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房俊筆尖中文

第三章 復仇狂魔

阿史那思摩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面前的老者趙德言。

這老頭什麼意思?

趙德言卻耷拉著眼皮,看也不看阿史那思摩,手裡婆娑著茶杯,似乎緬懷在過去的歲月裡不可自拔,語氣顯得沉重而舒緩:“汝可知老朽亦是定襄名門?祖上自漢代授官,詩禮傳家,善待鄉民,護衛桑梓……開皇元年,楊堅篡周自立,國號大隋,阿史那攝圖在其妻北周千金公主的慫恿之下,打著為周室復仇之旗號,大舉進犯中原。受降城、雲中城、定襄……盡皆被突厥鐵蹄踏破,殺人盈野。老朽之父母妻兒,盡皆在那一次戰爭之中慘死於突厥人彎刀之下……當吾抱著剛出世不久的孩兒,被一個突厥人在吾懷中斬去了他的頭顱,吾就對天發誓,今生今世,定要突厥亡族滅種,為吾之親人復仇……”

他說著自己悲慘的身世,娓娓道來,卻彷彿在述說著旁人的故事,語調平靜並未有多少波折。

但是這種平靜之中蘊含著的深入骨髓的仇恨,卻令阿史那思摩頭皮發麻!

趙德言居然與突厥人有著如此深仇大恨?

那麼他成為兩人突厥可汗身邊的謀士,其動機自然不言而喻……

阿史那思摩使勁兒嚥了口吐沫,瞪著趙德言,問道:“如此說來,先生……你當年慫恿始畢可汗與頡利可汗,效仿漢人之制度,的確是存著禍亂突厥之陰謀?”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即便是最猜忌的陰謀家,恐怕也不敢想象強橫一時的突厥汗國,居然是覆亡在如此陰謀之下,斷絕於一個漢人的復仇之手!

聳人聽聞!

趙德言面容很是平靜,不知是其大仇得報之後萬物不縈於懷,亦或是人生抵達杖朝之年以後看透生死堪破紅塵,情緒並未有太多波動,似乎在述說著旁人的故事……

“漢人沿襲著律法嚴苛之制度,已然千年矣,早已成為骨子裡鐫刻著的東西,無論律法再是嚴酷、制度再是苛刻,只要還能有一碗飯吃,還能活下去,社會就依舊還是平穩的,沒人會去造反。但突厥不同,一群茹毛飲血之野獸,連倫理綱常都不顧,妄想用律法制度去約束他們,只能適得其反,漢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去創造財富,而你們除了殺戮掠奪破壞,你們還會幹什麼呢?”

阿史那思摩嘴角抽搐一下,想要反駁,卻終究沒出聲。

雖然身為突厥人,面對如此蔑視很是惱火,但細細一想,人家說的沒錯……

突厥人自稱是狼神的子孫、草原的主人,最是驍勇善戰,然而正如趙德言所說,他們不會種地,不會織布,不會鍊鐵,不會築城……最基本的生活手段放牧,也就是趕著羊群追逐著水草,旱季裡牲畜喝死,他們無計可施,冬天裡白災肆虐,他們束手無策……

除了殺戮於掠奪,突厥人還會幹什麼呢?

這令近些年飽受大唐文明侵蝕的阿史那思摩深感羞愧……

“文明制度這些東西,於漢人是強盛之根源,於突厥卻是覆亡之禍亂,可笑始畢與頡利兩個蠢貨,卻將其當作珍寶,極力維護,呵呵,蠻夷畢竟是蠻夷,妄想如漢人那般千年傳承不絕,豈不可笑?這草原之上,野人爭雄,昔日之匈奴何等強悍,不也是一朝覆滅、煙消雲散?以往的匈奴,昨日的突厥,今日之薛延陀……此起彼伏,不成大器。”

大堂裡炭火正燃,阿史那思摩卻並未感受到絲毫暖意,一股子森然寒氣自心底升起,依舊無法相信昔日橫行草原的突厥汗國,居然只是覆亡在面前這個一心復仇的漢人之手……

難道草原上的雄鷹一代又一代,從匈奴到突厥,無論如何強盛也只能笑傲一時,終究還是要敗在漢人手下?

