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高月小說最新章節

第七百三十七章 南鄭新家

梁州刺史叫做崔暢,是前京兆尹崔光遠的族弟,天寶七年進士出身,在梁州已經出任刺史三年,剛剛送走了前來梁州避難的天子和百官,沒想到又迎來了岐王李鄴和他的軍隊。

崔暢已經得到朝廷的通知,岐王軍隊將借梁州、鳳州和興州三年,作為攻打隴右的後勤重地。

雖然條約中不涉及官員任免權和賦稅,只有駐兵權,但崔暢卻心知肚明,事情哪有那麼簡單,若惹惱了岐王,一個軍紀問題就會讓他苦不堪言。

崔暢之前已經和劉晏詳細談過,劉晏明著告訴他,節度使府雖然設在秦州,但節度府所有的文官都會暫時留在梁州,崔暢立刻明白了劉晏的意思,節度府實際上就設在梁州。

而且在梁州的官員、家眷和軍隊加起來至少有七八萬人之多,這讓崔暢的壓力很大。

岐王到來,崔暢親自率領州縣官員前往碼頭迎接,劉晏笑著給李鄴介紹崔暢,“殿下,這位就是梁州刺史崔使君,是崔光遠的族弟!”

崔暢連忙躬身行禮,“下官崔暢參見岐王殿下!”

李鄴微微笑道:“以後就要麻煩崔使君了,有什麼難處儘管告訴我,我們一起解決!”

“多謝殿下!”

李鄴沒有太多的寒暄,作為岐王,他需要保持一種高姿態,此時他的家人們上了馬車,李鄴隨即也登上馬車,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向城內駛去,把和崔暢等地方官員打交道的事情交給李泌等人。

南鄭縣位於漢水北岸、褒水東岸,正好是兩條河匯合處,有人口十餘萬,之前曾擁擠到三十餘萬,都是關中和長安逃難來的百姓,現在難民基本上都回去了,南鄭縣又恢復原來的人口。

南鄭縣是一座大縣,城牆周長四十里,城外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城西的麥田幾乎都是軍田,城東的麥田都是民田,漢水兩岸,矗立著巨大的灌溉風車,取水入田。

另外在縣城東南方向十五里外,還有一座風景秀麗的莊園,那是李林甫的莊園,現在歸東府家族所有,也就是李岱這邊的家族,有個管事負責經營莊園。

南鄭縣的氣候溫暖溼潤,山水極有靈性,滋養著漢水兩岸的百姓,天子的臨時行宮叫做南鄭宮,是一座佔地三十畝的官宅,目前已經掛牌為岐王府。

南鄭宮看起來和普通官宅沒有區別,分為三進,然後還有幕僚院和親兵院,前院是功能房和下人居住的地方,中庭大堂、會客堂、餐堂、起居房等等。

“鄴兒!”

裴三娘在東院喊他了,李鄴對獨孤新月和楊玉環笑道:“你們先去後宅看看,我馬上就來!”

十幾名侍女、乳孃和木大娘跟著兩位夫人去了後院,李鄴走了過去,正好遇到欣喜萬分的裴三娘。

“娘,你怎麼這樣高興?莫非撿到寶了?”李鄴開玩笑道。

“是撿到寶了,你過快來看看。”

裴三娘最關心的是給李騰空她們找住處,她當然是關心清羽,這可是她看中的兒媳,相處一段時間,發現她非常善良孝順,簡直就是上天安排給她的兒媳婦。

李鄴來到東院,也嚇了一跳,東院居然是一座道觀,應該是新建的道觀,佔地約四到五畝。

“好像有牌子!”

李鄴走到正面看一座主堂的上方,確實掛了一塊大牌子,是天子李亨手書的‘三清殿’。

“大唐所有皇宮都有道觀!”

獨孤新月走過來笑道:“路上我就在想,南鄭宮應該也有一座道觀,這其實是皇宮內供奉李氏先祖牌位的地方,但又覺得可能比較倉促,來不及修建,沒想到真有道觀。”

說到供奉先祖牌位,李鄴這才理解為什麼會有道觀,李氏皇族可是把老子李耳奉為祖先。

李鄴又看了看前面的香灰銅鼎,裡面很乾淨,笑道:“修好後還沒有使用呢!”

裴三娘連忙道:“阿鄴,西院給女護衛居住吧!”

李鄴點點頭,“可以,公孫大娘和她的徒弟們也可以住在西院。”

“那我去把伱大姑找來。”

“娘知道她們在哪裡嗎?”

裴三娘點點頭,“我知道,她們去了六安觀,南鄭縣我很熟,六安觀太小了,她們根本住不下。”

裴三娘坐上馬車匆匆去了。

李鄴這才跟隨妻子來到後宅,頓時把李鄴嚇了一跳,後宅是以一座五畝大的湖為中心,環湖修建了十二座小院,每座小院佔地約一畝,中間是主院,佔地三畝,由一座兩層樓和一座閣樓組成。

每座小院都修建得很精美,各具風格,所有的小院都用一條帶屋簷的長廊連線起來。

這完全就是量體裁衣,為天子李亨和他的嬪妃們打造的,每個嬪妃住一座小院,李亨住在主院,但這麼多院子對李鄴有點太多餘了。

獨孤新月笑道,“咱們東西很多,住不了人就放東西吧!其實女護衛們也可以住進來。”

李鄴府上有十二名女護衛,分三班晝夜保護李鄴的家人,原本讓她們住西院,但住在內宅也可以。

李鄴點點頭,“先暫時住一住吧!等我拿下張掖,咱們就搬到張掖去,在那邊造一座真正的王府。”

內宅的事情自然有獨孤新月安排,李鄴又去了後軍元帥府,這裡便是原來的臨時朝廷,數百名官員擠在一座佔地二十畝的官衙內辦公,現在改為後軍元帥府,主管後勤。

說是後勤的官衙,實際上就是河西隴右節度府,只不過還得在秦州再設一座節度府,朝廷方面也能交代。

前期過來的劉晏已經將官衙都安排妥當,李鄴的官房也有了,在官衙最裡面,是一座佔地一畝的小院,有個小院子,左右參軍房,正官房、參謀室等等。

李鄴有兩名記室參軍,一個是季廣琛的長子季壽春,另一個是堂兄李洵推薦給他的,南鄭縣主簿溫景年,唐朝名臣溫大雅的玄孫,和李洵明經同科,和李洵關係極好。

兩名記室參軍,季壽春負責軍,溫景年負責政,他們的職責是整理文書,甄別輕重緩急,把最重要、最急切的及時呈交給李鄴。

另外還要負責替李鄴草擬各種文書。

兩名記室參軍都是二十餘歲,季壽春今年二十五歲,溫景年二十七歲,兩人都精明能幹,文采出眾,人品也很好。

官房內,李鄴接見了第一個手下,那就是李白,李白是跟隨張平回到襄陽,正好遇到了大遷徙,李白當然才華橫溢,只是因為他性格驕傲,所以屢屢得罪人,二十幾年來混得很不如意,現在已經五十歲了,依舊一事無成。

“卑職參見殿下!”

李鄴笑眯眯請李白坐下,對他道:“本來我是想請先生辦報,但現在條件還不具備,不如先生先替我辦學吧!”

“殿下是讓我當教授嗎?”

“不!不!是出任學官,在梁州建立一所學府,讓散居各地的河西隴右計程車子們有一個安心讀書的地方,再從中替我選拔人才。”

李白沉吟一下問道:“請恕卑職冒昧,卑職這個學官類似於太學學正嗎?”

太學學正只是八品小官,如果岐王最後給自己只有八品官,那李白真的就無法接受了。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