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衛主力盡皆隨李二陛下東征,關中兵力空虛,這才導致關隴門閥拉起一支烏合之眾一般的軍隊依舊可以趁勢突入長安城,圍困東宮。東宮六率勉強可以自保,若想反擊則必須有外援,右屯衛又承擔戍衛玄武門之責,不敢擅動,哪裡還有兵力作為外援?
唯有跟隨房俊西征的半支右屯衛,以及戍衛西域的安西軍。
這兩支軍隊皆是百戰精銳,任調其一,足以平滅關隴叛軍,撥亂反正、反敗為勝自然不在話下。
然而蕭瑀話音剛落,李承乾便立即搖頭,斷然道:“絕對不行!眼下之兵諫,說到底不過是皇權之爭,爭來爭去,皆在帝國之內,固然有名分大義,更多亦是個人利益。但越國公與安西軍鏖戰西域,乃是為國而戰,多少漢家兒郎爬冰臥雪、血染疆場才保得住國土不失,若此刻將其調回京中平叛,大食人於突厥人勢必趁勢進佔西域,日後再想將其趕走,難如登天,所付出的代價亦將是更多漢家兒郎之鮮血性命!此事斷不可為。”
此番言語一出,在座諸人盡皆精神一振。
諸人皆是當世人傑,胸中自有一番報復,否則亦不會在此等危難時刻依舊拼力護衛東宮,以他們的才能、資歷、地位,縱然是關隴門閥最終得勢,亦難以將其投閒置散,還是要予以重用。
可他們卻拼著身家性命,站在東宮陣營之中與關隴刀對刀、槍對槍的以命相搏,所為何也?
無外乎名分大義而已。
太子乃是陛下金典冊封,便是大唐帝國名正言順的帝位接班人,在李二陛下很有可能已經駕崩的情況下,維護太子,便是維護李二陛下意志,便是維護天下正統。
此不僅人臣本分之所在,更是道德底線之約束,縱然今日一死,亦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成為忠臣義士之典範。
同樣的道理,李承乾能夠舍卻身家性命,寧願為逆賊所亡丟失江山王座,亦不願調回戍衛西域的精銳軍隊,導致喪失一分一寸國土,此等情懷亦可稱得一聲壯烈!
平素這位殿下性格軟弱、婦人之仁,頗受詬病,然則此等生死勝敗之關頭卻能夠有這般堅持、這般氣魄,讓這些追隨他的文臣武將們心潮湧動,頗感自豪。
馬周起身,略整一下衣冠,一揖及地,慨然道:“殿下堅貞執著,實乃明君風範,微臣可以追隨殿下左右,三生有幸!此生願為殿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士為知己者死,士亦為雄主而生,身為人臣擇一剛烈之明君,縱死何憾?
蕭瑀、李靖、李道宗等人亦一齊起身,一揖及地,齊聲道:“願為殿下赴死!”
太子妃與李象在後堂聽到動靜,不明所以,很是驚奇,李承乾雖為太子,以往可從未有過臣下用這等慷慨壯烈之語氣與其說話。李象忍不住好奇,偷偷從後堂門口探出頭來,見到幾位大臣盡皆拜伏與父親面前,就好像往常這些大臣拜伏祖父那樣,這令他心中自豪油然而生,無限嚮往……
李承乾亦是心潮激盪,他趕緊起身上前,一一攙扶,口中道:“諸位愛卿皆乃國之棟樑、當世人傑,縱然再是艱苦之局面亦曾趟過來,何以輕言生死?吾等定要上下一心,挫敗逆賊之圖謀,維繫江山國祚。待到來日功成,再與諸位共創宏圖、繼往開來!”
諸人盡皆神情激盪,連聲附和。
待到重新落座,堂中氣氛已然大為不同。李承乾明白,之前雖然這些人都跟隨在自己身邊,支援自己、維護自己,但更多還是因為他佔據了名分大義,大家支援的是大唐儲君,而非是他李承乾。
但是眼下,他卻已經收穫了諸人之認可,這些人從此刻起,才算是真正毫無保留的簇擁在東宮周圍,襄助他成就大業,一起開拓一副盛世宏圖!
說到底,有的人重義,有的人重利,有的人重名,而有的人重志向。重名利之人趨利避害,動輒反覆無常,重義氣之人性情耿直,往往不分是非對錯,唯有重志向之人才會胸懷遠大,遇到志同道合之輩,往往可託生死、百折不撓。
眼前這些人,便是東宮之肱骨,大家不為名利、不為權勢,只為了江山正統、盛世宏圖!
