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不知死活

時至今日,李承乾依舊是東宮太子、國之儲君,且陛下東征之時敕命監國,陛下不在京中,太子便是一國之君,尊貴非凡,不可褻瀆。

有些話語百姓於市裡坊間可以說得,沒人在意庶民之閒言碎語;朝中臣子也說得,私底下抱怨幾句不至於上綱上線;但身為皇室成員,卻絕對說不得。

皇室諸王因血脈而享受天下極致之榮華富貴的同時,也因血脈而受到更多的猜忌,在“家天下”的傳承製度之下,血脈愈是親近,自然越是讓郡王感到不安全……

所以似李奉慈這等言語,大家或許心中想想,但絕不能宣之於口。

一旁的襄邑郡王李神符陰沉著一張臉,感覺韓王難以震懾此等驕縱之徒,遂敲了敲案几,訓斥道:“身為諸王,此等社稷板蕩、宗廟傾頹之際,居然如此口出妄言,真以為宗正寺之法處置不得你?”

李奉慈登時一滯,他敢跟韓王李元嘉頂嘴,卻不敢跟李神符放渾,前者身份尊貴、高祖之子,可李神符當年與其兄長李神通卻是征戰殺伐之名將,素來以酷厲著稱……

“不過是過繼一個兒子而已,吾甘願為了延續高祖皇帝之血脈而奉獻一個兒子,此等高風亮節他們不尊重也就罷了,居然顧左右而言他,豈能怨我?”

話雖如此,可氣勢到底矮了三分,氣呼呼落座,卻依舊斜眼睨著韓王李元嘉。

……

皇室不同於朝廷,並非皇帝最大他的這一支便佔據天然的主導。

當年出身於隴西李氏的李虎成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奠定隴西李氏煊赫家業,其孫李淵雖然建立大唐,將隴西李氏之家業發展至巔峰,但皇室之中並非只有李淵這一支。

李虎生有八子,長子、次子皆先後相繼故去,三子李昞承襲“唐國公”之爵位,乃高祖皇帝李淵之父,李二陛下之祖父。

四子乃江夏郡王李道宗祖父,五子乃淮陽郡王李道明祖父,六子乃長平郡王李孝協祖父,七子乃河間郡王李孝恭祖父,八子便是淮安靖王李神通與襄邑郡王李神符之祖父……

故而,當年李虎之血脈,存世者共有六支,李昞雖是三子卻承襲國公爵位、執掌家業,其子更建立大唐,按理自然以這一支為尊。然而家族之內,雖分遠近,但每一個家族興起之背後都必然伴隨著無數家族子弟的犧牲,沒有那些鮮血,何來家族之榮耀?

所以家族內部到底是誰說話更強硬,不僅在於誰掌權,也在於誰犧牲最大、貢獻最大。

……

被李奉慈胡攪蠻纏一番,偏離主題太遠。

李元嘉重歸正題,環視一週,沉聲道:“當下長安之局勢,可謂岌岌可危,動輒有傾覆之禍。今日本王召集諸位前來,是想要警告一些不安分者,當以家廟社稷、帝國江山為重,莫要受到亂臣賊子之拉攏挑唆,進而做出無君無父、不仁不義之舉!”

此言一出,李奉慈再度反駁:“哎哎哎,韓王殿下之言,恕我不敢苟同。什麼叫‘無君無父’?陛下意欲易儲早已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對太子深有不滿人盡皆知。如今陛下受傷身在遼東,太子坐鎮京城卻倒行逆施、任人唯親,世人不堪其昏聵,遂起兵兵諫,依我看這完全是民意呀!孟子不是說了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太子無道,世人兵諫,有何不可?”

