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十章 發難

朱允熥的生活變化不太大,這幾天基本都是每天去靈前守靈,好似和以往的變化不大。

但是有些人也敏銳的察覺到了些許變化,包括朱允熥現在在靈前守靈的時間更長了,不像以前幾乎是露個面就被東宮的人給帶回去。

也包括朱允炆、朱允熥兄弟兩個現在連表面文章都不做了,看似沒有完全撕破臉,但是基本看不到他們有任何的交流。

這一切也都難免讓人多想,再聯想到一些風言風語,不少人感覺到風雨欲來,氣氛有點波雲詭譎的意味了。

朱允熥不在乎這些事,他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既然已經開始奪嫡了,很多事情就要擺在明面。他和朱允炆之間,只能有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根本沒有任何退路,朱允熥比起別人更加清楚這一點。

沒贏的話,他就只能看到朱允炆被冊立為皇太孫,只能看到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在眼前發生。到時候他將作為親歷者,被關進鳳陽高牆,死的不明不白。

這已經是最差的結果了,所以就算現在和朱允炆鬧掰,也沒什麼好在乎的,因為朱允熥沒有其他的選擇。

雖然朱允熥鬧了一番,讓老朱多了一些考慮。只是他現在沒有定下決心,他只是對朱允熥多了一些關注,想要看看這個小透明孫子會不會帶給他更多的驚喜。

本來幾乎是可以確定要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但是現在要再看看了。

現在的老朱不要說在立太孫的事情上已經有些猶豫了,就算是過兩個月太子朱標出殯,打幡、摔盆的孝子人選,老朱都開始動搖起來了。

令洪武皇帝開始煩惱的事情變多了,除了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繁瑣的政務,大明王朝的接班人人選,他現在也要更多的深思熟慮。

文武百官如今也看出來了些許勢頭,在太子薨之後,有些文武試探過讓皇帝順位立秦王朱樉為太子,這看似也是正確的做法。

至於皇帝覺得燕王朱棣像他、想要立為儲君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就算沒了太子,還有秦王、晉王,根本輪不上皇四子燕王。

不過這樣的試探只是在試探後就被直接拒絕,沒有了太子,朝廷會有太孫。

皇帝對太子的偏愛一覽無遺,即使太子生前沒能登基,死後必然也會被追封為帝。

皇次孫朱允炆,如今越來越被一些人關注,尤其是在文官集團的眼裡,這是最好的人選。這是不少人眼裡最好不過的儲君人選,自幼接受傳統的儒家文化薰陶,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對於儒家的很多理念非常認同。

甚至這也是不少文官眼裡比先太子朱標更好的儲君,因為他們知道先太子朱標只是表面看似是儒家的仁君,他只是表面的寬厚、溫文爾雅。

詹徽也要開始發力了,他此刻已經有了一些緊迫感,他比一些人知道的事情多了一些。

作為吏部尚書,詹徽在朝堂上地位鞏固。他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親詹同曾經在元朝時為郴州學正,也曾經是陳友諒的翰林學士。投降老朱後,詹同一路升官至吏部尚書。

父子二人皆為吏部尚書,這也算是難得的佳話了。

朝著黃子澄微微點頭,得到了回應的詹徽心裡更加踏實了。

黃湜、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學識淵博,和皇次孫殿下又有半師之誼。言語中極力稱讚皇次孫,他顯然不會希望朱允熥這個皇三孫被立為太孫。

上朝後一切事務在有序的展開奏對,朝堂的秩序井然有序。因為早朝也有規矩,先見外國使臣、離京赴京官員,再彙報邊關軍事,再是日常政事。

忽然間黃子澄出班跪下,說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老朱按照常規路數說道,“准奏。”

黃子澄立刻奏對,“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皇三孫殿下在先太子薨後,面無悲色、守靈之時多有懈怠。皇次孫殿下形容枯槁,皇三孫殿下則面色紅潤。”

在黃子澄帶頭後,立刻有人奏報,“啟奏陛下,此前臣守靈,曾看到皇三孫殿下與皇四孫殿下在靈前偷吃點心!”

老朱瞬間面沉如水,可能是想到了朱允炆在太子朱標病重後日夜守護,甚至一度瘦到脫形。再想想前幾天揍的朱允熥,捱了打之後還活蹦亂跳。

這麼一對比,朱允炆確實更加孝順!

