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王離

第四百三十九章:攘夷之功

殿宇高聳,莊嚴肅穆。

秦王政看了分列兩旁的眾公卿一眼,澹澹道:「趙將軍率兵伐滅代國,擒獲賊寇趙嘉、燕喜,並破胡兵十萬,可稱善也。寡人曾聞,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罰不遷列,欲民速規為不善之害。」

「故今日當議功論賞,以顯我將士之功勳,昭我秦國賞賜之分明。」

秦王政開口,挑開今日話題。

滅國賞功,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要等待滅代的將士押送俘虜的兩王,以及代國公卿前來咸陽奏捷獻俘,然後在大殿上進行封賞,方是正理,就像之前秦國滅魏、楚的時候一樣。

現在秦王政有順勢徵滅齊國之意,自然不可能為了一個賞功,就讓屯駐前線的秦軍趕回咸陽,受賞之後又再度開拔東境。這種操作對一向務實的秦人來說,是直接排除掉的。

但另一方面,滅國之後,對於有功將士的賞賜也不能耽誤的,否則不僅有違秦法,且會賞罰逾時,會打擊前線將士作戰的積極性。

所以這一次就參照之前王翦滅趙之後,屯駐中山的情況,咸陽在核實前方將領的功勳後,將爵位賞賜下發。

至於核實的方法,除了主將趙佗的親筆帛書外,前線隨軍的監御史、軍法官都有相應的稟報,以及恆山郡守、尉的相關報告,真實性是沒有問題的。

眼見大王開口,便有主爵中尉趙亥站出來。

這位頭髮斑白的老臣,一板一眼的宣佈此番賞賜之事。

右庶長蒙恬,有擒拿代王趙嘉,燕國太傅鞠武,以及領騎兵破擊匈奴之功,可升爵一級,為左更。

【鑑於大環境如此,

五大夫蘇角,功勞和蒙恬一樣,其親手擒獲了代王趙嘉和太傅鞠武,擒王之功,自然能讓他爵位上升一級,為左庶長。

還有公大夫盧綰,也因為擒獲燕王喜,以及分潤滅國之功,跨越兩級,升爵為五大夫。

除了這三人外,包括趙佗在內的諸位秦將,都是些金錢賞賜,並沒有得到爵位的上升。

秦王政眉頭一挑,開口道:「趙佗領軍滅國之功,可升爵乎?」

趙亥搖頭道:「稟大王,代國雖稱為國,然不過一郡之地,不及昔日滅韓之功,若為大上造,還差了一些。」

「主爵中尉真是嚴格啊。」

眾臣看著趙亥滿臉嚴肅的面容,皆是暗自搖頭。

趙亥乃是昭襄王時代留下來的老臣,行事素來古板嚴格,不太通情理。

自他任職為主爵中尉後,除了大王有時候親詔的特例,比如賜爵李由那種情況。一般的正常爵位升遷,他都表現的非常嚴格。

不過這也是秦王政的有意之舉,自從嫪毒以佞幸封侯,並培植黨羽,拉攏朝臣後,秦國的爵位一度有氾濫的趨勢。

故而秦王政掌權後,正要以趙亥這位古板之臣來規範爵位的賞罰。

只是如今這位老臣,卻有些不太懂大王的心思。

秦王政沒有生氣,對著殿中諸臣平靜問道:「關於此番賞爵之事,諸卿可有話說?」

議爵之事,一向是主爵中尉和邦尉負責,其餘諸卿沒有資格插手,秦王政如今當眾詢問,意思已是昭然若揭。

立刻就有知心人站了出來。

「臣李斯,認為趙將軍功勳不止如此,有升爵為大上造的資格。」

李斯聲音提的很高,讓諸卿側目。

李由和趙佗的事情,在場諸人大多聽說過,故而諸位公卿對李斯搶先站出來的舉動,頗感意外。

秦王政嘴角微勾,說道:「廷尉若有異議,當

可直言。」

李斯立刻道:「臣認為此番趙將軍除了滅代國外,擒獲燕王與大破胡兵亦是大功。」

「昔日我秦軍伐滅燕國,燕王喜遁逃而不知所蹤,致使滅燕之事尚有缺憾。燕王不擒,則燕地之民尚懷復國之志,僥倖之心。如今趙將軍擒獲燕王,便可斷絕燕人復辟之意,有助於我秦國徹底統治燕地,此功不可小視。」

