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零點看書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心生猜忌

御書房內。

一身常服的李承乾接到李君羨稟報的時候略有錯愕,李思訓他也是知道的,這位郇國公府的次子平素表現低調、勤奮好學,畫技更是曾經得到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的讚譽,算是李氏皇族之中難得的“才子”,自然有所關注,也略知其秉性。

無論怎麼看,這人都不至於牽扯進宗室的陰謀當中……

等到聽聞“李繹”的名字,更涉及霍王府,李承乾頓時怒不可遏:“這些人瘋了不成?”

將審訊筆錄仔仔細細看過,氣得摔在桌案上。

李君羨低眉垂眼,一言不發。

李承乾生了一會兒悶氣,問道:“依你之見,霍王參是否參與此事?”

李君羨想了想,謹慎道:“蠱惑李思訓在靠近道觀之處狩獵,的確有可能驚擾長樂殿下……但也僅只是有可能而已,事實上李思訓全然不知內情,就算道觀那邊無人護衛也不至於硬闖道觀,更何況還有房家家兵以及殿下禁衛,僅憑李思訓,想要驚擾長樂殿下基本不可能。”

除非有意為之,否則不知內情的人又怎會衝撞一位居住在道觀之中的公主?

所以“李繹蠱惑李思訓驚擾長樂公主”這個罪名很難成立。

李承乾卻惱火道:“你以為他們是別有目的?朕卻不那麼認為,李繹是算準了因為此前宗室被房俊勒索了一大筆錢帛之事懷恨在心,故意將李思訓引到道觀。若李思訓心懷憤怒,或許能夠做出瘋狂舉措,以至於讓房俊悔恨終生,反之,李思訓也定然因為‘入山狩獵’被捉拿,既然沒有驚擾到長樂,何至於被捉拿下獄?郇國公府必然不肯善罷甘休。”

那些人這回未必是對付房俊,而是想要借房俊的刀,真正的目標或許是郇國公李孝協,亦或者是以李神符為首的一干宗室小團體。

李君羨沒接話,卻覺得有這個可能。

陛下有些時候反應很是敏銳,但心性軟、韌性差,並不具備一個優秀帝王的品質,也難怪當初太宗皇帝幾度想要易儲,錯非太宗皇帝薨逝,若是再等幾年,這皇位歸屬還真不好說。

而且太宗皇帝的薨逝頗有些莫名其妙……

想到這裡,李君羨心裡“咯噔”一下,頭垂得愈發低了……

李承乾坐回書案之後,眉毛緊鎖、一臉愁悶,嘆氣道:“高祖諸子,衛懷王、楚哀王、酆悼王、周王皆早亡,隱太子、巢刺王兵敗身死,荊王、漢王謀反被誅,彭王身體不佳、久病纏身……仔細數一數,也沒剩下幾個了。”

如今已經是“仁和”朝代,高祖皇帝諸子早已不能對皇位造成威脅,譬如當初荊王李元景就是鬼迷心竅,縱然他配合長孫無忌兵變成功,皇帝也只能從太宗諸子當中擇選,要麼是魏王、要麼是晉王,甚至算上蜀王、齊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李元景。

所以李承乾是希望高祖皇帝諸子都好好的活著,縱然不能就藩天下,留在長安安享富貴也是好的,給外人一種“宗室和睦、血脈親愛”的感覺。

誰知一個兩個的卻都不肯消停……

萬一這件事牽扯到霍王李元軌,自己該當如何處置?

殺又不能殺,貶謫地方唯恐其趁勢作亂,置之不理又無法向長樂、房俊交待,真真是取捨兩難。

心情糾結錯亂至極點,怒火升騰,忍不住埋怨道:“都是房俊亂搞!與長樂暗通款曲也就罷了,朕念在他功績睜一眼閉一眼,為何卻要弄出孩子?即便如此,朕也不予追究,反而准許長樂在宮內安胎,卻還是不肯消停,非得出宮前往終南山待產……這是在擔憂朕這個皇帝下毒手嗎?若非如此,也不會惹出現在這樁事!”

諸般怨氣積壓心中已久,但話一出口就意識到不妥,忙又道:“不過這件事兩個人兩情相悅,朕也不會橫加干涉。”

李君羨眼觀鼻、鼻觀心,緘默不語。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覺得相比於房俊,自己應該是對方更為忠心的那個,遂道:“牢騷兩句而已,將軍不必在意,此事朕已知之,考量之後再做定奪。”

“喏,末將先行告退。”

李君羨施禮之後,躬身退出。

走出御書房,外頭春光明媚,李君羨眯了眯眼睛,心頭泛起疑問:陛下是從何時對越國公有所不滿?

……

御書房內,李承乾坐在御案之後,為自己剛才失言有所懊惱,萬一這樣的話語傳到房俊耳中,定然會在君臣之間種下隔閡。自己與房俊雖然分屬君臣,但相比於房俊依靠自己,卻是自己依靠房俊更多一些。

不說旁的,若無房俊鼎力支援,自己的聖旨在軍方怕是無人當回事,沒有軍方的擁戴,又算是個什麼皇帝?

