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小說介紹

第251章 吳三桂,額奉詔討汝!李自成,我奉先帝遺詔討汝!

當陽縣城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兵城!

吳三桂領著的五萬大軍現在分了兩路,一路兩萬,由他麾下的大將馬寶率領,沿著沮水南下向荊州首縣江陵挺進。根據之前的約定,馬寶將會在江陵城下和王輔臣會師,然後一起掃清江陵外圍,拿下沙市口、千金堤等城外要地,並且在太白湖和建陽河畔佈防,徹底完成對江陵的合圍。

而吳三桂親領的三萬大軍則會先屯駐當陽,等待江陵被王輔臣、馬寶拿下或是李自成的援兵從下游的武昌趕來,才南下加入荊州戰役。

如果李自成的主力不來江陵而去支援嶽州,那麼吳三桂則會率領這三萬大軍大張旗鼓地向東挺進,渡過沮水、建陽河,然後攻佔隸屬於安陸府的潛江縣,再向東拿下屬於漢陽府管轄的屬州沔陽州,從而威脅漢陽府城,迫使李自成回軍或從嶽州渡江北上來尋求決戰。

當然了,此役出動了十三萬大軍的吳三桂是不會僅僅率領三萬軍隊去和李自成打主力決戰的。如果李自成的主力被吸引到了水網縱橫的沔陽州到潛江一帶。那麼吳三桂就只會依託水網和城鎮佈防,和李自成周旋,吸住李自成的主力,以確保江陵和巴陵(嶽州城)兩處攻堅戰可以順利進行就可以了——吳三桂的“軍事微操技術”本來就比李自成不相上下,再加上這二十來年不斷實踐,微操技術早就如火純清,而且還培養出一批二代三代的打仗小能手。

而李自成因為當了二十多年的和尚,手底下的骨幹要麼戰死、病死,要麼叛順投敵,要麼乾脆和他一樣躲藏起來,而新人又沒辦法培養起來。所以整個集團上上下下都變成打仗生手了,就算有個十萬八萬大軍給李自成帶,想要在複雜地形下打運動戰打贏吳三桂的三萬人也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李自成這波崛起,一半是靠撿漏,一半是靠往日的威名嚇唬人。真正能算得上硬仗的也就是沙市口浮橋之戰,但那只是千人級別的突襲戰,而且還是水戰,並不是在陸上擺開了打。

而李自成如果按兵不動那一定憋著壞!吳三桂就駐留在當陽,等著李自成這隻老狐狸把狐狸尾巴露出來!

另外,吳三桂屯兵當陽也不是全為了防李自成王輔臣也得防一防的!

李自成打仗拉胯了,但王輔臣的軍隊這幾年是真的猛啊!打尚可喜、尚之信、孫延齡、馬雄、李爛、陳世凱都跟砍瓜切菜似的。

哦,還有一個葡萄牙人據守的澳門,根本沒費什麼勁兒就打下來了!

而且王輔臣拿下廣東之後還富得流油!

更過分的是廣東的特產當中居然有燧發槍、紅衣炮,還有各種質量上乘的甲冑、刀劍、火藥,而且產量很大不僅可以供應王輔臣自己的軍隊,還能大量往外省販賣,吳國貴、吳應熊、鄭經、李自成、耿精忠、範承謨、傑書、嶽樂、李之芳都找他買過(其實是找吳小菟、於得水和佛山鎮的奸商們買)!

這麼個兵強馬壯槍炮多還錢多多的大軍閥,現在帶著三萬人到了荊州,說是來給吳三桂打下手的,實際上想幹什麼還真沒一定,吳三桂不得防著點?