文官這邊的忽然發難讓不少武勳猝不及防,對於儲君的人選,他們本來根本不打算參與。

以前有太子朱標在,大半的武勳都是在東宮有著加官,皇帝和太子共用一套班子,這也是此前歷史上幾乎沒有的事。

太子沒了之後,一些武勳的心思也在動搖。因為不少的武勳和藩王有一些關係,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可謂不深。

潁國公傅友德的女兒是晉王世子的世子妃,永平侯謝成之女是晉王妃並且生下晉王世子朱濟熺。燕王朱棣的王妃是先中山王長女,宋國公馮勝的小女兒是周王妃。就算是藍玉,他的女兒也是蜀王妃。

和功臣聯姻,這也是歷史上的常有套路,老朱自然也不能免俗。可是現在再看看,也會讓一些事情複雜起來。

淮西勳貴是不能忽視的政治力量,他們如今在朝堂的勢力也無比強大。

歷史上的老朱殺功臣之名很大,可是此前的胡惟庸案也沒殺幾個人。更多的還是在朱標死後,才開始大肆清理一些武勳。

皇三孫朱允熥,這個小透明的名聲是不少武勳也知道的。作為先開平王常遇春的小外孫,那可是皇太子的正經嫡子。可是多年紈絝名聲響亮,再加上常茂此前犯事,以至於很多人都忽視了他。

只是相比起出身文官背景的皇次孫朱允炆,出身武勳背景的皇三孫朱允熥,好像更加符合武勳的利益。

老朱面沉似水,看著黃子澄問道,“哦?你是如何知道宮中之事?”

從龍之功、讀書人的情懷以及政治抱負使得黃子澄頂住了壓力,“蒙陛下恩厚,臣累官太常寺卿,自當盡忠。”

太常寺卿,原名奉常,起源於漢景帝時期。這是五寺之一,是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關。

老朱對此就有些不置可否,黃子澄的說法也沒太大問題。可是如果較真,多少也有點越權了。

接班人的鬥爭忽然間就開始激烈起來了,老朱也不敢肯定黃子澄忽然發難到底有沒有朱允炆的授意,可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多拖。

很早之前老朱就定下了決心,大明王朝的皇位傳承就該是嫡長子繼承製,他不希望看到父子相疑、手足相殘的慘劇。

狠了狠心,老朱直接做出決斷,“召皇三孫!”

老朱的決定讓很多人猝不及防,按照常規的套路,應該是文武百官爭論。可是現在忽然間變成了直接召見朱允熥這個當事人,皇帝不按套路出牌了!

老朱微微閉起眼睛,他希望此前帶給他一些驚喜的孫子能夠繼續帶來一些驚喜。

而如果允熥讓他失望也沒關係,老朱自認為掌控朝堂,他有能力在局勢進一步惡化前加以控制。

不少人也開始期待起來了,因為此前按照規矩,朝臣是不能接觸皇子皇孫的。朱允熥這個皇三孫雖然名氣不小,可是幾乎從未出現在朝堂上。

就算是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出席了,也不會和朝臣有什麼接觸。

這個皇孫到底是什麼成色,現在也可以仔細的觀察一番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嫡子兇猛
嫡子兇猛
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開局就在嫂子床上醒來。 還以為好吃不過嫂子,結果直接衝進來一群壯漢,要殺他祭天,唐逸才知道被坑了,這是嫂子和惡毒繼母的圈套,想要置他於死地。 堂堂現代兵王豈能束手就擒?當場霸氣反擊! 將嫂子按在地上摩擦,將繼母啪啪打臉,更是將文武百官整得生活不成自理……成了整個大炎的活閻王! 嫂子:“他太強了,已老實,求放過。” 繼母:“啊啊啊……他一個廢物,為什麼殺不死,怎麼殺都殺不死?”
夢入山河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歷史學家李齊,穿越了大秦丞相李斯的憨傻私生子,發配邊疆。機緣巧合拳打扶蘇,怒懟蒙恬。 沒想到因禍得福,受到蒙恬賞識,從此開啟逆天之路。徵匈奴,封狼居胥。 壓六國舊族,開啟大秦盛世
神思月
從李元芳開始
從李元芳開始
穿越李元芳,改變家世,成為李靖嫡孫,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生活美滋滋。 但浪著浪著,怎麼成神探了,有個胖胖的大理寺丞,還特別喜歡徵詢我的意見……狄仁傑: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上爺爺的名義,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他!狄仁傑:元芳真乃神人也!
興霸天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好訊息:我這次投胎很有技術含量,投在了皇帝身上! 壞訊息:這個皇帝,是漢獻帝劉協!而且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 好訊息:劉協還有些許力量,甚至還發了衣帶詔,準備清君側,逃出許昌了! 壞訊息:衣帶詔還有一個月就爆發了!到時候劉協就徹底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 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為了改變命運。 穿越而來的劉協,選擇了假死脫身。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出許昌,隱身份,奪兵馬,招名將,聚漢室大臣!
愛吃蔥油餅
大秦鎮王侯
大秦鎮王侯
秦長安穿越大秦始皇三十五年,離始皇駕崩不到兩年,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好好活著,勸秦大爺提前積蓄力量,等到大廈將傾的時候,勤王救駕撥亂反正。 萬事俱備後走進王宮,看見皇位上的秦大爺時,秦長安整個人都傻了。 後知後覺的秦長安知道自己被騙了,高呼都演我是吧?攤牌了,不裝了,我要當鎮國侯!
姜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