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頂點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上疏啟戰

李欽載用的計,算的是吐蕃的政局,以及贊悉若的心理。

祿東贊已逝,權威漸失,其子即位大相,位置坐得並不穩當,一番爭奪殺戮後得到的大相之位,記恨他的政敵一定不少。

不然贊悉若為何無故來大唐朝賀?他的目的是先解決外患,然後回過頭專心對付政敵。

這樣的機會,李欽載怎能不利用?

於是李欽載索性利用贊悉若對政敵的猜忌,在長安城來了一出被刺的把戲。

沒人引導贊悉若會如何想,但李欽載能肯定,贊悉若一定會這麼想。

贊悉若會以為吐蕃的政敵指使刺客殺李欽載,是為了借刀殺人,而贊悉若已深陷漩渦,他不是坐以待斃之輩,必須自救。

聽說大唐官員已拿獲了兇手,贊悉若的身份是無法去刑部大牢見兇手的,而且他也是嫌疑人,更不可能讓他見。

但贊悉若毫不懷疑兇手的來歷,必然是跟吐蕃有關。

大唐若已坐實了刺殺案是吐蕃人指使的,天子下一步將會做什麼?

贊悉若想哭,那還用猜嗎?蘇定方已被召進宮了,名將薛仁貴也從海東戰場上緊急召回,大唐還能做什麼?當然是跟吐蕃幹仗了。

之前贊悉若的分析,大唐三五年內不可能再支撐起一場大的戰爭,那不過是贊悉若個人的猜測。

事實上這個猜測的變數很多,最大的變數是,李欽載被吐蕃人刺殺了,如今人躺在府裡生死不知,大唐天子與李欽載的關係世人皆知,不僅在國事上特別倚重李欽載,私交也非常莫逆。

這樣的交情下,李欽載無辜被害,很難說大唐天子會做出什麼選擇,哪怕這個選擇並不明智。

天子突然召見武將,已是非常明顯的訊號了。

“咱們必須自救,”贊悉若坐在館驛屋內,神情無比凝重:“若再不做點什麼,吐蕃必有大禍!”

副使苦著臉道:“李郡公被刺,不是咱們乾的呀,這不是冤枉人嗎。”

贊悉若冷聲道:“不是咱們乾的,但很有可能是吐蕃國內那些人乾的。”

“大唐天子可不管吐蕃朝堂的派系如何爭鬥,他只需要知道是吐蕃人乾的,然後吐蕃便是他的敵人。”

副使心裡無比憋屈,吐蕃也算是強國,強國使團在異國被冤枉,卻無法申辯,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大相,咱們是否該馬上向大唐天子請辭,回吐蕃查實此案?”副使問道。

贊悉若搖頭:“不能走,事情必須有個結果,不出意外的話,大唐天子應該已對吐蕃生了征伐之心,咱們必須制止大唐天子的念頭,否則吐蕃這一戰或許會被滅國……”

神情越來越苦澀,贊悉若嘆道:“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唐,軍隊戰力已越來越強大,尤其是他們的火器,更是無堅不摧,我父親當年便親身見識過它的厲害,此戰斷不可輕啟。”

按照贊悉若的規劃,繼任吐蕃大相之後首先要在未來三五年內,軍事上採取戰略守勢,然後肅清政敵,發展國內民生,練兵屯田擴軍等等。

這是一個逐漸累積手中籌碼的過程,結果剛來到大唐,卻被破壞了。

若按照大唐的劇本走,不出三兩年,吐蕃必亡國。

“先向大唐天子上表自辯!”贊悉若咬著牙道:“刺殺案或許是吐蕃人乾的,但絕不是咱們使團乾的,大唐天子明白了這一點,接下來才好與他們談。”

“談什麼?如何談?”副使問道。

贊悉若嘆了口氣,道:“大唐藉著刺殺案,已掌握了主動權,吐蕃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了。”

副使不甘地道:“吐蕃國內是不是也該給咱們一個交代?”

贊悉若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道:“當然要給交代,但不是現在,先把大唐的事解決再說。”

…………

贊悉若連夜寫了奏疏,上表陳情,奏疏中除了表達對李郡公的惋惜悲痛之情,更大的篇幅是解釋自辯。

總之就是,刺殺案與吐蕃使團毫無關係,冤有頭債有主,還請大唐天子明察秋毫,勿枉勿縱。

可惜的是,贊悉若的奏疏遞進太極宮後,卻如石沉大海,毫無動靜,李治更是沒有任何反應,就這樣把吐蕃使團晾在館驛內,贊悉若在奏疏裡提出覲見天子的要求,也被李治故意忽略了。

而長安朝堂上,更大的風暴已開始醞釀。

李治召見蘇定方後,君臣在宮裡不知商議了什麼。

第二天朝會,蘇定方卻突然上疏,言辭激烈地請求天子整頓兵馬糧草軍械,征伐吐蕃。

征討的理由很正當很合理,吐蕃國心懷不軌,刺殺大唐功臣,對大唐來說,這是非常惡劣的挑釁,大唐痛失國器,焉能不伐?

蘇定方的上疏,在朝堂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至於吧?因為一位功臣被刺,就要舉國征伐吐蕃?

海東那邊還沒平呢,大唐如何經得起西面再次開戰?

兵員呢?糧草呢?軍械呢?領軍的將帥呢?

蘇定方的奏疏頓時引起了朝堂文臣們的普遍反對。

帝王怒而興師,不智之舉必將引發不吉的後果,朝會金殿上一片怒罵駁斥之聲,蘇定方卻站在朝班中老神在在,闔目養神,對文臣們的口誅筆伐視而不見。

右相許敬宗這時跳了出來,沒錯,又到了關鍵時刻,作為天子的金牌心腹,許敬宗當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該往哪頭坐。

別的朝臣不清楚內幕,但李治不會瞞許敬宗,他需要許敬宗為自己代言。

所以許敬宗很清楚整件事其實就是一場戲,既然是做戲,怎能少得了他這位黃金配角的參演?

於是許敬宗果斷配合蘇定方,站在金殿上擺事實講道理。

他昂首挺胸旗幟鮮明地支援蘇定方,並且告訴群臣,大唐征伐吐蕃,李郡公被刺不過是導火線,並非主因。

真正的主因是,海東即平,大唐周邊的鄰國裡,唯一剩下的強敵只有吐蕃了。

若是吐蕃被滅,大唐文治武功將達到華夏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盛況,殿內諸位文臣武將也將在青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對大唐來說,滅吐蕃已是最後一哆嗦了,諸位確定不試一試?

至於兵員糧草等問題,只要決定去做了,那些都是小問題,作為大唐右相,許敬宗擔保能充分調撥大唐各州糧倉,一兩年內支應一場大戰問題不大。

一通天花亂墜般的說法,殿內群臣漸漸沉默。

許多人居然開始覺得這老貨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最後一哆嗦了,幹還是不幹?李郡公被刺,對大唐來說是絕佳的開戰理由,錯過這一次,下次大唐再想對吐蕃動刀兵,藉口怕是不好找了。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陳楓穿越成為將軍之子,本來能當駙馬,卻被見異思遷的公主趕到邊關當縣令。 好在他覺醒名譽系統,只要有人追隨,就能增長名譽值,靠著從系統處抽獎得來的禮包,他一步步在邊關站穩腳跟,禮包也從最初的鹹菜,逐漸變成兵器糧草、金銀珠寶。 邊關小縣被陳楓經營成邊關重鎮,手握十萬精兵,儼然已成一方諸侯,沒想到公主卻逆襲稱帝,開始覬覦他的邊關重鎮……
柳成淵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