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免費閱讀下載

第二百四十九章 鋼鐵(上)

房玄齡聞言,心底暗歎,這是惦記上自家兒子啦……

趕緊回稟道:“回陛下,尚未去赴任。”

李二陛下惱火道:“年紀輕輕的,這麼許久傷勢仍未痊癒麼?朕可是記得,昨日踹他之時,那閃轉騰挪可是靈巧得很,怎地未見絲毫有傷在身之情形?汝回家去,讓他趕緊給朕去赴任,還有,工部水部司的職司也得用心。小小年紀不尋思著多多替朕分憂,整日裡遊手好閒,成何體統?”

你|娘咧,把朕逼得如此狼狽,你倒在家優哉遊哉,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房玄齡尚未回話,卻聽長孫無忌苦笑一聲:“遊手好閒?陛下怕是冤枉了那小子。據吾家老二說,房二郎領著家中工匠,改進了一套冶鐵之法,不僅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便是這精鐵的質量,那也是大幅度提升,怕是要不了多久,老夫的那點家底兒,都得被房二郎給擠兌黃了不可……”

起始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控制山澤之利,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古代山海所產主要就是鹽和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徵稅,又感覺不到徵稅。

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實行徵稅制。三國、兩晉注重專買,南北朝時徵稅制復起。隋朝至今,由於國家財政尚可,取消鹽的專稅,和其他商品一樣收市稅,只有冶鐵業收取專稅,但仍不專營,任由民間商賈冶煉販賣。

而大唐最大的鐵商,便是長孫家。

而現在,長孫無忌居然怕房俊把他給擠兌黃了?

馬周驚奇道:“當真如此?”

長孫無忌不悅道:“老夫難道還會說謊?具體如何雖不得而知,但那房二郎研製出新式冶鐵之法,確是不爭之事實。”

李道宗素來與房玄齡交好,兼且籠罩心頭的陰霾一朝散盡,對房俊更是好感陡升,便對長孫無忌說道:“即便如此,趙國公也未免有些誇大。長孫家之鐵廠,遍及大江南北,任那房二郎如何折騰,亦不過是小打小鬧,如何能對長孫家構成威脅?”

他歷來對長孫無忌這個陰壞陰壞的傢伙不爽,見面笑嘻嘻,背後捅刀子,說得就是這種人……況且,他因為貪贓一事被李二陛下嚴懲,差點爵位都丟掉了,現在不得不貓在家裡無所事事,而這位李二陛下的大舅哥,卻是掌握著全國最大的鐵廠,明裡暗裡的錢財流水一樣。

他是大舅哥不假,我也是堂兄弟啊,差距咋就那麼大?

只不過今天他先是惹惱了李二陛下,所以不敢太過放肆,只能這麼不痛不癢的譏諷一句。

長孫無忌瞅了瞅李道宗,撇撇嘴,沒言語。似這般粗莽的人物,他歷來不放在眼裡……

對於李道宗,李二陛下也覺得有些苛責,只是當時御史鬧得太厲害,不得已才處罰李道宗。而且他也知道,這些御史的背後,難免有那些山東士族亦或江南貴族煽風點火,以此削弱李氏皇族的力量。

現在時過境遷,也該給李道宗一點補償了。

人家拼死拼活的給你賣命,弄點小錢兒花花,算的什麼大事?

想到此處,李二陛下便說道:“承範啊,過幾日,便官復原職吧?”

李道宗大喜,沒想到來了一趟太極宮,居然雙喜臨頭?趕緊起身施禮謝恩……

**************

幾十名房家的家僕、莊客,聚集在農莊後山。

房俊親自主持下,一座肚皮寬大,頸部逐漸收窄,外觀有點類似花瓶的高爐,在距離山間那條溪水之畔,一片沉積岩臺地的地基上樹立起來。

高爐的建造並不複雜,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號召全國人民鍊鋼鐵,甚至有的小學學生、生產隊村民、副食品商店售貨員都組成一個個鍊鐵小組,建造高爐來鍊鋼鍊鐵。

房俊沒見過真正的鍊鐵爐,但是他的知識,足以讓他從原理去逆向推測,建造出一座完全符合科學的鍊鐵爐。

這座大唐史上第一座高爐,高四丈五尺,高爐容積約十五立方米――比這個時代任何一座鍊鐵爐都大,但要是在二十一世紀,國內二百立方以下的高爐都必須強制關停,倭國甚至已經在使用五千立方米的高爐了……