想一想漢人那嚴謹之制度、各司其職的生活方式,阿史那思摩心裡沉甸甸的。

縱然投降了大唐,從未想過反叛,更對皇宮裡那位“天可汗”充滿了畏懼與尊敬,但是身為一個突厥貴族,心裡難免不是滋味……

對於面前坦然承認用陰謀覆亡了突厥的趙德言,他更不知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滅國之仇?

說實話,有些牽強。

正如趙德言剛剛所言,突厥是一個鬆散的民族,所謂的突厥汗國,也不過是以突厥人為主,糾集了一些其他部族的聯盟而已,與漢人的國度完全是兩回事。再者,突厥人對於所謂的國家並沒有太多的認同感,他們在乎的唯有自己的族群,自己的血統,自己的牛羊……

如以往那般以師禮相待?

似乎也難以做到。

畢竟,這可是害得突厥人分崩離析差點亡族滅種的罪魁禍首……

“先生次來,不知有何賜教?”

無奈之下,阿史那思摩只得將話題轉移開,免得自己尷尬。

趙德言盤膝而坐,喝著茶水,笑呵呵道:“老朽此來,一是向大汗告別,當年老朽與汝父相交莫逆,與汝亦有師徒情分,自此一別,將後會無期。二是想要指點大汗一條明路,為那些依附於你的族人們,爭取一塊可以自由放牧的草原……”

阿史那思摩心中一緊,疾聲道:“先生打算回到大唐麼?”

一個被仇恨所支配的孤獨老者,在大仇得報之後,為了躲避追殺不得不在草原上浪蕩十餘年,如今垂垂老朽命不久矣,如何能不想著迴歸故里?

只是如此一別,當真就是後會無期……

趙德言顯然對於阿史那思摩的反應甚為滿意,先問自己的去向打算,顯然是將兩人間的感情放在首位,心中略微感動,這個他自小看著長大的突厥人,卻有著漢人一般細膩的情感,著實難得。

“老朽現在,只想回到大唐去看一看,然後尋一處山清水秀之所在,以作埋骨之所。老朽乃是漢人,身子裡流淌著炎黃之血脈,焉能死後任憑骨骸流離於蠻夷腥羶之地?死,也得死在漢家的土地上!”

阿史那思摩道:“此去內地,山高路遠,又正值嚴冬,路途險阻難行,不若暫且就在這定襄住下,待到晚輩返回長安之時,再與您同行,亦好讓晚輩盡一盡孝心。”

趙德言笑著搖了搖頭,不置可否,和藹問道:“就不想聽一聽,如何化解眼下之危機?”

“願聞其詳!”阿史那思摩趕緊說道。

他深知趙德言之能力,這位一手傾覆了突厥汗國的智者,即便是躲在旱獺洞裡,照樣對於草原上的形勢瞭如指掌……

茶水有些涼,阿史那思摩沒有喚來侍女,而是親自將水壺放在小火爐上燒開,注入茶壺之中,給趙德言面前的茶盞裡斟滿茶水。

自己也斟了一杯,便恭謹的坐在趙德言對面,聽候指點。

以往,他的父親,甚至是先後兩位可汗,亦曾如此聆聽趙德言的話語,卻不曾想到,自趙德言嘴裡說出來的話,卻是將突厥汗國一步一步推向滅亡的深淵……

阿史那思摩對趙德言絕對信任,不僅僅是因為兩代人的交情,更因為眼下的他,實在是沒有值得趙德言圖謀的。況且他也在趙德言的面上看到了釋然和溫煦的神采,這與記憶之中趙德言身上那股難言的鋒銳冷酷,截然不同。

趙德言看著阿史那思摩恭謹的神情,笑呵呵問道:“不怕老朽再一手將你麾下這些突厥人盡皆送上死路?”

阿史那思摩苦笑道:“若是先生當真意欲斬盡殺絕,又何苦親自尋上門來?以您的本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便使出一點手段,突厥人便凶多吉少,又何必傷了晚輩父子與您之間的恩情……再者說,眼下薛延陀大軍兵臨城下,突厥人不可力敵,南邊便是長城,漢人亦絕對不容許突厥人退入長城躲避薛延陀之兵鋒,此時天寒地凍,突厥人一旦離了定襄,只怕要盡皆凍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前有猛虎,欲退無路,已然是身陷死地,還有什麼是比這等狀況更絕望的麼?”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