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王離

第二百七十一章:李斯之怨

大殿中,諸位臣僚皆感到驚訝。

但驚訝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秦王政對趙佗的賜爵太重,超出了趙佗的功勞。

而是因為趙佗的年紀。

十七歲的中更。

這趙佗才十七歲啊!

整個秦國朝堂中,能有中更爵位的又有幾人呢?

中更。

在秦國所實行的二十等爵位中屬於是第十三級,乃是真正的高爵,已經足以擔任「卿」這一級別的職務。

在朝可為九卿,在外便是郡守。

若是沙場征戰,亦有成為將軍的資格。

君不見昔日李信隨王翦伐燕時,身為裨將軍的他,就是中更爵位。

眾多老臣中,如長史李斯,自楚國入秦,到如今已有二十餘年。

李斯在這二十多年中,建言獻策,奮力攀升,現在也才堪堪升到了中更之爵。

畢竟爵位越高,越難升級,特別是非軍功升爵,真的很慢很慢。

雖說最近有風聲傳出,大王有讓李斯擔任廷尉之職的打算,但那只是職位差別,爵位上卻是和趙佗相同。

李斯今年五十六歲。

趙佗今年十七歲。

兩人年齡差距如此之大,爵位卻同為中更,甚至在這殿中還有一些老臣的爵位,比趙佗還要低。

這如何不讓殿中諸臣感到驚訝?

辛辛苦苦奮鬥幾十年,一朝與孺子爵位相同,怎不讓人心中升起波瀾。

李斯看著趙佗的眼神,無比的複雜。

他再與趙佗相見,恐怕只能用同輩之禮。

至於眾多武將,心中也自是產生波動。

王賁深深看了趙佗一眼,不由想到自家兒子。

在魏國大梁的時候,王賁見趙佗頗有謀略,有為將之姿,當時還認為趙佗將會是王離日後的競爭對手。

但以今日來看,王離和趙佗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級別。

「趙佗,大王之愛啊。」

王賁心中暗歎一聲。

就在眾多臣僚將吏或驚或嘆之時,趙佗已經反應過來,他壓抑住激動的心情,連忙叩首謝恩。

當他叩首完畢,抬起頭看到大王珠旈後帶著笑意的面容,心頭不由暖洋洋的。

接下來,在趙佗之後,此番回秦的幾位功臣,也分別得到了自己的賞賜。

原本是公乘爵位的涉間、黑臀、趙廣三人,全部當場晉爵一級。

他們搖身一變,成了頭戴鶡冠的五大夫,已經到達了大夫爵位的頂端。

下次征戰時,這三人已經有擔任軍候職務的資格。

除了他們三人外,白榮和西乞孤都從官大夫升級為第七級公大夫爵位。

張賀則從大夫升爵到官大夫。

除了爵位賞賜,眾人還都有大量的金錢賜予。

首先是趙佗的賞金達到了千鎰之多,甚至是上一次王翦滅燕時所受賞金的兩倍,堪稱天文數字,足以讓他在秦國過上一輩子的奢侈生活,不受金錢上的限制。

其中原因,大家都能想到。

….

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更能打動人心。

在這眾軍皆敗,秦人沉淪的時刻,唯有趙佗一軍得勝而歸。這場勝利,提振了整個秦國計程車氣,更是為秦王政挽回了面子。

大王的面子,莫非還不值那區區千鎰黃金嗎?

