清理,對西面吐蕃的懷柔,對東面高句麗的三面封鎖,對百濟的滅國等等。

這十幾年來,李治確實做得不錯,從永徽到龍朔這些年,大唐在貞觀之治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隱有超越的氣象。

然而,這一次李治的表現看在朝臣們眼裡,終究是飄了。

大朝會如此隆重的場合,不計後果地公然說出修路造船等決意,重要的是,這個決意並未得到宰相和六部官員的認同。

大唐的朝堂風氣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朝政國事都是君臣一起商量,就算政見不合,那也是暫時擱置,私下裡天子再與幾位重臣繼續商量,爭取說服對方,最後與重臣們達成一致後便對外公佈。

這次李治卻單方面宣佈修路造船,著實讓朝臣們驚愕萬分。

於是金殿上頓時炸鍋了。

左右相許敬宗和許圉師陰沉著臉,站在朝班中默不出聲,幾位侍中和御史大夫戰出來激烈反對,有人帶了頭,剩下的人也就沒什麼猶豫了,紛紛出班反對。

站在臣子的立場上,李治修路造船的決定是勞民傷財的,如今正值北方大旱,秋收在即,本就空虛的國庫不知要支出多少賑糧,明年也不一定能緩過氣來。

這種天災的節骨眼上,李治還要動工修路,簡直是昏聵之極。

殿內反對聲此起彼伏,李治無奈地向朝臣解釋以工代賑的道理,可朝臣們並不接受。

因為推行下去實在是太難了,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是一場大亂。

諸多反對的聲浪裡,有一位朝臣跳了出來,這位朝臣名叫劉仁軌。

劉仁軌當然也不贊同李治的決定,但他反對的角度頗為清奇。

“以工代賑”縱是能推行下去,長久下來,對社稷恐為不利,當百姓們習慣了做工來賺取家用,相比之下,耕地種田反倒失去了動力。

畢竟這年頭種田的風險不小,在這個沒有化肥沒有殺蟲劑的年代,種田完全靠老天恩賜,任何一場天災下來,一年的辛苦便白費。

而做工卻安全多了,只要肯付出勞動,就一定會有回報,官府發錢發糧,旱澇保收,長此以往,百姓誰還願回去種田?若沒人種田,天下人吃什麼?

不得不說,劉仁軌思考的角度雖然清奇,但還是有幾分道理。

金殿上頓時一片恍然,接著一片附和。

眼見朝臣一片反對,金殿內沸反盈天,李治的臉色也越來越陰沉。

大朝會的流程還沒走完,李治便怒而起身,拂袖而去。

回到承香殿,怒氣衝衝的李治又恨恨摔了幾個貢品青瓷,這時武后聞訊匆匆趕來。

“陛下息怒,臣妾剛才聽說了,犯不著為那些愚鈍之輩氣壞了身子……”武后溫言安慰道。

“一群尸位素餐的老匹夫!”李治大罵道。

武后遲疑了一下,忍不住道:“說來陛下今日也太心急了一些,至少先說服了兩位宰相,再對朝臣宣佈也不遲呀。”

李治怒道:“朕怎能不急,眼看秋收在即,北方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朕必須要趕在秋收前頒行此策,以定北方百姓之心,否則還不定會出什麼亂子呢。”

武后嘆道:“可是陛下急著決定,而致朝臣反對,不是適得其反麼?”

李治臉色鐵青地道:“朕也沒想到,他們居然如此反對,明明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他們為何就是不明白呢?”

武后搖頭:“陛下想得太簡單了,以工代賑固然是好事,但對權貴地主和世家門閥來說,可不見得是好事,所以今日朝臣們才會如此反對。”

李治奇道:“權貴和世家為何反對?”

“陛下,以工代賑可是打破了權貴與農戶之間的平衡。原本農戶靠天吃飯,而權貴靠農戶種地收租,說來農戶不僅靠天,也要依賴權貴和地主。”

“可是一旦農戶有了另外一條活路,他們發現出去做工也能養活家小,種田對他們來說已不是唯一的生路,那麼農戶對權貴的依賴便會逐年下降。”

“權貴的錦衣玉食本就靠農戶種田來養活,若農戶都為官府做工,權貴們怎麼辦?不僅收入會驟降,而且在民間的威信和號召力也會下降,這是權貴們絕對不能容許的,今日反對陛下的朝臣,恐怕心裡大多都有這點小心思。”

武后加重了語氣道:“世間任何事情,若平衡被打破,必然要經歷陣痛和動亂,直到另一種平衡出現。所以臣妾才會說,今日陛下委實太急了些。”

李治神情怔忪,接著長長嘆了口氣,苦笑道:“是朕魯莽了,多虧皇后提醒,沒想到小小一件事,裡面居然有如此多的門道,朕確實操之過急了。”

隨即李治又咬牙道:“可是這件事朕還是要推行下去,陣痛遲早會有,晚來不如早來,長痛不如短痛!”

武后頷首道:“是,臣妾也覺得長痛不如短痛,既然陛下今日在朝堂已經把話攤開說了,開弓沒有回頭箭,那就繼續推行下去吧。”

李治點頭:“還是要召兩位宰相商議,順便也要敲打一下世家門閥,這是百年國策,莫在此時給朕添亂。”

武后想了想,道:“陛下不宜親自出面了,若朝臣仍然反對,陛下的皇威會一損再損,於皇權不利。”

“皇后覺得朕當如何?”

“陛下,以工代賑是李景初提出的,不如……”

李治眼睛一亮:“不如交給景初解決?”

武后含笑道:“景初還很年輕,但辦事卻踏實,當初幷州糧案,景初處置得很漂亮,此事交給景初想必也不會差。”

“再說,景初是陛下格外器重的臣子,正應趁著年輕多熬練,陛下總不希望他一輩子窩在甘井莊當個教書先生吧?那未免太屈才了。”

“朝堂人才難繼,景初可是未來的柱國之臣,多給他一些機會磨練,將來才能為陛下分憂。”

7017k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