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智慧鎖

第六百七十八章:李兄

「傳令泗水、東海、九江、衡山······諸郡通緝逆賊項聲、項莊、項佗等項氏之人,各懸賞百金。」

「懸賞項渠之子項籍,兩百金。」「另拘捕景氏一族,並通緝反賊景同,懸賞千金。」

趙佗從項襄口中得到所有情報後,立刻下達了懸賞通緝令。

皇帝在刺殺之事後,已經給了趙佗一切事項的總攬權,通緝和懸賞這些叛賊,自然是在他的權力中。

「項襄雖然知道項籍被送到了景同那邊,也聽說過景同在暗地裡聯絡各處六國遺族的事情。但這些人的具***置只有項梁和項纏才清楚,怪不得項梁如此乾脆的自殺,這傢伙是要用命來保住景同和項籍啊。」

趙佗撇了撇嘴。

景同是昭平、項燕、項渠等人的副將,他自己也曾親自領兵來對戰過趙佗,知道趙佗的厲害。

所以景同行事一直很隱蔽,在楚國滅亡後就直接銷聲匿跡,只在暗中與各地反秦之人勾結。他和項氏之間是單線聯絡,現在項梁項纏一死,這條線就直接斷了。

天下這麼大,秦吏在東邊的控制力又明顯不足,這種情況下想要將景同等人捉住自然是千難萬難。

「除非這傢伙收到項梁造反的訊息後,緊跟著舉旗響應,將自己暴露出來。」

趙佗心中存了一絲幻想。

等到第二天,來自下相東邊和南邊的縣邑確實傳來了有人舉旗響應項梁的訊息,只是並非趙佗所期待的景同。

「僮縣申氏,徐縣徐氏舉旗響應項梁,還有個符離人葛嬰召集當地輕俠欲反,哦,這個已經被剿滅了。」

趙佗看著手中傳來的各地情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秦滅六國,曾經的六國貴族作為失敗者,自然是多有怨言。

其中一些人被項梁的宣傳用語蠱惑,聽說皇帝被殺項氏舉旗後,一時間熱血上頭,衝昏了頭腦也是很正常。

在趙佗看來這所謂的申氏、徐氏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地方宗族。他們雖然趁著趙廣調集郡兵,各地縣邑守衛力量薄弱的時候舉旗造反,實際上是些冢中枯骨,翻不起什麼大浪。

至於那個符離人葛嬰就更加搞笑了。據說這個葛要是昔日楚軍的官吏,在楚國滅亡後淪為漁夫,靠著打漁為生。前兩日聽說項梁造反的訊息,就熱血上頭,聯絡符離曾做過輕俠的人,想要舉旗造反,響應項梁。

結果符離本地的輕俠有不少人曾被徵召去塞外打胡人,跟著趙佗立下了功勞,升爵得地。

這些人升爵後,分配到了土地,以及擁有了爵位上的特權,已經被同化在秦***功爵體系裡,拖家帶口,有產業田宅,自然不可能跟著葛嬰去造反。

甚至有人暗中告發,使得葛嬰剛剛召集那些欲要造反的輕俠不久,就被縣令帶人給一鍋端了。

一群早就被收了兵刃的輕俠,怎麼可能是全副武裝的縣卒對手,這些叛逆之賊盡數被誅殺。賊首葛嬰試圖逃跑,最終被弩箭射殺,腦袋被砍了下來,隨信附贈。

「這葛嬰,好像是諸葛亮的祖宗吧?

