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整本免費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

大殿上的爭執瞬間消失,大家都看向一直老神在在不聲不響的高士廉。

身為尚書右僕射兼任吏部尚書,他的話語是極其有分量的,可是高士廉因為長孫無忌的緣故天然的與關隴集團親近,雙方利益一體,自然是傾向於反對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高士廉會表示反對的時候,高士廉卻慢條斯理的說道:“諸位爭執不休……卻為何都未想過,房侍郎當初提出這項議案的初衷是什麼?”

殿中肅然一靜。

一眾剛剛還爭執不休面紅耳赤的文武大臣紛紛面露驚訝,進而各個滿面羞愧。

不得不說,每一個朝代創立時期,無論君臣皆是心繫百姓的忠直之士佔了大多數。固然因為自身利益而對政見有所不同,私底下亦會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對於道德的底線是基本相同的,大家都能夠在保證朝局穩定、造福天下蒼生的理念上求同存異,不至於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人家房俊當初提出這個議案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救援災民!

在這個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年代,無論通訊還是交通都極其落後,天災人禍屢見不鮮,水患、旱災、蝗災、疫病、地震……每一次災禍,都意味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直接死亡!

如何評價一個帝國是否強盛、一個時代是否繁榮?

在古代,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人口!

這個標準看似很簡單、很粗暴吧?

然則就是如此!

人口多了,就能耕作更多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就能徵召更多的軍隊、大敗更多的敵人!

反過來,只有一個帝國強盛起來、繁榮起來,土地更多、糧食更多,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所以,史書之上所謂的盛世如何評判只有這麼一個條件——哪個時代人口多,哪個時代就是盛世!

李二陛下很滿意大臣們的反應,既然都意識到了錯誤之處,他自然不會嚴加苛責。大臣們也是人,都有三姑六親新朋故交,都是生活在一個個圈子裡頭,追逐利益乃是不可避免之事。

他從來都不認為大臣們爭奪利益有什麼不對,只要能夠在利益之上還有一條道德約束的底線,那就很好。

然而長孫無忌可不這麼認為……

在高士廉說出這麼一句話的時候,他就心中一震,不可置信的看著高士廉雲淡風輕的臉!

房俊的初衷是什麼?

是救援災民!

這是大義!

高士廉既然這個時候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顯而易見已經完全傾向於房俊這個議案的實施……

可是這不對頭啊!

關隴集團在軍中影響力深厚,幾乎大半的中下層軍官皆是出身於關隴集團。這些關隴集團出身的軍官為李二陛下爭奪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李二陛下皇權的基石。

可也正是因為關隴集團在軍中的根基實在是太過深厚,所以李二陛下才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削弱關隴集團的實力,這一次房俊的議案,說不得其中便有李二陛下的授意……

而高士廉能夠走到今天憑的是什麼?

固然有他自己精明強幹的因素,但更多的卻是來自於關隴集團的加成!

沒有文德皇后、沒有他長孫無忌、沒有關隴集團的鼎力襄助,他高士廉憑什麼數十年間都是李二陛下身邊最親近、最有影響力的謀臣?

靠渤海高氏麼?

呵呵……

然而現在,高士廉卻反戈一擊,贊同房俊這個名為救災,實則將軍權分散動搖了關隴集團根基的議案!

為什麼要這麼做?

關隴集團拋棄高士廉可以,但高士廉怎麼可能反水關隴集團呢?

長孫無忌滿心不能理解,想要努力的去從高士廉的神情當中找尋一點蛛絲馬跡,但是盯著高士廉看了半天,卻是毫無所得。

都是人老成精的貨色,又怎能將心緒外露呢?

而蕭瑀更是在駱駝身上壓下了最後一根稻草……

“陛下,微臣以為此議案實乃功在千秋之妙策!”

