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筆趣閣免費閱讀

第七百一十一章 長崎太香,潞王不想回中土

李成梁這麼說後就看向了王錫爵和沈鯉等人。

沈鯉這時沉思了一會兒後,就先說道:“照樞相的意思,將來這日本西面部分,應由朝廷中央直接統治!東面部分,則劃分成若干藩國,藩國之間,還要保證諸藩親疏不同。”

“這樣,就能使得整個日本雖然將來會為漢土,但政權依舊處於分裂狀態。”

“後世之君,將來若要削藩也容易,或不削藩,因為統治成本高要棄土、進行戰略收縮,也能保證這日本很難統一,進而能讓後面想有所作為的繼任之君,能更方面的繼續攻略此地!”

沈鯉說到這裡就看向李成梁:“可是如此?”

李成梁頷首。

王錫爵這裡也點了點頭,說道:“日本島嶼太多,又太狹長,朝廷直接統治全部地方,以現在的條件,的確難以做到!”

“而要想將來在征服這裡後,將其全部消化,怎麼也得數代人,現在的確只能部分歸流部分羈縻!”

“沒錯!”

“譬如,嶺南雖在秦時就被統一入中華,但徹底歸流還是在兩宋。”

“西南如今才開始大規模歸流!”

“對一地兵戎之勝,往往只是開始,徹底消化一地為漢土,且真正實現有效統治,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昔日交趾布政司被棄,原因就在於過於急切,強行歸流,以至於叛亂難弭、味同雞肋。”

李成梁跟著闡述了幾句,又道:

“日本也是一樣,雖說一衣帶水,但在戚家駙馬爺研究那種的無線電出現之前,內外交通要實現的代價還是太大!”

“所以,現在只派大軍進行征伐,倒是沒有問題,無非是一錘子的買賣而已;但要在當地永駐官軍,設定流官,就很難及時知其變故。”

“尤其是江戶以東!”

“因為交通太長之故,派去的流官遲早都會也變成土官。”

“與其這樣,還不如仿太祖,在這樣的邊遠之地,既封塞王,也設流官,使其互相制衡。”

“這樣朝廷即便政令一時不能速達,也能避免其做大。”

“何況,還有西面部分的朝廷所駐大軍時刻看著。”

沈鯉跟著說道。

李成梁點頭,且指了一下地圖上後世日本關東地區茨城的位置:“這常陸國就在江戶以東,有田五百餘萬畝,如今該國藩主是不願意接受我大明統治的強硬派,正好我大軍正在征討德川氏,也就完全可以在拿下江戶,直接將常陸國變成我大明衛國。”

王錫爵聽後於這時說道:“我贊成!”

沈鯉點頭:“我也一樣。”

“我沒意見,無非是常陸國變成衛國,倭國大名變成我皇明藩王。”

“只是衛王畢竟是第一個於海外就藩的藩王,既然要確保就藩順利,且能在將來吸引其他宗藩願意去海外就藩,那衛藩地區當經營的好才是,故當慎重選擇衛王就藩地的督撫官。”

吏部尚書王遴這時跟著說道。

“自然,我推薦讓搢伯(邢玠)總督衛王就藩地。”

李成梁這時說了一句。

“搢伯任過東瀛巡撫,熟悉東邊諸夷,是能勝任。”

而其他公卿也都表示贊同。

李成梁因此便道:“既如此,就奏於陛下。”

朱翊鈞在得知這個方案後,就道:“那就封衛於該地,改常陸國為大明本州布政司開平府,令邢玠總督本州,曉諭征討德川氏的麻貴部大軍,讓他們務必將倭寇乾淨,便於衛王就藩,而衛王可待海上季風合適時,先去東瀛暫駐,然後再去常陸國就藩。”

“遵旨!”

