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在哪看

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業萌芽

萬曆十三年夏,一場急雨讓江南成了水墨色。

陸樹德卻無心賞這煙雨江南,只陰沉著臉。

但江南各大市鎮的僱工農夫們卻是因這雨下得急,倒更加閒散起來,三三兩兩的去了酒肆野店快活去了。

只新開的村莊社學還有朗朗讀書聲,出現在朦朧的煙雨裡,惹得人不禁駐足。

陸樹德也是在聞得讀書聲後才眉目舒展開來,他雖然見不得百姓懶散,卻是願意看見孩童勤學好讀的。

不過,少了牧童吹笛聲,對於陸樹德未嘗不又是一件不如意的事。

是的。

陸樹德尋了許久,亦未見何處草舍茅屋下有牧童躲雨吹笛。

這讓陸樹德有種江南孩童皆已入學讀書的感覺。

“回公的話,眼下讀書的孩童是比以前多了,為財主大戶放牛的孩童的確少了!”

“因而,我們這裡幾個相公乃至孝廉老爺都開始辦起了私塾,倒也不是隻為了培養族中子弟,而是賺錢!”

“誰現在願意花錢送自己孩子讀書的鄉民是一年比一年多呢,尤其是今年,清軍勾軍之事一鬧,再犟的人也寧肯自己多辛苦一些,也要花錢送孩子讀書以求功名了!”

“而因此反讓學生現在還有些發愁的是,這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這些老貢生只怕就更難中舉了。但又不能不準人讀書,何況,我們現在還靠著教人子弟為稻粱謀。”

陸樹德在高郵的一處驛站歇息時,特地詢問了一名當地的老貢生冒起德,冒起德也就向陸樹德說了當地的現象。

陸樹德聽後點了點頭:“這麼說,庶民的確因新政富足了不少,也難怪會有官吏要急著借清軍勾軍之事掠民,只是如今雖不準清軍勾軍,卻也不準違制役使軍士,使士紳受苦,實在是太過,難免有因噎廢食之嫌。”

“公說的是!”

“但即便朝廷不這樣做,軍士也沒以前那麼好役使了!”

冒起德嘆氣道。

陸樹德聽後便問:“這是怎麼說?”

“因為自剛峰先生總督南直時發動百姓設立農社和工社後,如今庶民立社之風大起!”

“軍士中也有所謂兵勇互助社的,連驛站附近的驛夫也有共助社,如果官府不給錢,想直接役使,他們也會鬧事,總之悍民越來越多,乃至裹挾與欺凌士紳,讀書人也越來越不受尊重了。”

冒起德回道。

如冒起德所言,自萬曆元年到現在,大明改革已有十多年,且已深化到改動禮法,明確用對外擴張奪外利的國策來惠民富國,故即便權貴官僚在分配製度上依舊拿走了增加的蛋糕裡的大部分,但也還是難免的透過各種直接間接的方式讓百姓也跟著增加了收入。

而人有錢後,尤其是在沒有生存壓力後,就會主動追求生活上的質量,也追求人格上的被尊重和自由,乃至是更多的權勢。

百姓也一樣,所以到現在的大明,個人主義已經開始出現。

大量庶民因身上有銅錢作響,自會更關注自己,更注重享樂,更願意消費,買各種好貨來滿足自己,也更願意讀書去關注社會,去提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官吏也不完全再有畏懼之意。

除此之外,讀書之風也的確開始更加盛行,人更願意在對自己和自己子女身上花更多錢。

大明的百姓們也一樣,尤其是江南一帶,大量庶民子弟讀書,不但男子讀,乃至女子也開始讀。

因為成規模化的紡織工業和軋染工業已經出現,大量女織工從家庭式生產變成工場式生產,再加上更好的紡織機出現,都要求女織工有一定的識字量,而便於管理。

所以,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女子私塾更是開始出現。

陸樹德也在一處高樓上,透過雨幕,看見了一老居士在教授許多女童讀書的場景,而一時他也不知道這是該喜還是該憂。

本來。

他是樂於見到越來越多人讀書的,但他又不禁因為冒起德的話,想到了如果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會不會讀書人就越來越不值得被尊重了。