至於李勣……

那廝老奸巨猾,一旦局勢不利,放棄自己另立新主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

長孫無忌兵變之時,李勣就坐視自己這個皇太子陷入死地卻無動於衷、袖手旁觀……

不過想到李君羨為人謹小慎微,自己對其更是推心置腹、信重有加,想來並不會將那幾句話傳揚出去。

心裡略微放心……

喝了兩口茶水,琢磨著這件事要如何處置,內侍便稟報劉洎已到。

“微臣覲見陛下。”

劉洎入內,施禮問安之後,李承乾讓他安坐,而後將終南山發生之事講了,又將李思訓的筆錄遞給他觀閱。

“茲事體大,動輒牽連甚廣,朕毫無頭緒,不知愛卿可有教我?”

劉洎也有些犯愁,沉吟不語。

按理說,如此一個打壓房俊的機會放在眼前應當緊緊抓住才是,陛下明顯對房俊有所怨言,自己只需不著痕跡的順著這個方向推動,讓房俊引起的麻煩越來越大,陛下的不滿自然越來越多。

但問題在於宗室裡那些人已經越來越沒有底線了。

古往今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力、有權力的地方就有鬥爭,這是世界的主旋律,人或者動物,莫不如是。

可人之所以與牲畜不同,就在於人知禮義廉恥,有些底線不能突破。

劉洎自認是個有底線的。

所以他沉吟少頃,正色道:“陛下,宗室裡有些人已經喪心病狂,居然試圖以此等卑劣之心機達成不可告人之目的,此風不可長!宗室乃是國家根基,若不能正本溯源,必然禍亂綱紀、顛倒綱常,遺禍無窮!”

他可以代表文官去與武將爭權奪利,那是因為他認為國家一旦由軍隊主導,是不可免將會滑向窮兵黷武、刀兵四起,當下的大唐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穩定內政,以便於消化這些年東征西討打下來的偌大疆土、充入國內的巨量人口、以及日盛一日的商業貿易。

而不是一如既往憑藉強大武力向著四面八方不斷用兵,將財政糧秣丁口馬屁全部消耗在永無止境的擴張之中。

但相比於遏制軍方的擴張,宗室的動盪顯然更為重要。

宗室是帝國的基石,李唐皇室憑藉血緣親近的宗室維持帝國穩定,一旦宗室動盪,就意味著天下不靖,就有可能皇權更迭、江山陷落。

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再者說來,落井下石乃是小人行徑,劉洎可不願自己在陛下心中留下一個這樣小肚雞腸的印象……

所以他又說:“這件事越國公並無錯處,完全是宗室裡有些人意圖不軌,陛下,不可姑息啊!”

李承乾面色陰沉,他自然也明白劉洎的意思,不過心底卻並不認可,若非房俊咄咄逼人,何至於出現當下這種情況?

看著劉洎嘆氣道:“朕著實為難,若此事就此作罷,越國公回京之後必然不肯善罷甘休,還不知掀起何等風浪,可若是追究下去,尚不知將會牽連多少人,到時候如何收場?”

錯非房俊對皇家全無敬畏,勾引長樂公主造成當下局面,自己這個皇帝又何至於左右為難?

一個完全不受控制的臣子,縱然功勳赫赫、從龍有功,卻依然令君王感覺不爽。

再者,更有皇后處處維護房俊讓他愈發心生嫉妒……

心底不由嗟嘆一聲,似父皇那般與一眾打天下的老臣們毫無猜忌、君臣相得、善始善終,實在是一件極難之事,這不僅需要君上有寬闊的胸襟、容忍的度量,臣子們也要懂得適可而止,而不是持寵生驕。

劉洎道:“即便李思訓所言為真,此事也是李繹一人為之,未必與霍王殿下相干。陛下此刻應當將郇國公、李思訓、霍王、李繹都叫到近前,讓他們對質,自然真相大白。”

李承乾點點頭,意思是到李繹為止,無論真相如何都不再追究下去,以免宗室之內人人自危。

不過為了給房俊一個交待,李繹一定要嚴懲。

對這個處置方式,李承乾予以認可,吩咐一側侍立的內侍總管王德:“派人去將霍王、郇國公、李繹等人叫來,給李思訓治療腿傷,然後一併帶過來。”

“喏。”

王德領命,躬身退出。

李承乾請劉洎入座,讓人奉上茶水,正欲說話,有內侍自外頭快步進入:“啟稟陛下,長樂殿下身邊嬤嬤回宮傳信,今日辰時三刻,長樂殿下誕下一子,母子平安,長樂殿下懇請陛下賜名。”

“賜名?”先聽到母子平安,李承乾鬆了口氣,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下。

但是聽到賜名,怒火又升騰而起,語氣淡然道:“何須朕賜名呢?將那嬤嬤帶去梁國公府,請房相多勞吧。”

內侍躬身應下:“喏。”

旋即退出。

劉洎喝了口茶,心情不錯。

陛下對房俊極其不滿啊……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