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良突然一怔,然後問鋪兵章遠:“兵爺,我兒子真當了官?”
章遠聽後一笑:“敢情我剛才的話,您老還是不信?”
“這哪敢信,您怕是開玩笑呢!”
“他一個軍戶娃,比乞丐娃還不如,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馬東良笑道。
聽馬東良這麼說,章遠乾脆就指著旗杆上的名字道:“您看看,這是不是您兒子的大名?”
馬東良認真看了一眼,就見石旗杆上鐫刻著“馬偉立於萬曆十三年”字樣。
當場。
他就怔在了原地。
大明水師負責政治教化工作的官員,在船上對馬東良等回鄉漢民突擊訓練過識字能力。
所以,現在的馬東良還是認識好些個常用字的,尤其是他兒子的名字,他早在背地裡默寫了不知多少遍。
故而,馬東良很快就認出了“馬偉”兩字,而真的確信章遠之前所說他兒子中了舉的事。
他一時也因此淚眼婆娑起來,把石旗杆摸了一遍又一遍,冰冷堅硬的石旗杆在他眼裡彷彿是一愛不釋手的寶貝似的。
“他如何讀得了書的,我們家裡哪裡有這錢?”
馬東良忙問道。
章遠笑著說:“因貴府出了舉子,所以我倒是有些知道你家的情況,具體來說,貴公子是令尊挑煤,令夫人織布織出來的,現在溫泉鎮也有很多紡織行,直銷日本、朝鮮這些地方,只要肯節省,是能省出來的。”
接著,章遠又指著你一家新大宅道:“這是您馬家的新宅,不過令夫人沒住在這裡,她還是在您當年的那茅草屋住著等您!只令尊令堂和您的兄弟一家住在這裡。”
“還有新宅子了?”
馬東良剛問了一句,就斜眼看見,大宅子旁邊一茅草屋裡,走出來一佝僂老嫗,銀髮披背,囁嚅著嘴,看著馬東良。
“雲妹!”
馬東良和自己妻子倪雲乃是青梅竹馬,故常喚其為雲妹。
而現在,倪雲雖早已不復當年青春模樣,水膚月貌也已變成了褶皺橫生的老臉。
但他還是如當年初見豆蔻時的倪雲一樣,興奮的不能自已,疾步朝她走了來,小心翼翼地捧著倪雲的臉,認真端詳起來。
“老啦!”
倪雲笑著說了一句。
馬東良兩眼含著淚花道:“不老!不老!”
“你總算回來了,我怕伱不認得新房,找不到家,就一直在舊宅住著等你,也沒讓他們拆了這屋。”
“我也不知等了多少場雪落,看了多少次花開,到底是把你等回來了。”
倪雲笑著就坐回到了自己織機上又織起來,似乎把幾十年的話都說完了一樣。
馬東良則在一邊看著,主動問道:“這織機哪來的?”
“你走後,鎮裡收土布的牙行多了起來,哪怕是租別人的織機織布,每年都能有的掙,我也租了一架,漸漸的,攢的錢就能買下一架了,也就買了一架。”
倪雲回道。
馬東良依舊喜得不行,暗歎自己妻子能幹,且兩眼開始認真地打量著這織機。
打量好了一會兒,他才發現這織機和自己以前在呂宋奴役他的大戶蔡家看見的織機不一樣,這織機的梭子是可以飛的!
“小侄馬仁見過伯父。”
這時,一年輕的生員走了來,對馬東良拱手作揖。
馬東良回頭一看,就見到一年輕生員衣著綢衣站在自己面前,便問:“你真是仁兒?”
馬仁回道:“正是小侄。”
馬東良喜不自勝:“你也成相公了,我離家時,你小的連話都不會說呢。”
“承蒙嬸孃和兄長照顧,小侄忝中了府學生員。”
馬仁回道。
馬東良又問:“家裡怎麼一下子出了兩個讀書人,我們可是軍戶呢,飯都吃不飽,哪裡有錢讀書。”
“伯父不知,自今上登基後,先是清丈田畝,把軍官強加在我們頭上的籽粒銀都免了,後又補發軍戶坐糧折色一兩銀元,且後面就沒斷過,還年年漲,現在更是漲到二兩銀元。”
“另外,如今我們山東的軍戶不用班軍到河道運糧,現在連徭役等雜役也都免了。”
“所以,家裡在你走後一開始就沒再欠稅了,家父也能收到餉銀,祖父還能挑煤掙錢,再加上嬸孃織布,家裡也就能送我們這些子弟讀書了。”
“而且,如今免徭役後,務工的更多,能讀書的軍戶子弟也更多了,不只我們一家。”
馬仁回道。
馬東良聽後悵然失神許久。
“班軍沒了,籽粒銀也沒了,也就是說我不用躲了?”
