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免費聽

第六章 詩詞歌賦,終是小道!

“去歲冬日,我有友人自北方寄信而至,言及長城邊上,大雪茫茫,蔚為壯觀。”

“兩位皇孫雖自幼在南方長大,未曾去過北方,卻也都見過雪景。”

“便以這長城之雪為題,作詩或詞一首,以一柱香的時間為限,看誰能寫得更好吧。”

黃子澄說完,嘴角邊掠過一抹笑意。

一般而言,命題作詩大多都是即景即情即事。

他怕朱允熥早做了準備,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出的題目,離此十萬八千里。

如此一來,就算朱允熥有備而來,也完全用不上。

更重要的是,黃子澄此前教導過朱允炆功課,剛才就寫過詠雪的詩。

此時正好拿來用。

他出完題,深深地看了朱允炆一眼。

朱允炆立時會意過來。

當即故意做出沉思狀。

朱允熥卻是輕輕搖頭,問道:“二哥莫非想好了?”

朱允炆愣了一下。

不是一柱香的時間嗎?

怎麼才剛剛開始,就在問了呢?

難道這小子,真有詩才不成?

若是讓他搶在前面,那就不好了。

一念及此,朱允炆微微笑道:“卻是有一兩句,只恐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既然三弟相問,那二哥便獻醜了。”

朝堂上頓時一陣陣竊竅私語。

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詩,傳為千秋美談。

想不到二皇孫竟也有如此本事。

才剛剛出題,這麼快就想好了?

不過,也有人看了看黃子澄,立即就明白過來。

畢竟,黃子澄是東宮的人,曾在朱標手下辦事。

聽聞素來與朱允炆的關係不錯。

此時故意出此題,想來是之前朱允炆早就寫過的。

由此看來,朱允熥多半要輸!

此子狂勃,不知天高地厚,也該給他一個教訓。

……

很快,太監拿來紙筆。

朱允炆當即揮毫寫道:

長城雪後更巍峨,一片銀裝映日多。

古道蜿蜒鋪白練,雄關靜默裹銀波。

寒風吹動旌旗獵,冷氣襲來劍戟磨。

此景此情堪入畫,千秋萬代任人歌。

“好!”

“好詩!”

“二皇孫有才啊!”

朱允炆的詩寫完,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讚賞聲。

這首詩要說多好,倒也談不上。

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但命題作詩,根本無瑕思慮,揮筆而就。

再加上朱允炆也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有如此才華,當真值得稱讚。

至於是不是事先早就寫好,大家縱然心知肚明,也不會有人去揭穿的,都只當是臨場發揮了。

太監將詩作呈到老朱案前,朱元璋看了看,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允炆極盡孝道,好儒學詩文,正是非常適合的守成之君。

朱元璋雖然只識過兩年字,但他十分好學。

即使在戰爭中,也勤讀不倦。

論真識學問,老朱當然不是隻讀兩年書的半文盲。

單論文學造詣和修養,老朱看過的史書和詩詞歌賦,可是要遠遠超過後世大學生的。

他望向朱允炆的臉色,露出幾分笑意。

自古馬上打天下,文才治天下。

朱允炆的特質,很符合老朱對未來江山繼承人的期許。

……

“古有曹子建七步吟詩,今有二皇孫揮筆成文,當為千秋美談啊!”

“二皇孫之才,當世同輩之人,無人能及,可笑還有人說他無才?”

“夏蟲不可語冰,有些人見識淺薄,無禮狂妄,不知天高地厚,還以為自己有才呢。”

“他如何能與二皇孫相比?”

……

一眾文臣議論紛紛。

朱允炆,乃是呂氏之後。

呂氏一族又是文官中人。

他們自然樂意看到朱允炆上位。

至於武將勳貴,他們懂詩詞歌賦嗎?

文官們評價,他們也就只能在旁邊看熱鬧了!

“三皇孫,你還有何話可說?”

“三皇孫殿下,不知你的詩詞可曾想好了?”

“三皇孫殿下,不會一柱香的時間過去,你還寫不出來吧?”

眾文官一個個詢問,充滿了戲謔之意。

黃子澄顯然不會幫他。

也就意味著他不可能事先寫好。

要在一柱香的時間內,寫出一首詩詞,還要水平不能低於朱允炆的,這可不是一件易事。

在場的許多人都是進士出身,作詩寫詞乃是一等一的好手,信手拈來。

但易地而處,縱然他們自己,也未必能輕易寫出來。

畢竟時間緊迫。

何況朱允熥不過是一名十四歲的少年而已。

眾人都在等著看他出醜。

朱允熥不慌不忙,朗聲道:

“為君者,治國為要。”

“詩詞歌賦,終究只是小道。”

“昔李後主好詩詞,筆下有千古名句,仍不免為亡國之君!”

“讀書人最重要的學以致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真本事。”

他的話音剛落,立即就有人反駁。

“剛才還大言不慚,自許能力才華遠勝二皇孫,現在卻巧言令色,不敢寫詩了嗎?”

“就是,休得託言多語,還是寫一首詩詞來證明吧。”

“雖然詩詞是小道,無關治國,但卻能看出一個人的才氣能力。三皇孫是因為才華遠不及二皇孫,故而寫不出來嗎?”

……

眾人紛紛出言。

話語也越說越過分,越說越難聽。

若非顧及他的皇孫身份,恐怕這幫傢伙,早就罵起來了。

朱元璋開口道:“熥兒,既然已經出題,你就該作題,若是寫不出來,就乖乖承認自己不如炆兒。”

“皇爺爺有旨,孫兒自當遵從。”

朱允熥道:“詩詞我早已在心中寫好,可拿筆記錄。”

他不打算自己親自去寫。

實在是因為一手毛筆字,寫得委實有點爛。

今日既然要表現自己的才華,便不能自爆弱點。

“遵命!”

旁邊的小太監連忙備好筆墨。

眾人都不再言語,皆一齊望了過來。

但眸中的神光,便已說明了一切。

都在等著朱允熥出糗呢。

朱允熥開口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此句一出,眾人頓時皆覺眼前一亮。

這起句倒也算不錯了。

此子狂妄,卻也有一些才華。

只是不知道接下又如何?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朝堂越發安靜,唯有呼吸聲起伏可聞。

朱允熥繼續念道:“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好!”

藍玉擊掌大讚。

他曾多次出征北漠,見過北國風光。

此時朱允熥的幾句詩一寫出來,頓覺與自己昔日所見所聞,一般無二。

更重要是用詞樸實雄邁,有吞天下山河之氣勢。

藍玉雖是一個大老粗,不懂詩詞,卻只覺得寫得好。

一言喊出,卻見朝堂上所有人都望了過來,才驚覺自己失態,連忙閉口不語。

文官們也是一個個都不言不語,面色變得極為複雜。

朱允熥高聲誦唸。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上方,老朱的雙眸內,驟然射出兩道精芒。

好氣魄啊!

想不倒他竟然有如此氣魄,以前倒是一直忽視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吐出最後一句。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