現在的大明官軍正在統帥麻貴率領下於本州高歌猛進,勢若破竹,且在萬曆二十四年的冬季進抵到京都附近。

京都的天皇為之惶恐,忙派人送降書於麻貴,表示自己無意稱皇,也無意允許德川立幕府。

麻貴則直接下令斬殺了來使。

因為朱翊鈞已明確下旨給他,對於倭國皇族必須消滅乾淨,以向天下人證明,這世界只能有一個皇。

所以,麻貴也就沒有要接受天皇投降之意的意思。

在麻貴統兵進攻倭國京都期間,衛王也在拜別朱翊鈞後,正式登船,出海往東瀛而來。

由於大明現在經常有船隻往來於東瀛與寧波之間,所以基本上出海去日本沒有什麼風險。

所以,衛王也就順利到達了東瀛,且在東瀛見到了被圈禁在這裡的原潞王朱翊鏐。

“陛下的意思,只要你肯寫一封悔過書,就可以讓你回去。”

衛王還向朱翊鏐轉達了朱翊鈞的話。

朱翊鏐則道:“我不寫,我也不想回去,這裡這麼繁華,漢化的倭人也很恭順,比中土舒坦多了。”

衛王這時也立在臨街閣樓上,看向熱鬧繁華的長崎城,因見這裡人流如織、皆著漢家衣裳,更有店鋪密整合雲,處處皆見漢家文字,而雖是天寒時間,猶見粉紅嬌娃於各處青樓畫舫內輕舞紅袖以攬人,也就跟著說道:“這裡的確看上去沒那麼荒蕪蕭索,竟大似江南!”

“是吧?”

“所以,我幹嘛要回去,還不如在這裡老老實實被關到死。”

朱翊鏐說著就躺在了榻上,一邊讓倭女給自己敲腿,一邊閉著眼聞著這倭女身上的淡淡體香,而不一會兒就鼾聲如雷。

作為隆慶和李氏的次子,他和歷史上的萬曆性格倒是有些類似,挺喜歡擺爛的。

衛王見此也就沒再勸,只也在長崎暫時待了下來,而等麻貴大軍征伐的訊息。

麻貴現在已率領大軍進至京都兵庫地區。

整個京都的統治層更加驚慌不已。

自豐臣秀吉所率聯軍被大明所率聯軍打得大敗後,德川家康因提前爆發的關原合戰而成為了真正的幕府,但豐臣家族的勢力倒也沒有完全被消滅。

整個日本依舊處於四分五裂的時代。

不過,因為德川家康剛剛結束關原合戰,還沒來得及分化外遷效忠豐臣家族的大名。

所以,京都一帶的實權依舊在豐臣家族手裡。

同樣。

如今大明徵討德川氏,不僅僅要消滅德川氏,還有順道消滅豐臣氏的勢力。

理由是豐臣氏本就屬於大明的敵對勢力。

從豐臣秀吉被朱翊鈞下旨為謀逆者開始,豐臣家族已經是大明的敵人。

萬曆二十四年東,十月。

明軍這邊就進抵到了姬路城,且用上百門火炮攻下了姬路城外城。

被賜姓豐臣的木下家丁被迫開本丸城門也就是內城請降。

而明軍在佔領姬路城後,倒沒有急著發動進攻,去大阪城。

因為天氣太冷,且大軍已是人困馬乏,後勤也需要重新補給,便只在姬路城休整,且派人招降豐臣家族。

而握有京都地區統治實權的豐臣家族,還不知道天皇已經秘密請降。

他們只在收到明軍勸降的訊息後,而才開始為要不要投降而激烈討論著。

但最終豐臣家族沒有選擇投降,因為他們的實際掌權者淺井茶茶知道自己一旦投降,自己三歲的兒子豐臣秀賴肯定會性命不保。

所以,淺井茶茶要求一干大臣必須護住大阪,而不得投降。

恰巧,如今的豐臣家族也已是文臣做主,武將反而居其次,而文臣們素來是講究唯君命是從的,也就使得豐臣家族在大明王師到來時,還在企圖負隅頑抗。

不過,豐臣家族也知道明軍實力強大,也沒打算孤軍奮戰。

所以,淺井茶茶還是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以豐臣秀賴的名義,要求德川家康派兵增援京都大阪。

