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完整版

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治國理念

說起中國古代的經濟學家,首推管仲。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平原耕地面積就比不上中原諸國,再加上土地鹽鹼化,發展農業,基本沒什麼出路。

“地瀉滷而人民寡”,極其窮困。

怎麼樣才能過上好日子呢?管仲定下了?“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為齊國發展的國策。隨後便讓齊國經濟騰飛,進行了古代春秋版的“改革開放”。

不得不提的是,“士農工商”這四種職業群體正是管仲首先提出來的,並且把“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二十一個鄉,其中“工商之鄉六”,這相當於古代“經濟開發區”。把齊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搞成“經濟特區”的視窗,把全國的工商業從業者全部集中到他畫的這個六個圈中。

這是劃時代的壯舉,足以使得管仲永垂青史。

當然,管仲最著名的還是開創了“女閭”成為風俗業的鼻祖,並且對青樓妓館徵收高額“特種行業稅”……

減輕稅負,讓利於民,“田租百取五,市賦百取二”,商貿行業的稅率比農業方面的稅率低了一半多,而且“市廛而不稅”,即在市場租房子存放貨物是不徵稅的,這也加快商貿流通。

“徵於關者,勿徵於市,徵於市者,勿徵於關”,進口物資徵了關稅的,就不再徵交易稅,對出口物資徵了交易稅的,就不再徵關稅。“關幾(稽)而不徵”,在進出口環節上只進行稽查而不徵稅。

這幾乎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免稅區了……

自管仲而始,齊國國力日盛,一躍成為春秋霸主。

由此可見經濟之道的重要性。

然則中國歷史上諸如管仲這等精通經濟之道的人才甚為匱乏,能夠以此治國者更是鳳毛麟角。其原因,大抵是因為經濟之道與儒家所講究的境界背道而馳,向來被視為低賤之術……

馬周的確才能出眾,但是這個才能指的是辦事能力、心智水平,絕非表明馬周便是無所不知的全才。經濟之道本已是一項專業的學科,而設計到國家的通貨膨脹、宏觀調控,更是宏大繁雜、精神奧妙。

即便古代名臣會因為一些舉措個改革而富國強兵,比如諸葛亮,比如房玄齡,都能做到政略得當、休養生息,但是論起其各項舉措政略之奧義,卻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白一些來說,便是一項政令正確與否他們是懂得分辨的,但是到底好在哪裡、弊端在哪裡,卻是無法言明。

這就是缺失經濟之道的理論所造成的想象……

馬周被房俊問得一愣,略微沉思一下,說道:“難道不是進入那些‘下包’翻建工程之世家門閥的腰包?嗯,或許還有一部分流入民間。”

天高雲闊,來自湖面的風甚為凌冽,吹得兩人衣袂飄飄。

房俊揹負雙手,卓然而立,覺得應該給馬週上一課……

“如何方能富國?這是一個大道理,很難有準確的答案,無非是吏治清明、風調雨順等等而已。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首先要富民。藏富於民,才是富國之基礎。翻建東市以及建設此地所支出的鉅款,看似增加了朝廷的負擔,幾乎將往後數年的全國賦稅都消耗一空,但是這筆錢哪裡去了?木匠、瓦匠、力工、船伕、縴夫……最終,這些錢會流入民間,以及世家門閥的地窖裡。而民間會用這些錢去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糧食、豬肉、藥材、布匹、甚至是肥皂、蠟燭、玻璃……而糧商、肉販、藥鋪都賺到了錢,政府的稅收自然水漲船高,然後,政府再將這些稅收拿出來,投資更大的專案,讓更多的人賺錢……用一句概括性的詞彙,這叫做‘拉動內需’,使得錢流通起來,形成良性迴圈。錢在流通的時候才會具有其本身的價值,否則無論是被世家門閥們埋在地窖裡還是堆在官府的庫房裡,便只是一堆廢銅爛鐵而已,毫無價值……”

馬周神情有些愕然。

他是頭一次聽聞有人這般闡述錢的性質……

難道強國的基礎,不是削減政府的開支、輕徭薄賦、鼓勵儉樸麼?

