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伐魏全文翻譯及註釋

第六百七十八章:李兄

「傳令泗水、東海、九江、衡山······諸郡通緝逆賊項聲、項莊、項佗等項氏之人,各懸賞百金。」

「懸賞項渠之子項籍,兩百金。」「另拘捕景氏一族,並通緝反賊景同,懸賞千金。」

趙佗從項襄口中得到所有情報後,立刻下達了懸賞通緝令。

皇帝在刺殺之事後,已經給了趙佗一切事項的總攬權,通緝和懸賞這些叛賊,自然是在他的權力中。

「項襄雖然知道項籍被送到了景同那邊,也聽說過景同在暗地裡聯絡各處六國遺族的事情。但這些人的具***置只有項梁和項纏才清楚,怪不得項梁如此乾脆的自殺,這傢伙是要用命來保住景同和項籍啊。」

趙佗撇了撇嘴。

景同是昭平、項燕、項渠等人的副將,他自己也曾親自領兵來對戰過趙佗,知道趙佗的厲害。

所以景同行事一直很隱蔽,在楚國滅亡後就直接銷聲匿跡,只在暗中與各地反秦之人勾結。他和項氏之間是單線聯絡,現在項梁項纏一死,這條線就直接斷了。

天下這麼大,秦吏在東邊的控制力又明顯不足,這種情況下想要將景同等人捉住自然是千難萬難。

「除非這傢伙收到項梁造反的訊息後,緊跟著舉旗響應,將自己暴露出來。」

趙佗心中存了一絲幻想。

等到第二天,來自下相東邊和南邊的縣邑確實傳來了有人舉旗響應項梁的訊息,只是並非趙佗所期待的景同。

「僮縣申氏,徐縣徐氏舉旗響應項梁,還有個符離人葛嬰召集當地輕俠欲反,哦,這個已經被剿滅了。」

趙佗看著手中傳來的各地情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秦滅六國,曾經的六國貴族作為失敗者,自然是多有怨言。

其中一些人被項梁的宣傳用語蠱惑,聽說皇帝被殺項氏舉旗後,一時間熱血上頭,衝昏了頭腦也是很正常。

在趙佗看來這所謂的申氏、徐氏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地方宗族。他們雖然趁著趙廣調集郡兵,各地縣邑守衛力量薄弱的時候舉旗造反,實際上是些冢中枯骨,翻不起什麼大浪。

至於那個符離人葛嬰就更加搞笑了。據說這個葛要是昔日楚軍的官吏,在楚國滅亡後淪為漁夫,靠著打漁為生。前兩日聽說項梁造反的訊息,就熱血上頭,聯絡符離曾做過輕俠的人,想要舉旗造反,響應項梁。

結果符離本地的輕俠有不少人曾被徵召去塞外打胡人,跟著趙佗立下了功勞,升爵得地。

這些人升爵後,分配到了土地,以及擁有了爵位上的特權,已經被同化在秦***功爵體系裡,拖家帶口,有產業田宅,自然不可能跟著葛嬰去造反。

甚至有人暗中告發,使得葛嬰剛剛召集那些欲要造反的輕俠不久,就被縣令帶人給一鍋端了。

一群早就被收了兵刃的輕俠,怎麼可能是全副武裝的縣卒對手,這些叛逆之賊盡數被誅殺。賊首葛嬰試圖逃跑,最終被弩箭射殺,腦袋被砍了下來,隨信附贈。

「這葛嬰,好像是諸葛亮的祖宗吧?

