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愛筆樓

第四十七章 圍爐聚炊歡呼處

此次隨房俊到莊子上的人不少,各個都要安置,帶來的東西更多,莊子里人吵馬嘶鬧哄哄的,直到酉時掌燈,才算是安頓下來。

丫鬟下人們正在清理院子過道,卻有人登門。

李思文穿著一件獸皮大氅,把自己裹得圓滾滾的,大咧咧的邁進院子,喊道:“你家二爺呢?趕緊的,讓他出來接客。”

丫鬟們紅了臉,下人們則是紛紛無語,這話說的,感情咱家二爺成了那青樓裡的粉頭?不過大家都知道這位英國公家的二郎跟自己二郎交情那是相當不錯,更何況見到李思文身後還有一個秀麗俏美的少女,應是李思文的家人,不敢怠慢,便有人引著李思文進了大堂,另有人去通報。

李思文見那通報的下人不是往後宅走,而是去了一角的廚房,便問道:“你家二郎在幹啥?”

那下人聞言,嘴角抽了抽,卻是沒言語……

李思文尚未知覺,身後的李玉瓏卻是看看那下人,再看看廚房,疑惑的問道:“房二哥莫非在廚房?”

那下人見實在搪塞不過,只好低頭說道:“是……”那神情,好像房俊在廚房是丟了整個房府的臉皮似的。

不過倒也不怪他誇張,此時雖然未到理學昌盛的年代,但是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受到古禮的約束,日常行為更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否得上君子之稱的標準。

“君子遠庖廚”,在這個時代的解釋很簡單,是君子的,那就離廚房遠點兒,一大老爺們兒鑽廚房像話麼?若是鑽廚房了,那自然就不是君子……

所以,整個封建時代,男人下廚都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

李思文這人性子大大咧咧的,不以為意。

李玉瓏卻是兩眼閃閃,很是感興趣,雀躍的問道:“房二哥會做菜嗎?”

那下人苦著臉,不知如何回答。

正在這時,便聽到廚房裡傳來一個人聲,貌似很不滿的說道:“就你這樣還敢吹牛祖上是御廚?還給前隋煬帝做過飯?趕緊給我一邊兒待著去……”

隨後,廚房裡便響起一陣奇怪的聲音:“剁剁剁剁剁……”

那聲音輕重緩急如出一轍,讓人聽起來心曠神怡。

李玉瓏好奇心起,小手輕輕拈起棉裙的下襬以免被絆倒,腳步輕快的來到廚房門牆,歪著小腦袋探頭探腦的往裡邊看去。

但見房俊正站在砧板前,一手持刀,一手壓住砧板上的羊肉,那菜刀彷彿輕盈的蝴蝶,輕快的飛舞起落,刀刃削過羊肉切在砧板上,便發出“剁剁剁”的輕響,快得令人眼花繚亂。

隨著菜刀的飛舞,那羊肉便被一片片的切下來,薄如蟬翼,輕盈如紙。

李玉瓏簡直歎為觀止,太帥了!

只不過一個錦袍貴公子深處廚房之中,揮舞著菜刀切著羊肉……小丫頭單純的思維裡邊,這畫面違和感實在太強烈。

李思文也湊了過來,一看之下目瞪口呆,結結巴巴說道:“房二啊,你這……你這是幹嘛呢?”

下廚房,那是一個爺們兒絕對不能幹的事兒,不僅丟人,而且是恥辱!所以廚子的地位才會那麼低,誰都瞧不起!

房俊一回頭,首先見到的是李玉瓏的俏臉。

小丫頭明顯是換了一身衣服,蔥綠色的棉裙緊裹住水蔥一樣纖長的身段兒,腰間緊緊的勒著一條玉帶,綁著兩個玉墜子,一頭烏鴉鴉的秀髮綰成一個男式的髮髻,唇紅齒白容顏秀美,一身男裝打扮居然便變身丰神俊朗的俊俏佳公子!

果然是秀色可餐啊……

房俊眼前一亮,心神浮動,險些切了手指頭。

浮起笑臉,笑呵呵的問道:“瓏兒妹子來啦?稍等,二哥給你做好吃的。”

李玉瓏笑靨如花,溜溜達達的進了廚房,湊到房俊身邊,探著小腦袋去看砧板上切成片的羊肉,好奇的問道:“不就是羊肉麼?誰還沒吃過呀?”

一陣淡淡的香氣如蘭似麝,直鑽入房俊鼻子,差點把他燻得暈了菜,忙定定神,說道:“不信?待會兒吃的時候,千萬別咬了舌頭!”

