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q1

第一百七十章:治兵

王賁給予趙佗的時間只有半個月。

但前三天的時間,是傳令各處城邑收攏的河內軍潰卒趕到這裡,還有對其他士卒進行重新編隊。所以等到這一曲全員集合時,真正能夠訓練的時間只剩下十二天。

“百人而教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萬人;萬人教成,會之於三軍。三軍之眾,有分有合,為大戰之法,教成,試之以閱。”

趙佗站在典兵臺上,看著營中已列隊的數千士卒,對身側幾位下屬開口講話,他說的是當今邦尉尉繚編撰出來的《尉繚兵法》。

趙佗在咸陽當郎官的時候,可沒有閒著,不僅從邦尉府尋來這部新兵法學習,還從楊熊、趙賁等人的家中借到了《孫子》、《吳子》等早期的兵書閱覽,現在當了軍候,自然能出口成章,與他的身份相匹配。

“軍候所言極是,用此法練兵,必能練出一支強軍。。”

張賀立馬出口稱讚,這位來自潁川郡的五百主,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自從見到趙佗後,此人尋機誇讚已經不下十次。

趙廣在一邊默默點頭。

黑臀則摳著屁股道:“這話我懂,咱們去年在李將軍麾下,就是先一個什、一個屯、一個百的單獨練,後來再匯到千人裡演兵。嘿嘿,那會兒咱們軍候可是在演兵裡大出風頭,就連李將軍都親自將我們叫到典兵臺上誇讚,說軍候很不錯,未來必有前程。這不,轉眼就做了一曲軍候,李將軍可真有眼光。”

聽到這話,西乞孤和涉間都跟著點頭,他們當年就是這般過來的。

張賀眼前一亮,忙道:“不愧是趙軍候,什伍之時便能得李將軍誇讚,真讓吾等佩服!”

趙佗沒有管張賀的馬屁,眼中閃過追憶之色。一年之前,他還是個在什伍之中站隊訓練的小卒,一年之後卻成為了領兵五千人的一曲軍候,身份轉換間頗為讓人感嘆。

“多虧了當年親身入軍營,從小卒做起,所以能瞭解練兵的方方面面,如今當了軍候,該我來練兵時,就不用手忙腳亂,這大概就是實踐和理論結合了吧。”

趙佗心中感慨,思緒回到眼前,他目光掃視校場中列隊的數千士卒。

五百關中軍的秩序自然不用說,站的整整齊齊,個個昂首挺胸。

兩千河內軍也不錯,他們畢竟是受過訓練,上過戰場的正規軍,這種列隊站陣之事都是小問題。

剩下的一千上黨軍也頗有模樣,可見趙廣此人是有些本事的。

差一點的是張賀麾下的五百潁川人。

潁川郡是韓地,秦滅韓國不過三、四年,故而這五百韓人都沒有受過多少訓練,再加上張賀可能心思不在練兵上,五百人站的歪歪扭扭,豎列都能站成圓弧狀。

但相比一旁的漢中軍陣,這五百潁川軍都可稱得上是紀律嚴明。

只見那一千漢中人裡面,有一半能聽從指揮,站的和潁川人差不多,將方陣站成圓陣。

另一半則大多由羌氐蠻夷組成,他們站成圓形、方形、梯形,或是各種形狀相互組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雖然不敢高聲喧譁,但相互間還是用各種蠻語低聲說著話,不時還發出低笑聲。

趙佗臉黑了。

他這一曲雖然是支拼湊的部隊,但關中軍和河內軍兩支戰卒佔了一半,稍微訓練配合下就可以上戰場衝殺,上黨軍和潁川軍稍微差一點,訓練之後也可做二線部隊,唯有這一千漢中戍卒最是讓人頭疼。

“羌二五百主還沒到嗎?”

趙佗問道,離下令集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會兒,手下三位二五百主,和趙佗直轄的五百主張賀、西乞孤都已經到身邊,唯有那個羌匕還沒出現。

聽到這話,黑臀怒聲道:“蠻子就是蠻子,依我看不如藉機將羌匕那蠻子撤掉,換一個咱們的人去當二五百主。”

“使不得。那些羌氐蠻夷兇悍成性,不聽指揮,也就羌匕能夠指使的動,若是將他貿然撤換,恐怕那些蠻夷會暴動。”

張賀連忙開口,目光盯著趙佗,希望能夠引起他的注意。

一旁的西乞孤也出聲道:“張五百主說的確有道理,聽說這羌匕出身於一個羌蠻大種落,在這些蠻夷中頗有威信,這批人能從漢中到此,全靠此人約束,如果將此職換成其他人,恐怕會管理不住。”

