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意到了朱壽的暗示。
大明王朝中,除了各路藩王,其他地方的軍事與政治實權均牢牢掌控在中央手中。
他本意就是要讓自家子孫鎮守四方邊疆,畢竟比起外人,皇子們無疑更為親信可靠。
“就算哪天小皇帝登基,那些藩王不也是他的叔父嗎?難道還會不顧臉面,去搶奪侄子的皇位?”
朱元璋難以置信,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佈局,怎會出現差錯?
“可萬一皇帝先對藩王動手呢?漢朝七王之亂的教訓,難道不是近在眼前?”朱壽提出疑問。
朱元璋微微頷首,不得不承認這個可能性。
現下已有不少官員上奏提及藩王勢力過大的問題,他都一一壓了下來。然而,換一個皇帝,這類爭議恐怕會接踵而來。
除非朱標能順利繼位,否則一旦國家陷入內亂,眼下強大的國力反而可能成為戰火的助燃劑。
朱元璋對朱壽的遠見卓識愈發讚賞:“若真有亂世來臨,我們該如何應對?”
此刻,朱元璋已平息怒火,不願再與孩子一般見識。
他更想知道,這個小子還能抖出什麼奇思妙想。
至於朱標的病情,待其回宮後自然會真相大白。
朱壽從屋內牆壁上摘下一幅地圖,攤開在院中的石桌上。
“首先,壽州離應天府太近,不宜在朝廷的眼皮底下有所動作。”
他指著地圖上的兩條線路:“我選了兩條逃亡路線。第一條,從應天府乘船至江陵,再進入巴蜀地區,那裡天險重重,適於割據自守。”
“第二條,則沿海岸線南下至湖廣,雖可能遭遇海盜,陸路亦難行,但若爺爺您以前走過,或許還能應付。”
“爺爺,您覺得選哪條比較好?”朱壽抬頭問。
朱元璋手指落在四川方位,朱壽立刻附和:“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糧食充足,自給自足不在話下。只要我們封鎖入川之路,無論中原哪位藩王興兵,我們在四川自立為王,到時候支援勝者,保證富貴無憂。”
“你想當皇帝?”朱元璋被逗樂了。
“亂世嘛,總得有點自保手段。”
朱壽一邊說,一邊捲起地圖,領著二人來到後院。
幾間屋門緊閉,朱元璋察覺到一絲異樣,但內心仍穩如磐石,料定這小子不過是玩些孩童過家家的遊戲。
門被推開,朱元璋看到堆積如山的糧袋,隨手掂量一下,眉頭微挑:“知道儲備糧食,不錯。”
“還有更精彩的。”朱壽得意地走向一排木箱,從中抽出一支細長的兵器。
朱元璋臉色驟變,寬大的手掌一把按住朱壽:“你從哪裡弄來的火藥?!”
“爺爺,淡定,還有寶貝呢。”
朱壽將火器背在身後,走向最後一堆包裹,開啟時連朱元璋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裡面裝滿潔白如雪、品質堪比貢鹽的精鹽。
“槍、糧、鹽,亂世生存三件寶。”朱壽剛得意一笑,就被朱元璋和劉三吾聯手架了出去。
“你知道私藏這些是死罪嗎?誰給你的?老實交代!”朱元璋端坐桌前,嚴肅質問。
“我說了您也不會信,這些都是我囤的。這種火器,全大明找不出第二支相同的。”朱壽滿臉委屈。
“你還真打算造反?大明對你有何虧欠?再說,大明猛將如雲,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嗎?”朱元璋語帶調侃。
“爺爺,原因我都說了,不久的將來天下必亂,我只是想自保,想讓您安享晚年,至少要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朱壽解釋道,“到時候我們暗中招募家丁,訓練成死士,護送我們去成都,免得朝廷內亂波及我們。”
朱元璋長嘆一聲:“傻小子,看來我對你管教不夠,該上家法了。”
頃刻間,院中響起一陣慘烈的嚎叫聲,宛如殺豬一般。
“哎呀,陛……老,老爺,賬目都清算完畢啦!”劉三吾捧著剛匯總的資料,步履穩健地走過來。
朱元璋瞧著遠處喊得震天響、卻半點沒捱揍的朱壽,心裡暗歎一聲,真是拿他沒辦法。他擺擺手示意劉三吾快說。
“糧食總計約摸三百石,火銃整一百杆,火藥二十箱,彈丸十箱,還有鹽巴一百袋。”劉三吾一口氣報完。
“嚯嚯嚯……”朱元璋咂舌不已,心想就憑他遺留的那些銀兩,哪夠買這些家當啊!他琢磨著,這小子究竟從哪兒捯飭來這麼多寶貝?
目光落在那些陌生的火銃上,朱元璋隨手拿起一杆端詳起來。這槍型前所未見,倒有幾分洋貨的模樣。
朱壽眼尖,逮住機會忙不迭推銷:“爺爺,這個叫燧發槍,火力猛、射程遠,就是製作工藝複雜些。”
他扮起笑臉,活像個極力推銷產品的店小二,儘管笑得有點兒僵,但那份討好勁兒可是實打實的。
朱元璋饒有興趣地問:“跟咱大明現用的火銃比,如何?”
朱壽鼻子一哼,滿臉的不屑:“大明那些火銃,早就過時啦!跟這燧發槍比,簡直就是燒火棍級別的。”
雖然大明當前的火器在世界範圍內還不算落後,但要跟三百年後的燧發槍較量,那確實不在一個檔次。
朱元璋挑眉:“真的假的?”
朱壽拍胸脯打包票:“騙您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