但德川家康拒絕了豐臣秀賴的要求。

原因是德川家康自己所在的江戶地區也在遭受明軍水師的襲擾,他怕援兵一派,就導致明軍會重點進攻自己江戶地區。

而且。

德川家康現在還有些想借明軍之手消滅豐臣家族勢力,而利於自己將來更好的透過外諂明國內除主戰派的方式,繼續坐擁倭國半壁河山。

所以,德川家康選擇了拒絕,甚至還依舊在背地裡給明國示好說,他拒絕了豐臣秀賴的增援要求,以證自己沒有打算和明國為敵的心思。

因為德川家康表現的非常苟,麻貴也就選擇執行樞密院給他的先滅豐臣家族再滅德川氏這一套方案,而只下令讓沈有容率水師繼續襲擾炮轟江戶一帶海域,最多試探性登陸,而不必強行登陸江戶。

不過,這也給了德川家康一種好像明軍也不是特別強,自己真能透過苟的方式,再將來繼續做日本實際統治者的錯覺。

但京都這邊,臣服於豐臣家族的許多大名可沒有這種錯覺,即明軍也不是特別強的錯覺。

他們已經被明軍打得屁股尿流,而不停的向大阪方告急。

有如木下家丁這些大名已經選擇了投降。

在麻貴率大軍於姬路城休整期間,衛王則結束了渡海來了松山。

但衛王一到松山,兩側民房內突然衝出大量著漢衣的倭人,持起太刀就朝衛王殺來。

衛王當場嚇得臉色煞白如塗漆。

“護駕!”

“護駕!”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關於我飛昇後還要回來收債這件事
關於我飛昇後還要回來收債這件事
大乘圓滿,清越仙君褚瀾之卻不得飛昇,因果鏡前,他用心頭血問出天機: “七百年前,仙君在凡人境有一段姻緣舊債,欠債不還,如何飛昇?” 因果鏡中浮現的女子模樣一如過往,褚瀾之默然許久: “她是個凡人,凡人不都是身死債消?” 因果鏡中金光大盛: “她不僅活著,還在一百七十六年前飛昇成神。” “你們想要飛昇,就得將她從神界請下來還債。” 此時,清越仙君的臉色終於有了些許異樣: “我……們?” “秦四喜她嫁
三水小草
大明第一國舅
大明第一國舅
洪武二年春,一青年牽驢扶棺來到了新豐裡。朱元璋成了我姐夫?那我就是大明第一國舅!
黑胖的老鼠
抗戰:開局一個師,硬槓十萬倭寇!
抗戰:開局一個師,硬槓十萬倭寇!
【抗戰】+【亮劍】+【多部抗戰劇】+【鋼鐵洪流】+【大兵團作戰】 劉建國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民國二十六年。 正值太源會戰大敗,國軍一敗塗地。 小鬼子想要西渡黃河,沿忽必烈滅南宋路線,滅亡大夏! 而閻老惜卻要放棄晉省最後三地,逃往黃河北岸。 大夏的脊樑就要被小鬼子打斷了! 此情危難之際,劉建國帶著他的新一師以及一眾影視裡的抗戰人物,開始了最後的保衛戰! 李雲龍:“都他孃的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
語塞天下
成了NPC小師妹[全息]
成了NPC小師妹[全息]
【每日21點更新】 一覺醒來穿成了遊戲裡的門派小師妹。門派只有三個人,失蹤的爹,受傷的師兄,還有武力值為零的他。 好訊息,他還有玩家面板,可以升級。 壞訊息,生活技能點滿,等級只有零。 據說還有他爹留下的一大堆仇敵和麻煩。 在這個頂級高手遍地走,滿級玩家多如狗的武俠世界。 葉希音:……笑著活下去。 好在爹是個坑貨,但也並非完全坑,留了個大腿來救他。大腿哪都好,人帥個高實力強,萬人之中還能護他周全,
祝君齡
晉庭漢裔
晉庭漢裔
頻頻回顧的是山峰,念念不忘的是大海。當姜維戰死於成都大火的那一天,大漢帝國的餘暉徹底消散了。 晉人站在他的屍體旁,挑出了一個斗大的苦膽,他們面面相覷。西晉帝國因這場勝利而建立,但未來將通往何方,答案卻是慘痛的,四十年後,遍地哀鴻,九州塗炭,屍骨累累,餓殍如雲。 在這場末世般的混亂中,因為責任與命運,劉備的曾孫,土生土長的安樂公世子,劉羨,踏上了復國之旅,他追尋著老師與大漢先祖們的事蹟,與曹操、孫權
陳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