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小說免費下載

第九十一章 見識

房俊思索著袁天罡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根本無從解答,或者說,根本不可能有答案。

這不是見識的問題,更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道家自身的問題。

道家核心之根源,可以追溯至《易經》的誕生,論起源的時間比世界三大宗教都要早。論宗教精神、靈魂的講解、哲學系統,比其他宗教更全面,論宗教的實用性,“八卦”所蘊含的哲學思想恐怕任何宗教都無可比擬。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自從道家誕生之時其,一直到後世二十一世紀,神州大地歷經無數劫難,甚至兩度被外族入侵所佔據,依舊能夠綿延不絕繁衍萬世,可見其影響力非同一般,卻始終未能如其他宗教那般成為整個民族、甚至是哪怕某一個王朝至高無上的“國教”……

這就必須從道家的核心思想說起。

什麼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四個字——清靜無為。

都特麼渡劫呢,誰有功夫管你?

都特麼煉丹呢,誰有功夫管你?

它根本就不在乎什麼君權神授,不在乎什麼神愛世人,不在乎有多少人沉淪業障亟待神去拯救。

就算是統治者意欲將其當作統治的工具亦不行,因為道家就是這樣,你愛誰誰,愛信不信,別特麼耽誤我的時間,老子要築基煉丹,要長生不老,要白日飛昇……

只有當整個天下的環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道家才會將目光投注於世間,他們並非在意人民的疾苦、政權的更迭,他們只是認為那樣違背了道家的宗旨,影響了道門的存續。

只要天下安定,他們又一門心思的鑽進深山,煉丹修道追求長生不老……

然而佛門的崛起,卻已經答道即便是盛世之下亦會威脅到道家存續的地步,所以袁天罡才會火急火燎。

他也不是非得要將道家帶領至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只是擔心若任由佛門發展而道家無所作為,道家存世之根基遲早斷絕……

不過既然存了忽悠袁天罡的心思,怎麼能說自己沒法子呢?

房俊直了直腰,老神在在道:“世間萬物,唯靜守恆,唯變進取。眼下之情形,道家若是繼續墨守成規、一成不變,遲早被佛門所超越,甚至取代,那麼道家若想要存續下去,便唯有期待亂世的到來。實際上,歷史之上你們道家也幹過不少這類事,一旦發現自身生存的空間受到威脅,你們便會假借百姓之名,鼓吹正道,率領起義……”

袁天罡麵皮抖了抖,期待亂世到來?

這話可不能說,縱使如今天子胸襟廣闊,但是這等觸及皇權統治根基的話語,也足以使得天子震怒。

說到底,眼下道家已經被李唐皇室尊為“國教”,兩者利益相同,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絕對不能窩裡反……

至於房俊所言的假借百姓之命號召起義……他避開這個話題,直接問道:“莫要兜兜轉轉,有什麼方法就說出來。”

房俊兩手一攤:“不是都說了麼?”

袁天罡莫名其妙:“說了什麼?”

房俊道:“求變啊!眼下之形勢,道家處於不利之地位,且大勢已成,佛門之崛起早已在潛移默化之間積累了足夠的底蘊,繼續發展下去,道家不可能與之爭鋒。唯有變化,方能有機會。”

袁天罡白眉緊緊蹙起,遲疑道:“如何變化呢?”

房俊根本沒答案,卻不能坦白承認,推脫道:“某哪裡知道?或許是在民間廣修道觀、賑濟難民,亦或者是請求陛下將以道家為國教寫入《貞觀律》,更或者,直接攛掇某處百姓掀起一場起義……”

“閉嘴!”

袁天罡氣咻咻的呵斥一聲,瞪眼道:“黃口孺子,勿要信口雌黃!這等話語那是能隨便說的?哪怕只是隨口胡謅,亦有可能要將吾道家陷於不忠不義之境地,慎言!”

訓斥了一句,轉過頭又問:“汝這將道家為國教之事寫入《貞觀律》是何道理?”

房俊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再是邪惡悖逆之事,行事之前亦要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佔據道義、法理的制高點,而後才能順勢而行,事半功倍。”

袁天罡捋須沉思,沉默不語。

將道家為大唐國教寫入《貞觀律》,那麼有唐一朝,道家都佔據了法理、道義的制高點,縱然不可能真正維繫道家的地位,但是起碼使得道家成為唯一的正統,其餘佛門等等宗派,只要敢於同道家為敵,統統都是邪魔外道!

時下,李唐皇族尊奉“老子”為祖,信奉道家,以道家為國教,道家則為李唐皇族的統治帶來無與倫比的支援。

這等情形之下,說服李二陛下以此行事,袁天罡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房俊又道:“此事把握倒是有幾分,不過袁道長也不能太過想當然,畢竟此舉等於一舉將道家至於天下其他宗派之上,肯定會引起諸如佛門等等宗派之不滿,陛下未必便會應允。聽聞當年虎牢關外‘十三棍僧救唐王’,那可是有段過命的交情,陛下總歸會留給佛門幾分面子。”

袁天罡一臉懵逼:“十三棍僧救唐王?那是什麼玩意兒?”

