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王賁

第三百四十九章:楚王啟

“壽春外郭被秦將趙佗攻破?”

“大王向秦人請降?”

“楚宮已落入秦軍之手,大王和公子王孫,滿朝公卿貴臣,盡數為秦人所擄,被押送北行?”

當一個接一個的壞訊息,透過快馬從西邊傳到淮陰城時。

整個淮陰城內的上萬居民,以及城外的近十萬楚軍,盡數陷入混亂和驚慌中。

“大王降秦,我楚國亡了!”

“荊楚已亡,吾等何從?”

“秦軍即將東向,吾等又該如何辦啊?”

不僅是楚人平民和軍中士卒在恐慌,就連作為領導者的公子啟和項燕等人,也被這些訊息驚得面色蒼白,目露駭然。

因為壽春淪陷的速度,比他們預計的要快的太多。

“壽春乃是天下雄城,吾弟更有數萬大軍,怎麼會被趙佗那兩三萬人攻破外城?”

“趙佗此子,竟如此厲害乎!”

公子啟神色震驚,他的腦海裡浮現出那個站在李信身側,一臉澹澹笑容的少年。

他知道趙佗很有能力,故而在陳郢時,公子啟站在那高高的城牆上,看著趙佗出城的背影,嘴裡說出“既然無法收羅,那就毀掉”的話。

公子啟認為在他的參與下,李信伐楚必定慘敗。屆時趙佗在敗軍中,有身死被俘之危。

就算趙佗最後能僥倖逃生回秦,也定然會和李信一樣被這場大敗擊垮,因為罪責而被秦王奪爵懲罰,不說直接被打入冷宮,也是前程暗澹。

所以他在李信伐楚時,並沒有將趙佗放在心上。

哪知道此子在那場大戰中,雖然沒有改變李信慘敗的下場。卻另闢蹊徑,不僅躲開大敗的恥辱,更打出了一場讓世人驚訝的大勝,成為秦人心中的英雄。

當公子啟聽聞趙佗的種種事蹟,特別是泗水大勝的時候,他在感嘆之餘,心中不由生出一抹惋惜。

“此子並非秦人,若是他能為我所用不知該有多好。”

到了如今,他更聽聞趙佗大破十萬齊軍,逼殺項渠,甚至還攻破壽春外城。公子啟心中的那股惋惜、遺憾之情越發強烈,甚至還生出了絲絲悔恨之心。

他明明有得到趙佗的機會。

趙佗跟著王翦伐燕回來時,他公子啟那會兒還是秦國的昌平君,位居秦國右丞相之職,手中有很大的權利。

如果早知道趙佗這麼能打仗,是個名將種子。他當時就該不顧臉皮,直接從秦王政手中將其討要過來,以他當時的地位,只要找一些藉口,相信秦王政是不會拒絕的。

那樣的話,他就能將趙佗帶到陳郢好好調教,把那個少年變成他公子啟的人。

讓趙佗為楚國服務,這樣一來,如今該頭疼的就該是那些秦人了。

“曾經有一個得到趙佗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珍惜,如今想來,卻是悔之晚矣。”

在公子啟感嘆之時,其他幾位楚將卻是將怒氣發在了楚王負芻的身上。

“他負芻莫非是一頭豬嗎!”

“那可是壽春城啊,城高牆固,城中更有精兵青壯數萬之多,他怎麼能連一個月都撐不到,就被趙佗用兩三萬人打破外郭!負芻狗彘,何其無能!”

景同和屈茂等楚將怒罵連連,將所有的怨氣全都撒到了向秦軍投降的負芻身上,因為這事情真的太出人意料了。

你堂堂楚王,怎麼能投降的這麼快!

就連項燕聽聞這訊息時也是愣了半晌。

他可是預計壽春城能在秦軍面前支撐兩三個月的,哪知道不到一月就收到了壽春城破,楚王投降的訊息,這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

“我軍尚未齊整,各地封君也未傳來回應,負芻便已投降,形勢對我不利啊!”