一直未曾發言的蕭瑀在高士廉表態之後緊隨而上,侃侃而談:“孟子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王制》亦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可見民心之重要。房侍郎這項議案,且不論可以救援多少災民,單單在災民遭受滅頂之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萬般絕望之時見到陛下派去的軍隊,那種心靈上的慰籍以及對所有百姓精神上的衝擊,便足以使得陛下萬眾歸心。只要民心所向,何愁陛下不能成就千古霸業,何愁大唐不能千秋萬載?”

這便是蕭瑀的高明之處,字字句句皆是得自古訓、發自肺腑,入情入理,卻偏偏就能撓到李二陛下的癢處……

李二陛下最在乎的是什麼?

名聲!

只要天下百姓皆傳頌他的好,又何懼於那一絲半點潛在的後患?

況且他向來對手底下的這幫文武大臣信任十足,出了一個侯君集還不夠,難道還能有第二個?

絕無可能!

此時風向已經完全轉變至贊成一方,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寥寥幾個還在堅持反對的關隴集團出身的大臣,面無表情,直接拍板:“既然如此,便將此法暫且試行,畢竟事關重大乃是千古未有之舉措,其中難免有疏漏之處,且在試行當中漸趨晚膳,以為後世不易之制度,使得天下百姓盡皆感念朝廷,民心歸附,萬眾一心!”

皇帝拍板了,且還說了乃是“試行”,長孫無忌也不敢繼續反對。

此事即成定局,那就不能在繼續糾纏下去,否則只會使得他越來越少的“聖眷”漸至凋零……

既然高士廉先行反水,那麼他接下來的謀劃便可以進行得毫無心理壓力了。

長孫無忌對於高士廉這個舅舅他自然是滿心感激,但是現在牽扯到長孫家的利益,甚至已經牽扯到整個關隴集團的利益,親情和感恩也只能放到一邊。

若是公私不分,又豈能做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叱吒朝堂這麼多年?

長孫無忌便趁著眾人不注意,隱晦的給晉王李治使了一個眼色……

主位上的李二陛下揮手命內侍給諸位大臣奉上茶水糕點,神情愉悅道:“尚有何事,咱們慢慢細談,先喝口水吃幾塊點心墊墊肚子,稍後朕在宮內設宴,與諸位一醉方休!”

李二陛下最喜歡“與民同樂”,時常跟這幫文臣武將沒大沒小的喝酒嬉戲,有時候喝多了還會跳個舞……所以大臣們都習以為常,剛剛吵得口乾舌燥,喝點茶水潤潤嗓子,以免待會兒再有爭執的議題之時喊壞了嗓子……

剛才還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氣氛又緩和下來。

說起來,大家的矛盾都是為了各自陣營的利益,期間雖然決不退步,卻並無私人恩怨,犯不著針鋒相對老死不相往來。

不過自然也有例外……

晉王李治心不在焉的喝口茶水,抬頭瞥見舅父又在給他使眼色,心中著實無奈,卻也不敢違逆舅父,只得硬著頭皮道:“父皇,兒臣有一事要說。”

“哦?呵呵,第一次參與議政便有自己的政見,委實難得,瞧瞧你身邊的太子哥哥,像個據嘴的葫蘆一般一聲不吭。”

李二陛下展顏而笑,看似在鼓勵褒獎這個小九兒,實則心裡卻不以為然。

正如他所言,李治非但年幼,才疏學淺,又是第一次參與議政,自然應當安分低調多多學習,不要輕易表述自己的政見。而太子的表現就不錯,多聽多看多學少說,這才是皇子應當做的事情。

兩個字——本分……

不過他卻是疼愛李治,雖然心中不滿,卻也不忍苛責,只是不輕不重的敲打一句。

想來事後長孫無忌自然會給他細細教導……

李治雖然年幼,卻頗有幾分靈動機巧,父皇的話他也聽的出不對味兒,但此刻卻也只能硬著頭皮裝糊塗,硬著頭皮說道:“父皇明鑑,現在坊市之間關於長樂姐姐與房侍郎之流言沸沸揚揚不可遏止,已經對吾李家的聲譽、皇室的威嚴構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害!故此,兒臣以為應當全力徹查其背後是否有人鼓譟煽動,務必將這股流言徹底的打壓下去!”