這乃是關隴起兵之時告知天下的檄文,被李奉慈幾乎一字不差的背了下來……

一旁一直悶頭喝茶的李道明此刻抬起頭,頷首道:“此言不差,就是這個道理。吾等雖然尊重民意,卻因為皇室宗親之身份一直置身事外,不曾參與,韓王也應當如此,不應因你那小舅子乃是東宮心腹便在此蠱惑吾等依順東宮,到時候好處都讓你得了,吾等跟著摻合個什麼勁兒?”

李元嘉頗為差異,這位淮陽郡王爵位雖高、身份雖尊,但平素卻是個腦子不大好使的,粗鄙魯莽胸無城府,今日居然能夠在自己一開口之後便直接咬住自己與房俊的關係,進而挑撥離間,這份操作實在是超過他平均水準……

不過他早有預案,自然不會因為被反駁而舉止失措,淡然道:“太子乃是陛下金典冊封,固然有朝一日予以廢黜,那也只能是陛下降下旨意,天下人依旨意而行。如今殿下尚未回京,關隴卻恣意起兵廢黜太子,荼毒關中、導致戰損無數,此乃悖逆之舉,謀反之意昭然若揭,汝等身為皇室諸王,非但不予阻止,反而選擇依附,簡直愚蠢!他日陛下回京,汝等難道就以這般說辭去搪塞陛下麼?”

“嘿!韓王,你也別揣著明白裝糊塗。”

淮陽郡王李道明放下茶杯,直了直腰,撇嘴道:“此人皆乃骨肉至親,咱也別藏著掖著,說是陛下於遼東墜馬受傷,人事不省,可是直到如今,有誰見到陛下到底是何模樣?要我說,那李勣根本就是瓦崗餘孽,謀害了陛下,如今坐擁數十萬大軍屯駐潼關,就等著伺機猛撲長安,改朝換代!”

這話出口,諸人又是紛紛搖頭無語。

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你自己怎麼想都行,但絕對不能說出來,尤其是身為皇室諸王,代表著皇室利益……

李元嘉目光幽深,看了李道明一眼,又將目光從諸王臉上一一掃過,淡然問道:“還有誰與淮陽郡王一般看法?”

沒人接話。

即便心裡點贊,口中卻絕不能說,以免落下口實,犯下君王忌諱……

但李元景已經諸王臉上看出,其中大半人都秉持著與李道明、李奉慈一般的看法,支援關隴另立太子,倒未必是贊同這兩個草包的謀略,而是天然的站在同一利益陣營。

李二陛下雖然對宗室頗為優容,只要不是涉及謀逆之事,便幾乎不予理會,似李奉慈、李博義這等不循法度、驕奢淫逸、放於聲樂以自娛的紈絝之輩,平素也懶得理會,但李二陛下威望太重、能力太強,一直壓得宗室諸王噤若寒蟬、如履薄冰。

當年玄武門事變之後,那些支援太子建成的宗室被李二陛下殺了一遍又一遍,直至今日,那等慘況依舊令宗室諸王一陣陣冒冷汗……

身為天下最尊貴的一撥人,卻不能縱情聲色恣意而為,頭頂上時時刻刻壓著一座大山,誰能願意?

而太子秉持陛下治國之策,蕭規曹隨、幾乎一成不變,自然不得宗室之人心。

若是此刻支援另立儲君,那麼新君繼位之後大家便都是從龍之臣,誰還能壓制他們?諾大帝國、億兆黎庶,皆可奴役,方不負宗室之尊貴也。

更何況之前李元景謀反,盡其皇族私軍,他們這些人有誰在背地裡暗中支援,又豈能瞞得過“百騎司”的偵查?萬一將來東宮穩住局勢,甚至反敗為勝,誰敢保證他們這些人不被清算?

