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完整版

第六百六十三章 河東裴行儉

所有的字李二陛下都認得,所有的詞也都聽清楚了,但是組合在一起,李二陛下表示自己完全聽不懂。

這就尷尬了……

堂堂皇帝陛下,再與臣子奏對的時候卻聽不懂臣子的話語,這怎麼行?

房俊卻渾然沒有注意李二陛下的異樣,兀自在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心中的設想:“……吾大唐地大物博,物產豐饒,但是出口的產品不能只是那些土地出產的作物,要加大玻璃、瓷器、美酒這些高附加值的商品,不僅能夠輕易獲得更多的利潤,還能抑制他國本國的這些作坊。我們要儘可能的擴大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以此來提升貿易順差,同時打擊周邊國家的經濟體系,使之國內加劇通貨膨脹,逐漸的在財政上依賴大唐,就像兒臣在西域、吐蕃所作的那樣……”

房俊越講越興奮。

當年他只是個主管農業的副縣長,最大的權利就是下到田間地頭掐著腰指揮耕地……

何時能有這種指點江山,為帝國籌謀的機會?

可李二陛下卻越聽越是黑臉,尷尬得不得了……

房俊話裡的意思,李二陛下還是模模糊糊聽懂了一些,無非就是利用貿易的手段抑制進口,擴大出口,進口一貫錢,出口兩貫錢,就相當於淨賺了一貫……

賺別國的錢,以此使得大唐越來越有錢。

但是這跟關津之稅、市賣之稅有什麼關係?

通貨膨脹又是什麼鬼?

看著房俊手舞足蹈口沫橫飛,李二陛下黑著臉,拍了拍身邊的案几,冷言說道:“爾不過區區從三品侯爵,官職亦是外放的一路總管,此等事關國家政策的大事,乃是政事堂諸位宰輔的職責,爾越俎代庖,居心如何?”

“呃……”

房俊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目瞪口呆的看著李二陛下。

這皇帝……也太昏庸了吧?

咱雖然不是宰輔,但說的這可都是謀國之言,是咱超越千年的見識凝鍊出來的適合大唐快速發展的定國之策,你說我越俎代庖、多管閒事?

我這暴脾氣……

也沒轍!

誰叫人家是皇帝呢?

李二陛下抬起眼皮看了看閉上嘴巴一臉悲憤的房俊,心虛的咳了一聲,隨意說道:“不過看在你盡心國事的份上,朕也不會追究。這樣,你回去寫分奏摺,詳細一些……然後呈遞給朕,朕批閱之後,會下發到政事堂,讓諸位宰輔們議一議,適用不適用讓各位宰輔定奪,也算不枉費了你一片心血。”

房俊哪裡知道李二陛下是想先仔細研究一番他的奏摺,弄懂其中關竅?

只等悶聲悶氣的應了一聲:“兒臣遵旨。”

李二陛下揮了揮手:“朕有些累了,你且下去吧。”

“諾!”房俊鞠躬行禮,退出大殿。

看著房俊壯實的背影消失在門口,李二陛下伸手揉了揉臉,吁了口氣,喃喃自語道:“有點丟人了,居然跟不上這個小王八蛋的思路,莫非朕已經老了?”

心裡想著還是等房俊將奏摺送上來,好生研究一番再說。

不然在房俊面前他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表態,連核心意思都沒弄明白,表什麼態?

*****

房俊鬱悶的出了大殿。

本是一腔熱血的向李二陛下提一個能使得大唐確定霸權的建議,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想來高陽公主一時半會兒也走不脫,乾脆自己先出宮再說。

信步走著,心裡對李二陛下滿腹怨念。

屁的千古一帝啊,見識就跟井裡的青蛙一般,哪裡知道鷹揚天下、龍飛九天的壯志雄心?

房俊仰天長嘆一聲:“我本將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

“房駙馬這是詩興大發麼?哎呀呀,小生有幸,可得將房駙馬的新作記下來……”

一聲突兀的話語,將房俊嚇了一跳。

抬眼一看,自己居然不知不覺的來到太極殿東側門下省官衙門前的鐘樓……

門下省與中書省分列太極殿一左一右。

門下省門前有鐘樓,中書省門前則是鼓樓,而房俊立足之處正是鐘樓偏東,前方一處鬱鬱蔥蔥的樹林之後有飛簷鬥角,正是弘文館。

眼前立著一位儒服高冠的青年,眉目俊朗,英姿勃勃,正叉手而立,對著房俊行晚輩之禮。

此人年歲比之房俊還要大上幾歲,卻行此等嚴謹的晚輩之禮,顯然必是弘文館的學子了。弘文館與崇賢館分列太極宮與東宮,都是大唐第一流的貴族學校,等級相同。房俊身上那個崇賢館校書郎的職務並未撤去,等於還是崇賢館的老師級別。

弘文館的學子向崇賢館的老師執弟子之禮,沒毛病……

房俊微微一哂:“作什麼詩啊?無非感慨兩句而已,就這兩句,多了沒有。”

英氣青年微微遺憾:“只有兩句?那可惜了……這兩句詩雖然言辭淺顯,但其中蘊含的無奈與憤懣,卻是淋漓盡致的洩露出來,房駙馬天縱之姿,吾輩不如者多矣。”

房俊摸摸鼻子,雖然被別人誇的是自己“剽竊”來的東西,但是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喜悅的,誰叫他“剽竊”的東西永遠都找不到正主兒來告他“侵權”呢?

對這個英氣青年的印象便很好。

“不知兄臺如何稱呼?”房俊問道。

青年略帶惶恐:“房駙馬乃是崇賢館校書郎,既是晚生的老師,何敢擔這一句‘兄臺’?再者房駙馬亦是當朝名仕,詩詞聖手之名享譽士林,真真是折煞晚生了……晚生裴行儉,河東人氏,房駙馬稱晚生守約便可。”

房俊愣住。

裴行儉?

裴守約?

我勒個去!

出門就遇到大神啊……

這是房俊曾經很喜歡的一位文武全才的歷史人物。

歷史上,這位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此人非但身兼禮部尚書和右衛大將軍這文武官職當中的一等顯要,更威震西域大破突厥,計俘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將吏於碎葉城為他立碑紀功。

最厲害的當屬這人識人用人的眼光……

明末彭孫貽說:行儉知人善行,雅量藻鑑,凡所賞技皆為名將。

何有此言呢?

宰相李敬玄大力讚揚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才學,推薦給裴行儉,裴行儉看不上這幾位:“做官的人要達到遠大的志向、職位、前途,就要把度量見識放在首位,把文學技藝放在其次。像王勃等人雖然富有文才,但輕浮急躁,愛賣弄誇耀,哪裡是做大事人呢?楊炯比較穩重謹慎,可以當到縣令,其餘的人恐怕難有善終。”

事實正如他所料。

而他所親自舉薦引進的副將,例如程務挺、張虔曰助、崔智聅、王方翼、蠶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大都成為當世名將,加上被他上奏任用做到刺史將軍的,足有幾十人……

這眼光,簡直跟穿越者有的一拼!

據說,裴行儉之所以能有如此識人之明,是因為他精通陰陽曆法五行面相之術,不僅能識人,且每次打仗都能預知有利的時日,往往旗開得勝,無往而不利……

有唐一朝,裴行儉亦是名將中的名將!

唐德宗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禮部尚書聞喜公裴行儉”。及至宋徽宗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裴行儉。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裴行儉亦位列其中。

當然,房俊之所以對裴行儉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他是蘇定方的徒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