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q1

第一百一十章:辭相

滅楚為先!

如果提出這句話的是尉繚、姚賈,甚至是隗狀、李斯。

趙佗都不會覺得驚奇,畢竟歷史上秦國就是先楚後齊,以這些重臣老辣的眼光,自然能看出齊和楚之間先滅哪一國更有優勢。

就連趙佗白日在偏殿中對答時,提出的也是以楚為先。

他之所以一路旁敲側擊,暗示李信齊易楚難,並不是想要改變秦國的戰爭國策,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趙佗只是希望能改變李信當主將伐楚這件事。

或者就算改變不了李信伐楚,那趙佗也希望在自己的不停影響下,李信能夠重視攻打楚國的難度,不會再像原本的歷史上那麼輕狂,區區二十萬就敢伐楚。

事實上,李信果真聽進了自己這個臂膀的話,提出了先伐齊國的策略。

趙佗正暗自欣喜,這樣一來,秦王政恐怕會對李信失望許多,甚至不會再讓他當主將了。

哪知道就在這時候突然冒出一個昌平君來。

“昌平君莫非也是想像尉繚、姚賈一般表忠心嗎?”

趙佗眉頭緊皺,看著昌平君平靜的表情,拿不準對方的心思。

昌平君可和尉繚、姚賈這種普通魏人不一樣。他是真正的楚國公子,身體裡流淌著羋姓熊氏的血脈,他若提出伐楚,那可就真的是在滅自家祖廟了。

更重要的是,趙佗清楚此人正是未來伐楚大敗的原因之一,他如今提出伐楚之策,莫非是有什麼預謀?

就在趙佗心中亂猜的時候,秦王政已淡淡說道:“昌平君所言當先伐楚國,不知可有獻策。”

昌平君微微一笑,道:“當今楚王負芻,乃是弒兄謀篡之徒。其名不正,則言不順。楚國數千裡之土,有不少封君臣僚對其暗懷不滿,此正是楚國上下離心之時,若我秦國趁此良機伐楚,楚必無法全力應戰,可一舉而破。”

此話一出,諸位重臣皆點頭贊同。

齊楚之間,以楚為先,這個原因很重要。

唯有李信聽到這話羞的滿臉通紅,他只顧考慮著齊楚之間的國土戰力對比,並沒有想到楚國內部的形勢變化,亦是征伐的關鍵之處。

昌平君接下來的話更是毫無忌諱,他朗聲道:“臣熊啟,本是楚考烈王庶子,與負芻互為手足,他所篡殺的楚王熊猶也是臣的兄弟。”

“所以,如果臣前往楚國邊境,暗中打著為熊猶復仇的名號,就可以勾連楚國內部對負芻不滿的大族豪貴,這樣就可從內部瓦解楚國的力量,而外則能接應我秦國大軍!如此一來,楚國必滅!”

昌平君的聲音依舊很溫和,但聽在耳中卻讓人不禁汗毛聳立。

好一招分化瓦解,裡應外合之計!

負芻弒君上臺,提拔心腹,勢必損害了許多楚國貴族的利益,讓他們心存不滿。只要有昌平君這個楚國公子打出為楚王熊猶復仇的旗號,必然能聚攏一批人過來。

“好策。”

秦王政不由撫掌,如果昌平君提出的計策能夠成功,那絕對會讓秦國滅楚之戰省力不少,受到的楚人反抗也會小很多。

不過事無絕對,他還要徵求幾位重臣的意見。

李斯作為楚人出身,第一個附和道:“臣亦認為君侯此策極妙,若能成功,此番必滅楚國。”

尉繚微微點頭,“於兵法而言,此策確為上佳。”

至於隗狀更沒有意見,“一切聽憑大王做主。”

王翦見秦王政看向自己,亦頷首道:“此策可行。”

秦王政的目光從這四人身上掃過,最終看向姚賈。見自己這位負責間諜工作的上卿輕輕點頭,便知道此事應無多大問題,便笑道:“既然諸卿皆認為此策可行,那便依此而行。只是……”