趙佗感覺這名字很熟悉,想到了一個偏門知識,不由嘆道:「可惜世間再無孔明矣。」

很快,趙佗就下令道:「將葛嬰和項梁、項纏的首級傳視下相,震懾黔首,之後送回彭城。」

「另將項氏老弱盡數清點關押,等待皇帝的命令,再行處置。項襄等重犯,我將親自押送回彭城。」

剿滅項氏後,趙佗已經沒了繼續留在下相的心思,一顆心盡數飄到了彭城的皇帝身上。

雖然帶著騎兵前來支援的中郎騎將說皇帝傷勢沒有大礙,但趙佗可是親眼見過皇帝身上流血,臉色蒼白的場面,怎

麼可能放的下心。

趙佗將剿滅僮縣和徐縣叛亂的事情,交給趙廣帶領郡卒去處置,他自己則和前來支援的五百中郎騎兵加上之前的兩百郎衛一起,押送項襄等重犯趕回彭城。

下相距離彭城兩百餘里,如果步行趕路,要好幾天的時間。

好在趙佗率領的都是郎衛騎兵,項襄等重犯都以馬車押送,所以兩日內就能抵達彭城。

在路上,中郎騎將馮敬表達了他對趙佗的佩服。

「之前皇帝命君侯總攬擒捕刺客之事,君侯受命後卻率兵前來下相,使得吾等皆感到疑惑,不知君侯用意何在。」

「直到項氏叛亂的事情傳回彭城,城中公卿才驚愕感嘆,沒想到君侯料事如神,在刺客謀逆後,立刻就聯絡到了項氏身上。若非君侯臨機立斷,後果不堪設想啊。」

馮敬滿臉欽佩除了趙佗提前預測到項氏和刺客有聯絡外,他更佩服的還是趙佗破敵的神速。

彭城在收到項氏造反的訊息後,立刻就派出了最精銳的中郎騎兵前來支援,結果他們這些騎兵還沒趕到呢,叛亂就已經被敉平了。

馮敬在惋惜自己沒了立功的機會之餘,也對趙佗一千破三千的速度感到震撼。

「要是我那老父有武功侯打仗的速度,恐怕早就平了百越,回咸陽享福了。」

面對馮敬的稱讚,趙佗自是溫和回應。

馮敬是秦將馮無擇之子,年齡和趙佗差不多,屬於是典型的大秦官二代。

按照秦國一直以來的規矩,馮無擇統兵在外,他這兒子就在宮中為郎,以做牽制。

趙佗和馮無擇關係不錯,在路上也多和馮敬溝通,問到了一些關於馮無擇的訊息。

當聽說馮無擇在南邊吃不好,睡不好,向皇帝請求回來,還被駁回後,不由感嘆起來。

「老馮過得苦啊!」

「他這都跟南方的越人處了好幾年了吧。」

趙佗在心中慶幸,他自己改變了歷史,不會再像歷史上一樣,去南邊叢林裡給那些越人當大王了。

除了馮無擇外,在平了項氏之亂後的趙佗,也有閒心關心起之前刺殺的細節。

「李兄,他真的····..」

當聽到馮敬詳細描述李由是如何搶先發現刺客扔出的大鐵錐,又如何英勇的撲上去以身遮擋,用肩頭擋了大鐵錐一下時,趙佗都聽得感動了。

只是馮敬猶豫後低聲說的下一句話,讓趙佗勃然色變。

「我們私下裡議論,都覺得此事有些古怪。」

「李中郎之前做尚書僕射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結果今上將他調為中郎,讓他侍從於身邊,第二天就出現了刺客。而且皇帝的六輛馬車形制規格都是一樣的,但偏偏刺客就扔中了那一輛。」

「君侯,你說這事情會不會······」趙佗狠狠嚥了口唾沫。

他很不想相信這種事情。

但每當這種時候,趙佗的腦海裡,總是冒出之前贏陰嫚說的那句話。

「幸好當年我不是和他成婚,要不然說不定會被這傢伙早早剋死。」

人一旦陷入了某種思維,就會忍不住進行腦補。

就算不說這個時空裡發生在李由身上的種種倒黴事,將目光放到原本的歷史上去看。

在歷史上,李由成功尚公主,後來這位公主就被胡亥殘殺掉。

李由的父親李斯,以及李由的兄弟,被胡亥具五刑處置,於臉上刺字,割去鼻子,斬左右腳,最終又腰斬於咸陽,並夷滅三族。

然後李由自己,也被劉邦、項羽擊敗,最終被曹參斬殺。

自己戰敗身死。妻子被殘殺

老父、兄弟被具五刑,腰斬於市。李氏被夷滅三族。

趙佗這麼一聯絡起來,那可真是全身毛骨悚然,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嘶······李兄太可怕了,我以後還是得離他遠點才是。」

「我不是,我沒有,都是胡說!」

彭城一處宅邸,李由斜躺在床榻上,一邊咬牙切齒,一邊目中流淚。

而剛剛被李由逼問出城中謠傳的侍從,跪在地上不停叩首,說道:「都是小人胡說,都是小人胡說。」

李由神色木然,良久,他嘆道:「是我讓你說的,不用如此,你出去吧。」

待到那侍從戰戰兢兢的退出屋子後,李由痛苦的閉上眼。

「這就是命嗎?」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流放邊關當縣令,你囤貨自立朝廷
陳楓穿越成為將軍之子,本來能當駙馬,卻被見異思遷的公主趕到邊關當縣令。 好在他覺醒名譽系統,只要有人追隨,就能增長名譽值,靠著從系統處抽獎得來的禮包,他一步步在邊關站穩腳跟,禮包也從最初的鹹菜,逐漸變成兵器糧草、金銀珠寶。 邊關小縣被陳楓經營成邊關重鎮,手握十萬精兵,儼然已成一方諸侯,沒想到公主卻逆襲稱帝,開始覬覦他的邊關重鎮……
柳成淵
天可汗回憶錄
天可汗回憶錄
正光四年,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亂世終結的起點。對此,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招安了!
七星肥熊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饑荒:狩獵養家,我把嬌妻寵上天!
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讓唐一鳴來到一個史書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 因為二叔的暗箱操作,他意外獲得了一個“拖油瓶”美嬌娘。 大楚饑荒三年,糧食欠收,朝廷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鳴只能上山打獵養家。 穿越第一次上山,狩獵三隻野兔。 穿越第二次上山,狩獵一隻野豬。 穿越第三次上山,狩獵一隻花豹。 ...... 日子一天天變好,原本瘦弱的美嬌娘也變得摸著有肉、穿衣顯瘦。 昔日的茅草屋也成了如今的大別野。 終於有
其實苦瓜很甜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將門:爺爺莫慌,老子真無敵了!
老子是龍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作戰部參謀。 卻穿越成了大梁鎮國公的孫子。 青竹黨竟敢在朝堂上噴老子? 皇親貴胄也來湊熱鬧,妨礙老子發財? 那就打!都滅了! 葉昆:“諸位若是不喜歡講道理,那老子也略懂拳腳,老子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北狄公主:“夫君,你好偏心!” 將門虎女:“昆哥哥,你兩歲就答應娶我了!” 大梁公主:“郎君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天極宮聖女:“說!《房中術》下半部呢?你跟誰練了
箭心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