兩人的話和趙佗昨日說的差不多,黑臀亦只能悻(xìng)悻住口。

趙佗面無表情,就像西乞孤和張賀說的,蠻夷部隊一向最難管理,不僅是語言不通,其習俗和思想更是和華夏迥異。

秦國統治他們,全靠本地人進行以夷治夷,在當地設立專門的夷道進行管理,徵召他們參軍時,也一般是幹些挖溝送糧的苦力活,很少上戰場衝殺。

所以這羌匕才有恃無恐,敢給自己擺架子。因為趙佗還真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將他換掉,那些未開化的蠻子可不認外來人。

“羌匕手下兩個五百主是什麼來歷?”

趙佗側首看向西乞孤,作為短兵隊長,西乞孤還兼任秘書職務,對於軍中各軍吏的瞭解頗深。

“兩個五百主,一人名為羌骨,亦是羌蠻出身,略通秦語,但性格粗魯,那些未開化的蠻夷大多歸於他麾下。”

“另一人則名為白榮,是秦氐混血,據說父系是郿縣白氏,他在漢中一縣任職縣吏,那些人都由他指揮。”西乞孤說著,指向漢中軍裡,那批能勉強站成佇列的五百人。

趙佗“嗯”了一聲,看到那站在五百人面前的軍吏,是個接近三十的男子,雖然是兩族混血,但他除了頭上戴著象徵大夫爵位的單板長冠外,身上的打扮和那些蠻夷差不多,臉上也是鬍鬚叢生,頗有野性。

這時,那身材高大的羌匕才從轅門外走來,他一邊走,一邊和那些氐羌蠻兵打起招呼,頓時嘻哈一片,吵鬧的聲音讓其他方陣計程車卒都望了過來。

“如果任由他如此下去,軍紀必定敗壞,不如嚴懲。”涉間在旁低聲說道。

“我有分寸。”

趙佗不置可否,涉間見此,不再多說。

這時那羌匕也走到典兵臺上,對著趙佗隨意拱了拱手。

趙佗問道:“我已下達集合的軍令,諸將均按時而至,羌二五百主為何來遲?”

羌匕哈哈大笑著用蠻語說了一通,最後以秦語對趙佗道:“那個軍令我記錯了時間,加上剛才肚子餓了,就去吃了些酒肉,所以來遲了一些,小軍候恕個罪嘛。”

聞聽此話,黑臀等人勃然大怒,要不是顧忌著趙佗在此,恐怕早就怒罵出聲。

倒是趙佗不僅不惱,反而和藹說道:“原來如此,今日念羌二五百主犯令有因,再加上我未曾嚴申軍法,此事便不做追究。不過,軍中需審法制,明賞罰,羌二五百主還望以此事為誡,勿要再犯。”

“哈哈,知道了知道了。”

羌匕聽聞這話,眼中閃過一抹不屑,隨意拱了拱手。

趙佗點點頭,轉身對諸將道:“人已到齊,那今日便開始正式練兵。涉間、黑臀、趙廣,你們三部皆有戰陣經驗,今日開始先訓練金鼓旗幟,讓士卒們識旗幟、辨金鼓,千人內部先各自配合熟練。”

“唯,謹遵軍候之令。”

三將拱手應令。

趙佗又道:“張五百主,你之麾下五百人,暫且先練習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三日之內,務必讓士卒做到知進退左右,如此之後再開始辨識金鼓旗幟,方可與諸部合練。”

“唯,謹遵軍候之令。”

張賀苦著臉,知道在趙佗心中,自己這支部隊是比較差的。

趙佗又看向羌匕,溫和道:“羌二五百主,你這一部人馬也跟著練習行列縱橫,三日之內,亦要讓士卒做到知進退左右,不可懈怠。”

羌匕隨意應道:“諾。”

趙佗笑了笑,站在典兵臺上,對著諸將和臺下眾士卒朗聲開口。

“本將奉王將軍之令,練兵殺敵。”

“凡兵,制必先定,法令先明。”

“今日開始,設營表,置轅門,期時日,如過時,則坐法。”

“軍中什伍相結,上下相聯,各自相保,若有擅違令者,誅之。”

“軍中無二令,二令者誅之,留令者誅之,失令者亦誅之!”

“若有違者,定斬不饒!”

趙佗聲音鏗鏘有力,目光掃視著場中士卒。

最後,落到那位羌人首領身上。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