秦王政說著,目光再次落到昌平君身上。

以秦國右丞相的身份,趕赴楚國邊境活動,這不管怎麼看都有問題啊。

感受到秦王政的目光,那位文雅君侯淡淡一笑,轉向姚賈,問道:“姚君,我聽聞最近韓地頗有動亂,新鄭之中似有暗潮湧動。”

姚賈答道:“然也,新鄭中有舊韓貴族賊心不死,暗中相互勾連,想要救出韓安,重新復辟韓國,呵……”

說到最後,姚賈不屑的笑了一聲。

韓國未滅之時尚且對秦俯首帖耳,秦國反手就能將其覆滅,如今韓國已滅,一群宗室遺族卻想著暴動復辟,真是不自量力。

昌平君微微頷首,轉而看向秦王政,拱手道:“韓地乃是中原腹心,新鄭更是重中之重,此處北近大梁,南接陳郢,絕不可疏忽。臣願辭去右丞相之職,前往韓地,撫平韓民異動,同時結交楚國內部對負芻不滿的大族,為我秦國伐楚做好準備。”

右丞相,雖然比不上昔日的相邦之職,職權有所分化。但也是如今秦國官制的最高位置,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昌平君自呂不韋死後,在此職位上差不多呆了十年,他做事兢兢業業,為秦國的崛起付出了汗馬功勞,就連秦王政剛才雖有讓他辭相之意,但也不好親口說出。

如今昌平君親口辭職,確實讓秦王政心中大喜,看向這位叔父的神色亦和藹了不少。

雖是楚父秦母,但終歸是在我秦國長大,是我秦國人啊。

秦王政笑道:“善,右丞相之職,寡人會一直為昌平君保留。此番伐楚,還要辛苦昌平君了,待楚國戰事定下,寡人絕不會忘記昌平君的功勞。”

“辛苦君侯。”

諸臣僚亦跟著秦王政一起說道。

昌平君依舊用他那平淡溫和的聲音說著:“為大王統一天下效力,亦是啟之心願。”

這樣的風度著實讓人尊敬,就連之前與他帶有隔閡的諸位臣僚,亦忍不住用欽佩的眼神看著他。

李信更是低語道:“君侯果有氣度,真是讓我佩服的很。伐楚若有君侯相助,此戰必能一舉破楚!”

聽到這話,一旁的趙佗嘴角直抽搐。

你這愣頭青竟然還佩服他!

完蛋了!

徹底完蛋了!

趙佗在心中哀嚎。

昌平君在今晚的表現確實很有風度和智慧,獻分化瓦解楚國之策,甘願辭去右相,親身前往韓地活動。

特別是他作為楚國公子,身體裡流淌著羋姓血脈的楚王后代,竟然願意竭盡全力幫助秦國滅楚。

如此行為,昌平君秦國大忠臣,捨己為國的形象是徹底定下了。

若不是趙佗提前知道了結局,恐怕也會如同殿中諸臣一般拱手稱讚。

只是,知道結果的他此刻卻是如芒在背,坐立不安,眼看著秦國在今夜走向低谷。

他可以改變嗎?

不可能!

哪怕趙佗如今受到秦王政賞識,但爵不過是個區區公乘,位不過小小郎官,地位與昌平君天差地別。

更別說趙佗自己還是個趙人出身,他若是敢在這時候說壞話,不僅沒有任何用處,還會被懷疑別有用心,甚至失去秦王政的信任。

人家難道不相信跟了自己十多年的叔父重臣,相信你一個外來的小小孺子?

想到這裡,趙佗明智的閉了嘴。

然而,今晚他受到的驚嚇還沒有完。

在昌平君辭相入韓之事拍定之後,秦王政看向殿中的幾位將軍。

他笑道:“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一年,昌平君徙於郢。

感謝書友毅然亦然的打賞,和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援,謝謝!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