一言既出,李二陛下為之錯愕,這孩子關注這件事情幹什麼?

不過轉而細細一想,便覺得應當是稚奴自小敬愛其姊長樂,此時見到長樂聲譽受損,故而心內鬱憤,這才將這等不上臺面的事情拿到朝會上來說。

然則他卻不知道,這麼一件“不上臺面”的小事,卻將會掀起一場怎樣的波瀾……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武周天工譜
武周天工譜
大唐垂拱四年,現代工程師林澈意外穿越,成為將作監八品小官。風雪夜救下太平公主與垂死的羽林軍校尉,卻捲入武三思暗殺武則天的驚天陰謀。 憑藉現代科技知識,他改良火藥震懾吐蕃、重繪皇城水脈圖化解洪災,更從青銅羅盤中破譯出控鶴監暗樁圖譜,引得太平公主既欲招攬又生忌憚。 洛陽鬼市拍賣的西域機關匣、終南山古墓裡的《天工開物》殘卷、暗藏星象殺陣的明堂地基......林澈逐漸發現,自己穿越竟是千年前另一批"
鱸魚美
萬人嫌吃了師尊軟飯後
萬人嫌吃了師尊軟飯後
【古耽預收《嫁給龍傲天的兒子》求收藏~】 —本文文案—: 正劇√ 升級流√ 感情+劇情並進√ 飯不少放心吃√完結會修文不對盜版負責√ 1. 聶更闌十六歲那年才知道自己是修真界世家的真少爺。 可當他回到聶家才發現,父親母親只偏愛那個假少爺,弟弟妹妹更是以有一個廢物凡人哥哥為恥。 而那個假少爺,明知他不喜男子觸碰,偏偏極盡耍弄侮辱,一次次將他陷於不義之中。 聶更闌逼不得已遠赴靈音宗,從此踏上求道問仙路
鶴青煙
重生劉協,開局召喚白袍軍!
重生劉協,開局召喚白袍軍!
劉協穿越了,穿越成同名姓的漢末皇帝! 好訊息:劉協還沒被曹操挾持,手下竟然有萬餘的軍隊! 壞訊息:這個尚且保持獨立性的皇帝,正在被追殺,萬餘的軍隊,被追殺得只剩下幾千人手! 更壞的訊息:劉協被數萬西涼鐵騎包圍了,危在旦夕! 更好的訊息:劉協開掛了。 他覺醒了輪迴召喚系統,開局召喚了白袍將軍陳慶之!三千白袍軍! 千軍萬馬避白袍,三千白袍軍,可敵七十萬大軍! 縱橫漢末,從召喚白袍軍開始!
青甲書客
從下邳救呂布開始
從下邳救呂布開始
救呂布,幹曹操,除賊興漢。絕不廢話,劉賢要鬧他個轟轟烈烈。完結小說《朕有曹操,何懼天下》歡迎品鑑!
正道逍遙
穿成古代漁民,遛狗養妻當皇帝
穿成古代漁民,遛狗養妻當皇帝
潛水愛好者雲霄,穿越到大都王朝最南邊的一個小漁村。 身懷六甲的娘子,拖著笨重的身子,在岸邊跟他一起尋找食物。 還帶著一條狗,一不小心,雲霄成為了村裡最有能耐的漁民。 他發現,這座小海島竟變成了兩國邊界相爭的重要之地。 安靜祥和的日子,突然被打破。 雲霄下定決心要改變當前混亂的局勢! 不服就幹,腳踩小人,拳打奸惡,讓敵人陣痛,讓敵人膽寒,讓敵人聞風喪膽! 砰砰給他兩拳,既然決心變狠,就要狠起來自己都
男兒帶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