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筆趣閣

第七百二十章 為建鐵路分田,還準備征討莫臥兒

朱翊鈞對此自然是不聽。

於是,鐵路建設的事也就在繼續進行起來,依舊不斷有民夫往預建鐵路的地方聚集。

恰好在這時,戚昌國和趙士禎等又研製出了蒸汽機車,且成功試驗了蒸汽機車在鐵軌上執行的情況。

這就給了朱翊鈞更大的動力在全國大力發展鐵路運輸。

無論如何,鐵路運輸一旦出現對中央統治地方都是更有利的。

只是習慣了縣以下自治的鄉紳地主們實在是擔心鐵路運輸代替漕運後,讓他們更加難以透過控制基層人口與資源來對抗朝廷,也讓他們更加難以逃脫朝廷的掌控。

所以,反對聲依舊在不斷的出現。

不過,反對者也不敢直接對抗朝廷,只是在尋找其他的辦法來阻止這事。

“朝廷不在乎我們的意見,我們只能想別的辦法!”

這天。

孫履升就在一四周無人的假山涼亭上,對自己摯友兼同鄉陳遇文,說起阻止朝廷建設兩京鐵路的建設來。

陳遇文聽後就問道:“能有什麼辦法,讓陛下節約帑銀的理由是根本不行的,至於什麼龍脈王氣也沒用,陛下壓根就不信!”

“陛下不信,但愚民們不可能不信!”

“不然的話,那些白蓮教的人,也不會隨便用幾個簡單的戲法,就能讓那些愚民因為自己的貪慾與無知而被騙的團團轉,甚至傾家蕩產!”

“所以,得讓那些即將因建鐵路與改河道而被佔去土地而不能種的百姓們相信,建造鐵路,改河道,會讓他們不但不能種地,還會因為自己不抗爭,而惹怒祖宗神靈,進而禍及子孫!”

孫履升這時語氣森嚴地說道。

陳遇文聽後,忙點了點頭,且大感興趣地對孫履升問道:“具體該怎麼做呢?”

“寫信給我們在鐵路經過地方做官的人,讓他們想辦法找幾個因宣傳白蓮教而入獄的妖人來做這事。”

孫履升這時低聲說道。

陳遇文頷首:“這倒是個好辦法!”

而孫履升這麼說後不久,許多鐵路沿線經過的地方,真的就出現了許多白蓮教的人,四處蠱惑種地的百姓。

自耕農百姓們多數本就安土重遷,害怕動盪,不喜歡變動。

如今再加上許多邪教教徒一蠱惑,也就更加不安。

有的甚至開始聚集起來襲擊鐵路施工人員。

但好在朝廷這邊早就預料在先,為此專門設立了鐵道兵,所以各段鐵路附近都設有重兵。

基本上誰敢襲擊鐵路,乃至偷搶鐵軌,都會遭到軍事鎮壓。

百姓們雖然容易被蠱惑,但不是真的傻,在嚐到鐵拳的威力後,也會立即變得老實起來。

而如此一來,鐵路建設倒也沒被耽擱。

同時,錦衣衛這邊也在大力抓捕蠱惑百姓的邪教教徒,基本上逮到且審問清楚後就直接處決。

這也使得百姓們沒有在白蓮教等邪教教徒的蠱惑下,因反對鐵路建設而沒出現大的動亂。

除此之外。

朝廷也不只是動用軍隊和特務力量來保障鐵路建設的工程順利進行,也在經濟上對因建造鐵路而損失利益的百姓與鄉紳進行銀元補償。

不過,這些方式雖然極大消弭了反對的聲音,但也還是有不少不和諧的聲音出現。

對於許多隻習慣農業生活的傳統民眾而言,他們對土地的執念太深!

讓他們失去土地,似乎比奪走他們的生命還難。

還有一些民眾似乎是仗著朝廷現在推行新禮,而開始把他們當人看了,連佔用土地都要給賠償,也就使得他們反而流氓無賴起來,故意坐地起價,今天談好的補償價格,結果第二天就要重新商議,不同意還要圍攻縣衙。

朱翊鈞也透過各種明奏密奏知道了不少發生在基層的對抗事件,而因此不由得對一干隨扈公卿說道:“不如直接賠償土地!”

