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渡之的屯田方法,以比例徵收糧食,確實不錯。”
“我們朝廷,和屯田客一起,分擔屯田風險,確實可以把大量,被世家挖走的流民,吸引回來幫我們耕種。”
“但是這個徵收比例,很難確定。”
“將來就算確定下來,其中的計算量也是龐大的。”
“另外,若是租用官田和官牛的屯田客,和徵收糧食的官員層層瞞報,我們收上來的糧食,可能少之又少。”
荀攸馬上提出,陳舟這個方法的弊端。
表面上看,要比計牛輸谷更公平一些,可以共同分擔風險。
但是實行下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永遠不要低估了人性的險惡,為了利益,為了少交一些糧食,下面的人什麼都敢做出來。
而計牛輸谷,每年交的糧是固定的,這就避免了層層瞞報,層層剋扣的情況發生。
曹操又問:“渡之認為如何解決?”
陳舟笑道:“計算量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我有一套計算方式,如果主公想要實行我的方法,到時候可以安排幾個人找我學習幾天即可。”
三國時期的數學,其實也有一定的水平。
《九章算術》是西漢的書籍。
只是能運用的人不會很多,一些算術方面的侷限性很大,沒有一千多年後的簡便,陳舟完全可以把更簡便的數學教給他們。
“對於層層瞞報,連糧食都收不起來的情況,確實比較嚴重。”
“但是要解決,也不是沒可能。”
“選用合適的,能夠信任的人,作為屯田校尉,再加強監管。”
“瞞報是人為。”
“自然也能人為地反瞞報。”
“只要安排的人,做得足夠好,很多問題還是能夠避免,主要是看監管的力度如何。”
陳舟說的,也只是儘量避免。
要說完全避免,幾乎不可能。
反正怎麼監管,那是曹操他們該頭疼的問題,陳舟只是給出建議,不會真正地管事,現在還掛著一個閒職,在打醬油。
他也不想管事。
“渡之說的都對。”
曹操猶豫著,不能確定,該不該這樣做,又道:“軍屯,又如何?”
陳舟說道:“這個也很簡單,軍屯的糧食,全部用做軍隊,不需要留下給任何士兵,那麼需要主公,把軍隊計程車兵分作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軍中精銳,真正可以上戰場殺敵、打仗的。”
“另外一部分,是素質低下計程車兵,或者受傷不適合再上戰場,但還能耕作計程車兵。”
“第二部分計程車兵,就用來屯田。”
“若是大軍都屯田,會影響主公的軍隊戰鬥力,但是用那些非精銳計程車兵屯田,本來打仗就不一定能用上他們,戰時為兵,平時為農,在農閒的時候再安排訓練。”
“一來可以安置無法再上戰場計程車兵,二來我們對外宣稱的兵力更多,能夠虛張聲勢。”
“真正上戰場殺敵的部分士兵,稱之為正規軍,那是主公的主力,而軍屯計程車兵,為預備役。”
“不到迫不得已,不需要用預備役。”
“主公你們認為如何?”
陳舟把軍屯的做法,也提出來了。
其實他還想打造職業軍人,做到真正的軍農分離,士兵只打仗,不幹其他事情,但是考慮到這個年代的具體情況,職業軍人是發展不起來。
他提出的這個方法,就是把正規軍當作職業軍人,再用預備役來供養正規軍。
或許能有一定的效果。
至於可不可以發展,就看曹操他們的能力如何了。
曹操三人,頓時陷入沉思。
荀彧拿來了布帛和筆墨,把陳舟說的見解抄錄下來,現在先不管能不能用,抄錄好了,到時候再慢慢研究。
“渡之的想法,聽起來很不錯。”
曹操心裡是贊同的。
只不過,這些不僅是農業改革,還涉及軍隊改革。
牽一髮而動全身。
曹操沒有馬上同意或者反對,至於能不能按照陳舟說的進行,還得認真慎重地考慮,和其他人深入商議,才可以給出答案。
要讓他馬上下決定,就算再信任陳舟,也不敢如此做。
“渡之剛才還說,有辦法提高糧食產量,又如何做?”曹操問道。
陳舟能理解,曹操現在的猶豫和無法確定。
“提高糧食產量,不外乎兩點。”
“一是土地肥力足夠,灌溉水利完善,土地沒有鹽鹼化等情況。”
“二是種子的優良問題。”
對於種子優良,陳舟暫時沒辦法解決,這些包含了生物學的知識。
陳舟不太懂生物,也不懂如何改良農作物的品種,唯有從土地肥力入手,道:“我發現,我們現在施肥的手段,不算最好。”
古代的肥料,只能是農家肥。
即糞水,火燒的草木灰等。
除了這個,再無其他。
化肥在三國年代,不可能存在。
“我看外面的農民施肥,極其簡單,大概是把糞水、糞便等東西,往田地裡一放,這是浪費。”陳舟又道。
“按照渡之的說法,我們該如何做?”郭嘉問道。
“我有一個叫做漚肥法的方法。”
“做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在農閒的時候,把所有的糞便、草木灰等收集堆積起來,讓其自然發酵。”
“發酵的意思,就是讓糞便裡的肥力,得到極大的發揮。”
“堆積過後的糞便,再用來施肥,效果更好。”
“肥力上來了,產量自然而然的也能提升,再改善一下水利灌溉條件,一年的收成基本沒問題。”
“若是你們不相信,可以按照我的方法,找一塊田試一試。”
陳舟又說道。
好久沒試過,給他們提出那麼多建議。
這些建議,超越了這個時代的認知,是否採用,那就看他們的判斷了。
曹操三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還有漚肥這一做法。
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
他們有點猶豫。
曹操也是猶豫的。
不過很快,曹操認為漚肥的改變,對他們內部結構的影響不是很大,可以當場確定下來,道:“那就按照渡之的方法試一試,如果成功,我們的糧食產量,比之以往,可以提升很多。”
荀攸和郭嘉都沒有問題,點頭表示可以試一試。
“渡之還說了,種子的問題。”
郭嘉繼續說道:“如何透過種子,提高糧食產量?”
陳舟聳了聳肩道:“這個我也不懂,除非可以找到,更好的作物種子,否則這個無解。”
三國時代,還沒有技術改造種子,無法做到作物的雜交。
所以,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