正如項燕所擔心的一樣,對楚人來說,接下來的形勢變得越發嚴峻起來。

緊隨壽春城破,楚王降秦的訊息後,是來自秦軍的使者。

這些秦人使者一路向東行來,所經之處,宣示著楚王負芻的最後一道詔令。

“不穀無德,荊楚多罪,今為秦虜,亦是天命。楚之城邑,當盡數歸秦,以尊不穀之令,順天意而為……”

這是楚王負芻為討好秦人所下的詔令,命令那些還在抵抗的楚國城邑向秦軍開門投降,讓拿著劍戟準備反抗的楚人義士放下武器,乖乖去當秦國的順民。

這是楚王的命令。

在實際情況中,這道詔令有著非常巨大的意義。

它給了諸多想要降秦卻猶豫不決,心有顧忌的楚人,一個投降的名義和臺階。

你看咱們大王都降了秦,還下詔讓吾等不要反抗秦軍。所以吾等降秦之舉,乃是奉王詔而行,也是順天命所為。

我投降,那也是投的名正言順,是無可指責的。

反而是那些舉著反秦旗幟的人,實則才是背棄大王之命的逆賊。

此等詔令透過秦軍使者,和沿途接詔城邑的楚人四處傳播,影響非常之大。

當傳到淮陰時,甚至引起聚集在此的楚國大軍的慌亂。

屯聚在淮陰城外的近十萬楚軍,有一部分是被強徵脅迫來的平民,這些人整日想的只是活命吃飯,對於楚國並無忠心可言。

但還有一部分,卻是真正的心懷荊楚的義士,他們胸懷愛國之意,聽聞項燕和公子啟在此招兵聚糧,紛紛來投。

如今這些人卻見四處都在傳播楚國已亡,大王命令他們投降的訊息,原本滿胸的愛國激情瞬時被壓了下去,一雙雙眼睛中,出現了迷茫之色。

壽春被秦軍攻破,大王向秦人投降,還下令讓他們不要反抗。

所以他們聚在此處舉起抗秦大旗,真的還有意義嗎?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隨著楚王負芻的投降,抗秦的人心已經開始潰散。

楚人,缺少一個領袖。

在這樣的情況下,項燕站了出來。

這位滿頭白髮的楚國令尹,站在淮陰城頭,對著人心惶惶的楚人們發出憤怒的咆孝。

“負芻弒君篡位,本是亂臣兇徒,不該為王!如今他降秦獻郢,更是我楚人的恥辱!吾等安能因他投降,便認為荊楚已亡!”

“今日,我就要告訴二三子,我楚國未亡!”

“荊楚立國八百年,歷代先君篳路藍縷,方能開拓荊楚之地萬里山河!哪怕歷經磨難,吾等荊楚之人也從未屈服!”

“今日,負芻雖降,但吾等楚人,自有新王!”

“新王登位,將奉祀楚國社稷,帶領吾等荊楚壯士與秦人決一死戰,抗衡到底!”

在項燕的咆孝下,景同、屈茂等楚將高呼應和。

“楚有新王,吾等絕不投降!”

陣陣高呼聲中,那些原本處於迷茫中的楚人義士頓時清醒了過來,他們胸中將要熄滅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燒起來,眼中綻放出希望的光芒。

沒錯,負芻降了,咱們還有新的楚王!

楚有新王,則楚國不亡!

在陣陣高呼聲中,穿戴好楚王服飾的公子啟一步一步走上城牆。

他四十餘歲,面色白皙,姿容謙遜,一直都以翩翩君子的形象示人。

但在今天,他穿戴著王者之服,面色因激動而漲紅。

他站在城牆上,聽著傳入耳中的陣陣歡呼聲,感受到身體中的血液在燃燒。

“吾熊啟,羋姓熊氏,帝高陽之苗裔,祝融之子孫!”