“賠償土地倒也是個辦法。”

“當今天下,沒誰能抵得住對土地的渴望。”

“但只有新開闢的教化區土地可以賠,那就意味著要遷這些百姓出海,只怕這些百姓們不願意。”

王錫爵這時奏道。

朱翊鈞聽後就來到一幅地圖前面道:“那就加倍賠償土地!國內被佔一畝,就賠海外教化區田五畝乃至十畝,且免一年田稅,他們若還不願意,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陛下聖明,這是個辦法。”

“不過,照這個賠償方式,現有的教化區田恐很快就被分掉,要想將來保障軍功分田的制度持續進行,得開闢新的教化區。”

沈鯉這時說道。

沈一貫也跟著點頭道:“陛下,臣附議,教化區誅戮夷酋後獲得的田,還得考慮到將來給海外就藩的藩王們作為藩田使用,畢竟將來不可能海外就藩的藩王,還要兼領俸祿,想必到時候只能讓其食祿田。”

李成梁也在這時說道:“如此說來,陛下,臣認為,是得開闢更多教化區才行。”

“當然要開闢更多教化區!”

“既然不能讓本國國民因為改革受委屈,那就只能讓外夷受委屈,苦一苦他們!”

朱翊鈞這時說道。

王錫爵跟著說道:“陛下說的是,外夷不恤民眾、不從王化,已是有罪,自當奉土償罪!”

“現在日本這邊,德川氏已經請求與國朝談判,而無論談判順利與否,接下來整個日本的土地都得歸於朝廷,可以分日本的土地。”

“除此之外,西南土司在這麼多年的改土歸流後,已經所剩無幾,大量苗、壯、瑤、土、彝等西南土人也變成了朝廷的營兵,如今基本上都留駐西南,徒耗糧草,倒是可以讓他們翻越十萬大山,統一安南以及徹底佔據緬甸,且讓水師予以配合,這樣一來,就能有更多的土地分。”

李成梁這時說道。

王錫爵道:“但是這樣一來,又會產生很多有功將士,將士們也得分田才是,尤其是打緬甸和安南,那些地方處處皆山處處都是寨,是要靠人命去拼的,很容易立功,也需要表彰立功者。”

朱翊鈞這時則看向了後世印度現在被標註著莫臥兒國的地方,突然喊道:“劉綎!”

劉綎這時站了出來:“臣在!”

“你熟稔西南山區,可也知道烏斯藏的山區,尤其是他南邊通向莫臥兒的這片大山,以及是否知曉去莫臥兒的路?”

朱翊鈞這時問起劉綎來。

劉綎這時回道:“回陛下,臣知道,臣曾派夜不收去過,雖說烏斯藏山越高越容易窒息,尤其是陛下所說的南邊那片大山,基本上都是常年大雪覆蓋,極難通行,但也不是不能通行;另外,去印度倒也可以透過翻越雲南的大山(橫斷山)去緬甸,然後再去印度,這些皆是茶馬商人走過的路。”

“還有一條路,就是從西域繞路過去,這條路是最好走的,當年玄奘就是走的這條路,但現在不是唐朝,國朝未控有西域,也未在西域駐兵,如今的安西都護府也只是剛收復哈密衛,故國朝進兵是不適合走則條路的。”

“而以臣之見,還是走緬甸這條路為最好,蓋因去緬甸雖也山多,但到底不比烏斯藏南邊大山難攀。”

朱翊鈞聽後點了點頭:“朕讓你選一營能耐高寒的西南兵,走緬甸去征討莫臥兒,卿可能做到?”

“臣定竭盡全力,以不辱聖命!”

劉綎這時作揖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雖說那裡山高路險,但只要越過去後,就是大量可耕的平原良田,且朕已透過錦衣衛哨探得知,那裡的土人基本上沒什麼抵抗力,故卿一旦過去後,就能為朝廷帶來大量良田。”

朱翊鈞說到這裡就道:“當然,朕也不會只派你這一支陸地兵去,還會讓水師也去遠征這裡,與伱配合!”