石墨不算什麼稀奇東西,房家的那個礦洞裡有的是,只不過這個時代的人不明白它的用處,這玩意絕逼是最好的耐火材料。

其實若只是建造一座鍊鐵的小高爐,直接使用粘土築造,或者用紅磚砌都沒很大問題,關鍵是房俊希望提高它的使用壽命,於是在高爐內襯中,使用了現代鍊鋼爐才用的高階耐火材料。

鼓風機是個大問題。

沒有鼓風機提供充足的氧氣幫助燃燒,爐溫是很難達到鍊鐵的目的,更別提鍊鋼……

現代高爐都是專用的風機,馬力強大,但在唐朝,還是使用的風箱。這時代的風箱更像手風琴,上下是木板,四周圍著摺疊的皮革,用的時候一下一下的踩踏鼓風。

這種風箱使用久了皮革會老化,必須淘汰。

風箱的原理是很簡單的,就跟農村的“洋井”差不多。房俊指揮柳老實父子,製作了一個新式的風箱,大木箱子,有活門,用水車提供動力,利用偏心輪把旋轉運動變成往復運動。

整個高爐佈置了四臺風箱、四個風道,另外做了兩臺備用的風箱,以防意外。

進氣道最後入爐前的一段並在一起,下方設有和進氣道隔離的火池,內盛燃煤,空氣在進爐前,就被預熱到一定程度。

別小瞧這一步,空氣預熱,這是現代鋼鐵生產中,提高鍊鐵效率的最關鍵一步,看似毫不起眼,卻可以使得爐溫直接上升兩三百度!至少在明末以前,全世界都沒掌握這門技術。

龐大的爐身外,還用紮實的木頭搭建了支撐點落在地面的獨立式檢修塔

另用滑槽、滑車和滑輪組組成了爐頂上料系統。

高爐煉出的鐵水是含碳量高、雜質多的生鐵,但是已經可以用來鑄造大型鐵件,比如鐵錨之類的東西,於是在出鐵口外接一條溝槽,平時封閉,如有需要就開啟,燒紅的鐵水直接注入模具,澆鑄大型鐵件。

高爐旁邊修建了一臺大型炒鐵爐,其實就是反射式攪煉爐。

這臺炒鐵爐的外形有點像功夫茶的茶杯,是焰、鐵隔離的反射爐型。它用耐火磚整體建造,爐床底部中間凹陷,四周是拱形爐壁,下部為燃燒室,進風道在燃燒室底部。

它的結構可以看作三層樓,三樓和二樓互相隔離,一樓和二樓之間是多個可翻動的鐵柵欄。使用時鐵水從高爐流到三樓,二樓煤炭躺在鐵柵欄上燃燒,加熱樓上的鐵水,煤炭燒過後翻翻鐵柵欄,炭渣就掉進了一樓的除渣室,鐵柵欄放平,又能從斜向下45度的進煤道向它上面新增煤炭。

同樣是水力鼓風,與高爐不同,它的側面還修了個高高的煙囪。

炒鋼法很早以前就有記載,具體誕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以前是用鐵棒攪拌,使得生鐵之中的碳燃燒、去除,從而使含碳量達到熟鐵的成份要求,這就是熟鐵,可以鍛造成各種器具。

甚至能得到品質不同的鋼材,不過因為無法精準控制各元素的含量,鋼材的品質就要看運氣了,想要得到足以鍛造刀劍的更菜,那簡直就是像中大樂透一樣的機率……

不過這個倒是難不住房俊。

他沒煉過鋼鐵,但是他懂得原理,只要知道鋼是介於生鐵和熟鐵之間,那就足夠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我只想當鹹魚縣令,怎麼轉眼成帝師了?
陳燁穿越大乾,成為一方小縣令。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 “大人,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這水龍頭要怎麼用?” “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 “要不,你來做朕的帝師吧……不願意?那,夫君也行。”陳燁:“啊?”
秋俞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極品世子:手握重兵,請貴妃醉酒
甯浩本是在烏蘭戰場戰死的僱傭兵,卻意外穿越成大晉一字並肩王世子。 爺爺戰死訊息傳出後,各方勢力欲置他於死地。太子與貴妃徐慧琳設局陷害,卻被甯浩反將一軍。 在御書房,面對眾人指責,甯浩憑藉爺爺未死的訊息巧妙周旋,化解危機。 不僅如此,他還向晉帝請求將徐慧琳賜給自己。最終,甯浩成功帶著徐慧琳離開,準備回府面對前來的玉燕郡主,看他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大晉朝堂與後院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
非酋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