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飛行器的高速飛行實驗測試大獲成果。
一切都在計劃之內。
中途的穩定性測試沒有發生問題,只是表現出的動力方面仍有些不足,但也是預料之內的。
等測試全部結束以後,飛行器被重新運回了實驗基地,王浩和徐保功以及航空集團的人員一起乘車返回。
在回去的路上,他們也談起了飛行器的研發和測試等問題。
徐保功和王浩坐在一起,也問道,“你們這個飛行器可是要在明年十月展示的,壓力很大啊,現在下一步要做什麼?”
飛行器的方向有很多,包括動力系統,軟控制系統,平衡系統,也包括一些附帶的方向,比如說雷達電子系統,攜帶的武器裝置,等等。
雖然還沒有確定反重力飛行器的應用方向,但第一步肯定是朝著軍事方向發展的,就必然會考慮攜帶武器,也就是安裝掛彈架、增添武器軟控制,安裝必要的電子對抗系統,以及新增隱形能力等等。
王浩搖頭說道,“暫時還沒有考慮這些,現在完成了高速飛行測試,但效能上還有很大的缺失。”
“我們的主要方向還是放在動力系統上。”
“我們下一步還是要在動力上設計改進一些,並對於整體的設計重新進行審視。”
“動力方面來,主要問題還是出在電力推進器上。”
“要麼就是增加推進器的數量,要麼就是繼續改進,或者去考慮超導電機。”
王浩道,“首大的竇延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超導電機上的研發上已經有成果,只不過效能還不太穩定,我準備可以和他們溝通一下,看是否能完善改進。”
“如果有超導電機驅動,還能和我們的冷卻體系結合在一起,動力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了。”
“另外就是外形,我們也要考慮整個外形,否則靈活性就會受到限制……”
王浩在設計整體改進方面說了很多,最後道,“我們的主方向還是設計的改進和完善,等解決了動力系統的問題,就會重新規劃設計,再申請一臺樣機。”
“其他部分都可以後續再新增。”
徐保功和航空集團的領導,都聽著不斷的點頭,也期待起了第二臺樣機。
第二臺樣機肯定比第一臺先進、完善的多。
按照現在第一臺樣機的情況來看,第二臺樣機也許就會成為‘標準’,再新增其他部分的設計,相對就比較完善了。
在王浩說完以後,他們也開始討論起來,憧憬的反重力飛行器的應用,“我覺得可以航母上,充當艦載機。”
“當艦載機太浪費了,這個飛行器可以在幾十公里高空長時間航行,就能直接作為預警機。”
“如果完善了武器系統,做殲擊機也可以,只不過太昂貴了……”
“確實,成本是個大問題。”
“殲擊機還是要便宜一些的好,反重力飛行器效能再好,畢竟是太貴了,消耗不起……”
……
當一行人不斷熱烈討論的時候,一則短影片已經被放在影片app上,並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和討論,短時間點選量就達到幾十萬,並快速升過了百萬。
app影片推送上,第一眼看到的是有些昏暗的天空。
多雲的天氣,看不到藍天白雲,而是有些鬱郁沉沉,光谷禿禿的地面、遠處的小山,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公路,讓人的心裡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壓抑。
影片播放到三秒鐘的時候,天邊的遠處出現了一個小黑點。
小黑點快速的接近,從左側的空中劃過,而後鏡頭被放慢拉近,已經能隱約看到全貌了。
那是一臺……
飛碟!
從地面的角度來看,飛碟並沒有飛的多高,還能夠透過環境對比,預估出其中心圓盤,大概有近二十米的直徑,龐大的身軀看起來很有震撼力。
影片中還傳來拍攝者的驚呼,“看!飛碟!”
“什麼飛碟,想幹嘛?”
“幹個蛋,你看啊!我¥%……”
一大堆帶著驚訝和恐懼的怒罵後,就變成了兩個人的驚呼,“還真是飛碟!外星人啊!”
“絕壁是外星人,我艹了!”
“真是!”