過了好一會兒後,馬東良突然滿臉欣喜地問了起來。
苛政猛於虎。
若不是落後的軍戶制度把普通軍戶壓榨的太狠,馬東良也不會被奸商騙去海外呂宋當奴隸。
畢竟對當時的馬東良而言,如果他不逃走,就只能在家鄉捱餓,還得服役,甚至還會被官吏士子役使,說不定就會在某一天就被活活累死。
而現在,馬東良願意回來,則是因為他發現在海外,自己也沒被當人看,甚至更沒人權,他這樣的被打死都沒人管,倒不如回來,回來累死餓死,還能死在家鄉,還能看到家人。
何況,他已經五十歲,也就更加不在乎了。
所以,馬東良在呂宋被官軍解救後就選擇了回家。
但此刻,馬東良卻得知,原來現在的家鄉早已變樣,班軍之役沒了,籽粒銀也沒了,還能見到餉銀了,家裡還因此出了讀書的人。
所以,馬東良也就問了這麼一句。
馬仁“嗯”了一聲,道:“而且陛下早已下旨,軍戶已可隨意轉民戶,但民戶不得隨意轉軍戶。”
“那你們轉了嗎?”
馬東良問道。
馬仁回道:“沒有!”
“真是傻!”
“怎麼能不轉呢,是官老爺要收銀子才給轉嗎?”
“就算是收銀子,也得借錢交上去轉啊,轉為民戶,你娶媳婦都好娶一些。”
馬東良責備起馬仁來。
“伯父不知。”
“現在軍戶和以前的軍戶不一樣!”
“現在軍戶每個月的確實實在在的能見到餉銀,入學和選官都要被優先考慮,入營當正兵也是根據自願應募,比民戶更尊貴了,所以,我們也就沒有轉為民戶。”
馬仁這時解釋道。
馬東良聽後沉默了半晌,然後才道:“這樣啊!”
接著。
馬東良就抬頭望著藍天,自言自語說:“我這是遇到什麼年景了,當今皇上怎麼這麼好啊!”
啪!
啪!
馬東良突然猛扇了自己兩巴掌。
“伯父!”
“您這是?”
馬仁忙喊了一聲。
倪氏也停下了手中的活。
馬東良自己這時卻笑了起來:“是真的,我沒有做夢!”
馬仁也會心一笑,然後就道:“伯父,跟小侄回府吧,只有您去,嬸孃才肯搬到新宅裡去呢。”
馬東良回頭看了一眼自己家老宅,也就是眼前的茅草屋,然後點了點頭:“好!”
馬東良和倪氏就這麼回了馬家新宅,見了父母。
一開始,馬東良住在新家裡,還覺得新鮮,看看這兒摸摸那兒。
對自己子侄輩能因為新政改革而積攢下這麼大家業,他也感到很高興,但很快,他在養了十來天的閒後就覺得不自在起來,而只想幹活,消磨一下時光。
“現在真不用我們服役了?”
馬東良這一天特地問起自己侄子馬仁來。
馬仁回道:“不用了!朝廷現在嚴禁私役軍戶百姓,你就算想讓上面的千戶老爺役使您,他都不敢的!”
馬東良聽後有些失落地摸了摸膝蓋,然後又問:“那家裡可置辦了田產,我去種田,別用佃戶。”
“不敢瞞伯父,家裡沒有置辦田產。”
馬仁回道。
馬東良問:“怎麼能不置辦呢,你們宅子都置辦的這麼好,咋就不知道趁著現在富足置辦點田產,留給兒孫呢!一個個只知道享樂,不做長遠打算嗎?還虧都是老爺相公了!”
“伯父您不知,家裡攢的錢,大部分都買認購劵了。”
馬仁回道。
馬東良有些意外:“認購劵?”