熊啟向著城下的楚人子民開口。

“今暴秦凌楚,國家有傾覆之危。庸主負芻,為全性命,賣社稷於秦人,此等行徑,乃叛我先祖基業也!熊啟不才,值此危難之際,願挺身而出,率領爾等共抗暴秦,驅逐秦人,復我楚國之土,全我荊楚社稷!”

“爾等,欲隨吾乎!”

短暫沉默後,是一陣山呼海嘯的吶喊。

“吾等願隨大王,共抗秦人!”

“大王萬勝,吾等願為大王效死!”

這一刻,淮陰城外,呼聲震天。

聚集在此的楚人在迷茫之後,終於再次找到了他們效忠的目標。

他們向著那城頭上的王者,發出效命的誓言!

楚有新王,則楚國未亡!

在那陣陣呼聲中。

熊啟高昂著頭顱,身軀站的筆直,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這一刻。

他不再是昌平君。

也不再是公子啟。

而是肩負著無數楚人希望,要帶著著楚人驅逐秦軍,恢復楚國故土的君王。

楚王啟!

……

五日後。

當熊啟在淮陰稱王的訊息,傳到壽春城外的秦軍大營時。

頓時引起一片軒然大波。

“叛賊熊啟,竟敢稱王!”

在王翦的怒吼聲中。

裨將軍趙佗,卻是雙目放光。

楚王啟!

將是他的目標。

趙佗在心中低語。

“熊啟,你是我的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嫡子兇猛
嫡子兇猛
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開局就在嫂子床上醒來。 還以為好吃不過嫂子,結果直接衝進來一群壯漢,要殺他祭天,唐逸才知道被坑了,這是嫂子和惡毒繼母的圈套,想要置他於死地。 堂堂現代兵王豈能束手就擒?當場霸氣反擊! 將嫂子按在地上摩擦,將繼母啪啪打臉,更是將文武百官整得生活不成自理……成了整個大炎的活閻王! 嫂子:“他太強了,已老實,求放過。” 繼母:“啊啊啊……他一個廢物,為什麼殺不死,怎麼殺都殺不死?”
夢入山河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秦疆悍卒:我最強莽夫,幹翻匈奴
歷史學家李齊,穿越了大秦丞相李斯的憨傻私生子,發配邊疆。機緣巧合拳打扶蘇,怒懟蒙恬。 沒想到因禍得福,受到蒙恬賞識,從此開啟逆天之路。徵匈奴,封狼居胥。 壓六國舊族,開啟大秦盛世
神思月
從李元芳開始
從李元芳開始
穿越李元芳,改變家世,成為李靖嫡孫,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生活美滋滋。 但浪著浪著,怎麼成神探了,有個胖胖的大理寺丞,還特別喜歡徵詢我的意見……狄仁傑:元芳,你怎麼看? 我:賭上爺爺的名義,真相只有一個,兇手就是他!狄仁傑:元芳真乃神人也!
興霸天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重生劉協,假死後,曹操天塌了
好訊息:我這次投胎很有技術含量,投在了皇帝身上! 壞訊息:這個皇帝,是漢獻帝劉協!而且還被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 好訊息:劉協還有些許力量,甚至還發了衣帶詔,準備清君側,逃出許昌了! 壞訊息:衣帶詔還有一個月就爆發了!到時候劉協就徹底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 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為了改變命運。 穿越而來的劉協,選擇了假死脫身。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出許昌,隱身份,奪兵馬,招名將,聚漢室大臣!
愛吃蔥油餅
大秦鎮王侯
大秦鎮王侯
秦長安穿越大秦始皇三十五年,離始皇駕崩不到兩年,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好好活著,勸秦大爺提前積蓄力量,等到大廈將傾的時候,勤王救駕撥亂反正。 萬事俱備後走進王宮,看見皇位上的秦大爺時,秦長安整個人都傻了。 後知後覺的秦長安知道自己被騙了,高呼都演我是吧?攤牌了,不裝了,我要當鎮國侯!
姜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