李玉瓏嬌憨的伸了伸嫩紅的小舌尖:“真有那麼好吃?”

房俊傲然道:“絕對好吃!”

李玉瓏便點點頭:“那我就等著了,還是我二哥聰明,晚飯沒吃就跑來說是要蹭飯,你說他鼻子怎麼就那麼好使呢?”

房俊擠眉弄眼的逗弄小美眉:“你還不知道哇?你二哥屬狗的……”

李思文站在門口,絕不踏進廚房一步,聞言頓時不滿,嚷嚷道:“房二你夠了啊,拿我做筏子?當心我揍你!”

不知怎麼的,看著自家妹子往房俊跟前湊,李思文心裡就一陣陣的不得勁兒。

有點嫉妒,有點吃味,也有點焦躁……

妹子可是許了人家的!未來妹夫可是杜家的嫡出少爺!這要是鬧出點什麼緋聞,那還得了?

不過隨即就搖搖頭,暗道自己多心了。

若是換了別人,自己有此擔憂還算靠譜,但是房二是誰?整個長安城都知道這傢伙不愛紅粉愛武裝,人家去青樓是喝花酒,他去青樓是專門打架……

就這麼一個夯貨,懂得甚男女之情?

或許也只是覺得瓏兒妹子可愛,願意親近罷了。

心裡正嘀咕呢,忽聞身後正門處腳步聲響,一人高聲說道:“吳王殿下會同XF縣令岑大人,前來房府拜訪。”

廚房裡的房俊一聽,趕緊在一旁的水盆淨了手,用毛巾胡亂擦了,走出廚房。

他倒不是被來者的名頭嚇到,便是李二陛下來了,又有甚好怕的?

他是被“吳王殿下”的名號勾起了興趣。

為啥?

熟悉貞觀歷史的人,或者對於大唐初期歷史感興趣的都知道,唐初有一位被史官稱為“海內冤之”之人,便是李二陛下的三子,吳王李恪!

李二陛下有十四個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既不是聰慧機敏敢於決斷的長子李承乾,不是文采出眾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四子李泰,也不是驍勇異常的八子李貞和為官清廉的十子李慎,當然,更不會是膽小懦弱的九子李治,而是三子李恪。

李恪不僅精於騎射,頗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說白了,就是文武雙全,聲望很高,很有個人魅力。面對這樣一個兒子,太宗怎麼能夠不欣賞不喜愛?他曾經不止一次當著眾大臣的面讚揚李恪“英果類我”。

可便是這麼一位出類拔萃的皇子,最後的結局卻是蒙冤受辱,死於宮廷內鬥。

李恪死時,震動朝野,史書上說:“海內冤之”,全天下人都為李恪抱冤。

客觀地看,李恪的一生是充滿悲情色彩的,他才華出眾,深得太宗喜愛,卻因為出身過於高貴而不能繼承皇位,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難成立的“悖論”。

而且,從史料上看,李恪並不象某些電視劇所描寫的那樣野心勃勃不擇手段,歷史上的李恪牢記父親的教誨,為人十分謹慎,可是就是這樣,他也沒能逃脫陷害和陰謀。

李二這位一世英明的君主,卻在選擇接班人上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以至於大唐王朝在他身後發生了一度“中斷滅國”的危機。

如果李二陛下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史上最強皇太子
史上最強皇太子
蕭玄穿越為大夏九皇子,跪死於御書房外。 上有皇帝昏庸無道,中有奸臣禍亂朝綱,下有叛軍燒殺搶掠,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不想做皇帝的太子,不是好皇子! 蕭玄步步為營,先做最狠皇子,掃蕩朝堂,穩坐皇太子之位,然後匡扶天下,扶大廈之將傾。 不過當務之急,是先要認個親。 ... 蕭玄:孤只是皇太子,還不是皇帝,爾等為何讓孤坐龍椅?使不得,使不得...哎呀,這龍椅坐著真舒服。
鹹青檸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風捲殘雲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你從沉睡中醒來,卻被人告知你是得罪了六界的大反派,仔細想了想之後你發現做反派還挺帶勁。 你開始了旅途,這時一個行腳商人找到了你,他蒙著面看不清臉,聲音倒蠻好聽。 在他的遊說之下,你花錢買下了那把據說是上古兇劍的武器。你沒開心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那把劍鈍得除了可以削削水果皮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旅途中,你遇到了無數個路人甲乙丙丁戊戌……他們都長一個模樣,就連聲音也沒有區別,神真是敷衍啊,因為是反派,所以
初夏陌陌子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