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全集下載

第362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

徐渭並沒有直接響應蘇澤的話,而是說道:“那請大都督召集南直隸各知府,問一問大家的想法。”

蘇澤點頭說道:“一人計短,眾人計長,正該如此,那就以大都督府的名義向南直隸各府下政令,讓他們趕往南京共同商議政務改革的事項。”

南直隸下本來有十四州府,不過掌控在東南手裡的有十二州府,徐州和淮安府還在明廷手裡。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繁華的,分別是南京附近的應天府、何心隱擔任知府的蘇州府,申時行擔任知府的松江府,由朱明起義宗室朱聰浸擔任知府的鳳陽府,以及李贄暫代知府的徽州府。

其他各府倒不是不重要,只是人口不如這麼幾府多,商業也不如這幾府發達。

蘇澤從北方大勝返回,就召集南直隸的知府們開會,眾人自然不敢耽誤,很快就齊聚南京。

這期間,蘇澤透過快船得知了自己離開北方之後,京師發生的狀況。

裕王登基,京師鬧出的種種么蛾子,果然以朱明皇室的德性,隆慶登基之後京師的日子還是那麼糟糕。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部分人對於隆慶的評價比較高,甚至認為如果隆慶如果能多當幾年皇帝再死,大明還有中興的可能。

而實際上隆慶這位皇帝,評價還不錯的原因就是他死的早。

如果萬曆死的早,估計也會被捧成一代明君。

隆慶登基之後,其內廷花費比嘉靖更盛。

比如嘉靖朝已經停罷的鰲山燈會,隆慶一登基就恢復了,這麼一場元宵節燈會就要耗費幾萬兩銀子。

再比如隆慶充實後宮,他繼位不久就暴斃也和縱慾過度有關。

而隆慶開海和隆慶新政,很多也只是嘉靖朝政策的延續,比如海禁這件事在嘉靖末年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更何況隆慶開海專門開了漳州月港這麼一個通行不方便的港口,根本不是後世認為的全面開放。

所以隆慶的這麼一系列操作,都在蘇澤的意料之中。

當了這麼多年的裕王!登基了之後還不能享受享受嗎?

這樣的明廷甚至不需要專門抹黑,京師百姓自然會編排出各種謠言和笑話來攻擊他們。

蘇澤還是將注意力放在了東南政務改革上。

之所以這麼迫切,還是因為政務上人才缺口太大了!

靠著福州水師學堂的積累,再加上蘇澤靠著長寧衛的班底,軍事上的人才並不缺乏。

大沽會戰之後,明廷在短期內也不會繼續和東南爆發大規模衝突了,軍事建設只需要按照原本的速度穩步發展就行了。

但是隨著地盤的擴張,政務上的人才越來越缺。

就連朱聰浸這種一個月上一道公文請辭的知府,蘇澤都找不到替代他的人,只能讓他繼續幹著。

眾知府齊聚在南直隸巡撫衙門的公堂中,蘇澤讓人搬來一張大桌子,將會議的材料印刷出來,然後讓眾人坐在桌子邊上議事。

環視一圈,眾人狀態各不一樣。

申時行的狀態最鬆弛,他所治下的松江府是全南直隸稅收第一的府,松江的鈔關每年上繳的商稅,就抵得上福建兩三個府的賦稅了。

申時行工作能力非常強,普通的府衙事務他只需要半天就能處理完畢,接下來的時間他就在蘇州府內巡視,他性格比較隨和又擅長交際,和松江府上下關係都很好,松江府士人都稱他有宰輔之才。

僅次於松江府的就是蘇州府了,何心隱比起上一次見面瘦了很多,他濃濃的黑眼圈彷彿一名皓首窮經的老秀才。

何心隱在蘇州府很少過問府衙的其他事務,一門心思就是編寫法典,修訂法典。

雖然看起來不管事,但手下官吏若是觸犯法典,何心隱執法的時候也是冷酷無情的。

時人都稱這兩位知府,申時行以黃老家治松江,何心隱以法家治蘇州。

蘇澤這位妻舅李贄,原本在浙江做知縣,因為政績不錯被提拔到徽州府做代理知府。

徽州府也是商業重鎮,徽州商人在整個大明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李贄這些年受到新學影響,思想也逐漸成熟,他在徽州擔任知府的任上,提出一系列新學的新說法。