還不如此刻奮力一搏,將東宮一舉推翻,大家皆大歡喜,從此過上恣意妄為的輕鬆日子……

乾枯瘦小、半點存在感也欠奉的長平郡王李孝協,此刻輕咳一聲,笑著對李元嘉道:“韓王實在是看不懂局勢,如今關隴勢大,房俊固然小勝一場卻也無關大局,說到底還是關隴成事的機會更大。關隴雖然支援齊王為儲君,但齊王又豈能不知他將成為關隴手裡的傀儡?若想掙脫關隴之桎梏,在朝中全無半點聲望的齊王就只能依靠宗室裡這幫子叔伯兄弟,這可是大家風生水起、踏入朝堂的大好時機,誰敢攔著,大家就敢跟誰拼命。”

諸王面色極為難看,這番話語算是將大家的心事盡皆剖開,半點遮掩也無。

李元景將一切看在眼底,輕輕嘆息一聲。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也……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砍號重來後
砍號重來後
林竹生,遊戲《浮生》的一個平平無奇的又肝又氪玩家。 《浮生》,一款大型古風仙俠網遊,玩家從宗門雜役弟子一步步做大做強,自由度高,從掃地雜役到第一美女,都可以刷好感度選擇結為道侶,主打沉浸式。 爆肝半年登頂滿級,重氪之下在遊戲裡留下官方認證的稱號,所有有名有姓的npc好感度刷滿後,他終於沒事可做,突覺無聊。 遂另開小號,重頭再來。 結果眼睛一閉一睜,他直接穿進遊戲,連人帶身體。 —— 一朝穿越,在宕
時今
陳勝大澤鄉傳奇
陳勝大澤鄉傳奇
這是國內第一部以陳勝作為主人公創作的小說。小說以北斗劍為引線貫穿全文。 小說由北斗劍被盜拉開序幕,最後以項羽承繼北斗劍結束全文,完整講述了陳勝如何從武功高強的個人英雄成長為中國首次農民起義的領袖。 北斗劍代表著秦國的國運,始皇帝第四次巡遊天下之前,將北斗劍賜予公子扶蘇作為尚方寶劍,在趙高的精心謀劃之下,由陳勝等護衛負責看管的北斗劍被竊。 從北斗劍的鑄造,引出秦國與墨家一直以來相愛相殺的複雜關係,到
龍伏佑
天下第一續之故夢
天下第一續之故夢
電視劇天下第一續寫 故夢縈繞,情起情卻。 是天賜的良機,還是上天的玩弄? 初見時,“姑娘,你認識我?” “不,我不認識。” 再後來,“我願意嫁給你。” 他不語,只是看著她離去的身影,黯然道:“可我,已經不是你在這裡認識的朱無視。”
雲間牧人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穿成全書最慘反派,湛清只想逃離修羅場。 當她發現能聽見人心時,杜煜的刀尖已抵住她的咽喉——這位未來權傾朝野的將軍,此刻眼底翻湧著怒火:“侯府嫡女,也敢算計我?” 讀心術每日三次的代價裡,她聽見:陰鷙世子跪求聖旨賜婚的妄想,病嬌皇子藏在佛珠後的殺機,而杜煜……他每一聲“湛姑娘”都在極力剋制。 “將軍可知,偷藏我羅襪的樣子很蠢?”少女笑眼如月,卻在觸及杜煜的滔天慾念時轉身就逃。 當權謀漩渦吞噬侯府,湛
隨緣酒館
人在亮劍,我的麾下猛將如雲
人在亮劍,我的麾下猛將如雲
【抗戰系統+熱血報國+殺伐果斷+猛將如雲】 21世紀國科大畢業的楊虎穿越到平行世界抗戰年代。 開局啟用“抗戰功勳系統”。 只要殺敵立功,可以得到功勳點。 功勳點可以兌換武器裝備,生活物資,稀缺藥品等。 楊虎一直以來秉承一個原則: “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覆蓋!” 麾下更是戰將如雲,李雲龍、張大彪楚雲飛、周衛國、丁偉、孔捷等。 李雲龍:咱老李就是喜歡跟著虎子幹!旅長:楊虎,我又恭喜你發財了! 老總:
微微一笑很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