而當吳三桂看見自己的孫女吳小艽,乾女兒孔四貞和幹外孫王吉慶一塊兒來了當陽,那顆懸著的老心臟終於放下來了。

湖北省,荊門州的當陽縣城,大明西王吳三桂行轅的後院當中,已經擺上了一席家宴,西王吳三桂正親自在為遠道而來的王吉慶、孔四貞、吳小艽他們仨接風洗塵。

這吳三桂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後院擺酒招待王吉慶、孔四貞、吳小艽他們仨,那是因為他們仨都是吳三桂的“親人”.吳小艽是親孫女,孔四貞是乾女兒,王吉慶當然就是幹外孫了。

吳三桂一老人家,出門在外,能遇上自己的三個親人,能不高興嗎?

老人家一高興,當然就要給晚輩們一些好處了!

“四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吳三桂就藉著一點兒醉意,笑眯眯對自己的乾女兒說,“你是老夫的女兒,是應熊的妹子,他日老夫事成,當封你為公主,到時候王輔臣就是駙馬爺了!”

孔四貞聽了這話咯咯笑了起來,先起身給吳三桂行了個福禮兒,然後笑著道:“義父,那女兒可得祝您早日黃袍加身了!”接著她又瞄了眼自己的“傻兒子”王吉慶,這傻兒子正傻傻看著和他坐對面的吳小艽.目不轉睛的,想什麼呢?

想到這兒,孔四貞趕緊嗯咳一聲:“吉慶,還不向外公謝恩!”

謝恩?

謝哪門子恩?

王吉慶一頭霧水,也沒心思看小美人了,趕緊扭頭看自己的親媽,心說:吳三桂封你當公主算哪門子恩?你本來就是公主啊!而且這事兒和我有什麼關係?

他正迷糊呢,吳小艽已經開口了:“爺爺,到時候您一定要封小菟姐姐當公主,這樣孫女才能和小菟姐姐繼續姐姐妹妹,一起伺候世凱哥哥。”

聽見這話,王吉慶心裡好不失望,這個小艽貴為公主怎麼還心甘情願給王大頭當妾?她就不考慮嫁給我當大老婆等等,吳三桂要封我媽當公主是不是要讓她當王輔臣這個J夫的大老婆,然後讓我當嫡子?這的確得好好謝謝他。

想到這兒,王吉慶才起身給吳三桂做了個揖:“外孫多謝外祖提攜。”

吳三桂看著這小子,滿意地點點頭——這小子好,看著就不大聰明!給個套就往裡鑽,不像王吉貞、王忠孝他們兩個小狐狸狡詐得很!

孔四貞也是昏頭了,也不想想王吉慶什麼身份?

那是孽子!

論出身還不如王輔臣的那幫庶子,他憑什麼和王吉貞、王忠孝爭王家的未來宗主?人家一個是嫡子,一個是嫡出。

而王吉慶現在的桂海軍節度使其實是繼承自他娘孔四貞的.孔四貞是孔有德唯一的後代,她的定藩繼承地位又早早被清廷確立了。

她雖然有點水性楊花,但是馭下的手段還是不錯的,反正跟著她的人都有好處拿!所以王吉慶甭管是不是孽子,繼承孔四貞的藩主之位是沒有問題的。

但他要藉著母親扶正的機會去奪王家的宗子,那可就有好戲看了!

吳三桂笑著點點頭,對王吉慶、吳小艽兩人都招了招手,示意他倆都坐下,看到這倆孫輩都落了座,吳三桂就想再說幾句鼓勵的言語,突然門外頭響起了吳三桂的女婿胡國柱的聲音:“王爺,天柱山方向烽火大起!”

吳三桂稍稍一愣,然後就笑了起來,問王吉慶道:“吉慶,你能猜到天柱山方向的烽火臺為何烽火大起嗎?”

“難道是襄陽有變?”王吉慶雖然不大聰明,但他也看過《三國演義》,“難道是李自成白衣渡江,奇襲了襄陽?”

吳三桂哈哈一笑,而孔四貞則秀眉微蹙,低聲道:“哪裡有那麼快?”

吳小艽則笑著分析道:“該是李自成的大軍乘船逆漢水而上,被爺爺佈置的人發現了,所以才點了烽火臺.爺爺的佈置果然周密,簡直無懈可擊!”

