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

李道宗是當世名將,更是皇室之中一等一的戰將,這個時候比旁人更有資格說話:“左右屯衛連帶著其餘兵衛之兵力,拱衛京畿綽綽有餘,卻並無平叛之力。眼下首要之務自然是嚴守長安,不露半點破綻,或許伏順尚能夠心有忌憚,不敢反叛。若是貿然出兵,則等同於逼迫伏順不得不起兵反叛。”

他自然明白李承乾心中糾結,然而時局如此,唯有“穩”字當頭,才是首要之務。

為了太子之威儀,悍然出動並不寬裕的兵力征討吐谷渾,那才是下下之策。

稍有疏忽,很容易導致長安動盪,到那個時候才是對太子威儀的致命打擊……

房俊也勸諫道:“郡望所言甚是,殿下不應心存糾結。監國之重任,首要便是維繫京畿之穩定,更何況眼下吐谷渾也只是有反叛之行跡,卻尚無反叛之舉止,派人申飭一番,再許以重利,或許吐谷渾王伏順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公然反叛。”

李承乾只得壓下心中鬱悶,頷首道:“那就依照諸位愛卿之言,先給父皇行文告急,懇請父皇決斷,再派人出使吐谷渾,與伏順好生談一談,使其知曉利害……這出使之人,諸位認為誰可勝任?”

眾人一時沉吟未決。

眼下是形勢,可謂千鈞一髮,吐谷渾隨時都會豎起反叛的大旗,將整個隴右都拖入戰火之中,不僅隔絕長安對西域的空置,甚至會乾脆提兵東進,進逼關中,危及帝國腹心之地。

出使者猶如走在鋼絲上,決不允許犯下一絲半點的錯誤,方能夠力挽狂瀾,消弭這一場戰爭。

這樣的人選,實在是不好選。

半晌,房俊方才幽幽說道:“可讓兵部左侍郎崔敦禮試一試。”

李道宗頓時贊同:“大善!崔敦禮通宵番邦諸事,敏銳果敢,實乃使者之不二人選。”

崔敦禮雖然只是兵部左侍郎,但是名聲卻很是響亮。

自幼便涉獵文史,非常仰慕蘇武,崇尚節義,唐朝建立後歷任左勳衛[4]、通事舍人等職。武德九年,李二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崔敦禮時任檢校右驍衛長史,被派到幽州,傳召廬江王李瑗入朝。

李瑗本屬李建成一黨,心懷不安,遂據幽州叛亂,並扣押崔敦禮逼問京師情形。崔敦禮始終堅貞不屈。不久,李瑗兵敗被殺,叛亂平定。崔敦禮這才得到釋放,並由此得到李二陛下的讚賞,被擢為左衛郎將,獲賜良馬、黃金。

之後又歷任中書舍人、兵部右侍郎,且在大唐平滅突厥之前多次出使突厥,表現穩重,頗有好評。

一直未曾開口的馬周也頷首道:“崔敦禮性情堅毅,足智多謀,可以勝任。”

人選由房俊提議,李道宗、馬周盡皆贊同,基本就等同於定下,蕭瑀、岑文字自然不會反駁。

李承乾也很是看重崔敦禮,知道如今兵部事實上就是崔敦禮一手掌握部務,房俊基本處於“交權”的狀態,欣然道:“既然如此,那就任命崔敦禮出使吐谷渾,務必說服伏順打消反叛之心,莫要做下亡族滅種之禍!”

“喏!”

眾臣領命,紛紛起身告退。

房俊出了東宮,早有親兵上前遞上意見蓑衣披上,又帶了斗笠,騎著馬在親兵簇擁之下來到皇城,進了兵部衙門。

上下官員、書吏紛紛見禮。

房俊脫去蓑衣斗笠,一一頷首致意,徑直來到晉王的值房,命人去講崔敦禮叫來。

李治正在值房內看書,見到房俊從外頭進來,頗為意外:“東宮那邊商討完了?”

