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圖

第七百四十三章 動之以理

李治固然聰慧,可到底年紀尚小、涉世未深,心性修煉尚有欠缺,做不到穩如磐石、外物不縈於懷的境界,聽得房俊說話一半居然嚥了回去,心裡又是惱怒又是不甘,抓耳撓腮很是彆扭。

半晌,方才憋出一句:“越國公見多識廣,若是有什麼話,說來聽聽倒也無妨。”

“呵!”

房俊輕笑一聲,看著裝模作樣故作老成的李治,語重心長道:“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每個人做一件事,首要便是審時度勢,決定取捨,而後便是指定計策,嚴格遵行,方可成就大事。然而世間之路千條百條,在未能成事之前,誰又知道哪一條路才是對的呢?故而,便要設定底限,遵循原則,清楚自己的追求,更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狂類似左,狷類似右。

狂類似過頭,狷類似不及。

這兩者皆不好,一者躑躅不前,一者無所顧忌,都不及中庸者……

李治愣了愣,略微頷首。

他明白房俊的意思,爭儲可以,但是要明白自身之立場,更要清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不可貪功冒進只圖一時之得失,便喪失了底線與原則,否則必將悔不當初。

至於房俊言語之中的“底線”與“原則”,李治自然懂得……

想了想,又有些不忿。

“本王之所以爭儲,並非是貪圖皇權,更非對太子哥哥不敬,而是認為太子哥哥的性格不適合當一個君王。本王更非是冷血無情之人,爭得是儲位,而不是太子哥哥的性命,本王與太子哥哥一母同胞,豈能忍心讓太子哥哥不得善終?所以就算本王爭得儲位,日後繼承大統,也必然對太子哥哥恩寵有加,決不讓他受到一絲半點的委屈。”

雖然無數人在他耳邊說起過,一旦等到他即位之後,今日之所有誓言都未必能夠兌現,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更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帝王也並非隨心所欲,能不能保得住被廢黜的太子,並不是他努力就可以達成的。

但他還是一而再的重複,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想過爭儲成功之後要將太子逼死,以此來鞏固自己到手的皇位。

在他看來,我既然能夠在爭儲當中獲得勝利,就代表著已經完全得到了整個天下的擁戴,又何須去擔憂太子哥哥那微弱至可以忽略不計的威脅?

更何況,太子哥哥對他寵愛非常,就算有機會能夠將他從皇位之上掀翻並且置於死地,又豈能忍心呢?

所以他覺得所有人都只是用史書之上的那些個故事來衡量他與太子,這是不公平的。

房俊卻是冷笑一聲,譏諷道:“真是天真!陛下富有四海、天下至尊,可是平素也不能隨心所欲、心想事成。位置越高,權力越大,其實相應的羈絆和掣肘就越多。除非隋煬帝那般一意孤行、乾綱獨斷,哪一個皇帝不是被周圍的各種束縛所制約?”

這話點到即止,但是內裡的意思卻很是冷酷。

當年“玄武門之變”勝利之後,李二陛下又豈是心甘情願非要斬殺李建成、李元吉這一母同胞的兄弟?非但如此,甚至兩兄弟的子嗣都一起斬盡殺絕……

非是李二陛下嗜殺,而是他不得不殺。

且不說他自己是否放心李建成、李元吉活著,就算他肯冒這個風險,他身邊的關隴貴族、山東世家等等各方勢力,誰敢陪他冒這個風險?

所以不管李二陛下想不想殺李建成與李元吉,這兩人都必須死。

否則李二陛下自己的陣營就會出現動盪,甚至分裂……

李治有些失神。

他覺得自己比太子更適合當大唐的皇帝,卻也不忍太子被廢黜之後便身家性命不保,一直以來都堅定的認為只要自己將來奪得皇位,便全力保住太子哥哥一家,並且奉行父皇的政策繼續打壓、削弱世家門閥。

眼下卻終於覺得,或許這一切都只是自己異想天開。

怕是等到那天到來,自己真的坐上了那個位置,儘管仍舊未忘初心,卻在形勢逼迫之下,不得不做下那些違背心意之事……

若是如此,那自己到底還要不要爭這個儲君?

儲君與太子,權力與親情,到底哪一個對自己更為重要?