吳三桂輕輕點頭,這個小丫頭在用兵打仗方面的天分都比王吉慶強.這個王吉慶也別太傻,太傻了不好扶植!

想到這裡,他就對孔四貞、王吉慶道:“四貞,吉慶,隨老夫一起移兵漢水岸邊,去會會李自成如何?”

孔四貞似乎有些不解:“義父難道不乘此機會直搗漢陽?”

吳三桂擺擺手,笑道:“老夫這回有十三萬大軍,糧草充足,器械精良,三軍用命,只需穩紮穩打,必可得全勝,無需弄險用奇。況且自成也是懂用兵的,焉能不防備我偷襲漢陽?如果老夫沒有料錯,他應該早就撤了攻打九江的兵馬,在江陵、巴陵、漢陽城中都佈署了重兵.輔臣和國貴都有的好打了!”

這個時候,吳三桂看見吳小艽的臉色突然緊張起來了,笑著問:“小艽,你放心吧,爺爺用兵的本事可比李自成強多了,無論他怎麼拆東牆補西牆,湖廣都得姓吳!”

“爺爺,孫女不是擔心您打不過李自成,而是擔心西安、南京那兩頭出狀況.康王傑書一定會率領九江、安慶的大軍東進。而荊州之戰一旦曠日持久,北方的清廷也會知道,到時候南陽可就.”

吳三桂哈哈大笑了起來,也打斷了吳小艽的話,“走吧,咱們去看看李自成的大軍是什麼樣的?”

有點出乎吳三桂的預料,李自成的大軍.很水!

是真正的水軍!

吳三桂留下五千人看守當陽、荊門州、虎牙關後,領著兩萬五千人繼續東進,在荊門州東南,漢水邊上的內方山一帶遇到了李自成的水軍。

而李自成早就知道他要來——李自成雖然只有一隻眼,但並不瞎,當然能瞧見吳家軍點燃的烽火。

看到烽火,李自成當然知道自己搭“順風船”(順風行的船)北上偷襲襄陽的事兒沒成.這事兒本來就很難成,雙方都是屬狐狸的,貌似吳三桂這隻狐狸還更精一點兒,哪兒那麼容易被偷襲?

不過李自成也不慌,他也是制定了多套方案的。

既然吳三桂知道他要來,那他就在漢水北岸的臼口下了水陸兩寨,等吳三桂來。

而臼口這裡也挺要緊的,此處和內方山隔水相望,附近還有個三岔河口,有一條漢水的支流竹陂河直通荊門州城和虎牙關。

所以李自成只要佔住臼口,吳三桂就不得不跟過來對峙。要不然李自成無論北上去拿襄陽,還是就近打荊門,他都得要壞事。

而吳三桂要打臼口,就得想辦法渡漢水……可是他的水軍偏偏比不上李自成的水軍。

辦水軍這事兒可複雜了,還不僅僅是造個船,練點水兵的事兒。還得有合適的地方建水軍據點!

現在長江中段這一塊的嶽州、漢陽、武昌都被李自成卡著。吳三桂控制的長江中游、漢水、湘江,洞庭湖等水域就給分割開來了。

他要在這幾片水域用兵,就得分別組建水師。那怎麼可能?吳三桂手下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水軍人才!

而李自成的水軍則可以沿著長江漢水到處活動。

另外,控制著長江主幹道的李自成也容易招攬水手,取得船隻。辦水師的條件比吳三桂強了不知道多少。

這下可有點出人意料了!