「且燕王投靠匈奴,欲借胡兵復國,其罪甚重。趙將軍於此之時,不僅擒獲燕王,更破胡兵十萬,這不僅是我秦軍之勝,更是我諸夏對夷狄之勝。」

「若是將此事宣傳,便可讓天下人都知道,我秦國的軍隊,代表諸夏之民戰勝了北方的夷狄。此等功績,不啻於昔日周王北擊玁狁(xinyn)之功。而趙將軍,也不亞於周之南仲、尹吉甫等良將。」

「這般攘夷大功,豈能忽視!」

此話一出,殿中公卿皆是驚訝的看著李斯。

本來趙佗只是擊破匈奴大軍,斬首萬餘。

單純按首級斬獲來算,不算很多,難以升爵。

但到了李斯口中,斬首多少已經不重要了,而是將其昇華成了諸夏攘夷的大功,這意義可就和單純的斬獲完全不同。

斬首?

不存在的,那叫攘夷!

特別是在秦國剛剛吞滅五國,五國之民尚未徹底歸心的情況下,如果大肆宣傳趙佗的攘夷破胡之功,這對秦國形象絕對很有好處,將秦國與諸夏劃上等同的關係,說不定還能收不少民心。

在這種意義下,你怎能不賞此攘夷破胡的功臣!

這一刻,不僅是諸位公卿被李斯一張嘴說的點頭,就連秦王政也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滿意之色。

他喜歡李斯這張嘴。

其口舌未鈍啊,猶有昔日上《諫逐客書》時的風采。

眼見李斯開口,治粟內史王戊也跟著道:「臣附議廷尉所言。且臣認為趙將軍獻麵食之術,使得麥能入軍糧府庫,國民亦樂於種麥,增強了我秦國國力,這亦是大功一件。」

眼見九卿之中,廷尉和治粟內史皆道趙佗之功可以升爵,其他人哪還看不清形勢,紛紛附和。

秦王政轉頭看向趙亥,問道:「滅國之勳,攘夷之功,可升爵乎?」

趙亥看了眼群臣之色,又看了眼秦王政飽含期待的目光,略一沉吟後,拱手道:「廷尉和治粟內史所言有理,趙將軍可為大上造。」

秦王政微笑著點頭,看著群臣心服口服的模樣,他滿意了。

李斯抬頭,看到大王臉上的笑,他也滿意了。

剛才那番話,足以讓大王知道,誰才是他秦王政的知心人。

很快,秦王政便正式下詔。

「少上造趙佗,率軍出征代地,翦滅代國,並擒獲代王趙嘉、燕王燕喜,破胡兵十萬,振諸夏聲威,乃攘夷破胡之大功,特升爵一級,為大上造!」

……

朝會之後,大王退朝離去,諸位公卿將領也各自散去。

中更李信沉默著離開大殿,往外走去。

李信面無表情,雙肩下沉,身子略微句僂著,他的周圍彷彿有一道特殊的屏障,讓其他人無法接近。

也沒有人願意來面對李信這張冰冷的臉。

「趙將軍可真是厲害,不到二十歲,就已經獨自領兵滅了一國,封為大上造爵位。這樣的人物,我秦國似乎還沒出現過吧?」

「是啊,而且趙將軍自從軍以來,屢建戰功,幾乎可稱作百戰百勝,哪怕是武城侯年輕時也難以相比吧。」

幾位公卿的議論聲傳入李信耳中。

「趙佗……百戰百勝,已

滅一國,成為大上造了。」

李信離開大殿,從陛階走下,眼神有些恍忽。

當初被他護衛在羽翼下的那個少年長大了,不再需要他的保護與提攜,而是成長為一個連他李信都要仰望的人物。

但越是這樣,李信就越無法去面對趙佗。

「他早晚能封侯的。與趙佗相比,我李信只是一個失敗者。」

李信喃喃著,眼中滿是闇然。

就在這時,一個宦者快步走過來,對著李信一禮,說道:「李中更,大王相召。」

「大王召我?」

李信愣了一下,緊接著,他原本暗澹的眼睛裡一下冒出光來。

他想起數月前,大王曾讓他思慮對付遼東胡人的方法。

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顯。

大王,有意讓他李信征伐遼東之地,驅逐胡人。

他的眼睛溼潤了。

「大王心中,尚有我李信啊!」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