再是兇險之局面,亦不能使這些人背棄東宮,因為那就意味著他們背棄了自己的志向,雖生猶死。
總有那麼一些人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志向而活,功名利祿不在眼中,生死榮辱甘之如飴,他們在困難的局面之中掙扎求存,心頭志氣高絕,不向邪惡妥協低頭,縱然刀斧加身、嚴刑苛虐,亦不能奪其志。
……
君臣幾人正在說話,門外腳步聲再次將幾人驚動,紛紛住口,目光都看向門口處。
很有可能是玄武門的訊息傳來……
果不其然,這次非是內侍前來傳信,而是李君羨再次返回,一進門,先是上前施禮,將一份戰報呈遞給李承乾,繼而喜動顏色道:“右屯衛將軍高侃奏報,長孫溫、侯莫陳麟兩人率領三萬步騎欲趁著右屯衛追擊左屯衛之機突襲其營地,被其擊潰,以騎兵追擊,陣斬數千叛軍,潰者無數,大獲全勝!”
話音剛落,李靖便拍案而起,振奮道:“高侃有大功矣!這一戰叛軍損兵折將,士氣大落,且如此之損失即便他們擁兵數萬也難以承受。經此一戰,叛軍勢必有所收斂,形勢將大為改觀!”
在座即便是蕭瑀都熟讀兵書,雖然沒帶過兵,理論卻不差,都意識到這一戰幾乎等同於在叛軍的脊樑骨上狠狠的敲了一記,致使其傷筋動骨,再不敢似以往那般肆意狂攻。
一旦再有一次這樣的失敗,叛軍的主力就將損失殆盡,只靠著那些家奴、莊客,豈能攻陷東宮六率把守的皇城?
危急之局勢頃刻間扭轉,眼下東宮六率只需穩守皇城,以待東征大軍回京即可,關隴叛軍卻要想法設法儘早破城,卻又不敢輕舉妄動,以免再敗一次便萬劫不復……
李君羨情緒高昂:“末將與虢國公在玄武門上觀敵瞭陣,見到右屯衛固然兵力處於劣勢,但陣列嚴謹,進退有距,且裝備精良,兵卒更是勇猛善戰,先退左屯衛、再敗叛軍,高侃打得遊刃有餘,可謂當世名將!”
他一直在玄武門上觀戰,對這兩場戰鬥印象尤其深刻。火器強大無匹之威力,具裝鐵騎勇猛無儔的衝擊力,步騎之間的協同、陣列之間的轉換,乃至於單兵素質的強悍,對他與張士貴帶來極大的衝擊。
就是這樣兩萬人的半支軍隊,戍衛於玄武門外卻溫若磐石一般,非但防禦嚴密滴水不透,甚至面對強敵還能猶有餘力予以追擊,此等強軍之模式,在此戰之後註定要震驚大唐軍方,幾乎每一支軍隊都將朝著右屯衛的模式、編制、裝備去發展。
若是十六衛大軍盡皆如右屯衛這般戰力強橫,當世還有誰能夠阻擋大唐虎賁開疆拓土之腳步?
李靖起身,躬身道:“軍中最重賞罰分明,高侃連續擊敗左屯衛與關隴叛軍,穩守玄武門確保不失,實乃大功一件,殿下當恩出於上,予以賞賜,使得三軍用命,軍心穩固。”
此等大功,正該重賞。尤其是此等局勢危厄之際,軍中難免人心浮動、士氣低迷,此刻重賞於高侃以及右屯衛,必能提振士氣。
李承乾欣然道:“孤亦有此意!”
他略一沉思,開口道:“高侃穩守玄武門,勞苦功高,當賜勳輕車都尉,官拜雲麾將軍,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靖道:“正該如此!”
這可以說是超格重賞了,輕車都尉的勳階、雲麾將軍的官職都對應著從三品,而十六衛大軍才是正三品。一般來說軍中副官對比主帥要降低兩到三個等級,否則主帥令行禁止,極易導致副官掣肘主帥之情形發生。
不過右屯衛情況好一些,畢竟房俊爵位乃是正二品開國郡公,勳階更是從一品的柱國,朝中除去寥寥幾位開國名將之外,無人居於其上,所以他的副官勳階高一些倒是無妨。
馬周略有遲疑,道:“按說以高侃之功績,如此封賞的確應當。只不過他之前雖然忝為右屯衛將軍,但勳階僅只是從五品的飛騎尉,驟然躍升四階,有些太過。”
亂世當中重賞,馬周自然知道這樣的道理,但是一下子官升四級,著實太過震撼,極易導致高侃以及右屯衛受到其餘軍衛之嫉妒排斥,首先血戰皇城的東宮六率便心中不爽,萬一使得軍中失衡,人心攀比,值此局勢之下恐怕平添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