除去趙佗外,涉間和黑臀還有額外封賞。

涉間賞金五十鎰,是獎勵他衝陣奪旗的功勞。

黑臀也同樣得到了五十鎰金的賞賜,和涉間一個級別。

獎賞的理由則是他威嚇楚王,彰顯秦威。

「這傢伙的屁股,恐怕要名揚天下了。」

趙佗心中暗笑,相比於涉間的衝陣奪旗。黑臀兵臨壽春,對著楚王露屁股並將其嚇暈的事情,無疑更具有傳奇性和娛樂性。

想來秦廷定然會將其大肆宣揚,以此來襯托楚王的無能與膽小,再次提振秦人士氣。

趙佗甚至能想到若干年後,史書上或許會記那麼一筆。

秦王政二十二年,冬,秦將黑臀臨壽春,露臀,楚王厥。

賜爵策勳完畢,這場朝會便結束了,但等待趙佗和黑臀等功臣將士的,還有一場盛大的慶功晚宴。

「太好了,乃……我早就餓了,不知道大王會請吾等吃什麼?大王這麼尊貴,在宮裡肯定天天吃狗肉吧。」

黑臀舔了舔嘴唇。他最愛吃狗腿了,能想象到的最好吃的便是狗肉。

趙佗笑而不語。

這時代貴族的奢侈生活,是底層小民完全想象不到的,更別提這種國家級別的晚宴,那種規格自然是極高的。

果然,晚宴之上珍饈滿桉,佳餚滿目,還有大王賜下的美酒,更是讓眾人吃的心滿意足。

一場晚宴,只談趙佗這一次的遠征勝利,對於之前的李信、蒙武敗績絕口不提。

秦王政更是點名讓趙佗為參加宴會的大臣們,講述他率***戰數千裡以及大敗楚國左司馬的種種光輝事蹟。

趙佗的口才在嬴陰嫚的鍛鍊下本就極好,此刻又知道秦王政的心思,自然講的是分外精彩,跌宕起伏,戰場上的重重殺機,讓眾臣皆為驚歎。

「我今日方知,趙中更之爵,實至名歸啊。」

老丞相隗狀第一個開口讚歎,帶有示好之意。

尉繚亦頷首讚道:「好一個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你趙佗背水為陣,看似犯了兵家大忌,實則是在絕境中暗藏生機,更有後伏奇兵,衝陣奪旗之策奠定勝機。此等對兵法的靈活運用,足以讓天下兵家之徒盡數習之,老夫亦是佩服。」

聽到尉繚這般讚歎,趙佗不敢託大,忙道:「尉公過譽了,小子亦是常習尉公兵法,方能有些許成就,若無尉公教誨,亦絕無趙佗取勝之事。」

趙佗說的教誨,是指尉繚編著的那套《尉繚兵法》,也就是後世俗稱的《尉繚子》。

邦尉府將其應用在秦***伍中,每一個上戰場的秦將基本都看過,所以趙佗這話說的倒是也沒錯。

….

【穩定執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蘄邑為你趙佗引走楚國左司馬的大軍,你趙佗早就被楚軍在蘄邑殲滅了,哪還有如今得勝回國的榮譽?

這裡面,難道就沒有我兒子一分功勞嗎?

憑什麼李由給你當了替死鬼,他卻毫無功勞,反而還要削爵受懲,而你趙佗卻能連升兩爵,享受無窮的榮耀,這公平嗎?

老夫入秦二十多年,辛苦半生,方能得到中更爵位,而你趙佗卻藉著我兒子的掩護,一躍而起與老夫同等爵位,這公平嗎?

公平嗎?

不公平。

你這小小孺子,怎就與我同爵。

李斯感覺他的手在顫慄。

這一刻,他想到了那個說話結巴的男人。

想到了那個被他和姚賈聯手弄死的韓國公子。

也是他李斯的同門師弟。

李斯,從來都不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忍住,我要做廷尉了,暫且忍住。」

李斯在心中喃喃著,作為一個成熟的政客,他的理智再次控制了自己,將心中的怨恨之意壓了下去。

只是,李斯看著趙佗的目光,已是再無半點柔和。

而這時候,在吹噓完趙佗一頓後,尉繚徑直轉身向秦王政恭賀道:「趙佗年齡雖小,卻已精通兵法之道,若是再加打磨,等其成長起來,必是我秦國柱石之將。臣已是垂垂老朽,為大王能得此良將而賀之。」

眾臣一聽,亦連忙舉酒卮道:「臣等為大王賀之。」

帝榻上,秦王政臉帶笑容,舉卮而飲。

但心中不由罵了聲:「尉繚這老傢伙,就這麼急著想離開寡人?」

秦王政很清楚,尉繚那番吹捧趙佗,說他自己老朽的話,不過是再次向秦王政暗示他有去意。

「既然想走,那滅完楚國後,隨你。」

秦王政心中冷哼一聲。

….

他轉而看向殿中的少年,目光不由柔和了許多。

時間流逝,轉眼之間夜飲完畢。

慶功宴散場,諸臣皆告退而去。

殿外,夜色已黑,趙佗正準備和黑臀等人出宮。

但剛走幾步,一個身材高大,面容白皙的男子就大步走來。

「趙中更,還請等一等。」

聽到這話,趙佗回頭看去,不由一驚。忙行禮道:「見過趙君。」

說著,他又向身側的涉間、黑臀等人介紹道:「此為中車府令趙君,乃是我秦國柱石之臣,還不快行禮。」

聽到這話,黑臀等人知道對方身份不凡,忙跟著行禮道:「吾等見過趙君。」

「呵呵,諸君皆是我秦國功臣,不必對高如此。」

趙高很高興,特別是聽到趙佗形容他的那句「柱石之臣」。

這話聽著舒服,比什麼秦王親信之類的要好上太多。

別看他趙高只是個小小的中車府令,但憑什麼就不能像李斯那樣,成為大秦的柱石之臣?

趙高微笑道:「趙中更,大王召你入寢宮相見。」

趙佗怔了怔。

趙高說的是寢宮,不是偏殿。

那不是睡覺的地方嗎?

大晚上的,讓我去寢宮幹嘛?

起飛的東君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