“別喊了,別說話,別讓它注意到我們……”
“小聲點兒,快臥倒,這邊躲……”
“……”
後續聲音就聽不太清了,影片畫面也沒有再繼續拍攝飛碟。
這一則影片釋出出來以後,快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影片看不出任何p圖的痕跡,拍攝者表現出的驚慌也非常真實,再加上標註了明確的時間和地點,看起來就非常的可信。
好多網友都在影片下方評論,“外星人來攻擊地球了?”
“這是p的吧?”
“這個應該不是p的!”
“是真的?”
“看起來,應該是無人區吧?如果真有這麼大的飛碟,即便是無人區,也應該有其他人看到吧……”
最後一句話很很快被驗證了。
在網際網路的微薄平臺上,也有了相關的訊息,只不過釋出的不是完整的影片,而是幾張張拍攝的照片。
照片拍攝的並不是很清晰,但放大以後也能隱約看到飛碟的輪廓。
如果把照片和影片放在一起,就能確定他們發的是同一個飛碟。
這則微薄訊息也很快爆了。
很快。
“無人區發現外星人飛碟”的訊息,就快速登上了網路熱搜,甚至一時間衝到了榜首的位置,吸引了大量的討論聲。
好多媒體也參與了報道,甚至是一些官方媒體也引用了影片和圖片,做出了相關的報道。
媒體報道的權重相對就高很多了,也吸引了更多的討論,“我在短影片平臺看到的,還以為是假的!”
“竟然真的有外星人,他們是來攻擊地球的嗎?”
“看來人類滅亡近在眼前,最難受的是我竟然還是個單身,而且從來沒有過女盆友……”
“末日來了!”
“我䒑,真飛碟,真ufo!”
“……”
國內的輿論甚至引起了一些恐慌,而國外也很快有了相關報道,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於此同時。
種花家的高層自然也注意到了訊息,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讓官方進行闢謠?
這個事情也根本不是謠言,只不過飛碟不是外星人的飛船而已。
公開?
現在去公開訊息,怎麼都感覺太早了點,但網路上已經有訊息了,而且已經被很多人看到,再想捂住訊息也很困難了。
他們也開始商議起解決方案。
……
阿邁瑞肯,新墨西哥州。
第二次湮滅物理學研究組織會議即將召開,來自國際十幾個反重力實驗組的代表已經到達了洛斯阿拉莫斯。
之前他們都在討論組織成立以後,第一步研究計劃的分配問題。
如果說上了一次會議,他們還帶著對於合作研究的憧憬,而這一次則是則爭取利益而來。
技術利益、金錢利益。
他們參與研究組織,一起進行合作研究,要拿出大筆經費的,每個參與方都想少拿經費、多參與研究,但顯然是不可能的。
有些團隊以及身後的官方背景很可能會大出血。
等到了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媒體上忽然有了很多和飛碟有關的報道,他們也注意到了報道的新聞,知道是種花家西部無人區,發現了低空快速飛行的巨大飛碟。
這是杜撰的假訊息,還是真實發現?
很多人都在討論。
作為專業從事反重力研究的團隊,他們把曝光的鏡頭畫面拉近,很快就分析得到了結論。
“那不是外星人的飛碟,而是依靠橫向反重力技術,研製出的飛行器!”來自徳國的實驗團隊代表斷言道。
“我們也有橫向反重力技術,只不過強度還不夠高,但我們相信以此研製出的飛行器就是這個樣子。”
“你們來看,飛碟直徑不到二十米,差不多就是反重力裝置的大小,下面很明顯有幾個推進器,應該是電力推進器。”
“看這張圖,非常清晰,隱約可以看到艙室,帶透明罩,裡面可能是飛行員。”
“大家來看整體的設計,很明顯,上方的倉室脫離橫向反重力覆蓋區域,事情不可能這麼巧合。”
“而且,發現地點是種花國西部無人區,那裡很適合……”
徳國的實驗團隊代表說了很多,他非常確定飛碟就是人為研發的反重力飛行器,其他人也持有相同的意見。
雖然以往也有一些飛碟的照片,但其中絕大部分都能證明是虛構的,有些則是拍攝的很模湖,很有些誤導的嫌疑。
現在曝光出來的飛碟,實在太過真實了,最清晰的畫面,連上面的一些裝置輪廓都能看清楚。
如果不是研製出來的飛行器,難道還真的是外星人的飛碟?