一種矛盾的心理,在陸樹德心裡蔓延開來,就如同他支援改制但也見不得申時行等改革派越來越囂張一樣,以致於言官連風聞言事都不敢隨意風聞言事,只要被查出不實就要受到懲處。

當然。

矛盾的官紳不只陸樹德。

許多士紳大戶也因為一邊利用自己家族在學問上與人脈上的優勢,依舊享受著新政改革帶來的大部分好處,但也一邊因為新政越來越挑戰他們舊有的特權與地位而感到矛盾,不知道是該對朝廷口誅筆伐還是該歌功頌德。

他們大多數時候只能折中,一邊扭扭捏捏地說吾皇聖明善治,一邊也氣急敗壞地只針對個別官員瘋狂抹黑,到最後就變成反權臣不反皇帝,反具體某一政策,但卻又不再否定整個改制方向。

無論如何,百姓的收入增加的確促進了內需市場的擴大。

而且,清軍勾軍一事反而促進了百姓們消費,對於整個大明而言也算因禍得福。

所以,這也就直接導致工業品的需求量激增。

尤其是,棉布加工、陶瓷冶煉、農具、車輛、鐘錶等器械製造和礦產開發等行業。

因為百姓們才需要工業品,而貴族們則更需要工藝品,畢竟工藝品更能彰顯高貴。

所以,工業品才能帶來大批次生產,進而導致工業化的出現。

而工藝品因為需要有藝術天賦的工匠,加上貴族們更喜歡在限量工藝品上花更多的錢,追求的就是一個與眾不同,所以哪怕工藝品技術再精湛也很難大批次生產。

可以說。

工業化的前提就是得有一個龐大的百姓消費群體,這個群體得能夠承擔起透過批次化生產的廉價商品的銷售。

而如今,因為萬曆初年的改革一直沒中斷,一直在深入,還一直將惠民視為同富國強兵一樣重要,所以也就導致大明民間對工業品的需求與日俱增。

清軍勾軍這些非出自中央的擾民之舉也變成了催化劑的角色,催化百姓們去消費,使工業品的需求激增。

工業品的需求量激增,也導致手工業開始向工業化轉型。

“馬車的訂貨量昨日就比前日增加了三成,但我們的工匠不夠,就算加工錢讓工匠們熬夜做工,也完不成訂單。”

“您看,我們該如何是好?”

負責應天布政司官辦實務的參政徐民式因此事特地問起孫瑋來。

孫瑋聽後問道:“這是個問題,公可有何想法?”

徐民式想了想道:“下僚倒是有個辦法,就是多招些不懂技藝的青壯為學徒,讓他們先跟著老工匠們做些簡單的事。”

孫瑋問:“人太多就容易洩密,我們官辦車行的技藝可是少冢宰沈公任應天撫時讓人研發的新馬車,其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有我們自己冶煉的彈簧之物加入後就不再那麼抖動!一旦此密洩露出去,我們可不一定經營得過哪些私商。”

“下官也考慮到了這裡!”

“我們完全可以讓這些青壯分別只需一部分的技藝,只負責一部分的製造,如此,即便他們要洩露出去也只能洩露一部分,終究不得要領,甚至完全核心的地方不准他們學就是,而只讓可靠的官匠去學。”

徐民式道。

孫瑋聽後拍案而起:“這個辦法不錯,那就下鈞令招一批青壯為學徒,本院也將請旨讓應天設一官辦機械學堂。”

徐民式拱手稱是。

於是,受工業品需求量增加的大背景影響,江南一帶的商品經濟發達之地,連官辦實業都開始大規模招募民眾學習製造技術進而爭取實現更大批次的生產,也有了流水線生產的想法。

朱翊鈞收到孫瑋的奏本後,也很是高興:“這個徐民式思路靈活,下令褒獎,並準應天撫所奏。”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