比如李贄提倡“真我說”,認為“追求人慾”才是天理,特別反對三綱五常的倫理關係。

李贄連續寫了幾篇文章,《論新家庭》,《新生活》,《論婚姻》,全部都是批判婚姻家庭中的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倡導婦女解放,倡導小家庭模式。

同時李贄還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蓄奴,嚴厲打擊了徽州府內的各種人身依附關係,解放家丁,家奴和世代佃戶,對收養關係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阻止大家族透過養子的方式控制人身自由。

李贄也倡導商業,認為逐利是符合人性的行為,認為商人並不比讀書人低賤。

同時李贄在徽州府大規模的廢除官員和讀書人的特權,堅決執行蘇澤“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施政綱領。

所以李贄當政受到的非議和攻擊最多,徽州府的讀書人專門在《警世報》上刊登文章罵他。

而李贄這是狂儒性格,他也在《警世報》上和這些徽州讀書人對噴,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最後就是朱明宗室朱聰浸了,這位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在會議桌前戰戰兢兢的。

蘇澤讓他擔任鳳陽知府,算是千金買馬,讓明廷官員知道起義首功的待遇,對於朱聰浸的能力,蘇澤沒有太多的期望。

等到政務人員充足之後,自然會找個清貴的職位將他養起來。

除了這些知府之外,蘇澤還將王錫爵和許國安排到了會上。

兩人和申時行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故友相見的欣喜,日後這一科三鼎甲,都要在蘇澤麾下效力了。

申時行也是苦笑,科舉開考以來,狀元榜眼探花相繼造反,怕是日後也是史書上一段奇聞了。

眾人都坐好了之後,徐渭主持會議說道:

“大都督召集大家開會,就是商議東南政務改革的事情。”

蘇澤接過話說道:

“南直隸是東南之重,改革自然要從南直隸開始,眾位都是南直隸的知府一級的官員,請大家暢所欲言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讓蘇澤驚訝的是,第一個發言的竟然是朱聰浸這個鳳陽府知府。

朱聰浸首先說道:“大都督,屬下拜讀了您在京師寫的《與明廷書》,覺得茅塞頓開,這篇文章當真是切中要害。”

“其中元明革命的說法,將君權天授變為主權在民,實乃一言動搖了明廷的法統所在!”

蘇澤看向朱聰浸,沒想到第一個說出這樣話的,竟然是他這個朱明的前宗室。

蘇澤的元明革命之說,恰恰是他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不過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後半部對明廷的警告上。

朱聰浸又說道:“在山西的時候,以及在鳳陽擔任知府的時候,屬下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明廷兩百年,名臣良相也不少,為什麼還是日益傾頹呢?”

“權自唯上,署吏皆從上官,下官皆從上官,臣僚皆從君上,這才是明廷腐敗的病因啊。”

朱聰浸說道:“屬下想要說鳳陽府的一個小故事。”

他慢慢的說道:“鳳陽府的府衙有署吏加上辦事的衙役,足足有兩百人,午時要在衙門吃一頓飯,於是屬下就將這件事交給了戶科的一名書吏來做,並且定下了伙食標準,每人一個月是一兩銀子。”

“這筆銀子從俸祿中扣一半,剩餘的一半則由鳳陽知府衙門補貼。”

“這書吏平日裡辦事還算是牢靠,手腳也算是乾淨,可是剛剛實行了幾日,普通吏員和衙役卻怨聲載道,將事情鬧到了屬下面前。”

“原來這戶科的書吏,給知府衙門中的有品級官員,書辦等三級以上吏員(前文,吏員分六品),全部都安排的每月四兩銀子的標準,而普通吏員和衙役,則是一個人一個月半錢銀子。”

“因此屬下的餐食中每一餐都有肉,而普通衙役頓頓只有菜吃,還不如自己買菜燒了帶來吃。”

“這書吏並沒有貪墨這筆銀子,但是卻讓府衙的好政策變成了壞事,屬下撤去了他這份差事,卻沒有懲罰他,而是在思考到底是為什麼讓他做出這樣的事情?”

蘇澤聽完了朱聰浸的這個故事,立刻說道:

“權力只對權力的來源負責,這書吏的權力都來自於你們這些上官,自然不用照顧普通衙役的看法了。”

朱聰浸一愣,他連忙說道:“大都督真是一語中的!正是如此!”