趙佗感覺這名字很熟悉,想到了一個偏門知識,不由嘆道:「可惜世間再無孔明矣。」

很快,趙佗就下令道:「將葛嬰和項梁、項纏的首級傳視下相,震懾黔首,之後送回彭城。」

「另將項氏老弱盡數清點關押,等待皇帝的命令,再行處置。項襄等重犯,我將親自押送回彭城。」

剿滅項氏後,趙佗已經沒了繼續留在下相的心思,一顆心盡數飄到了彭城的皇帝身上。

雖然帶著騎兵前來支援的中郎騎將說皇帝傷勢沒有大礙,但趙佗可是親眼見過皇帝身上流血,臉色蒼白的場面,怎

麼可能放的下心。

趙佗將剿滅僮縣和徐縣叛亂的事情,交給趙廣帶領郡卒去處置,他自己則和前來支援的五百中郎騎兵加上之前的兩百郎衛一起,押送項襄等重犯趕回彭城。

下相距離彭城兩百餘里,如果步行趕路,要好幾天的時間。

好在趙佗率領的都是郎衛騎兵,項襄等重犯都以馬車押送,所以兩日內就能抵達彭城。

在路上,中郎騎將馮敬表達了他對趙佗的佩服。

「之前皇帝命君侯總攬擒捕刺客之事,君侯受命後卻率兵前來下相,使得吾等皆感到疑惑,不知君侯用意何在。」

「直到項氏叛亂的事情傳回彭城,城中公卿才驚愕感嘆,沒想到君侯料事如神,在刺客謀逆後,立刻就聯絡到了項氏身上。若非君侯臨機立斷,後果不堪設想啊。」

馮敬滿臉欽佩除了趙佗提前預測到項氏和刺客有聯絡外,他更佩服的還是趙佗破敵的神速。

彭城在收到項氏造反的訊息後,立刻就派出了最精銳的中郎騎兵前來支援,結果他們這些騎兵還沒趕到呢,叛亂就已經被敉平了。

馮敬在惋惜自己沒了立功的機會之餘,也對趙佗一千破三千的速度感到震撼。

「要是我那老父有武功侯打仗的速度,恐怕早就平了百越,回咸陽享福了。」

面對馮敬的稱讚,趙佗自是溫和回應。

馮敬是秦將馮無擇之子,年齡和趙佗差不多,屬於是典型的大秦官二代。

按照秦國一直以來的規矩,馮無擇統兵在外,他這兒子就在宮中為郎,以做牽制。

趙佗和馮無擇關係不錯,在路上也多和馮敬溝通,問到了一些關於馮無擇的訊息。

當聽說馮無擇在南邊吃不好,睡不好,向皇帝請求回來,還被駁回後,不由感嘆起來。

「老馮過得苦啊!」

「他這都跟南方的越人處了好幾年了吧。」

趙佗在心中慶幸,他自己改變了歷史,不會再像歷史上一樣,去南邊叢林裡給那些越人當大王了。

除了馮無擇外,在平了項氏之亂後的趙佗,也有閒心關心起之前刺殺的細節。

「李兄,他真的····..」

當聽到馮敬詳細描述李由是如何搶先發現刺客扔出的大鐵錐,又如何英勇的撲上去以身遮擋,用肩頭擋了大鐵錐一下時,趙佗都聽得感動了。

只是馮敬猶豫後低聲說的下一句話,讓趙佗勃然色變。

「我們私下裡議論,都覺得此事有些古怪。」

「李中郎之前做尚書僕射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結果今上將他調為中郎,讓他侍從於身邊,第二天就出現了刺客。而且皇帝的六輛馬車形制規格都是一樣的,但偏偏刺客就扔中了那一輛。」

「君侯,你說這事情會不會······」趙佗狠狠嚥了口唾沫。

他很不想相信這種事情。

但每當這種時候,趙佗的腦海裡,總是冒出之前贏陰嫚說的那句話。

「幸好當年我不是和他成婚,要不然說不定會被這傢伙早早剋死。」

人一旦陷入了某種思維,就會忍不住進行腦補。

就算不說這個時空裡發生在李由身上的種種倒黴事,將目光放到原本的歷史上去看。

在歷史上,李由成功尚公主,後來這位公主就被胡亥殘殺掉。

李由的父親李斯,以及李由的兄弟,被胡亥具五刑處置,於臉上刺字,割去鼻子,斬左右腳,最終又腰斬於咸陽,並夷滅三族。

然後李由自己,也被劉邦、項羽擊敗,最終被曹參斬殺。

自己戰敗身死。妻子被殘殺

老父、兄弟被具五刑,腰斬於市。李氏被夷滅三族。

趙佗這麼一聯絡起來,那可真是全身毛骨悚然,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嘶······李兄太可怕了,我以後還是得離他遠點才是。」

「我不是,我沒有,都是胡說!」

彭城一處宅邸,李由斜躺在床榻上,一邊咬牙切齒,一邊目中流淚。

而剛剛被李由逼問出城中謠傳的侍從,跪在地上不停叩首,說道:「都是小人胡說,都是小人胡說。」

李由神色木然,良久,他嘆道:「是我讓你說的,不用如此,你出去吧。」

待到那侍從戰戰兢兢的退出屋子後,李由痛苦的閉上眼。

「這就是命嗎?」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