原本應該騎在馬背上到處遊走的流寇,現在變成了臨江水戰的水賊……

而原本沒有把水戰太當回事的吳三桂,卻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拿了曹孟德的劇本這個漢水看著也不寬,但是對面擺出一百來條槳帆“大戰船”(其實就是運糧船加一圈木盾、長槳,再架上從廣東買來的斑鳩腳火槍),他這個“吳孟德”就無計可施了。

站在內方山腳下臨時構築的營壘高處,吳三桂舉著望遠鏡看著對面闖軍的水軍營寨,看著那面既熟悉、又陌生的“闖”字大旗,看見對面戰船上、營壘中當值的白帽青衣的闖軍,吳三桂一時也有點不會了.原來以為李自成的人那麼多年不打仗,肯定不會了。

結果那個不會的,居然是吳三桂自己!

這可有點尷尬了!

正尷尬的時候,對面突然有一條兩千料的大船,在幾十支長槳的驅動下,破開漢水江門,向吳三桂這邊開過來了。

守在吳三桂身邊的親兵們一下就緊張起來了,剛想護著吳三桂逃走,對面那條大船上就響起了幾個或十幾個陝西口音的大嗓門匯合成的呼喊聲音:“對面可是吳三桂?額是李自成!吳三桂,你怎麼放著胡虜不去討伐,而跑來圍攻荊州、嶽州了?你莫非又造反了?”

李自成在那條船上?

吳三桂趕緊舉起望遠鏡往那條大木船上看,可惜有木盾擋著,看不清楚。

這時,那條船上又想起了陝西口音的呼喊:“吳三桂,額已經將你的反狀上奏監國定王了,今日監國定王的令旨已到,額現在是奉詔討汝了!汝這個大明西王如果還知道一點忠義,就趕緊收了兵馬,打道回府,轉而用兵中原吧莫要當了千古罪人!”

這下吳三桂算是給李自成整得有點蒙了.“奉詔討汝”?這橋段咋那麼眼熟呢?還有,你個天下第一號大反賊也敢宣稱“奉詔討”?

“大王,”吳三桂的軍師汪士榮現在就在他身邊,連忙提醒道,“您也有討李自成的聖旨!”

“我有嗎?”吳三桂一愣,“我沒向朱三太子請過這種旨吧?”

吳三桂壓根就沒怎麼把朱三太子放心上,當然不會請什麼旨。

“大王,”汪士榮道,“您有先帝的遺詔!”

“先帝?”吳三桂想了想,“啊,是崇禎!”

吳三桂肯定是得到過崇禎下達的討伐李自成的旨意的,就是他沒遵守,慢騰騰行軍,到了李自成打破北京他都還在半道上。

想到這裡,吳三桂趕緊對身邊人說:“快快,一起喊:逆賊李自成聽了,本王奉先帝遺詔討汝!”

“是!”

一群吳三桂的親兵應了一下,然後一起張開喉嚨大喊:“逆賊李自成聽了.本王奉先帝遺詔討汝!”

先帝遺詔都出來了!

正坐在那條大船上捧著本《三國演義》在學習的李來順差一點被對面的話給逗樂了,原來李自成這會兒並沒出來,而是由他這個大明忠王代表了。

李來順收好了《三國演義》,又命左右道:“收起闖字旗號,把本王的忠王旗升起來!然後告訴吳三桂那老賊,本王是大明朱三太子所封的忠王李來順.我忠王一門皆是大明忠烈,他這個漢奸國賊才是人人得以誅之的逆賊!”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陳燁穿越大乾,成為一方小縣令。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 “大人,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水龍頭要怎麼用?” “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 “要不,你來做朕的帝師吧……不願意?那,夫君也行。”陳燁:“啊?”
秋俞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甯浩本是在烏蘭戰場戰死的僱傭兵,卻意外穿越成大晉一字並肩王世子。 爺爺戰死訊息傳出後,各方勢力欲置他於死地。太子與貴妃徐慧琳設局陷害,卻被甯浩反將一軍。 在御書房,面對眾人指責,甯浩憑藉爺爺未死的訊息巧妙周旋,化解危機。 不僅如此,他還向晉帝請求將徐慧琳賜給自己。最終,甯浩成功帶著徐慧琳離開,準備回府面對前來的玉燕郡主,看他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大晉朝堂與後院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
非酋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