朱聰浸又說道:“屬下在山西的時候,是朱明宗室,按照明廷的定例,每個月應該能領到祿米。”

“可我們這樣的窮酸宗室,就算是掛著宗室的名頭,到地方官員那邊領米,也經常會被推諉扯皮,缺斤少兩,甚至有時候直接被剋扣。”

“而那些近支親王,或者大宗的王爵,往往能侵佔大量官田民田,該有的祿米一點也不會缺少。”

“大都督這句話,真的是道盡了明廷問題的癥結所在。”

蘇澤問道:“那鳳陽府衙午餐的問題,朱知府是如何解決的呢?”

朱聰浸說道:“所以起來也簡單,鳳陽府城內酒樓也多,我就讓府衙各房的吏員和衙役們推出代表,然後讓鳳陽府城內的酒樓按照日餐的標準送菜,最後選出一家物美價廉的出來,如今府衙上下都對午餐很滿意。”

蘇澤驚訝的看向這個因為起義首功而成為知府的朱明宗室,他寬厚的臉就像是普通農夫,沒想到竟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

朱聰浸又說道:“後來讀了大都督的《與明廷書》,屬下更是覺得茅塞頓開,悟出了一番道理。”

“明廷的問題,在於君臣都認為君權天授,正是因為君權天授,所以才有一切唯君上的說法。”

“而明廷各級官員,想要升遷也只需要上級滿意,自然心中沒有百姓。”

“所有人只要伺候好上級就行,官場也就成了虎鬥場,成了豺狼窩,才有了明廷那麼多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才有了那麼多為虎作倀的胥吏衙役。”

“大都督說的,權力只為權力來源負責,權力來自於上,那就只需要唯上就行了。”

眾人全部都沉默了。

何心隱有些擔憂的看向蘇澤。

蘇澤直接鼓掌起來:“朱知府此言,真乃吾之知音也!”

蘇澤說道:“朱知府的做法,就是從君權天授改成主權在民,由府衙吃飯的人推舉出評價的人,由他們決定菜式和口味,這個方法妙!”

但是蘇澤說完,李贄突然說道:

“大都督,主權在民是沒錯,可是這民,又怎麼能用一個字概括之呢?”

“鳳陽府衙的官吏衙役們吃飯,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要用少的錢吃上好吃的飯菜。”

“但是在治政的時候,民可是多種多樣的。”

“富商是民,農夫是民,工坊僱工是民,他們的想法千差地別,所求也完全不一樣。”

“就算是僱工,屬下也見過各種各樣的。”

“比如徽州府的墨工,徽墨天下出名,墨工多是家族傳承或者師徒相承,有知名的制墨師傅,所製作的徽墨比黃金還貴。”

“但是近些日子,徽州府有工匠發明了新的制墨工藝,不需要和以前那樣取燈灰為原料,而是改進工藝直接用煤灰大量製作墨灰,再用便宜藥材批次製造,徽墨的價格也下來很多,雖不如傳統徽墨那麼字跡彌久,墨香清遠,但是也足夠便宜,讓很多百姓也用得起。”

“那些製作傳統徽墨的工匠們就聯合起來,到府衙狀告,要求那些用新法制墨的工坊產的墨,不能冠以徽墨的名頭。”

在場眾人先是一笑,緊接著也思考起來。

在蘇州府和松江府,也有過傳統織工要燒燬工坊織布機的事情發生過。

李贄說道:“主權在民,這民到底是哪個民?要如何平衡各個民的需求呢?”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陳燁穿越大乾,成為一方小縣令。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 “大人,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水龍頭要怎麼用?” “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 “要不,你來做朕的帝師吧……不願意?那,夫君也行。”陳燁:“啊?”
秋俞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甯浩本是在烏蘭戰場戰死的僱傭兵,卻意外穿越成大晉一字並肩王世子。 爺爺戰死訊息傳出後,各方勢力欲置他於死地。太子與貴妃徐慧琳設局陷害,卻被甯浩反將一軍。 在御書房,面對眾人指責,甯浩憑藉爺爺未死的訊息巧妙周旋,化解危機。 不僅如此,他還向晉帝請求將徐慧琳賜給自己。最終,甯浩成功帶著徐慧琳離開,準備回府面對前來的玉燕郡主,看他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大晉朝堂與後院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
非酋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