按照房俊的說法,非但不能鼓勵儉樸,還要大力提倡民間花錢,甚至是養成奢靡成風的社會風氣,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更大程度的加快錢的流通,更好的拉動內需。

馬周甚至想到,最好的拉動內需的方法甚至不是翻建東西兩市這種大規模的建設,而是戰爭。

一場戰爭下來,消耗的錢糧物資不可計數,朝廷將這些錢花出去,那得拉動多少內需?

若是年年發動戰爭呢?可是《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易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

如何在戰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方是治國之道。

但是依著房俊的理論,沒事兒的時候就打幾場仗,幾年下來,國家就富強了啊!

這與馬周自幼學習的治國理念幾乎是完全相悖的……

他不由問道:“若是依照二郎之言,豈非戰爭才是富民強國的最好途徑?”

房俊欣然點頭,很是意外馬周的思維靈透:“此言正是!”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當是說著玩的?

米帝滿天下的找茬打仗,以為是閒得蛋疼啊?一場戰爭下來,經濟、軍事、科技等等全都上一個臺階,軍費有戰敗國買單,國力簡直就是坐火箭一樣往上竄!

馬周搖頭道:“二郎謬矣!兵兇戰危,若是一味的好戰,則國必亡矣!況且若要發動戰爭,便需要先行準備錢糧輜重,朝廷必然要增加賦稅,百姓豈非苦不堪言?”

房俊無奈苦笑。

典型的儒家思維,老子乃是天朝上國,自然要有天朝上國的威儀。蠻夷來侵略我們,搶我糧草女子殺我子民焚我城池固然痛徹心脾罪大惡極,但也正是如此,若我們也對蠻夷這般報復,那於蠻夷何異?

就比如狗咬了人一口,人豈能再咬回去?

聽上去蠻有道理。

實則狗屁不通……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戰爭無論勝負都是由自己來給戰爭買單,苦了自己的百姓,卻對別人家的狗崽子仁慈,簡直不可理喻。

狗咬了人,人自然不能咬回去,但是難道你不應該拎著刀子將狗殺掉麼?反而要給一塊肉哄著,跟它說乖乖的吃肉,以後別咬我了……

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嘴的禮義廉恥!

你跟狗客氣,狗咬你的時候卻不會客氣。

儒家哪裡都好,唯獨這一點實在是令人扼腕唏噓……

房俊覺得應該努力一下,或許可以影響馬周,不要去學那些自以為是的大儒們虛偽的仁義,大國,就得有大國的霸氣,誰惹我我就揍誰!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戰爭總是要有一個理由的,總是要站在正義的一方。既然是正義的發動戰爭,那麼戰勝之後為何不需要敵人的補償呢?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賠償,而是要讓敵人記得,敢惹我們那就要付出代價。”

房俊覺得自己應該給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大儒們一個臺階,他們只是面子上下不來而已,總不會是成心的要賠本打仗吧?

馬周堅定搖頭:“二郎之言,大大不妥!吾大唐乃是天朝上國,自應有天朝之威儀,豈能與那些胡人蠻夷一般?錢財乃是小事,正義才是最重要的!若是索要賠償,天朝上國之威嚴何在?”

房俊無語。

我這叨叨半天都白說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
狂兵之步履青雲
狂兵之步履青雲
雲詭波譎的際遇,凌厲狠絕的殺伐,神鬼莫測的計謀,跌宕起伏的愛情。 一次意外穿越,特戰精英馮靖落入叛軍之手,開局即地獄! 絕命逃殺中,意外繳獲叛軍兵符並救出了大唐公主。 迭歷死生後,他被女皇擢為御林將軍。 廟堂的危機旋踵,他為女皇挫敗了一連串的暗殺和叛亂,一躍成為股肱之臣。 為拯救淪落綠林的祖先,他只能咬牙挺立在唐朝的風雨中; 為報答恩遇如山的女皇,他不得不和她共承起歷史的重壓。 步履青雲,嘯傲蒼穹
玥照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