“朕貴軍戶,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讓他們願意為國家為民族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

“陛下聖明!”

這時,眾公卿皆稱讚了一句。

朱翊鈞則笑了笑,然後就道:“傳旨,授南昌侯劉綎徵西將軍,提督雲南、貴州、四川、烏思藏、陝西五省軍務。”

“臣遵旨!”

劉綎這時立即回了一句。

朱翊鈞不可能忽視莫臥兒帝國所佔據的印度次大陸。

畢竟印度次大陸可是有著廣袤良田的。

要知道,在後世這裡養了十多億人,可見農田之多。

而朱翊鈞在籌備著征討莫臥兒之後沒多久,他就在東昌府一帶遇到了大量攔路的百姓。

“求皇上停徵我們田地用來建鐵路、改河道!”

“皇上!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種地,都習慣了,把我們土地拿走,我們沒法活呀!”

“是啊,皇上,我們不要銀元,只要土地啊!”

一時間,這些百姓跪在地上紛紛磕頭哭喊著。

朱翊鈞聽後冷冷一笑,對張敬修說道:

“果然如你們錦衣衛所奏,他們會組織百姓來阻止此事,既如此,讓王卿代表朕去宣賠償土地的旨,也讓潛伏在他們中間的東廠記得引導百姓。”

“是!”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無雙質子
無雙質子
李天清魂穿異界,成為大周王朝的十皇子。 皇城深處起風雲,京城中無依無靠? 天下之大,何必侷限於大周! 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我自謀劃天下事! 自請為質子,遠赴他鄉;生而如燕,自當翱翔天際 略施小計,破敵國、收失地, 大周質子入北燕,從此命運不由天。 我定要讓這北燕,成為我李天清的福地!
彼岸菠蘿
俯仰人間二十春
俯仰人間二十春
強強/男主重生/正劇/早7點日更 * 太后病故後,少帝親政。為報昔日之仇,少帝將女官蘇鬱儀賜婚給中大夫張濯,那個沉默多病、將不久於世的儒臣。 婚後二人同處一個屋簷下,數月相安無事。 “太平六年隆冬,大雪壓城。我像往常一樣出門,只是這一次,我將獨自赴一場必死的局。” “我出門時雪下得正盛,隔著茫茫雪野,張濯獨自在府門外送我。” “他撐傘的手已經凍得青白,眉弓上落滿了雪,眼睛卻一如既往的安靜溫潤。”
步月歸
將軍擄嬌
將軍擄嬌
【矯健黑皮將軍×白白軟軟嬌女】 佟右妤墜馬失憶了,老父親迅速把她送去外祖家教養,以期改掉那蠻橫欺霸的野性。 三年後效果顯著,小姑娘笑意沁甜,跟以前的瘋丫頭判若兩人。 恰逢殷家軍凱旋歸京,馬背上的黑麵將軍氣宇軒昂,風頭無兩。 聽說他們是兒時玩伴,佟右妤笑著送上恭賀,然後她被一把抵在門上。 身姿挺拔的殷子戩面容冷酷,半點不如外人誇讚的那般:“誰告訴你我們是玩伴?” 殷子戩堅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必十
小禾喵
明神女記
明神女記
楊小卿是一名現代普通女白領,混不下去後醉酒墮崖穿越到明朝大漠戰場。 從天而降身顯異能被奉做神女,遇到燕王朱棣談起甜甜戀愛……通曉歷史助力燕王殿下奪取皇位! 燕王、寧王、建文帝……統統傾心於我,看我這個來自人工智慧時代大女主如何玩轉歷史! 帶來架空在真實歷史上的一段段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
永樂元櫻
大唐里正
大唐里正
穿越正唐,一抬頭,一村三百多口嗷嗷待哺。這裡正,做得做不得,都已經箭在弦上。 手裡握著一副稀碎的牌,面對天災人禍,如何打得漂亮?西北風冷,塞外孤弦,這是大唐三百年的國運……書友群號:1009248504。
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