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伐魏

第七百四十三章:文脈

趙佗抵達廬江的時候,已經進入了秋季。

彭蠡澤畔草木一片金黃。

湖水在風中盪漾時,有無數候鳥扇動翅膀飛起,陣陣鳥鳴聲在天上、地下、水中迴盪著。特別是時間漸晚,將至黃昏。天邊已經有霞光浮現,與水波相映,景色更顯瑰麗動人。

這樣的美景與中原之地大為不同,讓一群渡江而來的人側目相望。

“此處原是幹越人所居,也屬百越之地。本以為到了這裡,所見定然是一片窮山惡水,沒想到風光竟頗為秀麗啊。讓人觀之,心神舒坦。”

酈食其騎馬而行,打量四周湖景風光,出言讚歎。

聽到這話,趙佗同樣感覺心胸開闊,在馬蹄的邁動中,不由興致上來,朗聲開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趙佗本來只想說出前面應景的兩句,陶冶下情操。結果沒剎住車,將後面的也跟著唸了出來。

現在舉目相望,只見彭蠡澤這邊見到的都是原始景象,根本沒人開發,哪有什麼漁舟唱晚的場面。

畫蛇添足,殊為不美啊。

就在趙佗懊惱間,酈食其已經拊掌盛讚:“好啊!”

他笑道:“君侯可真是好文采,寥寥兩句就將這秋日彭蠡澤的美景描述的活靈活現。那漁舟唱晚之句,更是勾勒出此地以後在皇帝治理下,國富民安,黔首安居的場面。光是想想,就感覺美不勝收,真是妙哉,妙哉!”

“先生謬讚了,區區鄙陋之語罷了。”

趙佗謙虛的搖頭,嘴角有笑意瀰漫。

就在這時,一直騎馬跟隨在側的韓信好奇開口:“君侯所言漁舟唱晚是將來此地景象。那衡陽之浦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再往前好像是番縣,不叫衡陽吧?”

趙佗嘴角笑容凝固,回頭瞪了韓信一眼。

“番者,外邦也。”

“楚人羈縻幹越後,將前方城池名為番邑,意為外邦之城邑,由幹越人在此自治。如今皇帝君臨天下,四海之內皆為秦土,再以番字相稱,殊為不美。所以我決定向皇帝上奏,更名此地為衡陽,將其南方之水名為衡水!”

為了應對韓信的提問,趙佗順勢將後世湖南衡陽的名號剝給了江西所有。

韓信眨了眨眼,覺得君侯說的好像也有道理,衡字確實比番字好聽。

旁邊的酈食其哈哈笑起來,對趙佗道:“君侯不只精通兵法,更有文學之才啊。我聽酈商言昔日他隨君侯渡江徵于越的時候。軍候曾在船上唸誦大江東去浪淘盡之語,頗為雄壯大氣。我看天下平定之後,君侯亦可著書立說,顯露一番文采出來。”

酈食其本意是緩解尷尬,但這話一出來,卻讓趙佗怦然心動。

他的腦袋裡冒出一個想法來。

因為他的參與,本時空的世界線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秦國不亡,那漢朝就沒有了,然後原本歷史上的一系列朝代也都不存在。

就算日後還有改朝換代的事情,但也不是原本的那一茬人。

這麼大的變故,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影響,對於原本的華夏文學更是毀滅性打擊。

李白、杜甫、蘇軾……

這些人都沒了,原本歷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文學佳作自然就沒了。

哪怕再有大文豪出現,也不可能寫出趙佗曾看過的那些名篇,他們寫的將會是其他東西。

“不行!”

“華夏文脈不能因為我趙佗的參與而斷絕,不能讓這個世界缺少那些文學的瑰寶。看來這弘揚文學的事情,只有靠我自己了。”

趙佗頓感身上全是責任,心中下了決定。

等到打完這場仗,一切戰事平定,他可以悠閒的在咸陽生活的時候。就將他還記得的那些優美文學全部寫出來。

趙佗不僅要改革這個時代的政治、科技,還要引領文學的潮流!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作者:趙佗。

除了詩詞歌賦外,還有許多名著,趙佗覺得也不能就此失傳。

等以後有了空,他要編一部文集,將這些通通記下。

“唉,穿越者的責任,可真是重大啊。”

深感自己肩負著引領華夏文學重任的趙佗,對於這次的徵越之戰更加重視起來。

打完了這場仗,他要做的事情,可還有好多呢。

在這樣的想法中,到了翌日,這支隊伍抵達了徵越秦軍所在的番縣。

番縣外,秦軍營帳連綿不絕。

只是這營帳的模樣,和平常大不相同。

就看到平地上支起了許多木架子,形成木製的檯面,約半米高。

秦軍的營帳就搭建在這個木製的檯面上,並非直接在地上紮營。

“越地溼熱,又到處都是蟲蟻,就算將士們將地面清理過一遍,睡在地上依舊十分潮溼和難受。所以馮將軍就仿照越人的建築,在地面搭建木板,以作隔離。”

說話的是蒙恬。

在趙佗南下之前,他和任囂被命名為兩個副將,分別前往長沙和廬江兩郡,接掌軍務,穩住軍心。

其中任囂因為屠睢的緣故,請命前往長沙,對付當地叛亂的揚越人和南方的西甌。

蒙恬則是到廬江郡來,接馮無擇的班。

因為提前到了一段時間,蒙恬已經基本掌握了此地秦軍的情況,正給趙佗做著引領和彙報工作。

聽完蒙恬的解釋,趙佗微微點頭。

從這個幹欄式的營地,就能看出馮無擇確實是有一套的。

他在越地待了好幾年,對這地方非常熟悉,是真正的知己知彼。故而在他的謀劃下,秦軍在戰爭初期取得巨大戰果,一舉拿下閩越。

如果給馮無擇時間,他一個人打下百越也不無可能。

只可惜……

趙佗心裡發緊,對蒙恬問道:“熱水與熟食的命令可執行下去?”

蒙恬應道:“君侯放心,我到這裡後已經下了軍令。軍中士卒的所有飲水都需燒熱方可食用,絕不準士卒亂飲生水。在食物上,更不準士卒生食本地的野物和魚蝦。違令者立斬。”

“如此就好。”

趙佗鬆了口氣。

南方寄生蟲,主要就來源於當地的水中,以及魚蝦螺蛙等東西的身上。

一旦飲用生水,生吃動物,感染的機率非常高。

將這兩樣問題解決了,就相當於是掐斷了兩個大的源頭。

如果是在北方草原之類的地方,趙佗這個只准喝熱水吃熟食的命令,還不一定好執行下去。畢竟數萬人的軍隊,一日所耗燃料的樹木非常大。

在越地就沒這個煩惱,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樹木,隨便秦軍怎麼燒水都足夠使用,這也是喝熱水的命令能夠順利執行下去的原因。

不過在趙佗看來,光是從水源和食物上斷絕了寄生蟲的來源還不夠。

畢竟寄生蟲感染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蚊子就能傳播瘧疾,讓人避無可避。

有馮無擇這個例子在前,水蠱寄生蟲和疫病是大軍出征,第一個考慮的問題。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秦軍才敢放心的攻打百越。

趙佗這一次南下,不僅弄出防止寄生蟲感染的方法。也同樣鼓弄出了一些治療寄生蟲病的手段。

“把軍中染了水蠱的人帶來,試一試我的藥。”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