“是的,伯父,現在買認購劵比買田放貸划算,尤其是呂宋打下來後,家裡靠認購劵發了不小的財,所以才買了這麼大的宅子。”
馬仁說著就帶著馬東良來了自家地窖,把地窖開啟讓馬東良看。
馬東良看後發現果然地窖裡存了不少銀元,一時瞠目結舌:“這麼多?”
“如果不投資,這地窖裡的銀元會比這多更多,但現在銀元存在地窖裡不划算也就沒存多少,而現在還存些,是為了防備著急用。”
馬仁說道。
馬東良聽後就讓馬仁把認購劵的事對他詳細說說。
馬東良聽後更加覺得不可思議,而說道:
“怎麼我沒回來的這二十多年,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有錢不買田不說,皇上和官老爺們不用我們養,還倒透過認購劵發錢養我們,這叫以前的我想都想不出來。”
馬東良說著就揹著手往外走來。
他還是想幹點活的,畢竟他被奴役了幾十年,突然當了有些富足的自由民,是真的不習慣。
“現在你們還找人挑煤嗎?”
馬東良透過自己老父親的回憶,來到了縣城裡,找到了賣煤的商賈徐又均,特地問起了挑煤的事。
這煤商老闆徐又均因他報家門說是東萊同知馬偉之父,才見了他,而卻沒想到馬東良在見他居然問這事,而只得哭笑不得地道:“您老不知道,現在沒人挑煤了,改運煤了。”
“運煤?”
馬東良有些好奇地問了一句。
徐又均微微一笑,然後就主動帶他來到了運煤的地方,指著一輛又一輛快馬賓士在鐵道上的四輪馬車說:“現在皆是用四輪馬車上在鐵道上運了。”
馬東良看著橫亙在這兩岸綠楊裡如黑色長龍一般綿延到地平線的鐵道與一輛接著一輛的四輪馬車,有些失落地道:“難怪老爺子現在只愛釣魚了。”
馬東良離開了縣城,又回了溫泉鎮,走在花紅柳綠的春天裡,他雖然很喜歡這樣的家鄉,一個人人富足安樂的家鄉,但他卻有種自己無用了的感覺。
“這田怎麼荒了?”
馬東良這時來到自己昔日佃租的一塊田裡,問了一句。
“沒佃戶!我們衛往年逃走的軍戶太多,沒逃走的也不肯佃租了,都做的別活了。”
原威海衛下面一總旗官邵志忠這時走了來說了一句。
馬東良聽後看向邵志忠,忙習慣性地要跪下磕頭:“原來是卲大爺。”
卲志忠扶住了他:“你別跪!我現在不是什麼爺了。”
馬東良也就沒再跪,只道:“這田給我佃行嗎,只管頓飯就行。”
“真的?”
邵志忠喜出望外。
馬東良點頭:“我主要也是太閒,然後又不會別的,只會種田,見著這田荒了,也心疼的很,不想這田撂荒。”
“誰不是呢,我要不是實在是老的不行,也不會讓這田荒著。”
“這樣,我不管你飯,但只收你二成租,如何?”
“然後,你想種多久種多久,哪怕明天不種了也行,而且你如果能種上十年,這田白給你!”
邵志忠說道。
“行!”
馬東良忙答應了下來,然後接下來就真的開始當上了邵家的佃戶。
馬東良也就開始了早出晚歸的生活,每天都把精力放在春耕上,漸漸的,他佃租的這一塊荒田倒是被他收拾的不錯。
“陛下有旨,販賣本族人口同叛國之罪,主從皆凌遲!”
“陛下有旨,販賣本族人口同叛國之罪,主從皆凌遲!”
而這一天,馬東良剛收拾完自己的田壟,正要回家時,就聽得有鋪兵在官道上一邊敲鑼一邊大聲宣講新政。
馬東良聽後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當今這萬曆皇上是真把我們百姓當人看,這下子,應該不會有人再像我一樣被賣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
西苑。
在馬東良荷鋤回家時,朱翊鈞則正在讀信,讀來自民間的信。
與馬東良只是念念皇上的好不同,不少百姓會直接寫信給他,透過各處驛站的密告匣,讓皇帝收到他們的感激之言,尤其是民間的少男少女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