房俊也有些懵:“呃……當年虎牢關大戰,陛下三千對十萬,不是尚有一支僧兵隨行,跟隨陛下衝鋒陷陣麼?”

袁天罡道:“這事兒的確有,可是你這個‘十三棍僧’是哪兒來的?”

房俊懵了。

當年《少林寺》火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橋段舉國皆知,後來有人質疑其真實性,也有人確認史上確有其事,故事就發生在李世民虎牢關外“三千破十萬”的那一場著名戰役,房俊也一直信以為真。

怎地聽這袁天罡的意思,根本沒發生過?

袁天罡看著房俊懵然無措的神情,頓時哈哈大笑,捋著鬍子嘲諷道:“這是何等蠢貨能夠編撰出這等謊言,又是何等蠢貨又會信以為真?”

房俊有些惱羞成怒:“袁道長活了一百多歲,見多識廣,晚輩未曾經歷當年風雲激盪的年月,輕信人言,又有何愚蠢了?”

袁天罡笑道:“這跟經沒經過事兒有何關係?明明就是邏輯問題,唯有蠢貨才能相信!”

房俊不服:“願聞其詳。”

袁天罡伸手一指茶杯,房俊只好再為其斟茶……

“當年高祖皇帝下詔,命秦王征討盤踞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聞聽訊息之後,主動來攻,於虎牢關下展開激戰。當世,秦王功勳赫赫,乃是大唐之頂樑柱,身負太尉、尚書令、陝東道益州道行臺、雍州牧、右武侯大將軍、涼州總管、秦王等等一系列官職封爵,但是,唯獨沒有、也絕不可能有‘唐王’這個爵位!”

房俊細細一想,頓時羞愧無地。

戲說、演義,害死人吶……

須知,當時的皇帝乃是高祖李淵,不可能叫做唐高祖,那是死後的廟號,某些“神劇”之中動輒有大臣口稱“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甚至宋x宗、明x帝,簡直無知至極點,誰敢當著皇帝面兒叫上這麼一句,無論是哪一個皇帝,分分鐘殺你全家!

比較正規的叫法,應該是“大唐武德皇帝”……

李淵的法定繼承人是太子李建成,其地位不可動搖,李淵哪怕再是器重秦王李世民,都不可能封他為“唐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國號為“唐”,再敕封一個不是太子的嫡子為“唐王”,這是要“一國二君”麼?

就算李淵糊塗了,滿朝大臣也不可能由著他這麼幹。

袁天罡笑得很開心,似乎對於房俊這麼一個“多智近乎妖”的“妖孽”在自己面前吃癟非常享受。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開局慘遭吃絕戶,農家子絕地逆襲
開局慘遭吃絕戶,農家子絕地逆襲
開局就被吃絕戶,看穿越而來的非遺自媒體手工博主,如何利用非遺製作致富,打臉全村人,讓這群白眼狼後悔莫及。
填海的精靈
艱程
艱程
這個朝代,而今不知寄託了多少文人的遙望。 那是士大夫的黃金歲月,那是理想而功利的王安石與同樣理想而浪漫的蘇軾可以在一起把酒言歡的年代。 那是鋼心鐵骨而又自慚形穢的狄青站在縱情高歌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面前也要鳶肩羔膝的年代。 那是手工業發達,商貿海納百川,資本初見端倪的時代。 但這又是個武備不振,積貧積弱,《滿江紅》必然成為悲歌的時代。 這個年代的人和事隨便挑上幾件都能說上幾天幾夜。 沒有黃袍加身,也
炎炎炎啊
誘嬌
誘嬌
嘉柔有一個秘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嘗一次三皇子的血。 顏嘉柔久居宮中,卻並非皇親國戚。 只因顏父為救貴妃身亡,聖上恩恤,故將顏嘉柔封為公主,自小接入宮中撫養。 她與幾位皇子一起長大,青梅竹馬。 雖是寄人籬下,但聖上對她十分優待,幾個皇子也大多寵著她,因此也養成她驕縱任性的性子,宮中人人都順著她,只除了一人。 ——三皇子蕭徹,生了一副頂好的皮相,在眾位皇子中一騎絕塵,偏為人散漫不羈,總愛與她作對,
凌風起
天元冊
天元冊
流落荒島的第三個夜晚,容欺的耐心已經耗盡。 茫茫大海,一眼望不到盡頭。 每夜臨至,眼前便是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除了刺骨冰冷,便什麼都沒有了。 顧雲行認真道:“天無絕人之路。” 天無絕人之路? 也就只有這些名門正派才會這般天真。 ——古代版死對頭荒島求生文學。
上靈
庶子兇猛
庶子兇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掃碼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