再考慮到種花國擁有最先進的超導和反重力技術,他們已經把橫向反重力技術應用在磁懸浮列車製造上,再研發反重力飛行器似乎也是很正常的。
但問題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最需要考慮的就是,飛行器是以什麼為動力?
專業人員,就是專業人員。
他們在確定飛碟是種花家依靠橫向反重力技術所製造的飛行器,以後馬上就考慮起了技術問題。
如此規模的反重力飛行器,即便使用橫向反重力技術,重量也能夠達到幾噸,一些民用飛機、直升機也能達到這個重量。
現在飛行器上能看到的推進器,正常來講應該是電力推進器,那麼這些推進器是怎麼執行的呢?
好多人立刻想到了電池。
電池?
開什麼國際玩笑!
有些無人機的重量也能夠達到幾噸,但他們的動力來源是噴氣式發動機,也根本不可能採用電力推進器,因為電力推進器是需要電力的。
如此的大的電力,從何而來?
當然歸根究底的問題是,反重力技術本身就需要巨大的電力供給,那麼電力是從何而來呢?
“難道他們把電池技術嵌入到了反重力體系中?中間的大圓盤內部都是電池?”
“但是,電池是會發熱的!”
“電池供給電力,再發熱……要支援反重力技術,有多複雜?可能嗎?”
“這麼複雜的體系,即便是能構建出來,電池的輸出功率也不夠啊!”
“……”
好多人都在不斷的討論著,也都覺得用電池是不靠譜的。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佛羅里達大學的林文基也參與了討論,他思考著說道,“如果電池功率夠呢?”
“什麼意思?”
其他人頓時都看了過來。
林文基道,“也許是效能超規格的電池,比如,超導電池?”
一句話點醒了所有人。
從這個飛行器的外觀來分析,以常規瞭解的技術方向考慮,也只有‘超導電池’為動力才能說的通!
所以……
種花家不僅僅研製出了反重力飛行器,還已經掌握了超導電池技術?
這也太恐怖了吧!
……
湮滅物理學研究組織,召開了第二次會議。
但參與會議的人都沒什麼心情,不管是官員也好,學者也罷,他們都在想著反重力飛行器、超導電池的問題,對於要進行的會議,甚至要進行的研究,都感覺沒什麼意思了。
種花家都已經開始造反重力飛行器,都已經掌握超導電池技術了,他們還一起籌集資金,研究什麼強湮滅力?
好吧。
兩者似乎沒什麼關係。
但即便是在強湮滅力的方向上,也是公認種花家的進度最高,究其原因,還是他們掌握著最高的反重力技術。
即便菲利普的團隊有無新的發現,但王浩的團隊發現不了嗎?
那根本不可能!
王浩的團隊肯定已經發現了,只不過是沒有公開出來而已。
那麼王浩為什麼不號召建立組織,籌集資金一起研究呢?
有些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等會議正式開始以後,就牽扯到了籌集資金的問題,代表官員也開始不斷的商談,他們都想拿更少的錢,分享到更高的技術,參與更多的研究……
但是,顯然是不可能的。
好多人想到了媒體曝光的飛碟,想到了種花家掌握的技術,頓時不由得思考起來--為什麼號召成立組織、一起共同研究的不是種花家呢?
種花家一向都是很大方的。
每一次都是誠心邀請他們加入,而不是為了賺錢或者其他什麼目的,是不是可以這樣,離開這裡去種花家問問,是不是可以拿出同等的條件,讓大家一起參與研究呢?
王浩,比菲利普靠譜多了!
種花家,也比阿邁瑞肯靠譜多了,因為種花家掌握著最高的技術。
現在是他們一起共同出資研究強湮滅力,可湮滅物理學的研究卻沒有王浩的參與,真的能有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