吐谷渾異動之戰報第一時間送抵兵部,李治便仔細的看過,知道這是了不得的大事,一旦處置不當,很有可能動搖帝國京畿之穩定。似這等大事,太子召集東宮幕僚商議討論,怎麼也得周密的謀劃一番,卻不想一個多時辰便返回。

房俊先施禮,而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吁了口氣,道:“眼下吐谷渾也只是異動而已,並未有訊息表明伏順已經下大決心反叛,所以朝中不宜反應劇烈。殿下命崔敦禮出使吐谷渾,勸阻伏順安分守己。”

李治楞了一下,嘆口氣,道:“崔敦禮這回又要立功了。”

雖然他不曾主政一方,但政治上卻很有天賦,稍微一琢磨,便看透了房俊意欲栽培崔敦禮的心思。

眼下之形勢,吐谷渾雖然尚未豎起反旗,但反叛之心已經昭然若揭,所差的也就是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所以出使者即便無法勸阻伏順,也是情理之中,反倒若是能夠完成任務,則必然是大功一件。

甚至就算不能勸阻伏順反叛,導致陷身於敵陣之中,只要立場堅定、拒不投降,將來活著回到長安,也必然是一樁功勞。

伏順敢殺大唐使者麼?

自然絕無可能。

縱然此刻因為東征將關中兵力抽調一空,使得伏順看上去有復國之希望,但是畢竟大唐的國力放在這裡,事後必然調集大軍征討。誰有信心再大唐舉國之力征討之下依舊安若磐石?

所以,伏順就算反叛,最多也只是以此復國,或許膽子大一些可以進逼長安,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爭取大唐承認他復國成功。

這等情形之下,焉能殺害大唐使者,結下深仇大恨,逼得大唐不得不與其死戰到底?

房俊喝了口茶水,不以為然道:“甚為上官,自當為麾下爭取機會。只不過機會爭取過來,到底能否完成任務、立下功勳,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有能力,才會順著機會更進一步;沒能力,看似升官進爵的好機會,卻也可能成為失敗之轉折。”

何止是失敗?

眼下吐谷渾動盪不休,似乎反叛就在下一刻發生,這等時候前往吐谷渾實在是機會與危及並重,稍有不慎,被吐谷渾王伏順殺了祭旗也有可能……

當然,只要功成身退返回長安,那就是資歷之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日後加官進爵,都是最重要的本錢之一。

李治呵呵一笑,隨意道:“只怕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上官能夠為爭取到這樣的機會,危機代表著收益,危機越大,收益才會越大。否則這漫漫仕途,按部就班要何年何月才能上位?”

所以,朝中各方勢力才會全力支援李二陛下東征,因為唯有戰爭,才能更快的攫取功勳,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也因此,水師才會被排斥在東征主力之外,畢竟狼多肉少,高句麗就那麼大,功勳不大夠分……

正說著話,崔敦禮從外頭敲門走進來,先向晉王李治施禮,而後向房俊施禮,問道:“越國公喚卑職前來,有何吩咐?”

房俊從來不將崔敦禮當作下屬一般看待,隨意的招招手,讓其坐在自己身邊,將剛剛在東宮的商討之後的決議說了,末了,叮囑道:“如今吐谷渾局勢動盪,伏順那個蠢貨大抵是受了吐蕃的挑唆,一門心思的想要復國,所以你此去定要加倍小心。功勞什麼的大可放在一邊,保證自身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他可不想這位未來的大唐宰相因為此事葬身吐谷渾……

崔敦禮頓時激動道:“越國公放心,卑職必定完成出使任務!”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官場之上想要升遷,按部就班熬資歷是很難的,何況他的背景乃是山東世家,就算有房俊提攜,卻無紮實之根基推動,這等看似包含了危險的機會,則是最好的升遷途徑。

同時心底也感動不已,身為上官首先考慮的不是事情的成敗,而是下屬的安危,此等寬厚之人,官場之上簡直鳳毛麟角。自己得遇這等既能夠為下屬爭取機會,又真心實意將下屬的安危放在心上的上官,是何等之幸運?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