李治糾結彷徨,陷入混亂不可自拔……

廚房準備了午膳,兵部官員們都在食堂用膳,簡單的飯食之後便繼續投入到忙碌的工作當中。因為東征在即,舉國上下所有的有關於軍事方面的人員徵調、糧秣運輸、軍械分派,都需要兵部來稽核簽發,所以事務非常繁忙。

一直到了申時,各級官員的案頭上依舊文牘如山,不見減少。

房俊乾脆傳下話去,今日加班至酉時,並且讓人去了松鶴樓叫了幾桌上等的酒席充當晚膳。

東征在即,整個帝國上下一心,全都在廢寢忘食的做著籌備工作,兵部官員自然懂得輕重。雖然這個年頭沒有加班費,但是人們的家國情懷卻相當深重,沒人喊苦喊累,更沒人提前下值回家。

等到酒宴送來,房俊便命令官員們暫停手中事務,去食堂一同用了晚膳。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一下午的時間都渾渾噩噩,坐在自己的值房裡也不出門、也不辦公,就是呆呆的出神。這會兒到了食堂,大抵是餓了的緣故,也狼吞虎嚥的與官員們一同用膳。

待到酒足飯飽,才跟著房俊去了他的值房。

關上門,李治便說道:“本王考慮清楚了,這個皇位還是要爭一爭的,因為本王始終覺得太子哥哥不適合做大唐的皇帝。不過越國公所言也很有道理,本王會謹守底線,該做的做,不該做的寧死不做。”

房俊便笑著點頭:“孺子可教也。”

他知道不可能勸說李治放棄爭儲,能夠使其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就算是功德一件了。

李治等著眼睛,怒道:“休要用這般輕佻之言辭,本王乃是堂堂親王,越國公難道連上下尊卑都不分了?”

倒也不是非要在房俊面前彰顯自己天潢貴胄的身份,實在是房俊這種“我把你當個小弟弟”的神情舉止,令他很是不滿。

當我還是小孩子呢?

看著李治氣呼呼的模樣,房俊不由失笑。

年輕真好啊,希望這位晉王殿下能夠謹記今時今日之青澀、純真,不至於在將來被權力慾望迷失了心智,臉上掛著仁義道德手足情誼,內裡卻心狠手辣滿腹燻黑……

他挑了挑眉,揶揄道:“怎麼,被陛下敕封為晉王,便擺起譜,連長輩也不認了?”

李治氣道:“你是誰的長輩?”

房俊悠悠道:“當年也不知是誰,抹著鼻涕追著我喊姐夫呢……”

李治有些囧,卻也愈發氣憤。

感情你還記著呢?呵呵,當年咱想要跟你親近,可你卻只喜歡兕子,哪怕後來帶著齊王、蜀王四處闖禍也不跟我玩兒……現在想起來你是長輩了?

我呸!

李治翻了一個白眼,下巴衝著房俊從鼻孔裡嗤笑一聲,轉過身,揹著手走出了房俊的值房。

天色昏暗,兵部衙門內各個值房早早的便掌起了燈燭,書吏、文員在各處值房之間來回穿梭,手裡時不時的捧著厚厚的一摞檔案文牘,腳步匆匆忙碌不停。

作為此次東征負責所有兵員調撥、後勤輜重的兵部,不僅責任如山大,事務之繁忙更是高居三省六部九寺之冠。這等時候,誰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大意?當然,眼下之責任越大、事務越多,等到東征勝利之後,功勞也就越大。

李治在各處值房門前走了一圈兒,也被這種忙碌卻嚴謹的氛圍所感染,心底對房俊的欽佩自然又升了一個檔次。

作為山東世家與關隴貴族著重角力的一個衙門,卻被房俊以一己之力經營得風雨不透、鐵板一塊,所以此刻才沒了那些扯皮、推卸,而是上下一心,力圖將所有事務都做到最好。

世家門閥的壯大,演化成為派系之爭,進而導致朝廷效率的極大降低。

權力歸於中樞,盡在皇帝扺掌,才能夠使得帝國萬眾齊心一往無前……而自己藉助關隴貴族參與爭儲,即便以後成功上位,那時候世家門閥的勢力將會再一次根深蒂固,自己是否還能有魄力、有能力將皇權盡數納入手中?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我死遁後主角瘋了
正文已完結 正文雙結局,內有oe結局分支,注意看作話提醒及目錄標註,謝謝大家支援 一句話簡介: 關於我穿書之後身死道隕,完成任務後愉快地死遁回家,結果被告知“主角因為你死了所以瘋了你任務失敗了趕緊滾回去上班哈哈哈”這件事。:) × 衛停吟穿進了一本憋屈修真文,成為了主角的刻薄二師兄。 文裡,主角爹不疼娘不愛,受盡白眼欺辱冷待,是全師門的笑話。 二師兄雖又強又美,人卻賤得很,說話很毒,也愛欺負主角。
莫尋秋野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
狂兵之步履青雲
狂兵之步履青雲
雲詭波譎的際遇,凌厲狠絕的殺伐,神鬼莫測的計謀,跌宕起伏的愛情。 一次意外穿越,特戰精英馮靖落入叛軍之手,開局即地獄! 絕命逃殺中,意外繳獲叛軍兵符並救出了大唐公主。 迭歷死生後,他被女皇擢為御林將軍。 廟堂的危機旋踵,他為女皇挫敗了一連串的暗殺和叛亂,一躍成為股肱之臣。 為拯救淪落綠林的祖先,他只能咬牙挺立在唐朝的風雨中; 為報答恩遇如山的女皇,他不得不和她共承起歷史的重壓。 步履青雲,嘯傲蒼穹
玥照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